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二姑娘姚清玲 ...
“四姑娘。”程氏就算再软弱,看到女儿被欺负也是会发脾气的。她快步地越过人群,挡在怀珍身前:“四姑娘,你这是来做甚?”
又是差着一点,就可以收拾……
纵是瞧不上二房,姚桂玔还是晓得程氏是长辈,她悻悻地将手放回身侧。
跟她来的一群丫鬟都有点傻眼,还是春红机灵,她朝程氏行礼:“我们四姑娘和三姑娘闹着玩呢,二太太莫怪。”
陶妈妈是大太太陪房,二房的丫鬟过去一说,大太太便让她跟着过来。
陶妈妈看着院子内的情形,心头了然,遂上前笑道:“四姑娘,老太太那边寻你说话,快随老奴过去。”昨儿三房送了大太太好大一包东西,大太太风向就变了,陶妈妈自然按着太太的意思办。
春红明白,这是陶妈妈抬了小板凳给四姑娘下台阶呢,连忙和陶妈妈一道拉了四姑娘朝老太太房里去。
四姑娘的一队‘娘子军’来得象一阵风,去得也象一阵风。
程氏细看女儿并无什么,便双手合什,念了句:阿弥陀佛,可别再来了。
程氏这话,听得怀珍很是无奈。
这事且添油加醋在姚府内传开,连着素来不理事的二姑娘姚清玲也听得丫鬟们在廊下叨上那么几句。
“三姑娘本就生得好,如今再不是泥人性,我看……”
姚清玲没有再听下去,她返身回到琴案边,在琴凳上坐好后,戴上玳瑁指套,双手一抚,一曲《流水》便从指尖流泻而出。
心绪几转,渐次平和。
她纵生得好,又怎比得自家琴棋书画。
“五姑娘,我们姑娘……”
五姑娘姚桂玓朝姚清玲的丫鬟摆摆手,几个人俱都立在廊下听姚清玲弹琴。
少时曲毕,又听房内人随口吟颂:“‘待到夜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姚桂玓又等了一会子,方始才里头赞道:“二姐的琴技和诗文越做越好,倒教妹妹好生惭愧。”
说话的功夫,问竹已挑开细珠门帘,姚桂玓随即步入屋内。
姚清玲的屋子清雅之极,靠西墙的香案上摆着紫釉狮耳琴炉,另一边的两只蓝釉百鸟纹瓶中插着时新花卉……
除了已出嫁的亲姐姚清珏外,与姚清玲最亲近的便是这个五妹姚桂玓了。
姚清玲从琴凳上起来,随口问起:“几时来的,怎不让丫鬟言语一声?”
姚桂玓笑道:“琴音听得入迷,一时倒忘了。”
姚清玲心中一畅,嘴角就翘了起来。
趁着她高兴,姚桂玓从丫鬟蕊德手中拿过一册书来,指着其中一段请教:“妹妹愚顿,这段话敢问二姐何解?”
“怎生不去问罗先生?”姚清玲眉尖儿挑了起来。
姚桂玓忖着她的脸色,巧笑道:“先生哪有二姐说得明白,我心里头实是晓得二姐的学问早就可以和先生比肩的。”
姚清玲接过书,随手翻到书面,原来是本《女范捷录》。之后她又翻回那页,去看五妹所指的那段话—秉礼第八篇的开头:‘德貌言工,妇之四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恁得容易,姚清玲眼里泛起笑意,拿着书谈论起来。
姚桂玓低头细听,态度恭顺。
不过半盏茶功夫,书便讲完了,姚桂玓赞道:“还是二姐讲得明白。”
正好丫鬟问竹送茶上来,附合道:“若得我们姑娘是个男儿,早就三元及第。”
“浑说什么?”姚清玲嗔得这一句后,遂低头吃茶。
那茶清汤碧色,里面搁了一颗蜜枣,喝在嘴里甜滋滋地浸了她的心。
问竹如何不知姑娘心思,越发同访竹俩个说得热闹,而姚桂玓则时不时在旁点上两句,屋内顿时热闹不已。
姚清玲含笑而听,心头亦加舒畅。
为着方便外宅有甚事好及时通传,大房住的北院,离二门上最近。
陶妈妈带着采芝斋的张婆子朝里走,那张婆子提着食盒迈过二门时,突然怔住。
陶妈妈回首:“你老怎么……”她以为张婆子绊了脚。
“我怎么恍乎听到琴音。”张婆子驻足聆听,一股风来,又将琴音传入耳中,于是她又道:“难不成府上今儿还请得了戏班子?”
陶妈妈忙啐了一口:“什么戏班子的,仔细太太恼了!”
听话听音,张婆子自知说错了,忙赔笑起来:“初来乍到的,有甚个不周全,老姐姐莫怪。”
陶妈妈收了面上的恼色,招手让她跟上自个。
张婆子一头走,一头问:“老姐姐,敢问府上是那位‘仙人’在弹琴啊?”
