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新联盟的实力 ...

  •   有人类,就会有战争。
      有战争,就会有军人,有战士。
      作为军人,作为战士,其最大的使命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于是,铠甲这种东西油然而生。
      从最初的皮铠、到后来的铁铠、铜铠,技术的发展使得铠甲越来越先进,这些东西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人类在战场上的存活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重装骑士铠。
      但是,铠甲也有弊端。
      厚重的铠甲的确保护了人类,然而行动力也大受影响。
      十九世纪末,热兵器的出现使铠甲逐渐退出舞台,再厚重的铠甲也抵挡不住热兵器的攻击,人类从此更倾向于机动与规避,不再直接承受攻击。
      但铠甲并非就此消失,随然而生的便是防弹衣,为尽量减少对行动力的影响,防弹衣并非如常规铠甲般进行全身性的覆盖,而只是护住害部位,因此,防弹衣的效果并不如传统铠甲。
      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刺激了新一代的铠甲的诞生。
      二十世纪冷战时期的结束,区域小型战争成为战略研究重点,美国最先成立了快速应变部队,以最先进的科技,小兵力,最快速度部署军事要点。
      NASA最先为快速应变部队研制了一种先进的战斗服——Reinforced护甲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生化传输、全球通讯、远视聚焦、夜视聚光,各种繁多的先进技术被完美的集为一体,用最新纳米技术研制的Reinforced护甲完全可以抵挡任何轻火力的攻击,而重量比一般防弹衣还要轻。
      但是,Reinforced护甲仍有一个不足,它毕竟只是盔甲,并不能提高装备者本身的攻击力。
      23世纪八十年代,MAX首次出现在战场上。
      MechanizedAssaultExo-Suit,即战斗机械装甲,简称MAX,人类智慧的心血结晶。
      武器系统成功的与铠甲纳为一体,单兵战斗力可以直接与战斗机甚至主战坦克相抗衡,不需呼叫基地的火力支援,第三次海湾战争以美国大获全胜告终。
      MAX的亮相,世界各国不可能再坐得住,纷纷开始研制自己的MAX。
      再后来,各国都拥有了自己MAX,MAX不再是秘密。
      MAX诞生于美国,却不代表所有MAX都相同,不同的MAX有不同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以俄罗斯为首的欧盟装备的T9型MAX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装备的M1型MAX。
      以俄罗斯为首的欧盟倾向与将对手造成严重伤害,他们坚信只有不停的进攻才是战争的制胜之道,这种战争理念最终造就了T9型MAX的出现。T9型MAX提倡与对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它拥有所有MAX中最猛的火力,最快的射速,其腿部装甲内置四根带有倒钩的特殊铁架,必要时可以使用[攻坚模式]——由特殊合金制成的平衡架能轻易插入任何坚硬地面,用以稳定身躯,承受更强大的后坐力,以牺牲行动力为代价,换取更猛烈的射速,T9型MAX以其强大的火力而著称
      T9型MAX反步兵武器——终结者配制
      鉴于著名动作影星史瓦辛格使用加特林六管机枪在《终结者》系列中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T9型MAX的反步兵武器系统最终使用了这种名字,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六千发的射速能阻止任何企图以人海战术获胜的敌军,很多时候只需一架MAX便可控制一大片战区。
      T9型MAX反装甲武器——破甲锥配制
      这种双臂处装备的AM2B9型自动迫击炮能一次性发射50发威力与一般坦克炮相若的强劲炮弹,攻坚模式时其射速更与自动步枪无异,短时间内能完全压制住敌方火力。
      T9型MAX防空武器——轰天雷配制
      在防空系统以地对空导弹为主的时代,俄罗斯却对防空火炮这种传统的防空武器情有独钟,传统防空火炮的最大优势——再先进的机载雷达也不会对非制导的防空火炮产生预警提示,于是,先进技术与传统武器的完美结合,终于诞生了这种强大的防空武器——轰天雷式25MM自动高射炮
      作为非制导武器,火炮的攻击是靠炮弹撞击地面或其它物体后产生的区域性爆炸对敌方进行攻击,很难像子弹一样直接击中目标。
