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暗箭难防 ...
-
王葳说的不错,身为王世玉的女儿,跟谢道韫一起吃饭的特权还是有的。
王世玉没有着重介绍自己的女儿给谢道韫,只说了三人的名字。落座之前,发现谢道韫看自己的目光里,似乎有一丝疑惑。
她没有多想,反正就算她多想,她也不会多问。
陈子俊一直以酸溜溜的口气说话,知道王世玉开口:“子俊,你敬谢先生一杯。”
陈子俊抬眼看谢道韫,月下观美人,的确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端起酒杯的手一盾,眼神痴痴。王葳抬眼瞥见,暗叹觉得陈子俊眼光不差。
兰姑娘蕙姑娘也是如花似玉的美人,但毕竟比不上陈郡谢氏的风骨。锦绣之地,生的有王蓝田那样的纨绔,却也有谢玄那样的芝兰玉树。
谢道韫的神情落落大方,却有一丝疑惑,也难怪,她纵然不是二八少女,但待字闺中,不通儿女情长,自然不解陈子俊的目光。
饭毕赶上祝英台来医舍,祝英台不放心谢先生独自回去,欲要送她,小蕙姑娘便很热心的开口:“我和祝公子同去。”
王葳没能拦住小蕙姑娘的热心,只能开口:“我也去。”
众人齐齐看向这个一贯沉默寡言的姑娘。
“我跟着去才最安全。”
王世玉轻捋胡须笑着对谢道韫说:“幺女天生神力,一般人还真奈何不了他。”
谢道韫诧异之余朗朗一笑。
一行四人缓步走于庭院,祝英台和谢道韫讲话,小蕙姑娘“含蓄”的倾听,时不时低头浅笑,王葳落在最后。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读书却是为了做官。”祝英台开口。
谢道韫点头赞许道:“众人来尼山书院,都指望升官发财,祝公子有如此的心思,实在是难得。”
小蕙姑娘想了想,终于忍不住开口:“可刚直不阿之人未必有才华,沽名钓誉之人也未必于社稷无用。”
祝英台和谢道韫齐齐看向小蕙姑娘,均有些惊讶,小蕙姑娘愣了愣,后知后觉的指了指王葳:“你们都看我做什么?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葳儿说的。”
王葳无辜被拉入了对话之中,一时之间有些愣。
不只是谢道韫,就连祝英台也是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个山长幺女。
谢道韫浅笑开口:“王姑娘的意思是?”
王葳对小蕙姑娘的心直口快无可奈何,只能庆幸她没将“远志”说出来,毕竟谢丞相对桓温的这一个比方很不喜欢。
“因读书而读书,德行高洁,只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试问一介白衣,如何兼济天下?”
“我……”祝英台手足无措,她自幼生在富贵荣华之处,又在父母兄长呵护下长大,心心念念的是读书明理,从未听到过如此的言论。
谢道韫开口:“王姑娘的见解脱俗,倒是我落了俗套了。”
谢道韫和祝英台一样,都是典型的文人心性,自然仰慕君子,而王葳……
“先生谬赞了。”
王葳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再多话的好,毕竟自己的话都太不符合君子的规范。
“嘶。”王葳抽了一口气,一边小心翼翼看着兰姑娘阴沉的脸。
“该!让你赤手接箭,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将军了。”兰姑娘头一回这么阴阳怪气的说话。
王葳苦笑,刚才送谢道韫回来的路上有人放冷箭,她可没那么好心救人,不过是下意识的一抓罢了,有没有以身挡箭。
小蕙姑娘皱眉看着那柄箭:“这箭似乎在哪里见过。”
“这是马文才的箭。”王葳开口,前不久她还折断过一支。
祝英台气愤填膺:“暗箭伤人,马文才真是个小人。”若不是王葳接住那把箭,受伤的就是她了,“他一定是还在记恨今日之事。”
“不是他。”王葳开口,马文才记恨今日之事不错,但暗箭伤人,他到不屑于。
小蕙姑娘急了:“不是他是谁?”
“力度不够。”王葳亲眼见过马文才射箭,若是他射的箭,她就不会流这么点血了。
天色渐黑,赶走了兰姑娘和祝英台,只剩下了小蕙姑娘看着王葳苍白的脸色,自责的开口碎碎念:“都是我不好,都是我没用……”
王葳哪里不知道王蕙的性子,王蕙纵然平时再大大咧咧,到底有时候难免有些敏感。今日王世玉赞她们,她虽然也笑了,但一向活泼的小蕙姑娘向来笑的花枝乱颤,今日笑得太委婉了些。
“二姐,你已经很好了。”
“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我自己有几两重。“小蕙姑娘低头有些丧气,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除了爹说的,我就没旁的优点了么?”
