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贬谪 ...

  •   “大胆,简直是胡闹!”紫金龙椅上,一威严老人身着画龙八爪黄锦袍,头戴攒珠钳宝紫金冠,一掌拍在香案上,将各种御笔震落滚到地面上。
      “皇上息怒,此事破绽百出,疑点众多,还望仔细查一查。”站在一旁的老太监镇定自若走上前来说道。
      大宋帝国的皇帝宋英宗被气得不轻,都言家丑不外扬,可皇室家族犹如朗朗乾坤下的戏庙,被人看得仔仔细细真真切切。
      “即刻宣左右丞相并锦衣卫指挥使。”宋英宗向左右挥手怒道,宫殿外的骑士立即奉旨噔噔而去。
      “皇上,这事断然不是帆儿所为,作为母亲,我是清楚帆儿的习性。”
      皇后头戴八宝攒珠髻,项挂赤金明珠,身着凤鸣九天镂金袍,虽然面上腮红脂粉,却依旧遮掩不了她铁青的脸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当太子两年有余,从未干过一件为国为民之大事,祸事倒惹了一大堆,你不必替他求情!”宋英宗冷眼相待,并不理会皇后言语,甚至呵斥她一妇人不许出现在朝堂之上。
      这种情况之前从未发生过,皇后第一次见皇上火气如此之大,不禁内心恐惧起来,她深知此事非同寻常,帆儿恐怕难逃此劫。
      想到这里,皇后脸上婆娑如三月天的春雨,面带梨花,伤心地倒在香案上痛哭起来。
      侍奉英宗多年的老太监亦是震惊,太子犯事,这是家事,私下调教看管即可,英宗却召见左右丞相并锦衣卫指挥使,想必皇太子的位子是到了头。
      英宗宠爱皇后,担心她伤心过度,示意左右将她扶下去。皇后反倒哭得愈加厉害,一把推开正欲扶她的小太监,居然指着英宗哭道:“你要真敢做,我立即死给你看!”
      英宗无奈,又让那小太监下去,但太子一事,心意已决,绝不更改,威严道:“朕乃大宋天子,一国之君,朕之所言,且能当做儿戏?何况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不必再劝,此事若不做个解决,朕难以向友国交代。”
      皇后一听,满脸悲怆,埋头痛哭,脸上的脂粉都被冲淡,印花了脸。
      宫殿之外,禁卫军骑士高叫道:“左右丞相并锦衣卫指挥使到!”
      英宗立即回到龙椅之上,任凭皇后死活不肯离开,甚至以死相胁,示意左右将她抬下去。
      “不必拜了,朕召见你们,有重事相商。”英宗坐在龙椅之上,不威自怒,俯视众人道。
      几人面面相觑,深知是太子一事,但瞧英宗这架势,其严重性远远超过预期,都不敢抬头说话。
      “皇太子深居东宫,愧对于位,每日每夜歌舞升平,不思进取,前几日,居然愚蠢地做出了逆天大事,各位可有所耳闻?”英宗面容铁青,握拳道。
      锦衣卫指挥使乃皇帝耳目,自然明白英宗所谓何事,清楚这是在问两位丞相,一脸洋洋得意地站在一旁,瞧着那两位。
      右丞相生性老实,脸上的表情完全一副你的家事管我屁事的模样,可嘴上却说道:“太子尚幼,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皇上应当委以重任,加以锤炼,圣人曰:天降大任于斯人……”
      “啪——”
      右丞还未说完,英宗劈头便将一折文牒砸在他的脸上,呵斥道:“听说右丞相经常出入东宫,不知有何缘故?朕还未驾崩,你就开始勾结太子,好大的胆子,是不是已经都开始策划政变了!”
      英宗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惶恐不安,右丞相更是吓得腿都软了,一头跪在地上,连声叫道:“惶恐不安,臣有罪,臣有罪。”
      左丞相一直站在旁边,观察这些微妙的变化,情知此事的严重性,太子之位恐怕难保,只得站出来说道:“皇上息怒,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听凭皇上的吩咐。”
      “好,即可颁旨,废除徐帆皇太子,迁出东宫,贬为庶人,削其姓籍,永世不得为官!”英宗一字一句,几乎忍着痛苦悲伤,脸上却毫无表情说道。
      “什么!”众人一听,都皆震惊不已,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左丞相急道:“皇上,太子纵使有错,不足以削其皇籍啊,请皇上三思啊。”
      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韩少林都求情道:“太子犯错,与民同罪,削其皇籍已经超过了所能承担的罪行,请皇上三思啊!”
      右丞相更是惶恐不安,太子一倒,他的仕途宣告破灭,甚至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朕乃金口玉言,一言既出,绝不更改,太子无能,理应由能够承担此责任的皇子担当。”英宗背着群臣,仰天叹道。
      恭敬地站在龙椅后面的老太监突然走上前来,跪拜在地上,一切动作都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淡淡说道:“皇上,太子生性慈悲,虽平日里庸碌无为,断然是做不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即使金国公主的确为太子所杀,也不足以削其皇籍呀,还望皇上三思!”
      此言不说还罢,一出口,立即就变了味。
      “大胆胡晁,难道你也是太子安插在朕身边的耳目?既然你怜爱太子,跟他一起滚!”英宗起初本身对这一决定有些懊悔,内心伤痛不已,没想到跟随自己多年的胡晁居然倒向东宫一边,不禁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立刻取出文房四宝准备拟召。
      胡晁也没想到,自己跟随英宗多年,不论功劳有苦劳,如此就被一脚踢开,心中难免一酸,但脸上仍是平平静静,磕头谢恩道:“谢皇上隆恩。”
      左丞相十分机敏,长久政治斗争带来的敏锐的嗅觉告诉他,太子杀死金国公主一事,远不止杀人那么简单,恐怕背后隐藏着极其深厚的政治关系。
      不多时,一份文牒便拟写完毕,即将大告天下。
      众人跪在地面,手捧文牒,略略看了一遍,右丞相惊恐万状,俯首帖耳,哪还敢抬头看文牒。
      就在众人谢恩准备离开时,英宗忽然意味深长说道:“太子无能,理应由有能力继承帝国的皇子担任。”
      众人略微惊异,赶紧又跪拜在地上,只道:“全凭皇上吩咐。”
      英宗又接着道:“撤销右丞相职务,左丞相升迁右丞相。”
      右丞相苦笑不得,俗语伴君如伴虎,果真不假,一心为帝国着想,到头来却是一事无成白头空,而最令人心寒的是,这种心酸不能说出来,还得向皇上磕头谢恩。
      左丞相一眼不眨地盯着右丞相把官服官帽整齐叠在一起,心绪万千,长呼一口气谢恩。
      英宗又道:“左丞相一职由刑部尚书李荣担任,即刻上任。且,收回京都禁卫军将军权力,由朕亲自担任,立刻传召下去。”
      英宗最后一句话,犹如平地一声雷,将众人轰炸地不知所措,如同坠入迷雾一般,不得其解。
      刑部尚书李荣,百官皆知他乃环王的亲信,英宗任命他为左丞相,不得不使人联想到环王,此意难道是在表明环王即将代替太子?而且,皇上收回禁卫军之权,其意味之深,令人不寒而栗,这是任何人不敢想也不敢触碰的禁区。
      众官散去,英宗留下锦衣卫指挥使韩少林密语道:“密切监视徐帆动向,一旦有异常,即可向朕汇报。”
      韩少林不知所云,但从英宗威严的气息中听出来此事非同小可,万一搞砸了,掉脑袋的是自己,立即听命而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