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见王叔们 ...

  •   太子东宫。
      一班太监们拎着袍裾从月台上步下来,来到承恩殿前的一个数丈方圆的石台。承恩殿月台极高,在中间又有一层石台往两边开出两条台阶转到地面,中央却用一整块的大理石雕了一个仙人踏海的图案放在坡上。
      石台上大宝正在舞剑,太子在台边置了一张躺椅,椅子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绒毯,将自个又裹得同一个粽子一般坐在椅中,旁边只侍立着四名宫女。
      太子的精神不算太好,只是看着大宝舞剑,眼睛格外晶亮。
      昨日郭从善戴剑进宫,将辟邪剑留在了大宝的床头,辟邪剑剑身上錾着“辟邪”两个郭从善亲笔书写的字体,仿佛彻夜守候在床头的这把辟邪剑,就是郭从善本人。
      辟邪剑剑身长而窄,大宝先前所用软剑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辟邪剑分量极重,是铸剑大师无量海专门为长生剑诀定制而成。
      只有用辟邪剑才能发挥出长生剑诀的最大威力,也只有长生剑诀才能如意运使这把比普通长剑重得多长得多的神兵利器。
      故而外人见到辟邪剑,多称其为长生剑。
      它是长生剑门门主之佩剑。
      大宝面色微白。晨起舞剑一方面是因见到辟邪心中欢喜,忙不迭便想要快速适应这把宝剑;另一方面,却是压在他心头的一抹心悸。
      可能是因为昨晚莫名其妙的黑衣人罢。
      小跑来的这班年轻的太监们是司礼监为新朝特意备好的,旧去新来,皇宫大内替换了不少年老和无用的宦官,算上原梁王府的宦官们一齐重新编制。现如今梁王府有一半的宦官在东宫当差,皇帝嫌不够,便从司礼监拨了一批年轻宦官给东宫。
      这些年轻的宦官都是司礼监调教出来的,司礼监是内宫二十四衙门之首,里头的太监们个个眼高于顶,可无论是眼力界还是办事效率,同样都是极好的。
      他们雀跃着奔到石台,纷纷给太子叩头请安。
      起身时,却是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围观大宝,交头接耳个不停。二宝年纪尚幼,对这些年轻的太监没有多大的威慑力,渐渐地讨论声便大了些。
      大宝的剑招忽然便走乱了一招。
      “声音小点!”二宝低声叱责,“你们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跑过来,不用当差吗?”
      其中一个圆脸的太监看上去是这班太监里年纪最大的,十八九岁的模样。他捂着嘴儿笑道:“启禀殿下,我们都是今儿新拨来东宫当差的,总管太监施公公说只留几个在他那儿,其余所有都来听宝公公差遣。”
      他说的施公公,是施恩公公的一名义子,唤作施威。别看这名字威风,却是跟施恩公公一般爱笑。
      “宝公公?”
      二宝子忍不住笑,却想到自个名字里也有个宝,登时脸色一寒。那太监这时脑子也拐过弯来,忙又道:“是大宝公公,小的们这是来给大宝公公报喜的。”
      “报喜”两个字咬得极重,果然将太子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
      二宝子吃了一口宫女手里切好的水果,补了补冬日的干燥,道:“唔,什么喜事?”
      话音方落,大宝忽然使出一招剑叩天门,长剑霍然上挑在虚空中连刺数剑之后倒飞入鞘。他拍了拍手掌走向二宝子,二宝子努了努嘴,宫女便将手里的水果递给了大宝。
      这一举动让旁边这班太监们满脸的羡慕,那圆脸太监近前朝大宝拱手,笑道:“早朝时陛下定了年号,眼下是大宝元年了。”
      大宝的脸色在一瞬间似乎又白了几分,透明得像是散发着寒意的冰块。
      他抿着嘴笑,将其中一个宫女手里捧着的风衣披在了身上。“陛下荣登大宝,改元大宝,并无不妥。奴婢沾了点光,算不上什么喜事。”
      圆脸太监摆了摆手,自然而然地过来想要接过大宝手里的辟邪,口中道:“公公谦虚了,昨个小的们便听说陛下亲自来给公公探病,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呀。”
      大宝本来没有松手的意思,乍瞧见这太监比他大却一脸的谄媚,像极了一个叫张望的家伙,便松了手。
      圆脸太监的身子蓦地往下一沉,整张脸都憋成了紫红色。
      “哎唷天哪,可真沉呐!”
