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莲尾 ...

  •   91、
      我第一次去苏筱云家,就被安排留下吃午饭。
      快到中午十二点时,苏爸爸回来了,他招呼我们全部到餐厅就坐。苏妈妈准备了几道家常菜,等我们开吃时,又来问我们想吃什么主食。
      “给他们做点拉面吧!”苏爸爸看着我们说,口气不容置疑,“多做点,筋道些,年轻人肯定爱吃。”
      我和周立刚都赶忙赞同地笑着点头,苏筱云和俞俪也都看着我们俩笑。
      我和苏筱云挨着坐着,小声问了她一句:“你哥哥呢?”
      “你别管他,他中午不回来。”她说。
      苏爸爸瞅了我一眼,问:“你们是昨天刚报完志愿吧?说说都报了哪里?”
      “爸!”苏筱云不满意地说,“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提这些事好不好?”
      “这有什么?”苏爸爸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桌沿,“我询问一下他们,表示一下关心,这还不可以吗?”
      “你要真的关心他们,就应该让他们安心吃饭。”苏筱云说。
      “你们看,我这个女儿。”苏爸爸对我们说,“就是从小在家里宠惯了,现在就喜欢经常教训我。她如果用这种语气和你们说话,你们可别和她生气啊。”
      “我没说什么啊……”苏筱云一脸无辜地向她爸爸笑笑,“我一直都很听你的话啊。我和我们朋友都好着呢,你不要挑拨我们的关系。”
      “唉!”苏爸爸一声叹气,摇了摇头,但是依旧是满面的笑容。
      “爸,你别生气了。吃菜吃菜。”苏筱云说着站了起来,夹了一筷子鸡蛋送到她爸爸碗里。
      “哎哟,你们看见没?”苏爸爸用筷子指点着那块鸡蛋,就好像突然发现那是一块黄金一样,“刚教训完我就开始哄我了,这就叫给一巴掌揉一下,这也是她常用的办法,你们以后可要小心点儿。”
      苏爸爸的话像是长了翅膀,专门向着我的耳朵里飞。我渐渐有一些局促不安,连着换了好几个坐姿,对面坐的俞俪幸灾乐祸地看着我笑。
      “给你夹菜,你也有意见,我又不是只给你一个人夹的……”苏筱云伸手把那盘炒鸡蛋端了起来,夹了一大块放到了我的碗里,然后把剩下的残渣连带盘子放到了周立刚的面前。
      “这下没话说了吧?我这不叫哄人,这叫照顾人。”苏筱云得意地说。
      苏爸爸的表情愣了一下,我也很是吃惊,没有料到苏筱云会当着她爸爸的面做出这样明显偏袒我的举动。
      “你这也是在哄人吧?”我小心翼翼地说,“你知道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出去玩,想用这种手段巴结一下我们,好让我们照顾你,对吧?”
      “我觉得也是。”周立刚附和说,“绝对是想让我们帮她提东西什么的,不过,只给我吃这么一点可不行,你得再给我夹块肉。”
      “你们……我不吃了!”苏筱云气恼地瞪起了眼睛,然后在我们欢乐的笑声里把筷子轻轻丢到了碗边。

      92、
      我们一桌人谈笑着吃菜,不一会儿,苏妈妈做的拉面也煮好了,不等我们起身,苏筱云和俞俪就一同跑去厨房帮我们端面。
      苏妈妈是烧菜的行家,竟然也是做面的高手,厨艺等级简直和我妈妈不相上下。我看着眼前刚刚端来的这碗番茄鸡蛋拉面,暗暗地咽着口水。
      “你们两个赶紧吃啊!尝一下我妈妈的手艺。”苏筱云在一旁催促。
      周立刚盯着眼前的碗,犹豫着说:“我感觉这一碗有点多啊……”
      我这才发现,我和周立刚用的是砂锅样的大碗,他们用的都是茶杯大的小碗。
      “不要客气!吃吧!”苏爸爸说,“这两个碗就是筱云特意给你们准备的,我们平时都不怎么用的,知道你们俩肯定能吃。”
      苏爸爸的话让我感觉有一点哭笑不得,我看了一眼周立刚,发现他也正在看着我。考验能力的时候到了,我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面条柔中带劲,番茄香又微酸,鸡蛋油而不腻,一大碗拉面下肚后,我感觉肚子已经有点胀了。
      苏爸爸和蔼地看着我和周立刚说:“你们俩再来一碗吧!”
      周立刚赶忙摆着手说:“不了不了,伯伯,我过一会儿还得开车……你让詹雨吃吧,他比我能吃!”
      苏爸爸转头观察了一下我的状态,亲切地问道:“再吃一碗?”
      我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好吧!不过不要太满了……我已经吃了很多菜了……”
      这回是苏妈妈亲自去给我盛面,端过来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碗里的面没有太超出我的承受范围。这时旁边的苏筱云突然转过身来,把她手中几乎一筷子没动的整碗面条扒拉到了我的碗里。
      “筱云,你别让他吃撑了。”苏妈妈说了句公道话,眼里满是慈爱的光芒。
      “放心吧!他绝对吃得了。”苏爸爸说,“我年轻时候用的碗比这个碗还要大,每天中午都至少可以吃三碗!”
      苏筱云看着我,一脸期望与鼓励的微笑。其他人也都停下了筷子,像看拳击手出场一样看着我举起筷子。我偷偷做了几下收腹运动,开始吃面。
      这是一碗里程碑式的面。
      停下筷子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苏爸爸稍带赞赏的目光。
      “还是没吃饱吧?再吃点吧?” 他随即就说了这么一句。
      喉咙里似乎还有没有咽下去的面条,我确实是尽力了,只有笑着说:“伯伯,我的确吃饱了,要不然,我再喝碗面汤吧……”
      我认为苏爸爸绝对没有用面条把我撑死的恶意,在他的观念里,年轻人的饭量应该也是一种能力的象征。
      我不由地想起古时候的“比武招亲”,我猜苏爸爸可能会这样想:既然你小子对我女儿有企图,那就来我家里展现一下你的本领,没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也就罢了,这几碗面条,你总该吃了吧?
      当苏妈妈把满满一大碗面汤给我端过来的时候,我感觉眼前的餐桌变成了一座结彩的擂台。

