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5)
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夜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近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内每有取索,外间遂以为制,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则害物多矣。”时左右皆呼万岁。
又春日步苑内,屡回顾,皆莫测圣意。及还宫,顾嫔御曰:“渴甚,可速进热水。”嫔御曰:“官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渴耶?”仁宗曰:“吾屡顾,不见镣子,苟问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归”。
仁宗每私宴,十合分献熟食。是岁秋初蛤蜊初至都,或以为献,仁宗问曰:“安得已有此耶?其价几何?”曰每枚千钱,一献凡二十八枚。上不乐,曰:“我常戒尔辈为侈靡,今一下箸费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
子子译:把这三则故事放一起翻译,都是讲述仁宗生活节俭,体恤下情的。
故事一:
话说我们的小龙同学,一天早晨睁开眼,伸了伸懒腰,对身旁的近臣说:“昨天晚上朕失眠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好想吃烧羊肉阿。”
近臣一听,忍不住要笑了:“想吃就降旨要阿,怎么不说呢?”(是啊,小龙,你想要就要说阿,不说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不说话,到底想要不想要阿?)
小龙听了叹气,摸摸自己扁扁的肚皮:“听说禁中一旦有什么索取,外面的就会当成每日制度,我害怕如今一时兴起,以后他们就每夜都要杀羊,这样又浪费钱,又多杀生,所以我只好忍了。”
故事二:
又某日,风和日丽,春光甚好,小龙同学于是也来踏青散步,走着走着,他频频回头望,结果身后的侍从们都不能领会他的意思,啥动作也没有。(大概他们以为小龙在对谁送秋波?)
等到小龙同学回宫的时候,忍不住对嫔妃说:“渴死我了,快给我一杯热水。”
嫔妃笑意嘻嘻端上水,见小龙一阵牛饮,忍不住问道:“官家阿,你怎么不在外面要点水喝,居然渴到这个地步了?”
小龙如实回答说:“我看了他们几次,他们都没有端水来,如果这时再问他们索取得话,就会有人被管事的怪罪了,所以我又只好忍了。”(还是那句老话,小龙啊,你要就要说阿,不说怎么知道你要)
故事三:
仁宗宫里每次私宴,十合纷纷献上熟食。这一年秋天,蛤蜊刚刚上市京城,于是便被献上了。小龙看着碗里,不禁奇怪问道:“怎么这时节就会有这东西了?多少钱啊?”(看来小龙还是挺清楚市场的)
侍者回答说:“每枚一千钱,一献有二十八枚。”
小龙一听,心里这小算盘就哗哗拔开了,于是不高兴地说:“我常常让你们要戒奢侈靡华之风,如今我动动筷子就没了整整二十八千,我实在吃不下去。”于是就拒绝食用。
话说这吃东西算帐,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为螃蟹宴,鹌鹑蛋算过,众人引为笑谈,大户人家尚且不算吃穿用度,何况皇宫?但这里却是皇帝亲自来算这帐,却足见对市场的了解和熟悉,以及倡导节俭,以身作则的行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