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兄弟之情 ...

  •   四人离开这桃源仙境,多少带有那么一点依恋。玉珠和宝珠长居于此,已把这儿当做了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成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家园,离开故土,难免有安土重迁之留恋;吴依凡和玉真则是初来乍到,对这儿恍若只存仙境的奇妙景象产生了一份向往,如今要匆匆离去,不免有几分不舍。
      几人出得桃花源来,走上集镇,又对这尘世的景象回复了热情。
      吴依凡与玉真还算是久在樊笼里,对这些东西已不见得有什么很大的兴趣。但玉珠与宝珠向来是归于自然的,久来与俗世隔绝,对市集上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的稀罕、新奇。自小以为桃花源就是世上最美好的地方,鸟语花香如此融洽。如今出得来,虽然到处都是势利满布,有其可恨之处,但是确实有另一番别样的滋味儿。
      宝珠一见到这热闹的场景,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性情,看到什么自以为新鲜古怪的事物,便凑上去,要么看一看,要么拿在手里晃一晃,有时又拿在耳旁晃着听声音。见到小孩玩小风车,就随手拿了几个拼命地吹,由于使劲过猛,将好好的纸风车吹得支离破碎;看到有贵家小姐买胭脂试涂,她以为是能吃的东西,闻闻香香的,便放到嘴里咬一咬;见到小孩儿吃冰糖葫芦,便随性拔几根吃了。商贩们向她要钱时,她又不知钱为何物,更懒得废话,指着吴依凡,“要钱呀,找他问问吧。我还有其他的事儿要做,先走了。”说完又蹦蹦跳跳的走了。
      吴依凡跟在其后,俨然成了她的管家,又是拿东西,又是付账,忙得不可开交。一场走下来,吴依凡身上已经挂满了各色玩具,有什么大风筝、小风车、红灯笼、铁面具,还有什么糖葫芦、米糖之类的,足足有十几样之多。
      玉珠天性规行矩步,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从她的眼神之中透露出她对这些东西的无比好奇,但是她却一步也不曾离开吴依凡,紧紧跟着,生怕闯出什么祸端,为大家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吴依凡付账之后,拿过来点东西,她总是盯着看好几久还觉不够,吴依凡见状,便撺掇着她也过去好好玩一玩,但是她死也不愿意。吴依凡不禁对这个小姑娘产生了丝丝的怜爱之情,没法儿,将手中的玩具和吃食拿给她。玉珠很是欢喜,但在把玩与享用之时,却有颇多的顾虑,每每玩到兴起,吃得兴致勃勃时,总回往周围看看,觉得不妥,便又止了下来。如此,总也没有兴尽之时。
      经过一天的疯狂,几人找了一间客栈住下,一人要了一间上房。宝珠玩得过疯,一进房便睡着了。玉珠则继续在房中把玩着这些新奇的小玩意儿。
      吴依凡见状,便进得房来,道:“还没睡呢?”
      玉珠见吴依凡进来,慌忙将玩具收起,略显尴尬,道:“还没呢,有什么事儿吗?”
      吴依凡微微一笑,道:“没什么事儿,只是过来看看你们。”说着就要走,突然又回过头来,说道:“玉珠,其实……你没有必要这么拘谨的,玩、笑须放得开才得尽兴。”
      玉珠半低着头,道:“是,源主。”
      吴依凡道:“这不是命令,只是建议而已,没必要为了我的一句话而违拗了你的本性,否则就不是帮你,而是害了你了。还有,你不需要源主前源主后的叫我,像宝珠妹妹一样,叫我一声‘大哥’。”
      玉珠答应了,勉强叫了一声大哥。
      吴依凡微微一笑,道:“好好休息。”
      玉珠又是点头应答,终究免不了那份最原始的腼腆与羞涩。
      吴依凡离开玉珠房中,又来到了玉真的房前。门,虚掩着。玉真独坐在床沿上,满面愁容不展,似乎甚是为什么所困。吴依凡敲了门,也不等玉真叫唤,便径自走了进去,亦在床沿上坐下,带着几分调皮的意味儿,道:“公主殿下,为何事烦忧,不知草民能否为公主分忧?”
      玉真被他的举动斗乐了,亦玩笑道:“本公主的事儿,哪是你区区一个山野草民能够染指的。”
      吴依凡唱着道:“公主此言差矣,三国刘皇叔三顾茅庐,请的不是山野之人吗?”
      玉真亦和道:“彼山野隐士非此山野草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何能比。”
      吴依凡道:“非也非也,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吾虽只身一人,难不及诸葛之三一?公主有事隐而不露,叫小的如何定国三分呀。”
      玉真又变回了忧愁之状,道:“北边,瓦剌遣军十万,驻兵边疆,战事一触即发;南疆,大明驻军二十万,随时进攻,此乃腹背受敌之际。北边已由大将军也先率部抗击,一时无忧;此刻,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大明的二十万大军,我此行就是为了说服大明前军统帅,达成和议。”
      吴依凡问道:“不知此次领军者系何方将领?”
