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裴良绍刚从刑部出来,这几日整理手头的记录和刑部的备案,着实有些忙不过来。按理说刑部的备案是不需要他这位大理寺推丞来接手,但自己总想做点成绩出来。偌大的资料库分案整理着实不易,却还是每日辛苦的做了下去。
      “少爷!”出了宫门,一顶青灰色的小轿正等在门口,侍童裴甲恭敬的唤了一声。
      “回府。”裴良绍道,上了轿子。
      “少爷怎么现在才出来,这宫门都要关了,煜廷少爷可是一早就回去了。”
      “哼。”裴良绍冷冷哼了一声,裴甲自知失了言,赶紧闭嘴。
      回到裴府,天色以暗,裴良绍先去内厅给父亲请安,不无意外的看到元煜廷也在。此时二人正在对弈,对于裴良绍回来并不在意,裴良绍对着父亲行了一礼,目光在元煜廷身上停了一下,甩手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叔叔,良绍回来了。”元煜廷放下一颗黑子,轻声道。
      裴德佑此时紧皱眉头,观着棋局,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随他去吧!”
      裴良绍回房,立刻有小厮将晚膳上了进来,他一向是在自己房间用膳,所以府内都只是另外备下一份,与其他人分开。用过膳后,想来无事,裴良绍一时有了散步消食的意头,也不带人,与门房交代了留门,便自己出了府。
      沿着主街一路走下来,夜市热闹非凡,裴良绍路过一个小摊,看到块别致的玉饰,拿在手里观摩了起来。
      有什么小东西突然打倒了他的头上,落在了排着玉饰的托盘上,却是一小颗花生米。裴良绍皱了皱眉头,四处看了看,果不其然,小摊边便是一家小酒楼,楼上靠窗的位置上,一位青年公子正朝他笑。
      那公子凤眼细长,眉飞入鬓,嘴角勾起笑意,着实好看。身着镶绣着滚云边的锦袍,金丝玉冠束发,让人注目。
      裴良绍微微叹了口气,走上酒楼,冲着窗边那一桌去,伏身行礼。
      “李大夫!”
      “又装作这么生疏。”公子轻笑,他面前摆着一盘花生米,也不用著,纤长的指头捏起一颗放到嘴里,然后倒了一杯酒推到了对面“良绍,坐啊。”
      裴良绍撩了撩袍子坐了下来。
      “今儿怎么这么有兴致,出来散步!”锦袍公子轻笑。
      “消食!”裴良绍看了看面前的酒杯,喊了店小二一声。“上一壶文山包种。”
      “真受不了你,怎么跟楚老头一个样,上好的女儿红你不喝,尽喝那些个没味道的茶水。”
      “李长御!”裴良绍瞪了一眼对面的人,楚垣猰是他恩师,李长御身为御史台大夫虽与之品级相同,但也不能一口一个老头的叫唤。
      “好了,我失言。”看到裴良绍脸色有变,李长御赶紧开口,将泡上来的文山包种端过来,给裴良绍斟茶。“看你面色,莫非在刑部受了气?”
      “我到不知道,原来御史大夫会看相。”裴良绍喝了一口茶,面色缓和下来,这才松开眉头。
      “不过是整理备案,你让主簿派两个人从刑部拿回来就成,何必自己去找罪。”
      大理寺与刑部向来就有纠纷,明里同僚礼谦,暗中使绊子的可不少。
      “陆侍郎说备案不外借,要誊抄也只能在刑部,避免遗失,今儿可是派了两个人防贼似地盯着我。”裴良绍回想起来,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陆博远?”李长御挑眉“这小子可不是个善茬,而且异常排外,连我御史台的麻烦都敢找。这几年由司门令史升到侍郎,这速度,可真是太快了些。”
      “没想到你也会夸人!”裴良绍惊奇道。李长御这人性子是很是善变,言语也犀利。如果他明着面夸赞一个人,那么必是要使什么手段。而这番话虽有不悦,却是不留痕的赞叹。“要说这三司内的,谁的风头又盖得过你?!”
      “哟,你泛酸?”李长御眯眼,笑得如同狐狸一般。他本是太后亲侄,太后那一支血脉的嫡子,如今也只留有他一人。当初入得御史台,碍于外戚身份,只是任职于一小小的从六品侍御史。于肱帝十一年,查下军饷粮银案,破格晋升三阶。至十五年,御史台监察案,引带出一批御史台内的腐败官员,御史台大换血,圣口钦点,封李长御为御史台大夫,赐金牌一块。一时风头无人能及,也是开国以来,最为年轻的御史台大夫。而御史台换血之后,在职的都为年轻一派,对于李长御马首是瞻,政绩尤为突出。
      李长御与裴良绍同为一期入仕,彼时也为同窗,从小相交,关系亲厚。而今李长御已经官拜正三品,而裴良绍还只是个从五品的推丞。
      “良绍,如今连元煜廷都是个四品寺正,你怎么甘心被他压倒一头。”李长御仰头喝下杯中的酒,看向裴良绍。
      裴良绍不语,看着茶水泛起的轻雾。
      “良绍,不如你请调御史台…..”李长御缓缓开口。“我知道你的能力….”
