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阆中深处牡丹生,张家有女含苞放 ...

  •   公元264年,这是蜀主刘禅举家降魏后的第二个年头。
      早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携妻张氏赴宴。世人皆知司马昭狼子野心,刘禅也知道,曹魏的天下马上要到了尽头,如今的魏已经是司马家的王朝了。可无论世事怎样变换,自己总是要委曲求全地寄人篱下,可为了蜀地的百姓,除了装疯卖傻还能做什么呢?
      司马昭先安排了魏地的乐舞戏,蜀汉的官员纷纷伤心垂泣,唯独刘禅拍手叫好,啧啧称奇。司马昭又令蜀地乐伎上前演奏蜀乐,蜀官尽皆挥泪,而刘禅依旧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对贾充说:“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有诸葛孔明在,也不能保你汉家万世基业,更何况姜维呢?”后又问刘禅:“颇思蜀否?”
      刘禅喜色不改:“此间乐,不思蜀也。”
      酒宴散席后,张氏扶着刘禅回到自己的住所。听小太监们说,刚才在酒宴上感慨抒怀的蜀地旧臣们随即被司马昭尽数杀害,刘禅心中巨大的愤怒齐涌心头,忧愤难平,竟咳出了一大口鲜血。
      ”府君,万不可动怒伤身啊。”
      此间乐,不思蜀!那还是人吗?可是如果我也表露出来一点点的伤悲,那蜀地的百姓怎么办?我已是一个亡国之君,是大汉的罪人,我死不足惜,可我不能死,我还有家人和蜀地的子民。安乐公,呵呵,竟一刻也不得安乐呀!
      “我没事,不要为我担心,只是,采蘩,你年纪轻轻就跟了我,委屈你了。”
      “府君,别说这样的话。妾身伺候您从无半分怨念,无论府君是帝王还是白衣,妾身都跟您风雨共担,携手白头。”
      张氏是刘禅的第二位皇后,是他一生的挚爱——敬哀皇后的妹妹,随着蜀汉的灭亡,后宫的美人们有的自缢,有的逃亡,只有她,还依旧的不离不弃。贤惠、温婉、大度,她无疑是一个很合适的皇后,不过她生不逢时,纵使再温柔再用心,也无法走进他心里。泛舟采菱,这是爹给她们姐妹取的名字,可她用尽一生的贤德与度量也敌不过姐姐,再努力,也只是接替了姐姐继续爱着他而已。不过最幸,皇上对姐姐痴念二十余载,这样的恩泽也惠及了采蘩,所以她对自己的姐姐是敬重和拥护的,可也是这样的度量愈显得女子的可悲。
      看着眼前这个贤惠温婉的妻子,刘禅的心里五味杂陈。回首此前的五十几年中,喜则繁花似锦,悲则风雨飘摇,飘摇地久了,心也不觉得痛了。近一个甲子的年华里,他经历了君子之风的兰花高尚;媚态入骨却又抱恨终身命缚梨花;报国保家、大义凛然的昙花出塞;高贵孤冷,不逐名利的人傲如梅;千娇百媚又跋扈嚣张的美艳水仙;婀娜娉婷、暗藏心计的纤瘦柳枝;善良单纯、清扬婉兮的清荷永沉;还有记忆最深处的——温柔大气的富贵牡丹,那是他一生中最珍爱的人,最美的微笑,最好的时光......
      公元223年,益州阆中西乡侯府
      柠儿(金柠儿,年方十五):小姐快起床了,寅时三刻了。
      灵均(张灵均,年方十六):乏懒得很,最近事情实在太多了,我骨头都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柠儿:可是,一大家子人都要你管,还是别懒了。
      柠儿拉开窗户,阳光融融洒入,柠儿舒展开笑颜
      柠儿: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摇头晃脑地掉书袋)
      灵均:行了行了,离开师父这么久,你倒跟我背起书来了,我这就起来了。
      说话间,菱儿起床了,穿好了衣服。
      柠儿:这么快就收拾好了!
      灵均:因为实在听够你唠叨了。走吧,去大嫂房里。
      灵均刚一进大嫂房门,就看到三弟张绍(五岁)把书简摔了一地,跑出房去了。
      大嫂(张苞妻,张遵母,年二十二)正在给四妹张采蘩(两岁半)穿衣服。
      大嫂:菱儿来啦。
      灵均:绍儿越来越不像话了,大清早便耍性子。。
      大嫂:唉,新给他请的师父要他做早课,这个师父严了些,绍儿前两日还算听话,可是三天没到又这样了,看来我又得去跟师父道歉了。
      灵均:大嫂还是别这样惯着他,这小小年纪我还不信谁都管不了他了,偷偷告诉大嫂,听娘说,大哥小时候比这还淘气呢!
