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缺口的瓷碟(二十五) ...
-
(一百二十三)
“至于照片,我相信它的真实性,也明白纪实初的能耐。所以,你的用意我明白。”
连翘听后突然有些悲哀,面前的许席楚无论有多聪慧,却始终无法明白另一个人的全部,即便那个人是小叶。心底有种欲望,冲动点,告诉他好友的选择于他是个死结。可理智拉扯喉咙,她无法说出这番话。
“我的用意究竟如何,以后你会明白。我现在想说的是,既然小叶与你打破隔阂,我希望你能珍惜对待,毕竟这份结果来之不易。”
连翘觉得有些乏了,关乎这些事情她总是不愿意的,像是她们生活的目的就是理清这团乱麻,不能用刀,不能扯断,让人脑袋针针地痛,没有希望,没有奔头。可即便如此,她自己依旧明白不可能停止已发的脚步,一旦开始,不死不休。
“过几日我会与小叶去看望两位老师,希望你不要阻挡。”
席楚习惯性皱了眉头,连翘的这个决定有些怪异,在北京的老师,这不能不令他怀疑。连翘看出他的担忧,又解释一番。“这两位老先生是小叶导师的好友,与小叶也是非常熟悉的关系,你不必担心。”
话都讲到这份上,席楚自是不可能在反对,点头后加了一个要求:他需陪同。
许向晖这几天很少回家,吃住又留在了部队,白芷送了些衣物,一方面是看望,另一方面也是为着他们两父女关系的缓和。
“今天小叶和她的朋友与实初一同出去了。”
白芷边为丈夫盛粥边说起今天女儿几人的行程,探探他的口风。微微偏头,她见丈夫并没有露出不喜情绪,心下一安,然后开始劝告。
“这次小叶回来,喊了多少次父亲你心底有数么?”
“···”许向晖不予回答,让人看不出他心底真实想法。可白芷不是他人,作为许向晖二十几年的伴侣,她充分知晓他的小动作,例如刚才她问了问题后丈夫的食指与拇指微微动了动。细小,几乎闻不可见,可她知道他已有答案。
“女儿胆小,你不是不知道。现在小叶麻着胆子朝你走来,你这副表情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又想等她回了上海,和你再来个五年之隔?”
许向晖见妻子越说越离谱,终于放下手中的笔,一脸不乐意对着白芷。白芷瞧了,只觉得好笑,却又明白丈夫是个要面子的,不能戳破,便开始支招。
“按我说,下次女儿再和你说话,你可不许再板着副脸让她不开心。”见丈夫没回应,白芷难得的有些怒意了,冲到丈夫面前,挡住桌上的材料,颇有些恶狠狠的味道。“你听进去了没有?!”
许向晖不得已,点了头。
“还有,不许向席楚发火,他护着小叶是理所应当!而且,···”白芷停顿,仔细看着丈夫,严肃说道,“你若再拿那个说事,不仅是父亲,我,也不会再在旁处原谅你了。当初的事,虽是小叶惹出的头,可身为父亲的你才是整个事件无尽蔓延的罪魁祸首。”
这世间,能这么指责许向晖的怕也只剩白芷一人了。直白,不留情面,夫妻间相处之道总是不易。
“···”
许向晖仍是没有开口,但眉间的冰冷显示他已到某种界限。
“忍着!”
白芷不理会丈夫的怒意,有些话必须说明,她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话语权没有谁可以剥夺!
“父亲他老人家已经说了,不会再阻挡这两个孩子的感情。你身为长辈,考虑到它即便与家族利益有所冲突,也无权干预他们的生活。另外,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孩子,经过一段伤心往事,他们成长很快。席楚的性子你最清楚,你伤了小叶一次,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这个做父亲的伤她第二次!”
许向晖望着妻子笃定的神情,心思松动。若那件事来临,他几乎已经看见又一场的血雨腥风。可,方向既定,事实只能按着轨道准确无误进行!
白芷见丈夫自始至终没有反对,以为他是默认了;心下一喜,又简单嘱咐几句后便回了家。
她未所料的是,她这个拥有刚毅柔情的丈夫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予她一记重拳,打破这么多年她的信念,粉碎残缺。
另一方面,话说原树缠着实初不放,见不能与之同住一起,硬是花高价钱从别人手中订了与实初相邻的房间。这天,实初刚从饭厅吃完早餐准备出门,刚锁好门转身便见着一脸谄笑的原树。
“实初哥,你要出门啊?真巧,我也要出去呢!”
原树偷瞄了实初名字,自那以后便自来熟地叫实初为‘实初哥’,倒让实初有些无可奈何。见他要粘着自己的节奏,无法,实初倚在门边问他原因。
“你究竟要做什么?我与你找的不是同一个人,两者关联性并不高。”
“不高那也代表是有可能性的呀!”
实初见他不死心,又听不见劝,索性随他去,只但凡这个男孩阻碍了自己一分,到时再教训也无不可。
“随你。”
原树见实初松了口,立即跟在后面,像极了个小弟。
实初知晓千叶今天是要出门的,而且是去看望李毅老先生,这样的话,目的地就明确了:北大!
“老张,待会儿你可不能太过明显!小叶这女孩儿心思细腻,说不定就看出异常来,到时就前功尽弃了。”
李毅坐在办公室里,边嘱咐张执意老先生,边紧张地反复翻着课本。张执意看着老友这般行为不觉好笑,多大的人了,居然还沉不住气,看来老吴那边是施了不小的压力啊!不过,玩笑归玩笑,正事是正事,他明白这次见面的重要性。
“我明白,这次仍是先观察,若小叶的情绪有所好转,方案便好做些;若还是不容乐观,我会申请去复旦执教一段日子。”于他看来,教书育人,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学以致用。那些受到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其实更容易受伤,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李毅听好友这般说了,心底最后一丝顾忌也就消散了。想到千叶的学术造诣,仍是感慨万千。“老张,那孩子是这行业难得的人才,有天赋,肯下功夫,现在这样的学生不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