      但是,火炮若要进行对空攻击,炮弹在空中将无法找到撞击物而爆炸,而炮弹若想直接命中敌方战机这种高机动单位更是不可能,因此,防空火炮的炮弹有所不同,它能在发射前进行调压,当炮弹升到设定的高度时便会自动引爆。
      尽管如此,其命中率仍不理想,因此通常由多台防空炮构成一组,对空中某一高度实行不间断火力覆盖,致其产生一片不断爆炸的区域以达到防空目的。
      尽管如此,防空火炮的效率仍不理想,空中单位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动性,防空火炮很难跟上空中单位的移动速度。
      轰天雷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炮弹。轰天雷防空火炮采取高射机枪的原理,减小了炮弹口径,以加快炮弹飞行速度,并可以实行连发,比高射机枪有着更远的射程,同时内置极敏感的传感器,它不需要在发射时进行调压,也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标,只要误差不是很大,当炮弹与目标相距一定距离时就能自动感应出压力的变化而爆炸。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坚持推行[战争零伤亡]政策,这种与欧盟完全不同的战争理念导致了M1型MAX的诞生。
      M1型MAX倾向于防御,因此它拥有所有MAX中最厚重的装甲,同时还装备最新研制的电磁能量护盾,对护盾提供能源的核反应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动补充新的能量,更因为是核动力的缘故,M1型MAX还拥有最强的马力,可以使用特殊攻击模式:野蛮冲撞,在60KM时速的奔跑模式下甚至能撞飞战斗全重达50吨的主战坦克,先进的减震装置使驾驶员不用担心使用这种攻击模式后受伤。
      虽说M1型MAX的特色体现在防御方面,却并不代表它在攻击方面毫无建树,相反,就单次攻击而言,M1型MAX的攻击力却最为可怕。不同于T9型MAX双臂同时配备武器,M1型MAX只对右臂进行了武装,他们不追求T9型MAX的超高射速,而是强调一击必杀!
      M1型MAX反步兵武器——秃鹫式配制
      这种可怕的武器就是散弹枪的放大版——散弹炮。一旦M1型MAX装备了这种强大的秃鹫式40MM散射加农炮,它们就将成为任何近战中敌人的恶梦,无数的弹丸能瞬间将人撕成碎片,同时在一定距离内甚至能超过终结者武器系统的饱和攻击;虽然散弹类武器向来有着对远攻击效果极差的弊端,M1型MAX却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呈品字型的三种枪管能随时进行旋转切换,对弹丸扩散程度进行调整,秃鹫式散射加农炮能将所有弹丸的发射轨迹集中到一起,如同手电筒的调整光焦,使其对远攻击同样有效。
      M1型MAX反装甲武器——猎鹰式配制
      猎鹰式高斯加农炮拥有与高斯□□同样的原理,它将炮弹压进一个磁性仓,炮弹发射后每推进几厘米,速度就加快些,随着飞行距离的拉长,炮弹将以致命的速度击中目标,拥有极其可怕的穿甲能力,如果不使用电磁护盾,就算是以防御见长的M1型MAX自己的装甲也无法承受这种可怕武器的攻击。
      M1型MAX防空武器——黄雀式配制
      黄雀的飞行速度并不快,却拥有所有鸟类中最叹为观止的飞行技巧,它们在疾飞的过程中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转向,却完全不用减速,经过鸟类学家与空气动力学家长达几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可以模拟黄雀飞行方式的转向装置,最终诞生了这种能够进行180度转向追踪的地对空导弹。
      《船长日志——第二阶段——第五章MechanizedAssaultExo-Suit完整篇——超级兵器的诞生》
      ***
      顿姆少尉有种不详的预感,马丁的部队入城后便失去联络,至今仍无音讯,看来已是凶多吉少,与其他两名队长商量后终于决定将情况报告总部,并同时对堡垒发动进攻,最初因担心过于激烈的战斗会导致整个堡垒结构受损,所以之前只派出200人的攻城部队,尽量减小战斗规模,毕竟北方堡垒的地理位置属于军事要点,非必要不得放弃,现在看来只得放弃堡垒,联合国这次行动非同寻常,不能再轻视对方,必须全力应战。
      与自负的马丁不同,顿姆少尉习惯作好应付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可他并不知道,新联盟在对付马丁的同时也盯住了他们。
      “轰轰轰轰……”特殊兵阵营中忽然传出的爆炸吸引了正聚在一起商议作战计划的几位指挥官,被摧毁的MAX与闪电号坦克波及了它们周围的特殊兵,其他的特殊兵因为没接到命令,仍然不为所动。
      怎么回事?联合国先发制人了吗?可是怎么看不到敌人?顿姆一脸震惊,对方怎样做到的?MAX的探测器怎么完全没警告?
