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仪式 ...

  •   61、
      苏筱云生日那个晚上,一辆轿车,两辆摩托,先把我送回了家。
      我家住在桑里县城相对中心点的位置,在城区主干道和主街道交叉的十字路口的西边不远。我下车之后,在路边目送他们离去,三辆车子,在十字路口处,各奔了一个方向。
      次日,苏筱云告诉我。她已经把我送的那支钢笔,拆封拿来用了。把它握在手里写字,想象成是捏着我的手指。我说,那你一定要考虑不要写太多字,拿手指写字,写下的岂不就是血书?请稍稍爱惜我。
      姚亦淑那晚住在了苏筱云家。据说接下来的十多天,她要在桑里高中跟班复习,也会暂时在学生宿舍住一段时间。我之前已经猜测她家应该不是住在县城,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是理科生。
      周立刚那一晚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我提醒他找人喝酒,他武断地选择了关峻辰之后,我们一整晚都没有说几句话。后来他与关峻辰谈笑划拳什么的具体情况,我都不太清楚。更加不知道的是,他是如何让俞俪坐上了他的摩托车。
      他第二天来上课,浑身酒气未散,眼神也呈现出一种呆滞的状态。上午四节课,有三节半在打瞌睡。等到中午放学,状况似乎才好转了一些,眼中的呆滞也改换为了饥饿。
      回家路上我问他,昨天喝了多少。三四瓶,或者五六瓶,记不得了,他说。
      我坐在摩托后座,慰问似地拍拍他的肩膀。
      “难为你了。”我说,“昨晚,我原本是想让你给俞俪敬酒。”
      “算了吧!你想什么,我还看不出来?你是想提醒我找俞俪喝酒,不过,你也想让我帮着你弄一下关峻辰。我说的没错吧?”
      “也没有那么严重。反正聚在一起了,免不得要喝几杯。”
      “我是和他喝了好多杯,你好像只找他喝了一杯吧?”他说,“你后头的表现有点不讲义气了,我在这边喝酒,你却在那边找女生说话。”
      我心里确实也有歉意,又用力拍拍他的肩头,说:“下次。下次再有需要喝酒的场合,我一定挡在前面。昨晚主要是因为,划拳什么的我搞不太懂,并且酒量也不如你们。”
      “别说这个了,下次再说。”他把脑袋往后扬了一下说,“关峻辰的酒量确实还不错,人品好像也将就。”
      “你和他都聊了些什么?”我抓住机会问。
      “在桌上就是劝酒呗,说些乱七八糟的事。他有小学同学和我初中一个班,是个女生,我说是他老相好,他还不承认。他说以前上初中经常去我家店里买烟,有次正好遇到校长了,他就把新买的一盒红塔山给他了……”
      “我看见,你们出来跨着摩托还在划拳,是在做什么?”
      “打赌比输赢啊。”他提高了声音说。
      “赌什么?”
      “赌俞俪。”他说,“谁赢了谁送她回家。”
      “俞俪当时就站旁边吧?”我有点惊奇,“你们当着她的面赌这个,不怕她生气?”
      “没生气,她开心得很。”他说,“不过我确实喝多了,后面送她回家路上说了些什么,都有些想不起来了。”
      “你别搭我肩膀了。”他接着又说,“麻烦搂一下我的腰,让我找找昨晚的感觉,有助于回忆……”

      62、
      周立刚和俞俪的关系,我最近特别关心。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就是自己吃到了荤,就不忍心看自己兄弟还饿着,盼望他也能赶紧找点东西吃。
      说到吃东西,学校门口的小马路边,新出现了一家烧烤摊。在此之前,整座桑里县城只有一家烧烤摊,在十字路口。
      那家烧烤摊主要经营两种东西,一种是豆腐片,一种是火腿肠。摊主也很任性,在新摊点出现之前,经常给自己放假,现在却是每天下午准时出摊了。我据此认为,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不算是坏事。
      我和周立刚都去老摊点吃过,孜然味太重,豆腐和火腿吃起来是一个味道。所以,我一般会给豆腐上多放点辣椒,火腿上少放一点,这样至少会有些区别。
      这天下午放学,路过新摊点时发现居然有肉串,还有一口铝锅,里头煮着麻辣烫。抱着对新事物的探索态度,我们把摩托停在路边,要了两个肉串烤着。等着的时候,看到苏筱云和俞俪一同走了过来。她们也老远就看见了我们,一边笑着一边嘀嘀咕咕地说话。
      “偷吃东西啊?怎么不叫我们呢?”苏筱云走近来先说。
      “就是在等你们。”我指了指铁架上,“肉串都帮你们烤好了。”
      “明明就是你们在偷吃,被逮住了才这么说。”俞俪帮腔说。
      摊主大妈也跟着瞅了我一眼,露出些许不满的表情,弄得我有些尴尬。
      “我们不吃肉。”苏筱云笑着看我。
      “那要不要吃麻辣烫?”我马上问。
      “我也不吃辣。”
      “这个有不辣的。”周立刚说,“想吃什么就选一下吧,今天我请。”
      “你请啊?”苏筱云欢叫一声,“那我可不客气了。”
      俞俪一直微笑着,样子似乎对吃烧烤不太感兴趣。苏筱云把她拉到了摊位边上,两个人看了眼麻辣烫锅里的内容,然后一人要了一串豆皮。
      “再要点别的吧?”周立刚劝她们说。
      “不要了。”两个人都客气地摇摇头。
      “你们想请的话,以后多的是机会。”俞俪说。
      豆皮烫好后,俞俪让老板给她那串撒了一点辣椒粉。苏筱云一点辣都不要,她说吃辣会皮肤过敏,并且很严重。
      “你这个样子,报考学校可不能去喜欢吃辣的地方。”我说。
      “也没什么啊。我妈说了,随便我去哪里,她都会跟着我,去给我做饭。”
      “这样固然是个好办法。”我笑着说,“但是,最好还是去适应新环境。”
      她歪着头,看着我说:“谁知道我会去到哪里呢?”。

