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一 小俞 ...
栀子清香(暂定)
第一季
这里一切起于西南的一个小镇,精致、结实、美妙的人性,夹杂着唯美纯真的气息,传承老一辈乡土作家自然写意的笔调,也有完全不同于都市的生活……
这是尝试着向沈老致敬的文字。
一小俞
这个小镇是个很小的西南的小镇。总是阴雨绵绵,潮湿伴随着每时每刻。一年到头,都是这样。不过有那么几天,是可以看见太阳的。太阳总是很羞涩,尽管夏天的天气很暑热,很沉闷。就算这样,太阳也是被一层薄雾笼罩,说是薄雾可能有些夸张不过说它是水气我想一点也不过。在这个小镇各个堆积土壤的角落,长满了一种叫栀子的植物,它温湿,开出来洁白的花儿,香气怡人,影响深远。于是这里的人一到夏天,便置身曼妙的清香之中,无处不荡漾着让人心旷神怡的清香。
小镇是个环行,围绕着一个小小的山头半环着。这个山头叫马鞍山,所以这个小镇的名字理所当然叫了马鞍。马鞍是个很小人却很多的一个小镇。人真的很多,小小的面积就有近一万的人,加上农村的人口这个小镇的人口是三万。小镇的街道被石板铺成,很有历史的感觉,街道这样建筑也一样,还保持着先前巴蜀特有的建筑特色,黑瓦,白墙。墙是用竹块和泥糊成的。尽管现在小镇里面多了很多新的建筑,不过还是逃不了先前的特色。新建起的房屋也是白砖和黑瓦合成的。雨水很多,让那些白墙有些颓废、脱落的迹象。不过不打紧,这些影响不了它们的美丽。
小镇在是围绕着马鞍山建成的,所以它也有些坡度,有个斜坡,街道先是水平的围绕着山头转了个半圈,然后下坡去了。
街道下坡的地方有个理发店,是个以前的老房子,店的主人年龄不是很大,也就四十不到,顶多三十六七。店主姓章,这里很多人都姓章。如果向上追寻可以确定都是一个家族,都是明末清初从湖北黄冈牵过来的。理发师有个妻子,有两个儿子,都不大。大的只有十二岁,正上小学毕业班,小的才十岁。理发店的生意很好,因为理发师的手艺是镇上最好的。理发师带出来了两个徒弟,现在都回家开起了理发店。现在带了一个女孩,初中毕业两年,是个小姑娘,长的水灵水灵的,因为是否接受这个徒弟,理发师和自己的妻子吵了两次。不过,理发师还算是个自重的人,女孩父母再三要求,又找熟人来劝说,妻子才答应。女学徒叫俞靚,大家唤她小俞,是双龙镇的人,离这里不是很远,也就十多里路,她每天都是走路来学手艺。每逢赶场,就早早的来,然后散场后收拾一下就回家。中午饭和师傅师母一起吃。小俞是个很细心很勤快的女孩。每天帮着师傅忙完了理发店的活就帮着师母做饭,几乎一览全包干了。因为勤快师母也越发喜欢这个女孩了。理发师的两个孩子现在在乡下的奶奶家,到了周末就要到镇上来,先前因为想念父母,可是时间久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反而更愿意呆在爷爷和奶奶身边。现在知道父亲带了一个新徒弟是个漂亮的姐姐,而且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这样两个小家伙每到周末就迫不及待到镇上来。
章师傅的理发店里多了个漂亮的女徒弟很快全镇的人都知道了。因为这个原因,理发店的生意好得快要成农贸市场了。镇上没有一家理发店可以和章师傅的相比,因为,就算排除了小俞的漂亮外还有别的,就是章师傅的手艺,当然,小俞的美丽兴许是占了多半的原因。
昨天晚上的雨很大,章师傅和妻子早早的开了门,小俞通常是在开门过后半个小时来这里的,因为家的有些远的缘故,就算是一早就走还得花上个把小时的时间。两个儿子昨天已经来了这里,今天是周末,昨天天黑下雨之前两个小家伙就来了这里,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听小俞姐姐的事情。母亲责怪他们怎么跟外面的男人一样,一天就知道一个小俞姐姐,不说说想不想妈妈的话。孩子的话让母亲哭笑不得,大的孩子说,因为小俞姐姐很美丽,而且很关心他。母亲笑话儿子说,你知道个什么,你知道美丽怎么写,居然欣赏起女人来了。理发师听见了孩子的话,哈哈地笑个不停,夸奖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儿子不知道为何父亲说自己长大了,他知道长大的年龄是十六岁,自己还有些距离。不过,父亲似乎是在夸奖自己,自己也欣然的接受了。小的儿子理由很简单,小俞姐姐来了后,就有很多的哥哥给他糖吃,然后让他传话给小俞姐姐。
理发师在店门一打开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客人来了,你不要奇怪这样的情况,虽然下大雨。不过这个可阻止不了乡下人赶场的热情。况且,过几天就要收麦子了。天晴了男人就没有机会赶场了。女人是不理发的。这里和城市不一样,理发似乎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在家用剪刀随便剪剪得了。不过也有些女人,是镇上的那些,很少的一个群体,理发的女人面孔,理发师都能记得,一月一次,这会儿功夫是不会来掺和的。
店里站满了理发的人,门口还有很多在门槛外面的石头上刮蹭自己水胶鞋上的泥。门口墙边放满了雨具。整个店子的地上到处都是水和泥。理发师现在可忙不过来,客人一个劲地催道:快些。理发师只是一个劲应答。也有些熟客不是专程来理发的,很多的是些小伙子,也有些游闲的男人。
“章师傅,你徒弟怎么今天不在啊。今天她逃学啦?”