      “散开!规避攻击!”顿姆立即下达命令,同时马上与其他两位队长躲到一块巨大的岩石背后。
      “怎么回事?是联合国部队干的吗?”顿姆没有吭声,只是用眼神与其他两名队长交流,可另外两位队长也只是摇头,显然也不清楚,顿姆小心露出半个头往堡垒方向瞟了一眼,却什么也没看见。
      是从堡垒直接射来的远程攻击?MAX并未探测到有敌军来袭,那就只能说明是远程攻击,同时没有预警就说明不是地对地导弹,只能是火炮,可为何没有炮声等预兆?而且对方如何对非制导武器的火炮定位?对方不可能有卫星,也未发现敌军的定位员,火炮为什么能打准?
      很快,顿姆和其队长找到了答案,而且是让他们震惊无比的答案。
      不远处,一台奉命正缓缓移动着进行搜索作业的毁灭公爵MAX出现了异常,在他背部的装甲上忽然浮现出一团绿色的不明物质,并像马赛克一样不停蠕动着变形,最后绿色逐渐消失,只剩下一块土黄色的三角形不明物体。
      然而顿姆和其他两位队长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名词:纳诺技术!
      “轰!”剧烈的爆炸后,那台正在搜索的MAX被炸得粉碎,顿姆和其他队长连忙趴下,以免受到波及,毕竟离得太近,不敢保证Reinforced护甲能完全抵挡爆炸。
      “shit,没想到竟然是纳诺技术!”顿姆现在心乱如麻,他知道纳诺技术代表了什么:
      《船长日志》第一阶段纪录了高斯□□、雷电、凤凰、Reinforced护甲、光学迷彩技术等常规单兵装备的设计程式。
      《船长日志》第二阶段纪录了双回路裂变反应炉、多点续燃多回路循环曲速引擎、泰坦金属冶制等超新技术,这些技术被大量运用到史提恩的空中与地面装甲单位,比如已经出现的威力强大的机械火龙,能随意垂直升降的银河型大型运输机,甚至即将成型的徘徊者主战坦克,更有M1型MAX和T9型MAX的研制程式,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在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以防御见长的M1型MAX,以火力著称的T9型MAX显然更为合适,因此史提恩最终选择了T9型MAX,也就是毁灭公爵型MAX。
      《船长日志》第三阶段,则纪录了两种更为先进的技术,其一就是灵魂炉。
      其二,就是纳诺技术。
      纳诺技术,一种能控制粒子进行精确的分解和重组的技术。
      金属、橡胶、木板、岩石……物质之间的不同是由粒子的排列顺序不同造成,如果能随意控制粒子的排列顺序,就能转化出其它所需物质,不仅如此,还能通过控制粒子的排列顺序,直接组合成所需的任何复杂装备。
      与电影《终结者Ⅱ》中反派机械人、液体金属组成的T-1000不同,T-1000虽然能改变外形,却无法构成复杂的内部结构,所以它只能变化出刀剑等外形锐利的武器来攻击康·约翰,它无法将自己变成枪或炸弹这些拥有复杂结构的武器。
      但是,纳诺技术就能做到!
      而顿姆目睹被炸毁的那台毁灭公爵MAX,就是被纳诺设备安置器变形后的遥控高爆炸弹摧毁!
      理论上纳诺技术虽然能控制粒子随意组成自己所需物体,却仅限于同等体积,不同体积容量的纳诺粒子被设置了不同的组合程式。
      纳诺设备安置器,外形与老式木柄手榴弹相似,不过颜色为白色,内部芯片储存有4种组合程式,能选择变形成其中一种设备,其中便包括遥控高爆炸弹。
      威力与重型坦克主炮相若的高爆炸弹,即使是毁灭公爵的装甲也无法承受!
      可是连马尔加要塞的技术人员都还未彻底掌握这种技术,联合国部队竟然已经拥有了成品!
      但是顿姆很快想通,联合国必定已经开放了《船长日志》,拥有全世界国家力量支持的他们肯定能比史提恩优先掌握《船长日志》的所有技术!
      这么说对方已经拥有足够与史提恩相匹敌的力量?不,甚至更强!