      裴良绍轻笑“你还不了解我么。”
      “也罢!”李长御举杯“我喝酒,你品茶。”

      裴良绍很讨厌元煜廷,从小就讨厌。隐约记得,元煜廷是在七,八岁时来的裴府。据父亲说,是他堂妹失散的儿子。裴良绍到现在对他这位堂姑,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象。元煜廷在裴府也被称为少爷,只不过前面冠了名。
      “韶儿,从今天起,煜廷就是你的哥哥。”裴德佑牵着元煜廷,慈爱的摸着裴良绍的头。
      元煜廷比裴良绍大一岁,但是由于在外颠簸,身形比不得良绍,瘦瘦小小的反倒是看上去比之良绍要小个一二岁。
      裴良绍皱了皱眉,他一向认生的很,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哥哥,自然不会那么快就亲近。
      “韶儿。”裴德佑也知道急不来,将元煜廷交给下女去梳洗认房,然后拉过裴良绍。“煜廷这些年来吃了很多苦,如今他在家中,你要把他当成亲哥哥一般对待。你本是独子,有个哥哥帮衬也是好的,可不能使性子甩脸色。”
      裴夫人自打生下裴良绍,身子骨而转败,没几年就去了,裴德佑对独子疼爱,自小也是娇惯的,虽然有些顽劣,谁家的孩子又不是这样呢。何况良绍也并不是那些不听说教的,裴德佑自然对裴良绍好好交代。
      “明天他也跟你一起去学堂,可别带着他生事。”
      “爹,我知道了。”裴良绍乖巧的答应着。
      第二日一早,裴良绍用过早膳便去学堂,在大门处见得元煜廷等在门口,身上穿的是他衣服,略有些宽松,见到裴良绍也不多言,点了点头示意,就跟着他走。
      学堂里的这一班小子都是官员的子弟,从小耳濡目染朝堂之事,自然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元煜廷是新来的,又是裴良绍领来的,按道理说应是和良绍一起,可他是自顾自的独自一人坐了一张空书桌。裴良绍本就不喜这个突然就到来的哥哥,何况元煜廷也不和他交谈,干脆也不理他。
      和裴良绍一起的李长御自小就是个人精,拉了良绍,三两下就套他说出了元煜廷的来历。
      “你可别招惹他。”裴良绍在李长御身边坐下,撇了撇嘴。“我爹让我带着他。”
      “哪能啊,本少爷可没那么闲。”李长御朝元煜廷那看了看,哼了一声。他还真不怎么喜欢元煜廷那桀骜的态度,但也不会自行找事。
      学堂的先生姓岳,是太师的门生,有些才学,只是不通官理,做了个束脩先生,却也乐得其所。就是未免慈爱了些,管不住学堂里的一班小猴子。裴德佑之前以跟岳先生打过招呼,岳先生也照规矩,一上课先叫起来元煜廷,照例要出几个课题,当做是给元煜廷的入学考试。
      “以前可曾入学堂受教。”岳先生摸摸自己的胡子,问元煜廷。
      元煜廷站起身来,显然有些局促,摇了摇头回答。“不曾。”
      这一回答,席上有了偷偷的笑意,略微嘲讽。元煜廷耳尖,闻之,脸色有变。
      “无碍,那咱们就解解词。”岳先生并不打算为难,目光先落在元煜廷身上,然后又停在堂内后壁的匾上。裴良绍也顺着岳先生的目光看去,匾上为四字——“中庸之道”。
      “你且解解中庸为何意。”
      这个问题着实简单,但是元煜廷却也苦恼了一番。他未进学,又怎会解词。
      “遇强不反是为庸….”听得底下一片笑声,元煜廷咬了咬下唇。
      “安静。”岳先生磕了磕戒尺,再问。“可另有解?”
      元煜廷不做声了,死死低着头。
      “良绍,你来解。”岳先生点了名,自知裴良绍与元煜廷是一起的。
      裴良绍站了起来,朗声道:“不偏不倚,调和折中是为中庸。”
      “恩。”岳先生点点头,让他坐下。
      裴良绍挑了挑眉,不经意往元煜廷身上看了看,却发现元煜廷也在看着自己,只是眼神略有异色。双方目光接触,元煜廷迅速别过头去。
      “岳先生,学生觉得元煜廷之解也没有错。”李长御站了起来。他一向聪慧,进退有礼,很得岳先生喜爱。
      “哦?长御有何见解?”岳先生笑着捋着胡子。
      “中为中和,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是以平常,无及良莠。所以学生觉得遇强不反是为庸也没错,只不过中庸二字只解了一个庸字而已。”
      “长御见解倒是非同一般。”岳先生思及,点了点头。“都坐下吧,我今日开始讲解太学礼记篇。”
      李长御坐下,随即看到裴良绍投过来询问的目光,狡黠的一笑,不以为意,翻开书来。
      “长御,别耍他。”裴良绍小声的道。李长御的示好只能表明,他无聊的在找些玩乐。
      “良绍,我觉得元煜廷很有意思呢….恩…他在看你…”李长御露出惯有的笑意,朝着元煜廷那边,元煜廷发现他在看自己,赶紧低下头来装作看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