“听说他们那边桥淹了,来不了了。”
听见了这样的话,几个人有些失望地摇头,转向了门口外面被雨水清洗的街道。门口外面还站着两个小孩,不是别人,正是理发师的两个儿子,喜欢雨应该是很早以前的养成的习惯,不过看他们的眼神不光是看雨那样的简单。他们是在等人,那望眼欲穿的眼神不比那些高大的男人差多少。
街道上,人很多都是置办农忙东西的。很多是打伞,好看的红伞、绿伞、花伞,当然还有原始的蓑衣和斗笠。一双双雨胶鞋相互流动,践踏起街道上雨水花,吧吱、吧吱,声音很好听。人群里慌张的出现了一个打着红雨伞的女孩,穿着一件塑料透明的雨衣,一双红胶鞋。胶鞋被雨水洗得透亮透亮。女孩慌张地出现在理发店的门前,她的出现让很多人都显露出了高兴脸色,理发师的两个儿子更是高兴地欢呼起来。
“小俞姐姐,小俞姐姐来了!”
小俞高兴地摸摸两个孩子的脸说:”文清、彬彬,我来了。等我好久了吧。”
“恩,就是从昨天等到了今天。”文清故作满脸不高兴。
“章师傅,你的徒弟来了,今天她没有逃课啊。看来你的徒弟是个好徒弟啊。”
人群里传出了这样一个喜悦的声音。理发师和师母听见后放下了手中的活。小俞已经出现在了理发师的背后,一脸自责。
“师傅,我今天来晚了,因为杨家寺的桥淹了,我只好从白金桥过来。”
理发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徒弟说道:“我听说了,我还想你不要来了,免得让我和你师母担心,你还是来了。”
师母也高兴地给小俞递了一条干毛巾过来,小俞来了她就轻松了,不然,这么多人头她一个人还真的洗不过来。
“看你全身都湿透了。来,先进来换一身衣服,不要感冒了。”
师母将小俞领进了里面的房间,两个小孩也跟着进去,不过马上被母亲赶了出来,“女人换衣服,男人出去。”两个小家伙一脸难看地出现在店里,店里的男人们见了这模样可不得了,都欢呼起来。两个小孩虽然不能完全知道为什么这些男人要欢呼,不过从那些略显淫夸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不是什么好的行为,尤其是文清表现出了严重不满。
小俞出来了,穿了一件师母的白衬衣,一条牛仔裤和一双拖鞋。男人见了又开始欢呼,理发师制止了两声没有效果。还是女人有用,师母一出声就制止了,不过年轻男人们还是一个劲看着小俞鬼笑。小俞见了这些模样不好意思的脸通红,不过,马上就恢复了工作时候的状态。
“该谁洗头了。”小俞向男人们吆喝道。理发师见这模样脸上浮现了一丝喜悦。男人们争先恐后地要让小俞洗头,这下可乱了招,小俞无奈地不知道怎么办?本来在前面的一些年龄大的一些老头子可怜地被年轻人挤了出来。生气地抓着脑袋,嘴里骂咧着:“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嫩头青。”章师娘又一声吆喝:“不许抢位置,排队!你们还有些道德没有,先让老大爷洗头,人家都来了半天了。你们应该尊敬一下人家的年纪嘛!”就这样的一声训话,理发店一下变得井井有条,老人重新得到了自己应该有的位置。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禁不住对自己洗头的小俞说道:“女娃啊,你看看这里这么多的男娃娃都为你献情啊。你幸福哟!”小俞听见嘴角微微一撅,对老人只是赔笑。老人满意地擦拭着自己的脑袋,后面的年轻人忍不住地叫喧着:”大爷,你麻利点嘛!我们后面还有好多的人等着呢。”
“好好,你们年轻人就是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人放下手中的毛巾对年轻人说道。
“老大爷,你也知道我们心急啊。”
“就你们那些花花肠子,老子活了大半辈子了还看不出来。”说着,老人到理发师的面前坐下等候着理发师为他理发,剃一个光头,夏天来了,要农忙,光头是最省事的。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这样想法。