      大宝及时抓住了辟邪,就看见圆脸太监仰着头感激地看着他,他心中突然涌起一道莫名的情绪。在醉春风时,他也曾这般谄媚过,待到了游龙观,同南御秋风相处了两年,又重新培养出了气质,连郭从善都认为他几近完美,可也只有他自个知道自己笑起来时,总还带着几分市侩。
      他忧心忡忡,自回梁王府后便只在二宝子面前笑。
      “伺候太子回承恩殿罢。”大宝淡淡地道。
      二宝子一听要回去,登时欢呼雀跃地道:“你早说呀,其实我早就看腻了,咱们去混堂泡澡去。”
      大宝笑笑,掀开风衣让二宝子钻了进来。二人同裹一件风衣拾阶而上,后面司寝、司帐、司仪、司门四个宫女端着瓜果盘跟那群抬椅子的太监走在后头,叽叽喳喳地聊起了天。
      大宝耳力极好,就听见他们所讨论之事还是他如何受到皇帝和太子的宠爱。如果还是在梁王府,大宝定然是十分高兴,可如今身居禁宫,如此恩宠必将成为朝中大臣进言的理由。
      实在是有点受不住啊!
      难怪郭老师说进宫之后他还要学习,如今迷茫和彷徨在心头挥之不去,就算是跟二宝天天待在一起,都难以抵消。
      二宝子将大宝的风衣紧紧裹在身上,他仰面望向大宝,大宝便低首凝视着他,情不自禁的上扬嘴角。
      二宝子这个年纪比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要好看,继承了皇帝的英武和皇后的靓丽,尤其他眉宇间带着天生的上位者气息,任何一个神情看上去都是完美无缺。
      “大宝哥,你说父皇用你的名字当年号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大宝心中微惊,他摸了摸二宝的脑袋,笑道:“无妨的,我不是有你吗。”
      二宝子使劲地点了点头,道:“嘿嘿,这话我爱听,请你吃好吃的。”
      大宝扭过头使劲地笑。
      承恩殿门口施威施公公不知何时候在了那,他四十余岁年纪,笑起来脸上居然没有一丝皱纹。
      见到大宝领着太子回来,施威神色一肃,俯着身子小跑过来,道:“殿下,五位王爷在玉明殿呢!”
      “什么事儿?”
      “五位王爷此次一起觐见陛下,述职完毕俱要回返封地。他们没有见过殿下,临行前要来参见一下。”
      “哦,本宫倒也想见见几位王叔。”
      “好嘞~”
      施威一甩拂尘,亲自在前头引路。大宝将风衣解下递给身后的太监,低眉顺眼地跟在二宝身边。
      玉明殿乃是东宫偏殿,太子接见王公大臣皆是在此。
      五位藩王身着王袍,并列站在殿门口等待太子一行,分别是魏王赵鸾、晋王赵恒、楚王赵煦、韩王赵祯、齐王赵濬。
      这其中属魏王与晋王二人最为势大,就藩于大赵国东西两端,兵力雄厚。其余三王藩国均在地方,皆受地方节度使牵制,明面上的势力根本无法同魏晋二王较量。
      五王互相看不顺眼,虽同列一行,却都目不斜瞬,只待见过太子,便要各回封地,从此再也不入长安半步。
      所幸他们并未等待很久,得以快速结束这般尴尬的境况,五王心里皆是透了口气,反倒有些感激起二宝子来。
      施威公公高声唱道:“太子驾到!”
      五王快步迎上二宝子,其中齐王走得最快,上前一把抱起二宝子笑哈哈地道:“哎呀这就是本王的侄儿呀!哈哈,本王也有侄子了。”
      其余四王单膝跪地,道:“参见太子殿下。”
      齐王赵濬脸上的笑容发僵,他放下二宝子,尴尬地想要行礼。没想到二宝子却是扶住赵濬,道:“王叔不必客气。”
      接着二宝子才看向四王,笑嘻嘻地道:“王叔们快快起来罢。”
      大宝就站在施威公公的旁边,目光不停地在五王的脸上逡巡着。施威公公用手肘顶了顶大宝,低声道:“看有什么用,赶紧伺候去。”
      大宝点了点头,连忙跟着二宝子将武王请入了玉明殿。
      五王只是来看看太子,太子年幼,与诸王并没有能说到一起去的话题。嘘寒问暖地说了几句,五王便起身告辞,齐王赵濬临走时忍不住多看了二宝子几眼,其余四王,至始至终都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敷衍。
      太子殿下仰着脑袋望着诸王远去,小小的他情绪虽不丰富,但也是拧眉不语。过了好久,二宝子才拉了拉大宝的袖管,道:
      “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些叔叔了吗?”
      大宝同样仰着头望向远方,脸上的神情似笑非笑。他的声音此时显得有些低沉,令一旁的施威公公听来都觉得有些渗人。
      “殿下以后是皇帝,想见谁下旨便了,就算是天涯海角,奴婢也能把人带到殿下面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