      不行,必须马上向史提恩报告这个情况!一向到这点,顿姆立即开打Reinforced护甲自带的通讯器向马尔加要塞联络。
      “呼叫马尔加要塞,这里是顿姆2号中队,收到请回话!”顿姆打开通讯器急切的寻呼道。
      “马尔加要塞收到,请讲。”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通讯系统没有故障,顿姆连忙回复道:
      “我们遇到S级紧急状况,重复,S级紧急状况,我们需要……”话未说话顿姆便感到眼前蓝光一闪,接着通讯器里就只剩下了沙沙声,以为只是错觉的顿姆再次呼叫却发现怎么也无法接通。
      与马丁一样,顿姆很快反应过来,他已经猜到了答案。
      EMP攻击,已方电子设备已经被干扰失效,同时顿姆也想到另一个重要问题:
      敌人,一直在身边,从之前的闪电号坦克与几台MAX的被摧毁,到现在电子设备的失效,并不是敌方火炮的远程攻击。
      敌人就在身边!
      船长日志第一阶段所纪录的光学迷彩技术,就是渗透护甲!
      既然联合国已经开放了船长日志,又怎么会没有最基本的渗透护甲!
      敌人早已隐身来到身边,之前的纳诺设备安置器和刚才的EMP攻击都是他们的杰作,他们就在眼前,只是看不见!
      唯一奇怪的是,为什么MAX的热能探测器会对敌方没有反应?渗透护甲并无阻隔体热的功能,对方究竟如何做到的?
      “难道是……”顿姆忽然想到更严重的问题,史提恩拷贝《船长日志》时也不得不拷贝加密程式,至今只破译了第三阶段的密码。
      而联合国却本身就有解锁密码!
      “这么说,难道是《船长日志》第四阶段的……?!!!”
      ***
      ……因此,植入体内的生物战斗插件能激活人体沉寂的evolutioner,短时间内使□□某一部分进化,虽然比起能随意操纵evolutioner力量的异常寄宿者和觉醒者仍显得微不足道,仍旧极大提高了人类的战斗力,合适的装备配备相应的战斗插件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了电子对抗技术的传感护盾插件,配合渗透护甲,将实现彻底的隐身,任何探测器也无法发现植有传感护盾插件的渗透战士,唯有移植过夜视插件的战士通过肉眼直接目视才能发现。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移植插件在激活使用时会严重消耗体力,因此最好在临战状态时再进行使用,并且要计算好战斗时间,防止体力透支。
      《船长日志第四阶段第三章生物战斗插件篇》
      ***
      “轰轰轰轰……”爆炸不断出现在特殊兵的阵营中,新联盟的渗透战士仍在继续安置炸弹,并且不再限于MAX身上,就连步兵单位的特殊兵也受到攻击,靠得较密的一些特殊兵甚至被同时报销,虽然顿姆和其他两名队长已经对特殊兵下达了自由反击的命令,可是对于看不见的敌人全是徒劳,四面八方的胡乱开枪除了换来几起误伤事件外毫无奇效,爆炸仍然不断,几位队长毫无办法,只能一动不动的注视着身边的异常动静,防止自己身边也被安置炸弹。
      但是没过多久,爆炸逐渐稀松下来,最后完全沉寂,过了近1分钟顿姆才想到问题所在:渗透护甲为了配合它的隐身效果,穿着时无法携带过多装备,过多的装备会使渗透护甲无法将其一并隐身。
      也就是说,敌方已经没弹药了!
