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 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资治通鉴》
争储自古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太宗担心因为李泰有能力就立他,让自己的后世子孙不学好,所以罢黜李承乾和李泰,立了李治,可惜他的后世子孙依旧不学好,为了皇位,真心什么都做的出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两句出自《礼记?大同篇》)
(九叠篆是宋代开始就非常盛行的官印文字,到现在还有沿用,字迹盘曲环绕,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叠只是形容其折叠之多,并非准准的九叠。九叠篆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有说汉唐,有说是宋,现在只能证明至少到宋代就很流行了,但是最早起于何时,没有定论。
很多博物院里都有九叠篆的古印展出,有的印极小,九叠篆又笔画复杂,可是印文依旧清晰饱满,可见功力不凡,我初学篆刻的时候不自量力也试过,失败的一塌糊涂,从此就记住这种文字了,忍不住想让它露个脸,于是就权当唐代已有这种文字,而且大老粗陶宣手下还有人能认得出。)
隔了一年多回头看,写的很乱,看的我满头大汗,不过还是填完吧,不然总惦记着。
上回贴完发现才3000字,和前头那些章字数相差太多,所以改了改到底加到5000多字完事,强迫症,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