“自知之明。“王葳没想着打趣小蕙姑娘。
“崴儿!”小蕙姑娘快哭了。
“二姐,当初你因为肥胖而被人嘲笑时,可后悔为我尝药?”年幼时王蕙和王葳出门,王葳受伤,王蕙采了两种药却分辨不出,她毅然尝药,却因为药性相克而大病了一场,然后开始发胖,虽然小蕙姑娘是个吃货也不假。
“为什么要后悔?你是我妹妹啊。”王蕙一愣,她的一双大眼睛甚是澄澈,满是真诚。
“而若是我,就会后悔。”王葳开口,语气里满是无奈,“二姐,这就是我永远都比不上你的。”
“别胡说,崴儿是个善良的孩子。要不,你怎么会毅然挺身救祝公子呢?”小蕙姑娘明显不信王葳的实话,又开始自言自语,“祝公子那样的人物……”
小蕙姑娘的确十分坦率。
王葳再次沉默,良久,她才开口:“二姐,你不能喜欢祝英台。”
小蕙姑娘纵然直率,但还是在王葳的这句话面前羞红了脸:“人家哪有喜欢祝公子……”
小蕙姑娘再次忽略了王葳话语中的重点。
“我救祝英台,是因为我喜欢祝英台。”王葳咬着牙开口,然后如愿看到小蕙姑娘呆呆看着自己。
“我喜欢祝英台,一见钟情,非他不嫁。”王葳仔细回想了戏本子的那些酸话,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
小蕙姑娘愣愣看着王葳,然后,她掩面跑了出去。
王葳叹了口气,垂眸看了自己绑着绷带的手一眼。
长痛不如短痛。
夜真长啊。
马文才暗箭伤人,伤了祝英台的事沸沸扬扬。祝英台跟夫子请假,王葳救了她,她觉得有必要去照顾王葳。
祝英台走进来时,就看到王葳皱眉坐在塌上,面色有些苍白,杏眸却依旧潋滟,眸色湛湛,看到自己,也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王葳比他们都小,不仅是年龄,还有个子,如今坐着,更显得娇小。
祝英台想到小蕙姑娘的叮嘱,为自己前几天觉得她冷漠而羞愧,山伯说的没错,三姑娘是个面冷心热的好人,她敛衽一拜:“王姑娘,以前是祝英台有眼无珠,王姑娘大义,若王姑娘不嫌弃,祝英台从此便是王姑娘的朋友。”
王葳看了他一眼,心中犹豫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她。
祝英台眼光真诚的看着她,有些可怜巴巴的样子。祝英台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因为被保护的太好,所以格外的单纯善良。
王葳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王姑娘你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和山伯一样,王姑娘你不知道……”祝英台一提到梁山伯,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
王葳默然。
另一边,听说三姑娘中箭的马文才急匆匆赶了出去,丝毫没有平日里的风度,走到医舍时,却又停住了脚步。
“她说不定以为是我放的暗箭……”马文才暗自想到,他如今才知道什么叫百口莫辩了,心里烦躁,便有了打人的冲动,“王蓝田!”
王葳只是伤了手,本来就没什么大事,在医舍外面正回来,却听到了“王蓝田”三个字,闻声过来,只看到了马文才的背影。
她默默跟了过去。因为手受伤被王夫人叮嘱好好养的不许下山的她也不开心,找到罪魁祸首打一顿就好了。
三姑娘一路跟着马文才到了蹴鞠场旁的阁楼,马文才站在栏杆后,面色冷厉的看着蹴鞠场里的人:“王蓝田。”
说完,张弓拉箭。
“住手。”
他一惊,回身看时,王葳站在他身后,一双潋滟生姿的眸子正看着他,手上被绷带绑的有些笨重。
马文才面色一白,果然自己是解释不清楚了。
他赌气开口:“没错,就是本公子放的暗箭,你能奈我何?”
王葳的眸子淡淡扫过“马三岁”,看着他别过去的脸,有些无语的开口:“不是你。”
马文才忐忑不安的心听到这句话,一乐,默默转过头,看见王葳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
马文才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本少爷知道自己英俊潇洒,你也不用这么盯着我看啊!”话说完又觉得其实被看也没什么不好,补充了一句,“不过,算你有眼光。”
王葳不想跟他讲话,但她看着蹴鞠场里那一群人,有些头疼。
“刚才走的那人,叫王?”王葳真心懒得记这种无关紧要的人的名字。
马文才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王葳的意思:“王蓝田这种人我来收拾他就够了。”
王葳默念一遍王蓝田的名字之后放弃了,她看着马文才开口:“我想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