      但是顿姆并不认为这是幸运,他知道,联合国的主力即将开始进攻。
      堡垒方向传来的巨大机械轰鸣声引起了顿姆注意,再次露出半个头朝堡垒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情况顿时让几位队长心里凉了半截。
      银色的装甲在夕阳的映射下泛出淡金的光华,流线型的车身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口径的主炮散发着逼人的寒气,初步估计至少超过135MM重型榴弹炮,炮塔两侧安装了一种像火箭发射巢的奇怪武器,口径比火箭发射巢小很多,但发射孔的数量却远远超过火箭发射巢,车身尾部扬起的巨大尘土可以看出它们拥有不慢的速度,不用多久就会与它们正式接触。
      顿姆无法判断这是哪种型号的坦克,但这明显是种结合了船长日志的技术所制造的新型坦克。
      “shit”顿姆心里又骂了一句,马尔加要塞的徘徊者主战坦克都还未成型,联合国居然连这些重型装甲载具也拥有了。
      ***
      先生们,接下来为各军团配属重型载具,首先是地面装甲单位,各位,你们现在所看见的是由新联盟兵工厂研制的新型主战坦克——先驱者,它采用船长日志第二阶段所纪录的微核动力引擎提供动力,拥有6800以上的马力,足以带动战斗全重60吨的车身以最高70KM的时速行进;先驱者主武器为150毫米滑膛炮,采用半自动系统供弹方式,能进行一次性10发速射,最高射速可达每2秒1发,副武器为两台360单元的[金属风暴],这种不受传统弹道发射模式的武器能通过电子击发模式能达到单管每秒两万发的射速,远远超过加特林系列武器,同时减小口径的方式能使车身携带更多的弹药;装甲方面,车身前部为最新200MM泰坦型隔版装甲,能够抵御350毫米口径以下榴弹炮在200米距离上的直接攻击,侧部与顶部采用相对性转移装甲,能将大部分直接攻击分流弱化,底部采用特殊合金研制的量产型超纤维装甲,能抵御20公斤TNT当量的反坦克地雷攻击;操作方面,先驱者驾驶舱配备全方位旋转座舱、第三代智能战术投影显控系统、全维全息显控台,大功率光谱成像雷达、多频抗扰通讯装置,并采用最新的全自动火控系统,因此这种大型主战坦克虽然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整个坦克组员只需要2人,也就是一位驾驶员和一位炮手即可,各位不要吃惊,事实上船长日志第四阶段纪录有萨而那加人各种重型载具的成品研制程式,先驱者的原型就是日志中所记录的天启先驱主战坦克,日志中纪录的这种坦克战斗全重为120吨,拥有两台200MM主炮,并采用四履带配制,体积是先驱者的3倍以上,同使还能展开为攻城模式使用一种叫[连枷者]的550MM等离子加农炮,而更为先进的操作系统使得驾驶员只需一人,甚至能进行无人驾驶的远程遥控战斗,遗憾的是制造天启先驱的材料有很多是我们星球上不存在的物质,因此我们只能以它为原型制造出先驱者。
      ***
      “步兵单位使用凤凰,MAX切换反装甲配制!”顿姆少尉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束手待毙,自己并非毫无反抗之力,以火力著称的毁灭公爵MAX并非完全无法应对这种场面,之前只是被偷袭导致措手不及才会如此狼狈,只要小心对方渗透兵的再次潜入并非没有一战的可能,而且敌方渗透兵的弹药已耗尽,他们回堡垒补给肯定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内应该比较安全。
      至此,新联盟与特殊兵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正式展开!
      “轰轰轰轰~~~”终于进入射程,先驱者主战坦克的重型坦克加农炮率先开火,150MM滑膛炮炮弹落入特殊兵部队所在位置掀起了一阵阵强烈爆炸,整个区域顿时笼罩在硝烟与尘土中,不断有MAX被击毁,强如MAX的装甲也无法承受如此大口径重炮的攻击,步兵单位的Reinforced护甲则更加无法抵挡,一旦被先驱者主炮击中只有尸骨无存。
      新联盟并未遇到特殊兵的还击,他们利用先驱者射程优势,顿姆同样清楚这点,必须等待新联盟军队进入自己的有效射程。
      新联盟同样了解敌人的打算,但他们也知道不能一直进行这种攻击,第一次攻击只是战前的火力扰袭,过远的距离同样会导致命中率的低下,真正的胜负还得靠正面交锋。
      新联盟的先驱者装甲群边开火边推进,单方面的攻击没有持续多久,特殊兵的反击开始了。
      最先是特殊兵在各种掩体后利用死角发射的凤凰反装甲导弹,视觉制导的特性使特殊兵能不用现身就能发动攻击,一连串的爆炸之后数架先驱者已经失去了移动能力,没有任何一种载具或武器能够独当一面,足够的量变同样能引起质变。
      顿姆和另外两位队长很清楚这点,因此特殊兵的凤凰导弹有组织的每10发同时攻击一架先驱者,而且利用凰飞弹视觉制导的特性,选择性专攻先驱者的顶部与侧部装甲,以及履带这些装甲无法覆盖的部位,这种攻击方式收倒了明显效果,不断有先驱者失去移动能力,但顿姆同时也吃惊于先驱者的防御能力,10发凤凰飞弹同时击中一架坦克的结果竟然只是使其丧失移动力!