“告诉你也无妨。”陶妈见她恭顺,遂拿眼珠子睨着她,手朝大太太的房后那一片院子指了一指:“那是我们府上的二姑娘在弹琴。”
张婆子‘啧’了一声,赞道:“弹得恁般好,真个是‘仙女’一样的人物。”
陶妈得意起来:“我们姑娘可不止是琴,是读书、作画,下棋样样来得……”
说话的功夫就到得正屋,守在外面的采兰一头挑开门帘,一头朝陶妈道:“太太急着催你呢。”
陶妈的话还未说完,可是意思到了。她挺了挺肚子,与有荣焉地拉着张婆子迈过门槛。
张婆子一抬头,见上首的官帽椅上坐着个太太,忙行礼:“老婆子,见过太太。”
大太太段氏见不是常来的南婆子,也不搭理她,只让陶妈妈将食盒提上来,搁到身边的攒牙子方桌上。
今儿采芝斋送的素点心,是给姚府的人品尝的,若是好,再谈后日订点心的事。
陶妈妈站在桌边一努嘴,张婆子连忙上前将食盒内的小点心端出来,整整齐齐地搁到白瓷碟内。
统共有八样,段氏垂下眼睛细看。
张婆子见太太看一样,便道一样:翠玉豆糕、杏仁佛手、 奶汁角 、 合意饼……
那翠玉豆糕小巧玲珑、青翠如玉、香糯扑鼻,是用上好的绿豆泡好去皮后,上锅蒸至烂熟成团状,再搁入炒锅中用麻油、加糖热炒起锅后再加……
陶妈妈单看这一样就抿嘴了,可抬眼间,却见太太的脸还绷着。
素点心是预备着后日到南城外的盛清宫打蘸用的,姚府有自己的厨子,只为着这次盛清宫要的点心量太大,厨房一时忙不过来,才不得不到外头订的。
对采芝斋来说,恁得好大一笔生意。张婆子好不容易顶了南婆子的缺,说什么都不能出师不利,她溜了陶妈妈一眼。
陶妈摸了摸袖子中方才孝敬的一角银子,脸上带笑看向段氏:“太太,可要一副碗筷。”
段氏缓缓点头。
屋外的丫鬟早就备得了,陶妈亲自拿过来,将翠玉豆糕挟到碗中,这才将碗筷放到段氏面前。
段氏用筷子将翠玉豆糕挟开,露出里头红艳艳的豆泥馅。
糕饼的甜香淡淡地散开,引得陶妈干咽口水。
张婆子离得近,连忙道:“怕太太们会嫌料不新鲜,所以用的俱是才刚做得的红豆沙。”
这婆子比南婆子还嘴巧,段氏绷在嘴角处的法令纹终于破冰,朝对方点了头。
张婆子赶紧又说了两句奉承话,约好送点心的时辰后,这才由陶妈带了朝外走。
提着的心放下,张婆子方有闲情问起姚府后日打蘸的事,听得说是南城外的盛清宫时,她张口就道:“不是都喜欢往城北的上清宫么,府上倒真是特别。”
往年端午前都去的是上清宫,今年却是特别,陶妈妈但笑不语。
及至送完人,陶妈重新回到北院,段氏已不在厅中。丫鬟朝内一指,陶妈遂绕过红漆描金彩绘百花屏风,入到内里的卧房。
段氏端坐在雕花的金丝拔步床上,她的身前站着专管外头事物的杜妈。
杜妈见陶妈进来,并没有停下,依旧说道:“老奴打听清楚了,顾府去盛清宫打蘸的是顾府的大太太、二太太和三位姑娘。”
段氏将打蘸之事临时改到盛清宫,却是为顾府的原故。
顾府是江宁府大户人家,府上的大老爷和二老爷俱在京中,一个在户部任职、一个在都察院任职,皆是三品大员。不止如此,府内三房的二公子还新进中了举人。
少年新贵,惹得江宁府有女儿的人家俱都起了心思。
段氏早就思谋起女儿姚清玲的亲事,婉惜的是两府并不相熟,她不得不借着打蘸,来个偶遇。
虽是顾府的三房不去,可是能遇着大房和二房的俩位太太,只要搭上了话,事情就好办,段氏思忖及此,觉得杜妈还是很有功劳的,忙让丫鬟采兰拿了一方丝帕出来,赏了杜妈。
杜妈等陶妈回完话,这才一道出来。
陶妈盯着杜妈手上的那方半旧的帕儿,想笑得要命。她们太太嫁到姚府,大手笔的银子又不是没见过,偏生在这些细节上小气得要命,好在她们也不靠这个。
“笑甚?”杜妈妈将手帕掖到袖子里,虎着眼睛瞪了陶妈妈一眼。
陶妈妈又是一笑,将手搭上杜妈妈的袖子,指尖滑动中,采芝斋送的另一份孝敬银子就偷偷地溜到杜妈手中。
杜妈妈一笑,俩人这才各自散开。
‘待到夜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取自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二姑娘姚清玲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