      93、
      午饭之后,我们坐着看电视聊天,避过了正午的太阳。
      三点过,准备出发。苏爸爸围着周立刚的面包车认真检查了几番,然后叮嘱他安全驾驶控制车速。苏筱云和俞俪一人背了一个背包走了出来,我们要先去学校接上这趟出游的东道主宋绣。
      苏筱云非要抢着去坐副驾驶的位置,说是喜欢视野开阔,于是我只好去坐到了后排。车子开到学校,老远就看见大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宋绣,另一个竟然是姚亦淑。
      “不是说只有宋绣了吗?”我有些惊讶,忍不住问了一句。
      “是啊。原先是只有我们几个。”苏筱云从座位上回过头来,对我说,“我前天遇见亦淑还问她要不要一起去玩,她说要回家。结果昨天晚上又打电话给我说要去了。没来得及给你汇报,没什么问题吧?”
      “我能有什么问题?”我笑了一下,“多一个人结伴,不更热闹一些吗?”
      车子停稳,我开门下去,让她们上车。
      宋绣背着个大书包,还提着一大袋回家带的行李。姚亦淑只拿着一个白布挎包,穿着一身白裙子,脚上踩着双塑料凉鞋。
      俞俪看了看她的装束,问她说:“亦淑,我们这次去,计划要爬山哦。你带了合适的衣服没有?”
      “我的东西都托别人送回家了,只带了一双运动鞋。”她小声答道。
      “先上车吧。”宋绣说,“我家里面有多的衣服,到时候借她穿就是了。”
      “没关系的,我也带了多的衣服。”苏筱云笑着说,“亦淑穿我的就行,反正我们身材差不多。”
      两个女生先后上了车,我上去时,座位已经稍显拥挤,我把几个包挪动了一下,才有了空位坐下,正好是姚亦淑的旁边。
      车子离开学校,转入县城的街道,在一个转弯的地方,我看见路边停着一辆白色的本田摩托。车旁边站着两个人在说话,显然就是苏筱云的哥哥和关峻辰。
      “快看,那是你哥哥吧?”我拍了下苏筱云的椅背提醒她。
      她看都没看,就说:“是又怎么样?你别管他们。”
      周立刚猛地按了几下车喇叭,路边站着的两个人回头朝我们挥了挥手。
      “这两人有意思啊。”周立刚说,“聊天也不挑个好地方,在教育局门口……”
      “好好开你的车!”我说。

      94、
      车子驶出县城,走了一小段省道,就拐进了一条单车道的柏油路。
      公路两旁排列着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茂密的枝叶投下大片的阴影,将路面遮蔽得一片阴凉。湛蓝的天空,醉人的空气。车子就像是在一条由白杨树搭建成的隧道里穿行,窗外还有不断更换的风景。
      路边广阔的田野里,有树林,有小河,还有绿油油的庄稼地。沿途经过了好多个寂静的村庄,土坯墙,砖瓦房,人们坐在路边悠闲地乘凉。老太太手里纳着鞋垫,老爷子嘴边叼着旱烟,麻雀在房檐上跳着,小狗在人脚下卧着。
      路面不太平整,时常能感觉到很明显的颠簸。苏筱云开始还和我们聊天,后来就坐在那里不说话了,取出来一块纸巾掩着嘴巴,默默地看着车行的前方。
      “你是不是不舒服啊?”我过去蹲在她的座椅边问她。
      她摇了摇头,摆手示意让我走开。
      “她应该是晕车了,没事的,老毛病了。”俞俪说。
      “晕车啊?早说嘛。我带了药的。”周立刚开着车说,“把我那个包打开,里头有一盒晕车药。”
      我去后座找出他的那个旅行包,打开来一看,里面装的东西简直可以摆个杂货摊了。果汁饮料、鱼肉罐头、夹心饼干、矿泉水、方便面、苹果、花生、瓜子、话梅、一本琼瑶的小说、一个CD随身听、一个傻瓜相机、几盒胶卷……
      我翻了半天,才从夹层里面找到了那盒晕车药,拿了瓶矿泉水,顺便拿了几包零食出来,分给了她们几个女生。
      我又过去让苏筱云吃药。看了盒子上的说明,拿出了一粒递给她,把瓶子拧开,也递给她。她看着我手里的药和水,仍旧是摇了摇头。
      “把药吃了吧,吃了就不晕了。”我劝她说。
      她抬眼看了我一下,一只手捂着嘴巴,用另一只手来推我。
      “你别让她吃了。”俞俪提醒说,“晕车药一般都是提前吃的,现在路上吃也没什么效果,并且也快到了。就让她忍着吧,反正也是她自己甘愿出来找罪受的。你也别守她旁边,当心她吐你一身……”
      听着俞俪说话,苏筱云对我使劲点了点头。我看她面色苍白,但却目光坚定,心想她今天身体还有其它的不适,突然感觉好一阵心疼。
      旅行的意义不止在于观赏风景,人生的感动也不仅限于分享快乐。我探前一点身体,借着夕阳的光辉照在脸上,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微笑。