洗头缸面前全是些年轻人,每个人都是想方设法的要和小俞说些什么。可是,他们得到了答案都是一个,就是小俞的沉默。年轻人不会轻易地陷入尴尬,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小俞这个模样。这样的答案是理所当然的。年轻人们相互自己调侃,他们换了种方式,声音很大都想让小俞听见自己的话。有时候,小俞忍不住也会扑哧一声,这个时候年轻人就会来劲,接着是欢呼。理发店里面每时每刻无不透露着欢喜和兴奋。这气氛将这个雨天渲染得有姿有色,街道上的行人们都忍不住得要转过头来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了。
雨在中午的时候停了,夏天时候雨经常是在中午时候停下的,这个是这里气候的一个规律。中午,店里的客人们慢慢少了,都回家去吃饭了。镇上散场的时间也是中午时候。镇上不会为赶场的人准备中午饭,哪里都是这样。客人走光后,小俞和理发师的妻子忙着做饭和收拾地上的头发屑,还有雨天里最烦人的泥块。客人多的时候大家都感觉不到,不过人走光后看见这些就来了怨气。理发师悠闲地抽着烟数着今天挣下的钱。
“你去买两斤肉回来。”理发师的妻子对他说道。理发师像接了圣旨一样出去了。小俞和师母一起有说有笑,师母很喜欢小俞,说起话来就像自己和自己的女儿一样亲热。文清和彬彬跟着小俞的屁股后面转,小俞扫地,文清就和彬彬一起找簸箕。小俞擦镜子,文清就给小俞姐姐端淘抹布的水。以至师母都嫉妒地说:“小俞啊,你还是做我女儿算了,你看这两个多想你是他们的姐姐啊。”小俞很会说话,她回答师母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母。我现在不就是你们的女儿吗?”这样的回答让理发师的妻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店里来了一个中年人,和理发师年龄差不多,这个人不是理发的。小俞认识这个人,是师傅的战友,叫刘一白。师母不是很喜欢师傅的朋友,因为他们经常找时间来这里白吃白喝。虽然,嘴里招呼着,心里却不是那样的欢迎。男人很随便,听说章师傅不在就爽快的答应说:“我等一会。”他知道章师傅一定是出去买吃的东西了。这个时候理发店刚刚忙完生意,还没做好饭,他们吃饭的时间他已经算得准准的。
“小俞啊,今天你们那里不是涨水了吗?把桥都淹了,你怎么还来啊,多危险啊。”男人点上了一根烟坐在理发师给客人理发是椅子上抽起来。
“我绕到白金桥过来的,马上要收麦子了,今天肯定生意忙不过来。所以,我妈妈让我一定要来。”小俞摆弄着工具桌上的工具说道。文清和彬彬跟着小俞姐姐捣腾着。
“文清,你还记得叔叔吗?今天是周末啊。你们兄弟俩又到街上来吃好吃的了啊。”
“怎么不记得,上个星期我还看见你。”彬彬说道。文清不怎么乐意地看了看男人说:“爷爷和奶奶也给我们做好吃的,我来看我的小俞姐姐。”文清的话让男人和小俞都高兴地笑了起来。小俞高兴地摸着文清的脑袋说道:“文清,走,我们进去帮你妈妈做饭啊。”文清和小俞进了里面的厨房。店里就剩下彬彬和这个男人一起说话。这个时候,理发师提着两斤肉高兴地回来看见这个男人高兴地打起了招呼。男人听见招呼迅速的离开了座位来和理发师握手。
“来了啊,等了你半天。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怎么不来呢,兄弟说过的话,我怎么能不听呢?本来我妈今天也买了肉,我想到我上场答应你,就让她老人家先回去了。”
“兄弟够义气啊。等一下,我去买一点酒。”
“怎么可以让你去买酒呢?我去,你赶紧将肉拿进去,我去。”男人爽快地将理发师推进了里屋,自己出去买酒去了。
理发师爱喝酒,这个臭毛病让他和妻子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妻子尤其不喜欢他的那些猪朋狗友。理发师将肉一提到了妻子面前,妻子就向他发起了火。
“你看你交的一些什么猪朋狗友,一天到黑就知道来赚吃赚喝。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我们是开理发店还是饭馆的!”
