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冥修节地动 ...
-
今天是宏庆三十年七月十四,想来也是一个黄道吉日。奚国国君李正病危枕伏在床上,三寸气息在鼻上若隐若无,只感觉整个身子轻飘飘的,连手都抬不起来。他召来太子李仪,对他说道:“李通这人太忠义,你无恩于他,恐怕日后他无法尽心辅佐于你。”
在李正心里,李通太能干,简直毫无瑕疵,为了让他更忠诚,把他贬为江州都督。在贬官圣旨颁下之前,李正对太子李仪道:“李通的才能你无法驾驭,朕今日把他贬到外地,如若他马上出发,就说明他无反心,待朕死后,你就擢升他为仆射,这样他便会觉得你有恩于他,日后定会对你尽忠。如果他犹豫拖延,那就只有把他诛杀。”
李通接到任命书以后,哪敢进宫去辩解为什么会贬到那千里之外的荒凉地方?难道一把老骨头就得葬送在那里不成?也并未回家收拾包裹,夫妻话别,交代紧要事宜,而是吓得连家都不敢回,生怕耽误一刻就会万罪加身,此前就有其他开国功臣的前车之鉴,再不直接就走人,恐怕就走不了了。
李通原叫王正通,本是奚国的开国功臣,曾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战功显赫,无人所及。为人不贪不求,清心寡欲。因其功高,李正赐他国姓李,只是“正”字与李正相同,所以便去了他的“正”字叫李通。
佛经里说,世界之间,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又名人间四天下,是佛教中认为,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
而在这四大部洲之外,还有一座叫作风隐宿的神洲,只是它后来沉到归墟里去了,沉到了那个海中的无底之谷,再也不见了踪影。
在风隐宿的那片疆土上,曾经有九个国家,它们百年来互相攻伐兼并,后来只剩下了五国。
其中姜国在风隐宿的西南,定都在苗阳,那里有各种妙论绝辩,奇学异术,名书典籍,还有的就是冥修节,百姓浑称为鬼节。就在姜国新君登基的第二年,京都在鬼节那夜子时出现了地动,而所有人都还在睡梦之中。一时间,房屋倒塌,城墙碎裂,死伤者数以万计,整个京师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百姓们认为今夜地动山摇,是地府出现异动。因为在他们眼里,鬼节就是每年鬼门关大开,百鬼被放到阳间一月,或报仇报怨报恩,或了却心愿,或归家受祭探看子孙。而且姜国在鬼节一入夜就不能点火了,连蜡烛也不行,百姓们也只能一切照办。所以今夜也就没有了一点火光。
震后的苗阳百姓周边四望,除了天上云隙间隐约的一两点星光,其他的,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地动后到处都是漆黑一片,仿佛有一种看不见,却又让人不敢去触碰的威胁,偷偷地潜伏在这本来毫无心机,毫无祸心的黑暗之中。
幸存的人在叫唤着亲人的名字,担忧地用声音寻找着,害怕地小心摸索。而他们同时也怕害怕着鬼,即使是那些没有作过恶的人。
叫声之外的是婴儿歇斯底里的哭泣声,还有犬吠、鸡鸣,各种动物的叫声不绝于耳。空气中透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人声动物声都是那样的凄惨,整座皇城恍若鬼域一般。
而在地动半刻后,夜空上,一颗青色的星斗,穿过厚黑的云层,直射苗阳而来,它的光亮微微地照见了整座京师。大家都趁着这个时候迅速扫视四周,看周围都站着些什么,他们想知道现在一切都怎么样了,用目光找寻着他们想要知道的一切。然而他们也害怕着,因为那颗星斗也可能带来另一场灾难,谁也不能断定还会发生什么。
那青星在落及半空时,瞬间却又分裂成了一颗红星和一颗蓝星。红星转奔到了风隐宿东南的奚国,而蓝星依旧直奔苗阳,最后坠到了苗阳城南,泛起了一道蓝光。这样之后才没再发生什么。
皇宫根基稳固,所以殿阙宇阁,并没有被太多地损坏。姜帝徐永仪连夜召见太卜令,且命宫人在宫中掌起明灯,整座皇宫亮如白昼。
那太卜令叫作刘闵繇,他们刘家世代担任太卜一职,所以制历法,主祭祀,观天象,卜吉凶等,皆由其掌管。在地动后他观测天象的异变,又卜算一卦,便急急前来面圣。在路上便和去请他的,皇上的贴身老内侍碰到了一起。那老内侍即是宦官阉人,他侍奉过先帝多年,对皇室衷心耿耿,是如今姜帝除太卜令外,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彼时,他们二人已走到入殿龙阶之下。那刘太卜二十五岁上下,一袭白衣,束发戴冠,眉目清澈,七尺之躯,长得十分俊朗。他手上拿着一件青铜器具,正速速步阶而上。
未等刘闵繇步至殿门,姜帝早已侯在了殿外。
“太卜,刚才城门守将上报说苗阳地动,死者无数,房屋更是倒塌了大半,而且还天降异星。今夜为何会现如此异相?且我姜国当初为何又设了冥修节,这样一个不祥的鬼节呢?”