      当然,顿姆的战术不止如此。
      “时间差不多了,”顿姆突然命令道,“MAX,展开攻坚模式!”
      随着顿姆的命令,所有毁灭公爵MAX冒着先驱者的猛烈炮火离开掩体站了出来,就地展开成攻坚模式对与先驱者进行正面攻击。
      这就是顿姆的战术,利用凤凰导弹的攻击拖延新联盟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腾出时间让己方被EMP干扰失效的电子系统恢复,使毁灭公爵MAX能够使用攻坚模式。
      尽管毁灭公爵型MAX装甲的防护力远远比不上先驱者,并为使用攻坚模式而牺牲了行动力,使自己更容易被击中,但换来的猛烈火力却让这些代价没有白费,破甲锥配制的AM2B9型自动迫击炮与普通迫击炮的最大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他们的连发模式,还在于它拥有能将弹道调整为近乎直线的效果,在一定距离内这种迫击炮可以不用计算射击诸元进行直线瞄准射击。
      顿姆的战术奏效了,由近百台毁灭公爵MAX在攻坚模式下构成火力是可怕的,即使是先驱者也无法抵挡如此猛烈的火力,不断有先驱者被彻底的击毁,先驱者那巨大的身躯在近距离下完全没有躲闪的可能,只能与毁灭公爵进行面对面的血战,虽然同样有毁灭公爵MAX被先驱者击毁,可对顿姆来说这却不是问题,特殊兵本就属于可消耗性军备,而且MAX毕竟是单兵装备,因此以数量而言绝对超过坦克和战机这些重型载具,事实也确实如此,顿姆已仔细数过,新联盟的先驱者坦克只有60辆不到,只要达到两台MAX换一辆先驱者的比例就能赢,而实际上毁灭公爵MAX那恐怖的火力已经使它达到以一换一的比例,也就是损失一台MAX的同时也击毁了一辆先驱者!
      可惜顿姆的高兴并未持续多久,接下来的情况让再次让他心里一凉,先驱者后方的上空,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和刺耳的破空声,数十个黑色小点正快速逼近,顿姆当然不会认为那只是鸟,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处境将更加不妙。
      ***
      接下来为各军团配属空中载具,请看这边,先生们,这是由新联盟兵工厂所研制的新一代空中攻击单位:X36垂直升降战斗机——[空中海盗],以及BX重型轰炸机——解放者;空中海盗最大巡航速度可达音速的2.5倍,其配备的海盗式攻击导弹采用了黄雀式地对空导弹的转向装置,能精确命中任何高速移动中的目标,同时还配备了非制导火箭发射器[屠杀者]。相信对[屠杀者]这种武器大家已不陌生,各军团已经配属了便携式的屠杀者火箭发射器,这种火箭不具备制导性,它将弹体90%以上的容量都用于装载烈性炸药,只用极少部分装载推动弹头前进的燃料,因此这种牺牲了制导性和射程的□□拥有极其可怕的破坏力,其爆炸杀伤半径可达150米,即使是T9型MAX也无法承受屠杀者的正面攻击。解放者重型轰炸机能携带300枚由纳诺技术研制而成的特殊航空炸弹,通过纳诺技术可以随时在反坦克炸弹和反步兵集束炸弹之间切换,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弹种,与所有空中载具一样,解放者也配备了三向涡轮技术,因此它不用像常规轰炸机一样为弥补命中率不足而进行往返投弹,它能悬停在敌军上空进行持续投弹,彻底压制敌方地面火力,同时机身前方配备的35MM重型机关炮还能在必要时与空中海盗一起进行对地火力支援。
      ***
      “防空警报!后方MAX切换轰天雷!”尽管情况不乐观,但顿姆却不允许自己坐以待毙,立即命令一部分MAX将武器切换为防空配制的轰天雷高射炮系统。
      然而情况却再次发生了转变,上帝似乎是公平的,这次不再对新联盟有利,虽然顿姆也未料到。
      空中投下的巨大黑影引起了战斗双方的注意,当顿姆下意识地抬头望去时他却笑了,因为他发现,救星来了。
      二十多米的暗灰色身躯散发着浓烈的金属质感,巨大的铁翼几乎挡住了整个太阳,即使高高悬浮在空中,地面上的人似乎也能感到那逼人的气势。
      史提恩的机械火龙。
      而且不止一只,足有七只!