      大嫂听罢舒眉笑笑,灵均挽住大嫂的手说:等这阵子忙完,我肯定给他好好安排,实在难为嫂子了。
      大嫂:都是一家人,难为什么,但是三弟聪颖过人,千万得寻个好师父调教,日后必有大作为。
      灵均:他有没有大作为我可不敢想,就是别太丢了爹和哥哥的脸就行了。还有,娘这几日病又重了些,可别让绍儿去烦娘了,他要闹的话,让王叔看着他,去哪都行,就别去娘院里。
      大嫂:那行,早饭应该也好了,你们带燕子(采蘩)过去吧,我去看看遵儿。
      灵均:哎呀,瞧我这记性,大嫂一直照顾弟弟妹妹来着,自己的孩子只能让王婶儿抱着。
      大嫂:没事儿,你哥总不在家,燕子乖巧懂事,正好陪我解闷。
      灵均:大嫂这样说我倒是心安了不少,这样吧,一会儿吃过早饭,大嫂带遵儿和燕子去娘房里陪陪她,我和柠儿一会儿还要去抓药,还烦嫂子照看着。
      大嫂:我知道劝不动你,你自己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灵均:我会的,等抓完药回来,我就去看娘。
      王叔:张府管家;王婶儿:张府乳娘;晓光:二人儿子,马厩工人。
      晓光:爹,这匹马什么来头啊,这么金贵,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工人们对它也最特殊。
      王叔:这是跟随老爷好几年的战马,青鬣,它呀,经历了大大小小半百场战役,几次救过老爷的命。
      晓光:将军的马不是乌云踏雪吗?这神马天下人尽皆知啊。
      王叔:踏雪确实是绝世良马,可是在长坂坡一战之后就再没见过它了,老爷心痛得几天没吃饭。但青鬣也相当的不错,你看到它左腹上部一道长长的疤了吗?那是老爷出事那一晚,青鬣察觉到了歹人逼近,为了救主,被歹人砍了一刀,幸好不是太深,青鬣带着伤连夜跑回了府上,差点就要殉主啊!如此忠义良马,实在让人敬重。
      晓光:那我懂了,我一定像对待恩人一样对待青鬣。
      灵均:王叔。
      王叔:大小姐,柠儿姑娘。
      灵均:哎,这位是?
      王叔:是我儿子晓光。之前在乡下老家养着,现在长大了,老奴想让他到府里做点事,喂喂马。
      灵均:王叔你别客气,这样也挺好的,您这么多年也辛苦了,正好让晓光给您分担分担。
      王叔:晓光,见过大小姐和柠儿姑娘。
      晓光:见过两位漂亮姐姐。
      王叔:你这孩子,说什么呢,这里不比乡下,说话没大没小。
      柠儿:没事儿没事儿,这孩子还挺有意思的。
      灵均:对了王叔,青鬣怎么样了?
      王叔:挺好的,就是有点闷了,不怎么爱理人。
      灵均:那我们今天就带青鬣出去吧。
      王叔:好,老奴这就去备车。
      药房
      药房老板:大小姐,这几日怎么每天都是你亲自来抓药啊。
      灵均:哦,这几天娘的病有严重了,大夫开的方子比较复杂,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我得亲眼看着才放心。
      灵均和柠儿提着药从药房走出来,忽然天色骤变,风雨欲来。
      灵均:天怎么变得这么快,快,把车上的斗篷拿出来,给青鬣披上。
      此时,一位青衫书生也恰好赶来,想到药店屋檐下躲雨。身长八尺,宽袍博带,气度不凡,子衿青青,浓郁的儒雅书生气质浑然天成。听到这位小姐说要给马披上衣服却忍俊不禁起来。
      灵均转过头去,也瞧见了他:这位公子,你是不是在笑,风雨欲来,我们却先给马穿上衣服,实在是前所未见啊?
      尚俊:姑娘冰雪聪明,那能告诉在下其中的缘由吗?
      灵均:那你先猜猜。
      尚俊:此马品种纯正,姿态高傲,确是无双好马,可惜上了年纪,只能拉拉车了,如此说来,好像是主人埋没良才,不具慧眼。可是刚才你们刚才保护它的那种小心翼翼和慌张,又与之矛盾,恕在下实在不解。
      灵均:不错,青鬣对我家来说确实很重要,是我们家的恩人。虽年老无法再驰骋沙场,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一直好吃好喝供着,它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成为家里的累赘。一匹半生都在战场奔驰的良马,突然什么都不做被圈养着,它心里会怎么想呢?
