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原著的这个时候,宋青书尚未上武当山,张翠山夫妇又在寿筵当日自刎,从始至终不曾见过。如今他因天资聪慧早早地被破例收入门中,这拜见之礼,自是不能免去。

      宋青书三世为人,看上去小小少年的样子,偏偏性情沉静,气度端凝,风仪举止,无不上佳。张翠山一见之下,不禁连连夸赞,欣慰地想到,大哥这是后继有人啦,不知我那无忌孩儿又在何方?他触景生情,念起遭人掳去的爱子,心中顿时一痛。

      陪在一旁的张松溪何等机敏,瞧出师兄异样,不动声色地将宋青书支了开去:“你五婶处在病中,改日再见亦无不可。倒是七弟那里正缺人手,你且去分担一二。”

      宋青书领命退出房间,张翠山明白师弟顾忌自己的心情,歉疚道:“都是我这个做师叔的不好,让青书受委屈了。”

      张松溪爽朗笑道:“咱们一家兄弟哪说的两家话,青书他知道事理,不会怪你的。”

      被他们谈及的宋青书刚走到院门,将屋子里的低语听得清清楚楚,意味不明地微微一笑。张翠山流落海外十年,几位师兄弟想要弥补于他,也是人之常情。等到他寿筵自刎后,这份补偿心理更是陡然放大十倍,集中在重伤失怙的张无忌一人身上。

      原本的那个宋青书,恐怕会很失落吧?所幸自己对武当诸人并不在意,张无忌需要,那便让他拿去好了。来到惯常练剑的悬崖平台上,倚松坐下,闲适地望着天外流云聚散来去,宋青书的心头一片澄澈无波。前世数百年的清修时光,就是在这样的天淡云轻中慢慢度过。

      一连数天,宋青书怕扰乱剧情,不再外出,只在自己的房里闭门打坐。如此到了四月初八,他被宋远桥带在身边,前去迎接张三丰出关。师徒久别重逢,又是一番喜悦,宋青书瞧在眼里,思及明日那场惨剧,心境中升起一丝人生变幻、世事无常的感触。

      武当七侠对将要临门的变故全不知情,次日一早,其乐融融地聚于正堂,准备给师父贺寿。忽然间,一名道童捧着名帖进来,宋远桥接过帖子观看,赫然是昆仑派掌门何太冲率众亲至。几人心中均想,师父果真威名素著,连远隔万里的铁琴先生也惊动了。忙去禀报张三丰。刚招待昆仑一行坐定,又有一名小童送上崆峒五老的拜帖,随后神拳门、海沙派、巨鲸帮等大大小小的帮会首脑尽数到来,将紫霄宫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这个时候,再迟钝的人也看出情势不对了。这些宾客不请自来,一个个腰间鼓胀,暗藏兵刃,名为祝寿,实为寻衅。张松溪拉着张翠山躲入厢房商量对策,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刻敌我悬殊,无论多么巧妙的计谋,都难以挽回人数上的劣势。

      不久峨嵋派的弟子到了,她们乃是真心道贺,其中又有殷梨亭的未婚妻子,故而在武当诸侠的心里分外不同。宋远桥将宋青书遣去陪静玄师太说话,暗中含了请托之意,万一动起手来,希望峨眉派能够代为照应几分。

      宋青书情知这一场打不起来,气定神闲,眉宇间不见丝毫慌乱,倒是让静玄师太另眼相看,不愧是名门子弟,单凭这份涵养功夫,峨眉派的这一代中就没有谁比得上。

      转眼过了正午,武当七侠襟怀磊落,虽然明知来者不善,仍是客客气气地请众人用了一顿便餐。这些武林人士压根不在乎饭菜的简陋,边吃边向厅外张望,似是在等什么强援。

      张松溪当机立断,决定抢先发难,制住为首的几人。孰料方将众人的来意点破,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阿弥陀佛”的嘹亮宣号,又似发自远处,又似近在身旁。

      来的竟是少林派的高僧,除去已故的空见大师,四大神僧里的其余三位居然齐至。

      宋青书若有所觉地向窗外扫了一眼,正戏开始了。

      张翠山秉性仁善,但却不傻,口齿清晰地驳回了扣在自己身上的命案,言辞义正,条理分明。少林僧人不及他伶俐善辩,占着道理,反被说得张口结舌。张松溪打蛇随棍上,攀扯出俞岱岩受伤的旧事,双方各执一词,只得不了了之。

      焦点重新成为谢逊的下落。几番口角争锋,张翠山坚持不肯出卖义兄,当世最顶尖的两大门派于是决定各出七人,以武功判高下。倘或少林胜了,张翠山便须说出谢逊的藏身之地;倘或武当胜了,三位神僧便须带着众位武林人物退走。

      宋远桥等六位师兄弟回去后堂寻觅帮手,哪知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见张翠山发狂地奔了出来,跪在张三丰座前:“恩师,弟子大错已经铸成,无可挽回,弟子只求你一件事。”

      张三丰不明所以,温言宽慰道:“什么事,你说罢,为师决无不允。”

      张翠山叩首三次,将独生爱子托付给恩师,当即横剑自刎。张三丰及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四人齐声惊呼阻止,可张翠山早有所料,死志坚决,四人迟了一步,已然无法挽救。

      正在混乱时,窗外忽地响起孩童的大叫声:“爹爹,爹爹!”尾音发闷,显然被人捂住。

      张三丰身形一晃,穿窗而出,照面间手已搭在劫持张无忌的那人肩头,迫得他将孩子交还给殷素素。

      张无忌亲眼目睹父亲身死,大哭不止:“妈,他们为什么逼死爹爹?是谁逼死爹爹的?”

      殷素素道:“这里许许多多人,一齐上山来逼死了你爹爹。”

      张无忌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蕴藏着极大的恨意,宋青书旁观这一幕,心中大为皱眉。张翠山分明是因为愧对俞岱岩才自刎的,而这件事的起因是殷素素。假使她当初不曾伤过俞岱岩,那么武当派六人合力赢下这场比斗,张翠山自然平安无事。可见根源并不在少林等派的逼迫上。这女人无法承受自己害得丈夫身亡,便将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难道没有今天这一出,它日事发,张翠山就能活着不成?或者她要将这件事隐瞒一辈子?那俞岱岩又何辜!

      宋青书的心里,少林等派在整件事情中充其量算个引子,连间接责任也谈不上,张翠山之所以说出一人承担的话,无非是顺便免去师门和妻儿的后顾之忧,重点仍然是殷素素造成的心结。那些把帐算到屠龙刀头上的穿越者,可错冤枉了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