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50章 引导 ...

  •   二月中旬,还在蜜月中的真金又恢复了例行功课,窦默年事已高,燕王殿下的教学任务就落到了王恂头上。此前王恂已被升为太子赞善,专司教习读书、调护起居之事。眼下汗国还未有皇太子,但忽必烈诸子中,真金既嫡且长,又是第一个进封王爵的,还是一字王,爵号中的“燕”又代表京畿一带的幽燕之地,其中暗含的政治意味非同寻常。

      儒臣们无不欢欣雀跃,汉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他们虽急切,但蒙古贵族中保守势力树大根深,想要“以夏变夷”,也只能通过慢慢的渗透和浸润。眼下,真金在忽必烈诸子中汉化程度最高,又颇得忽必烈爱重,封为燕王后即领中书省事,看来日后继承大统,大有希望。如此一来,儒臣们自是欣慰无比。

      真金封王娶妻后,虽仍居皇宫,但已辟出专门的府邸,忽必烈即位后,开平府就处在扩建中,想要升格为一国之都,自然就要有国都的气势。

      上课的学堂仍是在春坊,只是学生团体更加壮大。真金、我、那木罕、忙哥剌等皇子公主,安童、硕德、土木格儿等勋戚,还有不忽木、完泽等侍从官。眼下,地方诸路官学、书院在忽必烈的授意下曾有恢复和增建,但中央还未设国子学,并没有针对蒙古贵戚子弟的教育机构。系统受过教育的皇子应该只有真金一人。此番,忽必烈本想为忙哥剌、那木罕择选私人讲书官,但兄弟俩明显喜欢大班教学,忽必烈也就允准了。先让兄弟俩在学堂熟悉基础功课,待以后再进行一对一导师培养也不迟。

      那木罕本是想跟着大家浑水摸鱼,可是一到学堂,四下一望,瞬间就傻眼了,脸也瘪了下去:肿么拉了几个小伙伴进来,他还是垫底的学渣!就是后来的三哥忙哥剌,汉语口语也比他强多了!此番,不仅没人垫底,对照组成员还愈加壮大,太糟心,有没有!看他想要抱头痛哭的模样,我似乎能脑补出他的心路历程。

      上课之前,先生王恂先要检查学生功课,真金、安童、不忽木等人无需担心,一手汉字已练得颇具法度,历史典故、经义背诵也自不必说,甚至还能深度挖掘,说出自己的想法。王恂也不想让后进同学太过难堪,简单考校一下真金、安童,就过去了。

      至于我和土木格儿、硕德,乃是班级的中等学生,汉字蒙古字也练得出具模样,他讲过的历史典故也很好记。经典背诵,对我们要求不高,只有《论语》、《中庸》、《大学》中的简单字句,背了几段,王恂觉得满意,也过关放行。

      待到了那木罕这里,年轻的先生明显脸上挂上了几分愁色。说实话,汉人儒臣自是想着汉化的王子们越多越好,王恂对那木罕的教导也颇为尽心,但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请王子拿出作业容某检查。”王恂说话虽客气,但还是带着师道威严,神情肃然,就连那木罕都不敢怠慢,他嘟着嘴慢吞吞地拿出了本子。这货竟然完成了作业!我难免惊讶。

      于是忍不住上来围观,硕德,土木格儿也凑过来。书法作业有两份,蒙古字书写和汉字描红。那木罕的蒙古字么,写的还勉强能看,毕竟是国语么,有感情基础在。可是一翻开汉字描红帖子,王恂的脸色就不大好了:那木罕的每一个笔画,都恰到好处地错开了底本上的原迹,组合成的字也实在……太跳脱了。可以想见他写字时有多么坐不住。

      “王子的字,需多加努力,如今这样,定是不成的。”

      那木罕闻言,撇了撇嘴,虽然不悦,但也没反驳什么。

      把书写作业搁一边,接下来就是历史典故的考校了,思索片刻,王恂还是没有难为他,只问:“请王子复述金章宗朝故事,只从朝制、钱谷、文化等方面举出几项大政即可。”

      金章宗完颜璟可是辽金帝王中的汉化典范,所以被拿来当王子的教学样板。上节课我也被科普过,知道这位皇帝汉学水平颇高,所行政策也多具汉化倾向,比如尊孔子、完善科举、修法典等等,再就是废除奴隶制度。很多事,都是眼下的忽必烈政权没有做到的,比如科举未设,奴隶驱口还大量存在。王恂授课,可谓是用心良苦。

      然而这些并不是那木罕的菜。他望着先生,眨巴眨巴眼睛,就只憋出一句话:“只记得这个皇帝很喜欢汉人那一套……”然后就挠挠头,说不出下文了。

      “请王子再详细陈述。”年轻的先生颇有耐心。

      “记不得了!”那木罕一被追问,就恼羞成怒,“这个皇帝如此文弱,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我怎会记得?”言语间已没了对老师的敬意,王恂有些难堪,但还是忍住没有作色。

      “那木罕,不得对先生无礼!”一旁真金却不能作壁上观,走过来训斥了两句。他如今成了家,和其他兄弟自然不大一样,说话间更带了几分威严。那木罕见长兄面上带着薄怒,没由来得少了几分底气,垂着眼睛,小声嘟囔道:“我说的又没错……”

      “殿下——”见真金似乎还要训斥,王恂笑着摆摆手,对那木罕道:“四王子以为金章宗受儒风影响,武功便一蹶不振了?派遣夹谷清臣等北伐靖边,修界濠堡垒,哪一样不是安边大计?”

