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成才篇(2) ...
-
泣雨如线,淋漓地落在,成才的肩头帽檐。
他心内不安,他惶恐失措,他非常想坚持自已努力地笑一笑表示不在乎,可最终,他无力地坐在路沿,嚎啕大哭。
成才在本剧中,有三个镜头令我为之怦然心动,第一个,就在这里。
他还说不清他错在哪里,他还不想承认他选择有误,可他的心,却无法抗拒那莫名的悲伤---这样的一个孩子,不会是坏孩子啊,他只是还很傻,他不知道,他的取舍,已偏离了他的本能,迷失了那份,他原本具有的,纯洁的真谛。
当我们笑话和鄙弃一个迷路的孩子时,又何妨,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感到一点,那带着无奈和怜惜的心痛?
为了谋前程,成才丢了自已心中最珍贵的渴望,他不再想征服一切,他只想轻松地保有别人对他的羡慕,可想不到的是,在他想退一步的时候,命运会踩了他更重的一脚,让他猛然间发现,其实他已经,退无可退。
几乎象是一个荒唐的笑话,成才居然顶了李梦的缺,去到了许三多作为一个最不招人待见的兵时曾经去过的,草原五班。
到了这一步,我猜,成才终于彻底明白了,他的抛弃和放弃,所带来的后果,到底有多么苦涩---我没来由地想起明末清初的那些贰臣们,也不是未曾拼命抵抗过,也不是投降后对新主子不够效忠,可偏偏就会里外不是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谁都可以冲他吐唾沫。
这个例子用来比喻成才并不恰当,我只是忽而感触,人这一生呐,有些错误,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犯---比如背叛。
五班的岁月,对于许三多来说,是享受。而对于成才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前的,那份磨难。
至少成才自已会这么去鼓励他自已。
许三多在五班守住了自已,成才在五班也守住了自已---可为什么,我们赞美许三多,却对成才的努力,视而不见?
一个人在坚持做正确的事,却不是为了坚持下去等到一个什么否极泰来的结果,我们会说,这个人很伟大---可一个人在坚持做正确的事,却是为了非常明确地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回报,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真有心计。
成才的错,在于他其实还是没有城府,他的目的性太过明显---这没错,这只是有点儿,傻乎乎的。
老A的招兵,算是成才卧薪尝胆之后的,第一线曙光。
我一直在想,老A的招兵名单里,有许三多那是毫不奇怪,瞅袁朗那个偏心眼儿样子,就说他弄这么大阵仗招兵多少有几分是为了把许三多合情合理地挖出来,我都会信---听铁路怎么跟王团长说的:我也实话告诉你,我这次,就是为这几个兵来的。
那么名单里为什么会有成才?有伍六一不奇怪,那是钢七连的头牌,机一连的宝贝,可成才呢?彼时彼刻,他已经埋没在荒原的羊粪蛋子堆里,无处可以展示他卓越的技能,为什么名单里,却没有漏下他?
我猜,或者这可以归功于我们可爱的许木木---袁朗当初一枪毙掉瞄准自已的狙击手,内心却对他有几分激赏,而三多小朋友立刻就快嘴快舌地报告:那个狙击手,名叫成才。。。。。比说他自已的名字还利索。
袁朗该会很好奇吧,能让这么一个死心眼儿的笨小子替他玩儿命报仇,这个成才,应该也绝不会差到哪儿去吧?
然而,临近终点时的冲刺,成才在面对又一次取舍时的抛弃,让精于刺看人心的袁朗,对他本来或许多少还有一点的兴趣,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老A的选拨,细细看去,成才一路都在抛弃,抛弃马小帅,抛弃甘小宁,抛弃那个跑脱了水的兵---他不但自已抛弃,还替别人作决定抛弃。
可直到他抛弃伍六一之前,并没有人,包括伍六一在内,对他的抛弃,表示不能接受。
这为什么?
人走在路上,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你总会不得不,要抛弃些什么吧?
不必讲钻牛角尖的大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的取舍,如果还在这杆秤的准星范围里,那就没问题,大家不但不责怪,可能还会跟着你走---可如果,你脱出了这个范围,那你在一瞬间,就会被所有人冷落。
凡事有度啊,可知道这个分寸,并能正确把握的,世上能有几个?