      而在它们当中更有一只显得比其他六只大上一倍,而且外壳不再是暗灰色,而是银白色,并拥有两对翼,胸部装甲上还镶有一颗像水晶球的不明装置。
      但顿姆已经猜到了究竟,之前通话的异常中断肯定引起了史提恩的注意,并以最坏情况打算派来了所有火龙,其中还包括那架新型火龙,看得出来史提恩对此次事件很是重视,不过也确实如此,没想到这次联合国的行动规模这么大,甚至连空中载具也带来,只有出动火龙才能对付。
      “但是他们在干什么?”顿姆忽然又对火龙一直悬浮在上方而不行动感到不解,难道马尔加要塞对这里的情况还不了解?火龙控制室的那帮家伙在搞什么鬼?
      正疑惑间,由火龙口中喷出的一团绿色液体滴落下来,沾上特殊兵的Reinforced护甲后发出一阵咝咝的声响,并冒出白色的气体。
      这……竟然是带有腐蚀性的液体?!
      “怎么回事?”顿姆忍不住恼怒,控制火龙那的些家伙疯了吗,怎么对自己攻击。
      但是顿姆忽然明白了火龙的意图,因为己方阵营中突然传出惨叫声。
      特殊兵没有痛觉,惨叫声不可能是他们发出,而且火龙喷出的这些绿色液体腐蚀性不强,还未足以破坏Reinforced护甲,更别提MAX的装甲,那么火龙这样做就只有一个原因。
      “渗透警报,自由攻击!”顿姆立刻下达命令,虽然绿色液体不能破坏Reinforced护甲,却足以腐蚀掉只能算是一层布的渗透护甲,甚至继续腐蚀渗透兵的□□,而沾上这些液体后不管是渗透护甲破损导致显形还是腐蚀过程中冒起的白色气体都足以使新联盟的渗透兵暴露踪迹,为配合隐身效果渗透护甲本就无法携带过多装备,更何况与上次一样,渗透兵携带的全部是纳诺设备安置器,根本没带能直接作战的武器,再次潜入的新联盟渗透兵此时惨遭屠杀,高斯□□连Reinforced护甲都能穿透,更何况这根本算不上护甲的渗透衣。
      见顿姆已解决完入侵的新联盟渗透兵,除白色的新型火龙外,其余六架灰色火龙毫不犹豫的迎上了新联盟的战机,面对未知的敌方单位,新联盟的空中海盗立即变换队形散开,准备利用自身的机动性来对付火龙这种大型单位,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远超新联盟的想像,火龙那看似笨重的身躯却拥有难以置信的速度,空中海盗竟无法甩掉它们,惊愕间火龙已发动了攻击,强大的热波炮瞬间命中了几架战机,内部加热的特性让空中海盗的回路系统立时被破坏,而空中单位永恒不变的特性更让新联盟驾驶员毫无抵抗之力——攻击力高、机动性强、防御力低,即使最先进的战斗机也无法直接承受一枚普通步兵手雷的攻击,被击中的空中海盗冒出浓浓黑烟,驾驶员未来得及跳伞机身就已爆炸。
      但是其他新联盟飞行员并未动摇,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更何况他们是为钱卖命的雇佣兵,自从走上这条路时他们就已觉悟,他们的生命早已不属于自己,同伴的牺牲并没有白费,利用这个机会其他飞行员已经锁定了火龙,海盗式攻击导弹带着强烈的复仇火焰冲向目标,火龙那巨大的身躯是最好的靶子,每头火龙都被两枚以上导弹击中,随即产生一连串的剧烈爆炸,然而硝烟散尽后,映入新联盟飞行员眼中的却是火龙那毫发无损的暗灰色外壳。
      见到这种情况,飞行员们并未因此绝望,他们的任务从来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不等火龙反击,余下的空中海盗再次散开,以避免被火龙的热波炮同时击中。
      另一方面,地面战场上,顿姆的危机并未缓解,虽然在新型火龙的帮助下解决了剩下的先驱者坦克,但是战斗仍未结束。
      雷电!