      咦,金章宗的武功,上次王恂好像只提了一点点,并没有细讲,这么一说,这位皇帝在这方面也有些作为。北伐靖边?我细想一下,嗯…那时金朝北边敌患不正是尚未统一的蒙古诸部吗?难怪他不细说。

      本还以为那木罕会无话可说,哪知这位只是冷哼一声:“那又如何?几十年后,金国还不是被我祖灭了?学汉人那套,也不见得长久!”

      那木罕的话把王恂噎的有点难堪,他面色不豫,却也不好跟年少的王子过多争执,以免显得有失风度,便默然不语。众人都有些尴尬,安童本在一旁和不忽木讨论问题,瞧见这边情况,便过来解围。小少年十五岁了,微微一笑,从容开口,颇有几分君子之风:

      “治乱兴亡是自古之道,未闻有不亡之国。金国后期权臣把政,奸佞当道,正是朝纲不立的结果。古之柔然、突厥,都是强极一时的部族,后来却鲜有所闻。北魏孝文帝更化改革,移风易俗,至今为人称道。汉法立国,裨益实多。”

      “孝文帝功业事迹,上次某也讲过,王子都忘了?”安童说完,王恂也笑着接道。

      “……”那木罕一瞪眼,哑口无言。前代历史正是那木罕的短板,这不他就接不上话了?偏偏这内容还是上次讲过的,那木罕更是满脸愧色。他积攒的那点历史知识,只有几句听来的评话,根本无法用以辩驳。安童和王恂相视一笑,齐齐望着那木罕:师生两人非常不厚道地把那木罕绕进去了。

      这货低头瞅着自己的小靴子,咬着嘴唇,傲娇地不理众人,可这课程还得继续,我就上前拽拽他袖子,笑着劝道:“汉人那套好不好,你也得学了才有资格评价。待到把历代典故通熟一遍后,即便有不认可的地方,先生再考校你,你也能有底子来辩驳不是?”

      “话虽这样,终是没有听评话来的有趣!”这货被顺毛之后,才乖乖坐回座位上,摊开书本,迎接新一场的苦难折磨。

      ……

      晚上,忽必烈在察必的寝殿用膳,忙哥剌、那木罕和我也被召唤过去。饭后,忽必烈突然问起今天上课的事情,拍着那木罕的肩,虎着脸问道:“听说今天你跟王赞善顶嘴了?”

      “才没……”那木罕鼓着眼睛,刚想否认,看着忽必烈明察秋毫的眼神,瞬间就没了底气,撇了撇嘴:“谁告诉父汗的?”

      “朕问不忽木,他当然据实说了。不像你,做错了事还不敢承认。”见那木罕这幅模样,忽必烈颜色稍缓。

      “儿臣不觉得汉人那套有什么用途,父汗偏偏叫我学。”

      “你不学怎么知道没用?”看着儿子那副委屈的模样,忽必烈呵呵地笑开了颜,又指了指我,“你妹妹都能用心读书?当哥哥的岂能落了后?”

      “当初完颜阿骨打以万人兵马就把辽国打个七零八落,可金人入主中原,学了汉人那套东西后,反而变得像羸弱的绵羊,在成吉思汗和拖雷大王的兵势下不堪一击。可见学了汉人的东西没甚么益处!”那木罕目光炯炯,振振有词地反驳。

      “哈哈,好小子!你心里却还是明白的。可光知道这些还不够。汉人虽文弱,却自有长处,他们传承千年,虽屡遭入侵依旧绵延不绝,这其中的学问,还大着哩!”

      “我们蒙古帝国统治的地方又不止汉人这一块,那几大汗国,没有依着汉人的制度,不也照样存在么?”

      这货的思路还一时难以扭转过来,我忍不住也插嘴道:“可我们现在的都城是在汉地这一带啊!与汉人打交道都是免不了的。若想不被人糊弄了去,就要自己把他们的东西学好!”

      “察苏说的很是!”忽必烈赞许地看看我,依旧很有耐心,“如果我们还在草原上放牧生活,依着《大札撒》(1)和祖宗制度,倒也够用。可汉人种田缴赋,如何经理,这就复杂多了。还有朝政典章、礼仪刑罚,都自成一体,都要适应汉人的习惯。这就是‘以汉法治汉地’了。”

      “哥哥说不喜汉人经义学说,可先不学。但汉人的历史掌故总要知道一些才好,民间听来的评话故事多有讹传,要自己去看,才能辨别真伪。”我也因势利导。

      在父女二人组的轮番攻击下,那木罕终于妥协,闷闷地点点头。

      忽必烈颇为欣慰:“待过些时日,各地名儒征召来到开平,朕再给你择选一名讲书官。”

      那木罕不情不愿地谢了恩。忽必烈又对他大加抚慰。正说话间,忽闻外面怯薛官传报:“大汗,平章政事赵璧有急事入奏!”

      “叫他进来!”忽必烈闻言,收起笑意,神色一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第50章 引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