      95、
      傍晚时分,晚霞映红。
      车子驶过一座小石桥,前面出现了一座村庄的轮廓。我们抵达了这次出游的目的地,莲尾村。
      宋绣的家就在村口,村里一条平整的土路连接着公路,我们把车子直接开到了她家的院墙外面。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院墙不高,土坯缺损的地方用红砖做了修补。院里三五间正房,东西两边搭着油毡棚子,东边是灶台厨房,西边算是杂物间。还有一小块菜地,种着豆角、黄瓜、茄子和西红柿。
      宋绣的爸爸妈妈已经在给我们准备晚饭,我们先进屋把东西放下,然后出去想帮着做点事。宋妈妈坚持不让我们帮忙,最后只答应让宋绣和俞俪帮着打打下手。我们其他人就在院子里或坐或站,陪宋爸爸聊天,看夕阳落山。
      晚饭是小米粥和烙饼,还有几样小菜。金黄色的小米粥盛在白瓷碗里,大张焦黄的烙饼切成三角状,上面还有隐约的油光和葱绿。黄白的豆芽,酱紫的茄子,艳红的番茄……这些盘盘碗碗摆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
      饭桌直接摆在了院子里,乡村夜间的气温似乎比城镇里要凉爽许多,头顶星光灿烂,耳边虫声吟鸣。我们坐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吃饭,感觉无比舒畅。
      苏筱云的状态恢复了不少,晚饭喝了一碗粥,也吃了几块饼。饭后和我们一同坐在院子里,听宋爸爸讲农村里的奇闻异事,还不时大笑几声。
      宋爸爸给我们讲述莲尾村名字的由来,传说很久以前村子四周有水环绕,水中长满莲花,那时候的名字叫“莲围”。后来村子里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因为一件琐事吵架,妻子愤然离家,投水自尽。丈夫后悔莫及,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打捞妻子的遗体,却一直没有找到。于是他就在一个深夜,绝望地走入了水中。在那之后,莲花便逐日枯萎凋谢,第二年仅仅开了一朵并蒂莲,随后就在此地绝迹了。村子名称也就更改了一个字,变成了“莲尾”。

      96、
      故事讲完,场面稍有些沉默。几个女孩都安静地坐着,似乎更受触动。
      “这个故事好像挺凄惨的。”苏筱云托着下巴说。
      “结局还算浪漫吧?”我说,“就好像梁祝一样,两个人一起化为了莲花,并且还留下了一个传说。”
      “传说都是假的,事实就是两个人都死了。”她说。
      宋爸爸看看我们,笑着说:“故事都是老人们流传下来的,真假不说,起码有一定的道理。至于刚才这段想说什么道理,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孩子肯定比我懂得多,我就不罗嗦了。”
      “伯伯,你太谦虚了。”俞俪说,“你没发现,你讲的故事都把我们听入迷了吗?我们还想听,大家说是不是?”
      我们都跟着响应,一起喊着让宋爸爸再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但是他坚决地摆了摆手,说让我们早一点休息,明天让村里最会讲故事的小伙给我们当向导,领我们去爬山,到时候路上可以听他讲。
      时间似乎还早,我们都说不困。宋绣提议我们可以看会儿电视,于是我们一起去了一个大房间。
      这个房间据说是宋绣哥哥去年结婚时用过的新房,她哥哥嫂嫂婚后就去省城打工了,只在春节回来住了几天,平时都空着,但是收拾得很干净。墙上还贴着大红的双喜字,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套组合柜,一套竹木沙发。
      “哇!新房啊!结婚用的。”苏筱云一进房门,就感叹道。
      “这间房,晚上让他们两个男生住。我们几个女生去隔壁。”宋绣说。
      “给他们两个住啊?”俞俪表情夸张地说,“那多浪费啊?明明我们这儿就有一对合适的人。”
      我不说话,任凭他们看着我和苏筱云笑。苏筱云走到床边,用手按了按床垫,然后一下坐了上去。
      “这个床好舒服啊!我晚上要睡这里。”她脸颊红扑扑地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