      玉真随口答道:“自然不是你了。”说完自觉失了嘴,便转入正题,道:“据说是兵部侍郎兼京畿北路招讨使、恭顺公爵吴天佑。”
      吴依凡听到这个名字,心中暗自发笑,但故意装出事态紧急的样子,道:“我在中原的时候听说过这个人,此人文韬武略,战功卓著,曾随前任兵部侍郎于谦征讨鞑靼,一路势如破竹,威慑敌军;而且,此人生性刚强,绝不会与任何人达成任何妥协的。”
      玉真起身来,道:“我也知道是这样的,当初我向父王主动请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如今瓦剌的战书又弄丢了,恐怕连一点希望也没有。”
      吴依凡只叹一声可惜,不免又加重了玉真的担忧。
      玉真刚刚说吴依凡不可能有什么办法,这会子又将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道:“你不是说你有三分定国的才能吗,怎么这时候只会叹息呀?”
      吴依凡装出很是无奈的样子,道:“我事先不知道是个这么厉害的角儿,你也没跟我说过。”
      玉真失望的道:“我就知道你没办法。”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道:“对了,你跟他是同姓,说不定能够着什么本家之类的亲戚,保不准就能行了呢。”
      吴依凡道:“本家?保不准能行?亏你想得出来,要是这样的话,你改姓吴,跟他套个近乎,不就行了。”
      玉真此刻倒显得极为轻松,一合掌,道:“这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听得吴依凡都快要郁闷死了。
      第二天,几人就来到了明军前军统帅大营。一路进来也算顺利,所有见到他们的士兵都向他们行注目礼。
      宝珠道:“没想到,大明的军队还挺好客的。”
      吴依凡接道:“对呀,不过呢,我们受到这样的礼遇,还多亏了玉真公主,要不然,还不知道被他们砍成肉还是酱呢。”
      玉真正为今日和谈之事担忧,哪有心情理这些闲言碎语,只做充耳不闻,向前走去。
      吴天佑接到守卫吴依凡来到大营的消息,满面荣光,亲自出帐迎接。等见到吴依凡,刚要喊大哥时,只见吴依凡一边向吴天佑使眼色,一边抢在前头说话,道:“吴将军,这位是鞑靼的玉真公主,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商讨两国和议之事。”
      吴天佑不知何意,想来必定有事情发生,便转而问候玉真公主,将几人迎入帐中。
      玉真将事先拟好的和议书递给吴天佑,道:“吴将军,两国和议,于两国社稷福祉有利,还请将军三思。”
      吴天佑看过和议书,道:“我朝与贵国屡屡结盟,然贵国却屡屡出尔反尔,擅自撕毁协约,致使我大明生灵涂炭,此间,既不知你说言真假,吴某不敢轻言退兵之事。”
      玉真道:“也罢,既如此,我且容将军细想,稍后再来听取你的决断。不过,大明如果执意用兵,我鞑靼大军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吴天佑吩咐侍卫将几人带至偏营休息。随后又派人将吴依凡请到了统帅大营。
      兄弟二人经历生离死别,在异国他乡偶遇,除了热情相拥外,只剩下万千感慨。当下也不顾军令,两人在帐中自斟自饮起来。
      吴天佑问道:“大哥,营外相见,你为何不让我们兄弟相认呀?”
      吴依凡道:“你可知道玉真公主的身份?”
      吴天佑道:“不就是鞑靼国的公主吗,难道大哥你跟她……,不会吧,家中两个你都手足无措,如今又弄出了三四五六个,这日子怎么过呀?”
      吴依凡道:“我也实在不想惹她们,她们都是在我不自知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进入我的生命中的。如今木已成舟,我总不能做些忘恩负义的事吧。”
      吴天佑道:“看来,惹人爱的人也有数不尽的烦恼。还好我只有玉薇。”
      吴依凡挥手道:“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对今日和议之事的看法吧。”
      吴天佑道:“既然是嫂子,那两国就是姻亲,哪有相侵之理;再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战争的不二规律,所以,这和议是一定要达成的。”
      吴依凡道:“所谓兵不厌诈,难道你不怕他们是故意让你放松警惕,然后领兵来袭吗?”
      吴天佑笑道:“大哥可是考小弟么?这用兵之道,小弟还是清楚的,在没弄清楚真相之前,我怎么会轻易撤兵了。这件事我会派人去查探清楚,不过呢,如果大哥你去老丈人家,那就顺便帮小弟的忙,也帮着查探查探。”
      吴依凡答应了。之后又谈了京师的情况。吴依凡念及家中老小,写了一封信,交予吴天佑,请他帮忙送回家去。
      吴天佑当下便派人将玉真他们请来,将和议之事定了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