“吃顿饭嘛?没得什么啊,今后说不定有什么要人家帮忙也方便啊,更何况我和他是一个战壕里出来的。”理发师安慰妻子道,这句话不知道他对妻子说了多少遍,从开这个理发店开始也许就开始了。两个孩子也和妈妈一样的口吻对爸爸表示严重的不满。理发师训斥孩子道:“你们晓得啥子?”小俞在一旁不便说话,这个是师傅家里的事情,只是感到好笑。
店厅里传来了刚才那男人的声音,理发师推了推妻子,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又对小俞说:“帮师母的忙啊。”两个孩子对父亲噘起了嘴,父亲难为地笑笑就出去了。妻子没有怎么理会他,因为理发师毕竟是小俞的师傅,不能当着小俞的面给他下马威。理发师说了声:”你们做快些啊。”的话就出去了。
理发师和他的朋友在店厅里抽起了烟,畅言起了以前和现在。厨房里,小俞帮助师傅忙着切菜,淘米的,两个小家伙也跟着小俞忙前忙后的很是快乐。
饭桌终于张罗开了,理发师掐掉手里的烟头对自己的老朋友说道:”兄弟,让你等了这么久真是不够意思。来,吃饭。”男人连连应和,顺势从工具案头上将买的酒也提上来。饭桌上,大家都不是怎么说话,当然,男人除外。他很能说,一个人基本包揽了全部。理发师随声应诺,他知道自己的老婆肯定不愿意听见他太多的声音,现在表现好些,晚上就好受一些 。师母给小俞夹了一筷子的菜,文清和彬彬也跟着给小俞夹菜。顿时,所有人都笑开了。小俞也高兴地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理发师也高兴地说:”小俞今天辛苦了,多吃些啊。”听见师傅赞扬的话,小俞当然高兴了,高兴得直点头。男人趁着这股高兴也给小俞夹了一筷子的菜,可是,却没有得到刚才的反应。理发师全家都被男人这一行为给楞住了,最后还是理发师重复了刚才的话才解了围。也许是多喝了些酒的缘故,男人居然又给小俞夹起了菜。小俞不知所措地傻笑看着师傅和师母,又瞅瞅文清和彬彬,最后眼光才落到男人身上。文清堵着小嘴一脸难看,他心里明白现在小俞姐姐一定尴尬极了。文清突然站起来将小俞姐姐碗中刚才男人夹的菜给男人夹了回去,并且若无其事地在菜盘里给小俞姐姐夹了一筷子的菜,说:“叔叔你的筷子上没弄干净,你看看。”男人方才从刚才的麻木中反应过来看了看自己的筷子,果真有一丝青菜在筷头上。男人不好意思地说道:“文清说的对,叔叔还真的没有弄干净筷子,没想到我们的文清这么地喜欢干净啊。”说着,男人给文清递来了一筷子的菜。文清连忙将自己的碗移开说道:“叔叔还是给彬彬吧,我自己会夹。”男人没趣只好给彬彬,结果彬彬和文清一样不接受男人的热情。男人只好没趣地收回了自己的筷子。文清和彬彬被父亲骂了一通,尽管男人使劲地说:“算了,小娃娃不懂事。”文清和彬彬赌气地将饭碗放在的桌上低着头都不说话。母亲吆喝了两声,没什么用。小俞见状,凑近哥俩说道:“文清、彬彬乖啊,姐姐给你们夹菜。”听见这样的话,文清和彬彬重新拿起了筷子,恢复先前的笑颜。
男人酒足饭饱之后,从墙角拿起了自己的雨伞摇摇晃晃地向理发师挥了挥手,说:“老弟,改天请你喝酒啊。”理发师见这模样想送他一节,被妻子拉住,并且狠狠地瞪了一眼。理发师只好目送自己的朋友离开。理发师转过头看见眼睛都望着他,无奈地回里屋去了。
很喜欢沈老的文字,大学时学中文,最感冒就是乡土作家的作品,希望与您共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 小俞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