刘太卜还未及行礼,姜帝便上前将他扶住了。他急禀道:
“皇上,当务之急是赶紧调谴兵将,解苗阳于水火。现在百姓惶恐,且又有死伤,如不赶紧施援,恐生民怨啊!且皇上方临朝未久,即天降灾祸,如若百姓议论,恐有伤国祚呀。”
姜帝道:“这个请太卜放心,朕方才已经谴派大半的宫中护卫和内侍,运五万颗夜明珠到宫外了。朕叫他们把夜明珠散布在苗阳各处,让他们告诉百姓施援的军队随后就到。不然这震后必会有雨,火把是敌顶不过强雨的,如此那到时势必又会更加慌乱。且我姜国在冥修节不可点火,这太卜你也是知道的。唯今之计,也只能等文武大臣们到了再做商议了。”
那些夜明珠本如同火把一样明亮,且能抵御雨水,如今用它来救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况且姜国已享了五十年的太平,如今国家富足,国库盈溢,钱粮金银堆积如山,有的银钱因太久没用,连串在钱上的线都烂了。所以区区五万颗夜明珠,还是算不上什么的。只可惜的是,如今姜国皇室大权旁落,军权,政权,都掌握在了安王和明王两个异姓王手中,姜帝登基后也只能对他们言听计从。要不是他们二人互相制约,恐怕姜国江山早就易主了。姜帝和太卜令也一直在暗中做安排,他们在民间组建了一个门派,大肆招募江湖中人,打算有朝一日能除去二王,重夺军政大权。
太卜令刘闵繇年少时曾做过姜帝五年的陪读,他对皇室本就忠心耿耿,如今姜帝又有许多事情要依仗他,所以他们的关系要比一般人亲近。刘闵繇心想:姜帝今年才十六岁,如今已可以独自应变,那么,安王和明王日后就可除,大权就可重归皇族了,但如今还是不可掉以轻心。当下还是赶紧解决苗阳的震后事宜要紧。他又想起一事,说道:
“皇上,苗阳城并非临海,本从未有过地动,而如今时逢我姜国冥修节,竟地震山摇。且文卦将星也于今夜临世,那文卦将星也就是今夜的那颗异星,可惜它后来分化成两路去了。”
“可惜?这是为何?”
“皇上不知,那文卦将星能赋人超凡文采过人武学,入朝可以为相,跨马可以为帅。此外,它还可以赋人卜卦之能,不仅可以卜吉凶,更可以预测未来。还有的就是予人过目不忘等小技。微臣原本看它直奔我姜国而来本大喜过望,却未曾料到它却化作两半分行而去了。如果这些神力可以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那他不仅可以为人帝,更可以成为让众人膜拜的人神。如今文卦将星在冥修节降临,却又分化开了,沾染了这天地阴气后,已然吸收了七煞之气。”
“那又将会如何?是否会危及姜国?”
“此星如今以分为两半,他们虽然注定不会完整,但他们也平分了文卦将星的异能。只是这七星煞气会让他们性情变得幽辟乖淚,恐日后难被皇上所用啊!如今分开的那颗蓝星已落在苗阳城南,我已经派人前去打探了,希望找到他,日后能辅助皇上夺回大权,一统这万里天下。只是那红星转飞到了奚国,恐日后对我朝对天下一统不利呀。”
“唉,为今之计还是赶紧找到那颗蓝星所的投生之人,让他日后助朕夺回大权才是要紧,一统天下还是以后才能再议的。朕真希望安王和明王能死于这次震中,那我姜国也能因祸得福了。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为何我姜国为何会设冥修鬼节呢?”
“噢,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