      由3KM外的堡垒方向射来的远程子弹已收割了近百名特殊兵的生命,Reinforced护甲在拥有雷电之称的怪物版□□面前是那么的脆弱,32.7MM变态口径子弹的强大动能几乎将特殊兵的身体撕成两截,被击中头部的更是整个炸开,竟没有一个全尸,虽然面对MAX的正面装甲显得有些勉强,但MAX较为脆弱的手脚部分和外露的武器系统却没逃过狙击手的眼睛,已经有好几台MAX彻底报废,顿姆不得不命令所有人员就地寻找掩体,MAX也全部关闭武器系统。
      顿姆很是疑惑,自己的特殊兵部队也配属了雷电和狙击手,而且已经命令装备雷电的特殊兵进行反狙击,但结果却是已方狙击手头部不停爆出红白的黏稠液体,而从己方从未同时毙命2名以上人员看,敌方竟然只有一人!
      究竟怎么回事?顿姆不相信已方狙击手如此不堪一击,亲自取过一把雷电,狙击手出身的他决定亲自动手。
      顿姆并不知道,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但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并非顿姆认为自己的狙击技术超过对方,顿姆很清楚狙击手最忌轻敌,因此顿姆凭的是自己的计划。
      顿姆知道,对专业狙击手而言,绝不会被木棍顶头盔这类花招所骗,只有以一名特殊兵为诱饵,用生命吸引对方注意力,特殊兵这些算不上人类的可消耗性资产不会让顿姆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顿姆的计划成功了,随着特殊兵诱饵的倒地,顿姆透过光学瞄准镜发现了堡垒城墙上身穿蓝黄相间的Reinforced护甲的狙击手,但他却看见了惊人的一幕:
      对方手中的雷电,竟未配备瞄准镜!
      也就是说,对方竟然一直在用肉眼进行瞄准攻击!
      顿姆很清楚肉眼瞄准代表了什么,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对方能以一敌多。
      对狙击手而言,如果距离允许进行直接肉眼瞄准,没有任何狙击手会使用瞄准镜,不仅因为瞄准镜的反光容易暴露自身所在,更重要一点是,瞄准镜严重限制了人的视野!
      瞄准镜确实能让人更清楚的看见远处,但视野范围却大受影响,就如坐井观天的原理,瞄准镜就是那口井,透过瞄准镜只能看见很小一部分景象,只能用于瞄准目标,所视范围内很难观察到其它景物,而此时若狙击手被发现、或者被敌方狙击手锁定,其本人甚至无法察觉,这对狙击手来说已象征着生命的结束。
      然而,□□的限制使得狙击手很多时候又不得不依靠瞄准镜,毕竟人眼无法看清楚远处景象。
      但是,如果人的眼睛能直接做到瞄准镜的效果,那将是怎样一种可怕情况!
      不再有视野范围的限制,不用担心自己被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也就是说能同时以一敌多。
      能同时以一敌多的狙击手,那将是何等可怕!
      黑色的十字准星对上了对方枪口,顿姆感觉到了,对方隐藏在头盔下、那象征着死亡的微笑……
      “missioncompletion,猎鹰之眼插件解除,指挥官频道,精英联盟单人狙击小组队员卡尔报告,敌方狙击手清除完毕,MAX与重步单位可以开始推进!”
      ***
      回到空中战场,天空忽然黑了下来,突如其来的大片乌云彻底挡住了太阳的照射,震耳欲聋的雷声如雨后春笋般响了起来,水桶般粗壮的闪电不停劈在六只火龙身上,却不可思议地对新联盟的空中海盗熟视无睹,强如机械火龙也无法承受大自然的力量,新联盟的驾驶员清楚地看见机械火龙已开始冒出黑色的烟雾。
      “那是什么东西?”不仅新联盟,通过火龙的图像传输,就连马尔加要塞也发现了那突然出现的不明物体。
      那是一个美得出奇却又让人震撼无比的生命,蜿蜒的身躯如果舒展开来足以延展整个天际,环绕在身边的雷电像是为它跳舞,又像为它护驾,青色的鳞片覆盖了它的全身,颈部的鬃毛与嘴部的长须在气流的带动下凛凛飞舞,没人能面对它那逼人的气势,忍不住产生膜拜的冲动。
      北方堡垒,新联盟联合舰队指挥部
      “扫描之眼解除激活……”雅姆将军叹了口气,作为新联盟这次行动的负责人,他知道,人类狂妄的态度,终于将这些沉睡的上古神灵唤醒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