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宗政莹此次出行,主要是为着江南一带水灾之事,大齐每年花在这些天灾上的银子让国库很是吃力,高宗便着宗政莹去考察考察,年年给了不少银子修堤抗灾,怎么就不见个起色。
      宗政莹坐在车上看折子,张七鹤骑着马在车旁随行,太后老人家倒是对张小公子很是上心,今日招了兵部尚书家夫人进宫问问千金年方几何了,明天让宗政莹递了各世家的宗牒来看看有无与张七鹤相配的姑娘家,一个太后,一个张贵妃,两人对张七鹤步步紧逼,好在宗政莹带了张七鹤出京,让张七鹤脱离了苦海,对此,张七鹤很是感激。
      一路下来,两人并无太多言语,宗政莹自顾看折子处理政务,张七鹤倒是一路上到处寻着姑娘们的身影,宗政莹很是好奇:“飞鸿阁是你的,江南霁月楼也是你的,按理说这大齐美女你张七鹤都过了眼了,这一路看美女活脱一个浪荡公子哥,也难怪这么些年没人怀疑你的身份,只是,有那么好看吗?”
      张七鹤大叹公主殿下不解风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姑娘,不去欣赏才是最大的浪费!”
      对于张七鹤的歪理,宗政莹并不愿表达太多看法,张七鹤也有话想问,思虑再三,还是开口:“殿下当年为何见我如粪土?”
      “你说什么?”宗政莹装傻。
      “殿下,当年,为何视七鹤如粪土,避之不及,七鹤当年可有地方得罪殿下?”张七鹤小白兔乖乖地又问了一遍。
      宗政莹见这茬是躲不过了,喝了口茶,拢了拢袖:“本宫,不喜欢长得黑的人。”
      “你说啥?”
      “没事……”张七鹤心中腹诽,这长得黑是因为早年师傅那个老不羞带着自己走南闯北,风吹日晒的,才造就的一副健康肤色,可是这就成为了被嫌弃的理由,“可是现在殿下怎么就愿意找上我了呢?是因为查到了我的钱庄还有漠北的生意么?”
      “不是。”宗政莹又抿了一口茶,“没那么黑了……”
      张七鹤默然,如若对面不是圣上的亲妹子,张七鹤当真有拔刀一战的冲动,这都是什么破理由!“既然如此,殿下为何答应颉利?我比颉利可白多了。”
      “本宫何时应过?”宗政莹挑着眉看着张七鹤,果然,张七鹤早就怀疑这场和亲不过是宗政莹布的一局棋,本以为这女人为了政治可以对自己做出些许牺牲,如今看来,这个女人锱铢必较,牺牲?笑话,只怕到时候突厥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怕的女人,着实可怕。想到这里,张七鹤不由同情起才回突厥的颉利起来,美人关,英雄冢啊!

      杭、苏、扬三地是朝廷的纳税重地,然本次受灾也最为严重,周边各地的难民受灾后也大多涌入这三城。苏州太守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长公主一行,然而公主殿下连同张七鹤却不见了人影,苏州太守扑了个空。
      看着再次男装的宗政莹,张七鹤一阵恶寒,俊俏是俊俏,可是一看就是个姑娘啊,你见过这么俊俏的公子么?宗政莹不顾众人眼光,依旧我行我素,带了张七鹤和公主府的都尉赵铎改道去了扬州。
      赵铎有些为难:“殿下,我等临时变道,扬州那边尚未安排妥当,不若我等先去苏州,待得扬州安置妥当……”
      “不必,路上有你赵铎护卫,本宫放心,至于扬州,本宫想来,如今我等是相府七公子的随行,想必七鹤定会安排妥当。七鹤你觉得呢?”宗政莹看着张七鹤,哎呀,这孩子脸怎么越来越黑了!
      张七鹤觉得这殿下也忒不要脸了,自己一个小商人,她一个堂堂长公主,还要去自己府上蹭吃蹭喝!无耻!还有赵铎那个大黑脸,比自己还黑,宗政莹怎么能和这种人朝夕相处,借口,都是借口啊!而赵铎正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好似自己说个不字这个大黑脸就会出剑了结了自己,“殿下放心,苏州七鹤倒是有几处宅子,伺候的人虽不多,但都能用的上,殿下的行踪也可以放心,自己人严实的很。”
      听到张七鹤这么说,赵铎才放下心来。
      一路行至扬州,宗政莹的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一路的哀鸿遍野,一路的尸骨嶙嶙,这些年宗政莹手里捏着户部,给了多少钱宗政莹心里门清,监察史换了一个又一个,江南这一代的几个位置也是不断易主,怎么朝廷的钱始终换不成粮食,到不了百姓手中呢?
      “七鹤,朝廷每年拨给江南三百万两银子,其中,修河工一百五十万两,赈灾一百五十万两,河工没见修好,江南百姓也没见吃饱。朝廷的官银都流到哪儿去了。世通钱庄查不到这些官银的流通,在振兴或许有迹可循?”
      张七鹤皱着眉,扬州是赈灾官银到的第一站,按理说,朝廷给的钱是够的,振兴一直在留意可并无所获,听宗政莹所言,世通钱庄也查不到,那说明在江南还有一股势力是自己所不知晓的,钱庄没有,各官员拿了黑钱也不会放在家里,自己的暗桩也没有这些银子的消息,这么大一笔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
      看张七鹤面色严峻,宗政莹也大概猜到了。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出了内鬼,可能是钱庄的内鬼,也可能是漕帮的内鬼,能在两人眼皮下瞒天过海,只可能是两人自己出了问题。
      于是,两人分工明确,宗政莹整吏治,张七鹤暗访。
      宗政莹倒是容易,三地监察史换人,全部换成了长公主府的人,监察史直接归属于内阁管辖,折子上去后由内阁直审,往年监察史的一道折子要大半个月才能上到朝廷不说,中间经过六部九省,中间的门道太多,能将问题完全呈交到内阁是不可能了,现在将监察史直接归于内阁保证了监察史的独立性,也保证了问题能完全暴露。对监察史也做了规定,在地方不能任实职,有兼任实职的必须尽快做好职位转移,每月定时汇报地方情况。
      这些都是张七鹤的建议,对于每月定时汇报的问题,宗政莹有考虑会不会矫枉过正,张七鹤道:“改变总会有牺牲,不见血并不会有效果,待到有效果了,及时弥补即可。”
      宗政莹着手改革已月余,钱庄这边张七鹤也查的七七八八,真相呼之欲出,只是这真相让人着实心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