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穆静音 ...
-
自那天后,穆静音除了向总部汇报情况外,又通过各种渠道坐实了凉子所言非虚,在安延,任何事情出不得半点纰漏,即使视为妹妹的凉子,有些事情也马虎不得。看着手上那份情报被燃尽,穆静音把茶缸里的水倒进烟灰缸里,搅拌会,然后起身拿着烟灰缸出了办公室的门,然后把烟灰缸里的水浇在枣树下。做完这一切,抬眼望着湛蓝的天空,穆静音想:凉子,不要让我失望。
时间过的很快,凉子的身体康复之后,也快过年了。穆静音想,不能总让凉子待在院子里,也该让她出去走走了。于是,和凉子商量后,让凉子穿着她的军装由顾敏陪着,去接触感受真实的安延人,凉子出去,她就院子里待着,顾敏如果不得空,凉子就自己出门,不过,为了安全保密性,要和她打个招呼,以免两人被拆穿,穆静音希望凉子能理解,虽然是在安延赤区,还是不安全的,毕竟现在还是战争中。凉子听后表示理解,她也是名军--人,其中的厉害关系,她还是明白的。
在顾敏陪同的这些天里,凉子真真实实的感受了安延人,和她接触过的那些华国-人不同,这里的老百姓质朴,热情,不管男女老少,见到顾敏和凉子穿军装的同志,上前热情的打着招呼,左家媳妇抓把红枣,右家大娘捧把花生,硬是让两人的口袋里塞的满满的。
而让凉子不可思议的是这里部队的士--兵,不管是村里各家各户,还是田间地头,随处看到有军--人帮着老百姓挑水劈柴,抗锄犁地,糊窗纸,修房砌屋的,军--人和老百姓犹如一家人,这在他们日国来说是不可能的。走了,逛了这几日,凉子发现个奇怪的现象,在安延,赤区,你很难区分谁男谁女,因为大家都统一穿着青布军装,细看才会发现,女子的头发要比男人的稍长一些罢了。
顾敏看出凉子的疑惑,于是跟她介绍起安延的简单情况。在安延,由于周边被倭军封锁,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人们只能自力更生,衣服是自己纺织的土布,吃的是自己种的粗粮,除了老百姓外,党-政-军-机关-教师统一着青布军装,也是因了工作的特殊性,顾敏和她几位女同事是可以留长发的。部队机关学校人员一日三餐黄米饭,干白菜加肉,一周一顿白面馒头,不过,今年收成不好,再加上倭军封锁的比往年更严厉,肉改成一周一次,白面馒头改成杂面馒头。在赤-区,军民一家亲,没了这些朴实的老百姓,部队真真地打不好仗啊。
“那我每天的肉,鸡蛋和白面馒头是从哪里来的?”听到这儿,凉子疑惑的打断了顾敏的话,问道。
“肉是张副指挥从自己和我们4个同事的口粮中省下的,鸡蛋和白面是她拿自己的配给从老百姓那里换来的,为了保证营养,偶尔的,她会溜到后山猎些野味给我们和你打打牙祭。”听了顾敏的话,凉子内心触动很大,赤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不只是停留在宣传。思绪翻涌间,凉子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愣在当处。
这天,穆静音下了课就接到总部首长的命令,立即到总部开会,走得匆忙,没时间交代顾敏和凉子。而此时的凉子,听完顾敏话再没逛下去的心情。顾敏见她情绪有些郁郁的,免得她多想,就说带凉子去陕公听课,因为今天毛领导会来学校作报告。一听是毛领导,凉子提了兴致,很是期待见到这个赤党的领导人,是否与传说的那样。于是,拉起顾敏的手就去往陕公。
听毛作报告的各党-派,各阶层的人挤满了学校的小礼堂。人实在是太多,凉子和顾敏只好站在礼堂的最后面。由于被前面的人影挡住视线,凉子只闻其声,看不清其人,浓重有力的湖南口音,回荡在整个礼堂。校方压缩了再压缩作报告的时间,可还是错过了饭点,两人就没回去,留在学校食堂打发下。
等穆静音开完会急匆匆出了总部大门,牵过马准备走时,就听有人叫她。
“咦,小张,你不是在陕公嘛,怎么这么快到总部来了?”来人是政治部主任老刘,他疑惑的看着穆静音。
“我抄小路赶过来的,这蒙古马跑的就是快啊,比那东洋马快多了。”
听了老刘的话,穆静音心思急转,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露痕迹的解释道,还满脸自豪地轻拍了几下马脖子。
“怪不得你比我还先到总部,我还奇怪,在陕公看见你听毛领导的课,这转眼功夫就到总部这儿了。”老刘听穆静音这么一说,心里也解了疑惑。
“老刘,我这还急着办事,回头咱再聊啊。”穆静音翻身上马,扬了下马鞭,急弛而去,她没心情和老刘缠下去,今天三号领导秘密宣布了一件让她非常震惊的消息,而这个消息她心乱如麻。
“好,你先忙。”老刘眯着眼,一直望着那抹身影远去,然后回身向政治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