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10) ...

  •   他也不强求,望向案头凌乱的文牍问:“到了告诉我答案的时候吗?”

      “唔,我想,”我直奔主题,“黄巾以来的乱世大致可以分成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的失序与混乱。董卓进京后,中央政权彻底崩溃,割据时代正式开始,天下都在武装化,不适合战乱的权力者无一例外地被淘汰,这一阶段也是百姓最困苦的时期,活着成为奢望,触目之处,都是死填沟渠。

      而在第二阶段,天下逐渐条理化,单单倚靠武力或可纵横一时,然而决不能长久,单纯而残暴的武人:董卓,吕布,公孙瓒,李傕……在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后走下了舞台。百姓也随之轻轻舒出一口气。

      至于第三阶段,”我轻快地说,“虽然也充满了血腥与杀戮,可相争的豪杰都切实安定了治下百姓,努力以自身理念导正世间。你知道么?孙伯符(策)兼并江东时,敌人之一是豫章太守华歆。孙策没有动用刀兵,他派人诚恳地对华歆说,您缺乏军事才能,不适合做一方诸侯,为了您辖下的芸芸众生,您能将这片土地交给我吗?华歆当即开城出降,而孙策把他当老师一样尊敬。赵直,你可以想象么?在两个敌人中间存在生死相托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基于对苍生甚至国家前途的共同认识。于是,其中一个把权位、生命乃至梦想交给另一个——给了自己的敌人。这是多么……”我一时想不出赞叹的词汇。

      “闪耀。”赵直笑了。

      “对,闪耀!相对于邪恶笼罩一切的第一阶段与邪恶被逐一排除的第二阶段,这第三阶段没有正邪之分,或者说大家都是正义的,如果说群雄各有野心的话,其野心也完全符合人民的愿望与时代的要求。赵直,这个阶段便是你所说的群星闪耀之时吧!”

      我第一次看见赵直像个普通人一样单纯地为了一件事开心起来。

      “可以了!可以了!”他如同期盼心爱玩具的孩子般,急切地问,“那你打算怎么写?”

      “我不打算明写。”我说,“史家不会太直接地记载纲领性的认识,那会影响读者自由思考的方向。不过良史能把个人看法隐藏在字里行间,留给后世有心人。就像司马迁,他把他的人格隐藏在屈原贾谊列传里交给后世。能读出这些意思来的人,无疑是作者的知己。”

      “知己、知己、知己。”赵直把这个词翻来覆去玩味了好一会儿,才举目向我,“魇师与史家原本是驰向两个方向的生物种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格格不入、势同水火。曾经有一个人劝我试着扭转二者的敌意,他说:我将不在国家里设置史官,有劳你暂时肩负起历史的重量,在恰当时候,找到写史的人,把你身上的负担交给他。陈寿,”他的眼闪闪发亮,“你不会使我失望吧?”

      “尽量不会。”我说。

      显然这个答复无法使他满意。

      我只好改口:“应该不会。”

      “很没诚意似的。”他挥挥手笑道,“不过估计良史就是这样,从不允诺没有十足把握的事,哪怕随口的允诺能给他带来极大好处。陈寿,我想我们已经可以进入新的秩序。”

      “是指……?”

      “三分天下。”他一字字道。

      我深深一震。

      “你需要知道或者有兴趣知道的,我都会给你看到、使你亲历;另一方面,我也有想告诉你的话,有一些……哦,是三个、三个人,我想努力把他们完整地交给你,再由你交给后世。他们三个,分属不同的国度,具有截然迥异的色彩,致力于分道扬镳的事业,我总觉得,他们才是被历史遴选出来的……唔,”赵直吃力地想到一个词,“真龙天子?哈哈。听上去又忤逆又荒诞,却是比较合适的说法。假如你像我一样,把璀璨生命看成胜过一切权位的、最宝贵的财富,你会发现,这个词合适极了。写史的人,我相信你一旦把住这三个人,就不但能把住鼎足的历史,还能把住人类漫漫的生涯。”

      “他们是?”我简直能听到热血在身躯里煮沸的声响,又简直能听到我身躯里自动发出的沙沙的笔录声。

      我好像……快要变成一支笔、史笔了。

      “蜀国,哦不……汉国,”赵直迁就着我朝的说法,“的那一位,除了他还能是谁?”——嗯,诸葛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魏国的呢?”

      “呵……朱紫的人生。”

      “吴国的呢?”

      “唉……哀凉的忠顺。”

      “名字,名字!”我突突跃动的写史的魂灵呵。

      有一瞬间,真像与赵直践行着一致的脉动。

      “叫做……”

      “打搅一下。”在这最不应该的时候,外面有谁敲了敲窗。

      赵直手一挥,窗户“吱扭”地开了。是谯先生。他扶着窗棂,手指在急剧地颤抖,勉强想维持平静、镇定的语调却完全失败了。听上去,他的声音竟带了些疲倦的哭腔。先生道:“很……抱歉。可事情,还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告诉承祚。他、他回来了。”

      “谁?”我问。

      “诸葛……”赵直抢先一步,眯着眼道,“思远(瞻)。”

      诸葛丞相之子诸葛瞻在绵竹战败殉国,敌将邓艾派人将他的尸体以安葬王侯之礼送回了成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