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急令 ...
-
午休时,乔小溪对着电脑发呆,一脸的沮丧。她看了看桌子上的日历,心想:距离去培训学习的日子没有几天了,我得加紧行动才行。
她正独自想得出神,没有注意到身边来人,直到听到对方故意的咳嗽声才抬起头来。站在她办公桌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她不愿意见的曾总。
乔小溪立刻起身,一脸恭敬的称呼道:“曾总。”心里却暗暗为自己叫苦:好端端的他来干什么。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常常与人的心境背道而驰之,越是不想见的人,越是如蚊蚋一样挥之不去。
“不必客气,你坐吧,我就是顺便来通知你行程有变。”曾铭伟笑呵呵的说道,“咱们明天就出发。”
他的话音刚落,乔小溪便懵了:“什么,明天?怎么这么急,文件上不是说……”
“我有一个朋友在南方,他想委托咱们公司做个设计,是个大项目,咱们提前去看看。”
乔小溪的精神状态顿时从零度跌到零度以下。看来,自己计划的第一步还没完成,便无情的流产了。现在生龙活虎的样子被他看见,称病也来不及了。她盯着他嘴角边的笑意,觉得里面充满了诡异,似乎还夹带着几分对失败者的嘲笑。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时间提前,乔小溪不得而知,但她清楚的知道,他,绝不是个简单的人。
“曾总,我手头上还有几个项目没完成,都很急。这个培训时间挺长的,恐怕会耽搁,您看要不要换个人去参加培训?”乔小溪找了个理由,做着最后的挣扎。
曾铭伟没有直接回复她,而是反问了她一句:“你有没有听过德尼摩定律?”
乔小溪摇摇头。
“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说完,他转身而去。
乔小溪呆呆的站在那里,虽然不能完全清楚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聪明绝顶的她知道,自己这回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虽然已经入冬,但暖暖的室温使得机场里的植物依然葳蕤。在遍是萧索之色的冬季,能看到几株绿色的植物,不禁能让人体会到些许春意,也能让乔小溪那颗忐忑的心略微有些轻松感。
临行前,她给蒋琳打了个电话,算是提前通报吧。蒋琳回复语调经历了从高亢到低沉再到弱如蚊蝇的过渡,让她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虽然明明根本没有。
曾铭伟挺拔的身躯站在那里,不可谓不显眼。他的身材比一般人来得高大,跟他身边路过的飞行员相比,几乎不相上下。而且,五官立体而突出,颇有混血儿的风范。不明内情的人,常误认为他有异国血统。不过以前蒋琳曾郑重的告诉过乔小溪,这个曾总,是个货真价实的炎黄子孙,不是“嫁接”的杂交子。
出于一种被算计的排斥,她不想离这个男人太近。他站着,乔小溪就坐着,在离他不远处的候机椅上,翻着自己带来的书。现在离登机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还能细细读上十几页。
乔小溪抱着那本《洛丽塔》,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渐渐的,现实中的她走进了书里,她的整个思想和灵魂被书中的环境、情节以及人物命运所吸引,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声无奈的叹息。
“你竟然看纳博科夫的书?”曾铭伟不知何时走到她的身边。
乔小溪最讨厌这种走路没声,像幽灵似的人,一般这种人除了吓人不说,脾气秉性也都极为奇怪。但是,现在站在她面前的是领导,而且是个不小的领导。为了安生立命的饭碗,即使再不得意他,也得挤出点笑容。
“噢,他的写作风格很特别,所以我很喜欢。”乔小溪笑着说。
“他是俄裔美籍作家,我在美国读书时,曾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写得很大胆,他在美国文学界也倍受争议。”曾铭伟指着她手里的那本书说道,“而且,据我所知,国内的人读他的书的人很少。”
乔小溪笑了,“确实,很多人把《洛丽塔》当作禁书看待,其中的一些描写确实过于奔放。但是我认为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大可不必排斥。”
“没想到你还算文艺派,能读这么小众的书。”曾铭伟半带夸奖的说道。
“我是受一个朋友的影响。”说话间,乔小溪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林叶言的样貌。他以前说过的话也不知不觉中在耳畔流响,“纳博科夫曾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艺术流派,就是天才派。而我,就是天才派的一员。”
想到他,乔小溪不禁秀眉微蹙,而她的心在不经意间又开始隐隐作痛。
曾铭显然注意到了她的一丝变化,赶紧把话岔开:“我以为你们这种年纪的小姑娘,都只喜欢看言情小说呢。”
“我倒不看言情,我看武侠。” 乔小溪快速调整着自己的情绪。
“金庸,梁羽生,还是古龙?”
“你猜?”
此时,准备登机的广播响了。乔小溪说完,便起身拿着行李走向登记口,只给曾铭伟留下一个靓丽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