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一章 ...

  •   悲愤、厌恶、懊恼…各种情绪占据了音韵整副心神。什么神仙眷侣,什么恩爱有加,什么痴情不悔,不过是父皇演的一场好戏。早在那么久以前,父皇就已经对长命丹念念不忘,甚至不惜以此交换母后的自由。音韵只觉得眼前的男人像是地狱里爬出的恶魔一样狰狞,满脑子充满了权势和长生的幻想,猥琐至极。
      直到这一刻,音韵才深刻地察觉到母后把自己深锁宫中的悲哀以及夜夜独饮的寂寥。与相爱之人异地相隔,日日对着自己不爱也不爱自己的人强颜欢笑,还要提防来自四处的暗箭明枪,母后身上浓得化不开的哀伤,原来是有来由的。母后,这就是你将莫凉和众影卫留在身边的原因?可为何,要将如此艰难之事留给音韵去完成呢。
      音韵的笑太过骇人,身上散发的气息太具压迫性,连上官风义都被她的神色逼得不敢直视。音韵笑够之后,抬手抹掉眼角的泪,黯然道:“父皇可还有未了心愿?”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除了长生不老。”
      上官风义不明她心思,惧于她先前表现,不甚有底气地答道:“朕是皇上,手握天下生杀大权,唯有自己命数不能掌控。”音韵撇撇嘴,父皇已无药可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父皇贵为天子却参不透此简单道理,也是该退位让贤了,兴许太上皇之位更适合父皇。”
      上官风义被音韵的话刺激到神经最敏感的地方,“放肆!不要因为朕宠着你就可以肆无忌惮目无王法,不要说是退位让贤此等大事,就是寻常政事也还轮不到你插嘴。”
      此时此刻,音韵已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淡定,眉峰一挑直视上官风义说道:“是么?如今宫里宫外可都是儿臣的兵马,父皇的下落无人知晓,父皇你说,此刻是谁说了算?”
      上官风义意识到形势于自己很不利,他不敢保证音韵不会对他痛下杀手,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只能拖得一刻算一刻。“即便如此,你又如何调动镇关将士?如何向文武百官解释朕的消失?你欲让朕退位于谁?”
      皇上问的这些,音韵早就安排好了,不疾不徐地说道:“父皇只需下诏将皇位让于太子皇兄,其他的,音韵自由安排。”
      上官风义原本想借着音韵的计划打击她,没想到音韵根本不屑于说出她的计划,上官风义挫败不已。
      “小音果然是长大了,已经不服父皇的管教了,你母后若地下有知,必深感欣慰。”眼看一计不成,上官风义开始打亲情牌。
      早已心灰意冷的音韵根本不吃他这套,向天使了个眼色,一把明晃晃的剑即刻抵在皇上颈上。“父皇无需多言,音韵所作所为全是为了我大罡江山社稷着想。”形势比人强,上官风义被天和地、支押着离开地下暗室回了御书房。
      直至此刻,音韵才有心思去查看莫凉和容安的伤势。容安和莫凉各自由影卫搀扶着,两人几乎没有那块皮肤是完好无损的,莫凉甚至连脸上都不能幸免。“舅舅、莫凉,音韵来迟,你们受苦了。”
      容安笑道:“无妨,若不是小音,还不知道要在这鬼地方待到什么时候呢。”
      莫凉则更关心眼前的局势,“公主真的决意辅佐太子登基?”
      音韵点点头,“是,你也看到了,父皇已在求长生路上越走越远,实在不适宜继续坐这皇位。”如此,莫凉也不便再多说。音韵再次深深扫了暗室一眼,然后率先步上阶梯往上走。
      这边,皇上已拟好诏书,音韵从案上拿起诏书看了一眼,收起诏书。然后径自从袖中拿出另一份已拟好的诏书,摊开递给皇上,“诏书音韵已拟好,父皇只需画押即可。”
      上官风义无奈地看着“太子肆少来便是文武双全…此番更是擒贼有功…朕已有心无力…退位于太子肆!”无可奈何地在诏书上印上玉玺。做完这一切,音韵留下几人看着皇上,自己带着容安和莫凉回宫。如今万事俱备,只等明日太阳升起。
      翌日早朝,音韵在朝上当着众文武百官的面宣读了诏书。诏书一宣读,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纷纷下跪央求皇上收回诚意,而高位上的上官风义只是沉默。
      音韵朗声说道:“这是父皇深思熟虑后的决意,众位爱卿难道要抗旨不尊?”文武百官不发一言,四皇子上官衍跳出来说道:“若这是父皇的真实意思,儿臣等必当效行,但若此事是有人蓄意谋划,我第一个反对。”
      音韵将手中的诏书扔给上官衍,“皇兄请自己过目,此诏乃父皇亲笔,玉玺为印,何人可造假?”