      尚俊:必定郁郁不得志,像人一样胸有宏图而无法施展。我听说,甚至有战马退伍后水米不进,活活把自己饿死的。
      灵均:所以,我定期带青鬣出来跑跑,虽然我不能把它送上战场,但还可以让它知道自己还有用。可是没想到这天变得这么快,真怕青鬣受凉了。
      尚俊:姑娘不仅心善,聪敏还感恩怀德,实在难得。
      灵均:公子过奖了,公子是赶路中途来避雨的吧?柠儿,车上有伞,拿一把给公子吧。
      尚俊:不用不用,我淋点雨不算什么的,别麻烦了。
      灵均:拿着吧,虽然还没下雨,但层层乌云都要压倒头顶了,如果雨来了肯定瓢泼一般,你还是别推辞了。
      尚俊接过伞,半会儿没回过神儿来,要说谢谢的时候,两位姑娘已转身上了马车。
      尚俊:姑娘,还没请教姑娘家住哪里,这伞....
      可惜马车早已走远,尚俊的魂儿还是还是一直跟着那小姐的车,伞抱在怀里,舍不得打开,一路笑着回山上了。
      张府门前,马车刚刚停下,两位姑娘下了车,忽听得天上一声惊雷。似乎霎时将益州上空都照亮了。灵均感觉有大事发生,嘱咐柠儿安顿好青鬣后赶忙跑到夫人房间。
      灵均:娘,我回来了。
      夫人:我看外面阴沉沉的,想着你们怎么还不回来,想着想着,就见你跑进来了。
      灵均:外面的闪雷我确实怕,不过想着娘,便赶紧来看你。
      夫人:娘没事儿,你天天亲自给娘抓药,老天看在你这份孝心上,都要让我好起来呢。
      灵均:娘,你别笑我了。
      此时一个工人跑来递信,叫大小姐出去。菱儿看到一张纸条后,脸色骤变,急急向后退了两步,幸好被工人扶住了。
      夫人:菱儿,什么事啊,说这么久?
      灵均:娘,没什么事,我一会儿就进去。
      灵均:纸条是谁给你的。
      工人:是成都驻阆中的骑兵都尉送来的,叫我务必亲自交给大小姐,皇上的遗体还在白帝城,所以还没有公开诏告。可是小的听闻成都的普通百姓都已经听说了,满城皆缟素啊!
      灵均:太守知道了吗?
      工人:通知完张府就去通知太守大人了。
      灵均: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辛苦了。
      工人:是,大小姐。
      菱儿进屋,觉得应该如实告诉夫人。可是娘的身体...灵均实在不知道怎么跟她开口。
      夫人:出什么事了,你脸色不大好。
      灵均:娘。
      灵均走到娘榻前的几步,却觉得好远,握着那字条快把条子弄碎了,不知道如何开口。
      灵均:还真有事儿。皇上,皇上他,在白帝城驾崩了。
      夫人沉默了许久,很长时间后才长叹一口气,菱儿很是担心。
      灵均:娘,你怎么了,你说句话好不好?
      夫人:傻孩子,娘身体还扛得住。其实这也是天意,皇上一生戎马,是该歇歇了,他们三个好兄弟这几年相继去了,该团聚了。
      灵均:娘,你又想起爹了。(紧紧抱着娘)
      夫人:你这个丫头啊,小小年纪,心里装这么多事情。
      灵均:那没办法啊,爹去了之后您身体一直不好,哥哥长年在外,弟弟妹妹那么小,我是长女,这是我应该做的呀。
      夫人:你坐过来,再离娘近点儿,像你这个年纪姑娘,都应该想着寻个好郎君了,娘知道你孝顺,可不想皇上这么快驾崩,新帝即将登基,你是怎么打算的?
      灵均:娘你说什么呢,当日我已与皇上定下约,我只等着三年后,再看吧。
      夫人: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一直没有娶,等了你一年多,可是现在当要皇上了,不能再不娶再等你两年吧?
      灵均:娘,我还想在家待两年,再说,成都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你也别担心了,我先回房了。
      夫人:这孩子....
      窗外风雨摇摇,不知道这一辈年轻的,还有没有当年父辈的忠勇胆识,把这旗帜和江山传承下去。
      晚饭过后,菱儿坐在床上,回想白天娘说的话,慢慢的,她想起了小时候在军营中的情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