袁朗能,袁朗是小型上帝,在这方面那是强项,无人可出其右。
许三多也能,许三多是死心眼儿一根筋,他只走一条路,而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所以他走来走去都不会偏离方向。
成才不能,成才最不能的,就是在面对自已切身的利益有可能受到损失时,如何迅速地判断出,怎样的取舍才会让自已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人都是成才,我们都不能。
我所说的损失,是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有些人只把物质损失当损失,那就没啥可说的了,他们可以当枭雄,但当不了英雄---这也不坏,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有时候代表同一个效应,看你么样想。
但成才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冲到了终点,可当他回望着死拖伍六一不放的许三多时,脸上那份不忍,那份捶地咬牙的痛苦,已明明白白的表现出,他的精神上,也正在承受着,不亚于任何人的煎熬。
不过,物质损失,很容易让人接受教训---血淋淋的嘛!而精神损失,却往往没有切肤之痛,容易让人产生侥幸心理,觉得过去了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到精神损失累加至最后,也能变成一把切开你的利刃时,你才会终于醒悟,除非你一开始就扔掉你的心,否则,你总有一天会,为了你曾经不在乎的一切,而痛悔难当!
我有个感觉,我认为,袁朗本希望,老A那种泯灭人情冲击人性的集训,能够让成才明白,他该在哪个地方,用对他的聪明。
成才不是许三多,成才领悟力足够,当袁朗对着成才无可挑剔的豪言壮语冷笑时,也就知道,响鼓不用重棰敲,我摔打你几下,你就该学乖点了。
可惜成才没有学会,27临阵爆发,挑战主将,成才紧张地思索着,最终作出了,让袁朗彻底失望的选择。
所以袁朗说,你知道我能做到,我希望你能拉他一下---他跟你,是在一个战壕里忍受我的折磨的难友,你明知我的冷酷,你为什么仍不救他?
如果说,抛弃钢七连,还有反正也不会让别人有多大损失的借口,如果说,抛弃伍六一,还有反正拖他到终点他也进不了老A的借口,那么,抛弃27,是成才彻头彻尾的一次,为了自已的私利,而对别人,见死不救。
这是兵家大忌,没有一个主将,会信任这样的兵,没有一个其它的兵,会接受这样的战友。
这种心态,其实成才在抛弃27的时候,表现得并不明显,他自已都不能清楚领会---只有袁朗,这个人精儿,这个从小节见根骨的聪明人,于此一瞬,完全看透了,成才的致命缺陷。
于是,他不光因此彻底否定了成才,他还毫不留情的,用他最能憾动人心的语言,让成才自已,也否定了自已。
成才最后完全缴械,袁朗问他,你知道我唯一看上你的一点是什么?成才想都不会想了,只会无力地答,肯定不会是,我的射击。
袁朗说,是你在放弃的最后一刻,喊了你朋友的名字,让我知道,你居然还有一个,你在乎的人。
当你已坠落深渊,当你已无地自容,可这时候,你如果能看见,你心里居然还偷偷开着一朵花,那你会不会,在你最迷茫的时候,发现天边,亮起了一线温暖的光?
成才的蜕变,从他最绝望的那一刻,悄悄开始。
他说,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他说,许三多,你比我强,你在军队这些年,长成了一棵繁茂大树,而我,只是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
当你,转过眼来,看到身边那除你之外的美丽时,当你,回过头去,认可你周围还有别人的优秀时,那么,你就终于,让一个地方,停驻在了你的心里---你的世界,从此不再空旷,从此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袁朗也许是无意的,也许是有心的,可他的确在踢成才一落到底的时候,留给了成才,一点希望的火种。
成才宁肯回到五班,宁肯从最低处重新开始,应该就是为了,要从头找回来,那个许三多一直都不曾放弃,而他从来都没有看重过的,生命的真谛吧?
袁朗问他,你只想做到最好,可做到最好又为了什么,你知道吗?
这应该是导致成才,最终否定自已的最要害的质问---我在干什么?我拼了命地向前跑,可我到底,想得到什么?
如果我为了梦想起跑,可跑到最后关头,舍弃到最后一刻,却连我的梦想都一并舍弃了,那么,我一开始又何必跑呢?
当成才背起自已的行囊,吸一口气,开始向来路折回身子的时候,我相信,他在那一刻对许三多说的“不抛弃,不放弃”,就终于成为了,指点他再次前行的,最为明晰的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