      上官衍看着诏书,确实找不出疏漏之处。“笔迹人人可仿,玉玺更是有可能被贼人盗窃,只有诏书算不得真。”
      音韵反问道:“自古诏书乃为天子所言,皇兄不信诏书,即是无视天子之言,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上官衍急道:“儿臣无此意,只是竭力求证,还请父皇说句话!”从上朝至今一直未曾一言的皇上有些不寻常,而这诏书来得太过蹊跷,是以加重的诸位的猜疑。四皇子此言一出,诸位大臣皆直视皇上。
      感受到音韵迫人的视线,上官风义原本想要脱口而出的实话被抵在后腰的冰冷物逼得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转而说道:“确实是朕深思已久的决定。”
      上官衍还是不敢置信,众位大臣也是一跪不起,“皇上请三思!”音韵早知不会如此顺利,冷冷扫了众人一眼说道:“诸位如此,是觉得皇上已经糊涂到不能做出判断了还是觉得太子没有那个能力?”无人应声。
      音韵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对父皇此举有异议的请出列。”五台巡按史犹犹豫豫地第一个站了出来,接着出列的还有齐震。音韵看着这两人,都是与四皇兄交好的,意味不明地朝四皇子看了一眼。
      音韵冷声道:“好!很好!来人,把这两位忤逆圣上的人给本殿拖出去斩了!”此话一出,惊呆四座,文武百官皆变了脸色。待到侍卫真的把自己往门外拖,巡按使和齐道台才反应过来这是要掉脑袋的事,连忙大声呼救:“皇上饶命!九皇子饶命!微臣只是谏言,并非有意忤逆犯上啊!皇上、九皇子饶命!”
      可惜皇上一直沉默,音韵也没有出声阻止。早在跨出那一步的时候,他们就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侍卫麻利的解决了那两个人,照着音韵的示意将看下来的两颗人头丢到众人面前。看着方才还活生生的两人如今变成两个死不瞑目的鲜血粼粼的人头,胆小些的官员已当场失禁,胆大的也是面如土灰。
      音韵满意地看着众人,再一次问道:“可还有人有异议?”如此情形之下,再不怕死之人也会惜命,是以当下文武百官匍匐在地朗声道:“皇上英明,尔等誓死拥护。”
      恰在此时,太自肆提着两个布袋疾步跨入朝堂来到音韵身旁,风尘仆仆的模样显示出他刚从远处赶回。太子给皇上行了礼,接着将手中的两个布袋交给侍卫献给皇上。“儿臣禀父皇之命,已手刃彭宇非和李吉小贼!”
      侍卫将布袋中之物抖出,赫然是两个面目全非的脑袋,还在淋淋地滴着血。这一景象,再一次极大地刺激了在场所有人,皇上没有出声,文武百官却不由自主齐声道:“太子英武!”
      四皇子肆脸色灰败,知道自己再无机会登上离自己不过三尺之遥的宝座。音韵眼看事已成定局,便宣了散朝。跪拜过久加之惊吓过度,不少大臣是连滚带爬地离开朝堂,估计在不少人心中,这一天是人生中最为难过的一天。
      三日后,太子肆成功登基为王,国号大匀。上官风义为史上首位太上皇,移居泸州行宫。四皇子被封为衍亲王,兼任鲁晋两地都督。齐道台的二公子齐云接受新任皇上的邀请,出任山西巡按使,官至五品。音韵被封为音亲王,赐宫外亲王府一座。愿意留下辅佐的大臣,皇上都给了优厚俸禄,同时接受音韵的建议选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后起之秀补替选择告老还乡的人的空缺。大匀元年,皇上废除了先皇颁布的《税赋十令》等压迫百姓的政令,施行新政。大匀王朝,一切都散发着欣欣向荣之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