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水深火热 ...
-
民间谣:轮回有重日,神器转乾坤。三皇五帝禅神明,开创华夏门。至启,羽化于文明。夏桀喻日行逆施,成汤驱逐显圣明。肘王暴虐藏送商,文王、武王师从姜。周朝飘摇八百载,秦帝一统定边疆。
秦国因商鞅变法,国力逐渐殷实。商鞅是法家的传承人,法家以万物皆需规则为界限。制定一系列刑法,以便各执有序。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商鞅重塑规则,让秦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跃然六国诸侯之上。特别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在作战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士兵为了能得到公平的进爵赏赐,每次作战犹如洪水猛兽,各个都捧着敌军人头,在战场欢欣鼓舞、耀武扬威,各国军队无不惊骇,都惧恐锋芒不敢主动与其交锋。
在国力、军力都凌驾于诸侯六国之上时,始皇帝嬴政着手统一天下方针。在秦国强悍的铁骑摧残下下,各国形势危在旦夕,风雨飘摇后,摇摇玉坠。横扫六合后,秦王嬴政自喻“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便以二者尊号合为一起,称皇帝。废诸侯国,改郡县。书同文,车同道,度量横。始皇帝想要长生不老,命道教人徐福率数千之众童男童女,去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去寻找仙药灵芝草。徐福没有找到灵芝草,便偷偷东渡,逃到了东瀛荒岛。
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穿着青禅素衣,衣冠束发,器宇轩昂。骑着白色马,飞奔在饿殍遍野的,一篇狼藉中唯一净道。战火的余烟,依稀袅袅随风飘扬。“驾”少年快马加鞭,后边跟着几个宾客以及十几个穿甲武士,驰骋在回咸阳皇宫的官道上。
马蹄的铁掌,不断在青砖上“得嗒、得嗒”快速敲打。“吁”少年郎稳稳抓住缰绳,身体向前倾斜。“嘶~”强壮嘶鸣声,白色良驹两条前蹄在凌空踢了几脚,停了下来。
“大胆何人,竟敢在官道上当道。”少年后面的一位领头的穿甲武士,目怒凶光虎视着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的躺在路中间的老者吼道。其余的武士下马,欲按照秦国法律,托老者去腰斩。
“住手!”少年走了过去。看了看老者,老者苍白微颤的有气无力哀道:“水~”少年命武士扶老者起身,亲自拿着装水的虎皮囊袋喂水。
身边的宾客淳于越走来,对少年唯诺说道:“太子殿下,让我来吧!”公子并未理会,继续小心翼翼的给老者喂水。
“咳”老者慢慢苏醒,徐徐睁眼。见前面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紫金头冠,珑玲玉带,英气逼人。身边有宾客随从,不乏其中有谋士将军。老者深知秦国法律严苛,自认必死无疑。再看着这阵势,想必面前的少年必是某个达官贵人。连忙给少年长揖拜谢:“多谢恩主救命之恩。”却面无改色,不求饶恕挡道犯下的死罪。
领头的武士见老者轻狂傲慢,握拳咬牙切齿欲上前教训。“章邯将军。我们还要赶路呢?”少年喝止到。章邯只好作罢,愤慨回到马背上。
老者捋了捋白髯对少年说道:“听闻始皇帝的大儿子公子扶苏仁义爱人,恩公仁慈友爱,鼻如高峰,紫光环绕,想必可是公子扶苏?”
扶苏见老者神色泰然,虽满身补丁,衣服破旧,却整洁无比,红光焕发。便拱手恭敬道:“我便是扶苏,请问先生是?”
老者沉着回道:“果然名不虚传,老朽乃尚牙,适才路过官道。不想旧疾复发,突晕厥,辛得恩主所救。”
扶苏连忙恭敬回道:“先生可是李牧大将军的恩师尚牙先生,早闻先生大名,天佑相见,先生可否上马,与我厅堂一聚,我也好耳听目染先生的早晚教诲。”
尚牙看着落日夕阳,长叹一声道:“黄土已覆项脖,快至掩盖额眉。不足高谈阔论。我本性情懒惰愚昧,游散惯了。老了,不能侍奉恩主了。”
“那先生现居何处?我也好日后拜访。听取教诲!” 扶苏谦和问道。
尚牙回道:“老朽居无定所,四处漂游。恩主,今日救我,我实在感激不尽。竟然有缘,愿为恩主测未来洪福祸兮,微报恩主救命之恩。”
说完后,瞑目凝思,全身发颤,喃喃私语,进入虚幻状态。片刻便醒,对扶苏进一步说道:“公子宅心仁厚,时刻为民。始皇也非常欣赏,但公子需懂得隐忍。在大权未握时,切莫苟言。也不要听信儒生妄议,否则引以祸端。公子身上紫微之气虽深厚,但有浅薄之处,需好生防范,以免倾泻人伤。”
扶苏拱手再次邀请拜道:“先生教诲!我当铭记,愿先生与我同行。”
尚牙摇了摇头道:“山野耕夫,老矣。不足成事。”
扶苏见尚牙归隐之心亘定不变,本性又有成人之美不忍心强求,便辞道:“先生保重,容他日相会。”随即,上马。
尚牙立刻走到官道缘侧,让开大道。扶苏在马上牵着马绳,拱手敬礼,尚牙回礼后。“驾”扶苏扬鞭而去。尚牙执礼目送着扶苏,直到消失在眼帘。
马蹄扬起的尘土,轻浮而飘渺。“呼哧~”马儿声音逐渐粗狂,变得气喘,扶苏听见后,便停止了奔跑。扶苏摸了摸马脖子上的鬃发说道:“辛苦了马儿。”
白色马儿“哧”摇了了一下头,像是给主人一个回应,没事儿。
淳于越突骑马上前,对扶苏说道:“太子殿下,今日,天色已晚。恐回不到宫中。不如,去前面驿站休息一晚,明日,在赶路。不知尊意如何?”
“先生所言极是!我正有此意。”扶苏回道。然后,回头对后面的随从宾客说道:“今日就到前方驿站即可,不必匆急赶回宫中。”
宾客随从皆拱手道:“诺。”
扶苏等一行人,来到了驿站。驿长腆笑着想亲自牵马,端茶送水。都被扶苏拒绝,并且要求吃的和住的,与普通过往的士兵无异。宾客随从见此,皆纷纷效仿。扶苏还询问了,过往的记录,驿长皆一一汇报情况。
明月高挂,群星追捧。扶苏拿着竹简,徘徊着却丝毫看不进书。想到今日,看到百姓连年战乱,苦不堪言。衣可遮羞,却不能掩体。食不果腹,以至饥不择食。无不心中喟叹!他默想到,尽快回宫,禀明父皇,减徭轻役!让百姓休养生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次日,扶苏便急忙回宫,向始皇帝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