      63、
      我们四个人站在马路边上吃东西。
      初夏的傍晚,天色还很明亮。头顶湛蓝的天空,颜色由浓变淡地四散出去,在天际与如用粉笔绘出一般的云朵,融为一片。
      苏筱云问周立刚,考试准备的如何。周立刚说感觉不错,虽然不明白的部分仍是占很大比例,但是绝对不会临考怯场。俞俪说他这个心态,就是“无知者无畏”。我说这句话还有下一句,他们都好奇地问是什么,我说,后一句叫“有难者在劫难逃”。
      苏筱云说我这话有些骇人,会让她晚上做噩梦。我说可以把一本高考试题汇编放在枕头下面,那样就可以和噩梦抵消,高枕无忧了。周立刚也跟着说,梦里坏就是现实好,梦到落榜,就是考上北大。俞俪让他住嘴。
      我和周立刚很快吃完了肉串,俞俪的手中也只剩下一支长长的竹签,而苏筱云手中还有大半串豆皮。
      “我吃不完了,怎么办?”她求助似地看着我问。
      “吃不完就扔掉吧。”我说。
      “扔了多浪费啊。”她瞪了我一眼,然后把豆皮朝我摇了一摇说,“你要不要吃啊?”
      我愣了一下,头脑中立即出现的想法就是,这算不算间接接吻?
      周立刚和俞俪都在边上笑着看,扮演无辜的围观群众。
      “不太好吧?”我嗫嚅着说,“那样岂不是……”
      “‘间接’是吧?”苏筱云接过去说,“你是不是还在想‘直接’呢?”
      “想过。”我笑着说。
      “想过是吧?那要不要现场来一下呢?”
      俞俪抗议似地咳嗽了一声,然后拉了下周立刚,两个人躲远了一些。
      “别开玩笑了。”我说,“你把他们都吓跑了。”
      苏筱云忍不住笑了,但又立刻绷住脸说:“我不是开玩笑,反正我是给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敢。”
      “真的要给我吃?”我问。
      “有什么关系吗?”她迟疑着问。
      “没关系的。”
      我笑着从她手中拿过了那串豆皮,她的表情调皮可爱,又带一丝疑惑。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意做这件小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小型的神圣仪式。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吃一个女孩吃剩下的东西。

      64、
      这些天,姚亦淑已经在我们高中跟着理科班复习。
      她们班的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东面,而我们班是在最西面。她时常过来找苏筱云她们聊天,和我也说过几句话,但是再没有说诗歌什么的。
      苏筱云曾经和我说过,她觉得姚亦淑和她有点像,如果她指的是性格相似,那我的确还没有发现。目前来看,我认为她们最像的一点就是都喜欢扎马尾。此外,对于她们如何认识并成为朋友这件事,我仍旧是非常好奇。
      六月最后一天。下午放学,周立刚喊我陪他去逛书店,说是要买一本资料。我问他买什么资料,他搪塞着不说,只说不是学习资料。
      桑里县城的书店,也只有新华书店一家,面积和我们两间教室差不多大。从前店内的布局一直是一长溜柜台,一排靠墙的大书架。如果想买书,必需要先报出书名,再让售货员从架子上把书取下来。大概在我初二的时候,书店进行了一次整改,用论斤称重的办法处理掉了许多旧书,店面重新进行装修,店内也都换成了开放式的书架。
      我自己还是很喜欢逛书店的,感觉在书店随意翻阅书籍,就跟在小吃店随意品尝食物一样。不过,允许客人随意品尝的小吃店应该很稀有,所以我就比较珍惜去书店的时间。同时也感觉书店的命运很悲惨,这应该是这世上最惧怕“只看不买”的地方了吧。
      书店里的人寥寥无几,周立刚自己去找他要的资料,我站在门口的位置翻阅一本体育杂志。
      “喂……”
      耳边突然传来轻轻的一声。我抬头一看,竟然是姚亦淑。

      65、
      姚亦淑今天穿了一身素淡的衣服。
      半袖衬衫、长裤和凉鞋的颜色都接近纯白,但是在我刚才抬头那一瞬间,看见的却似乎是一种如阳光般的淡黄。
      “你喜欢体育啊?”她看了看我手中的杂志问。
      “喜欢看看篮球什么的。”我把杂志合上问她,“你是来买书吗?”
      “不是,我是路过,看到你在,我就进来了。”
      “你要回学校?”
      “我刚从学校出来,想随便走走。”她微笑着说,“你呢?”
      “我在这里等人,周立刚在里面买书。”我说。
      “哦。”她低低地应了一声。
      我突然想起,在苏筱云的生日宴席上,她曾经告诉过我说书店里有海子的诗集。于是一下子担心起她会不会问我,是不是来买诗集什么的。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她没有再问话,可是也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就在我旁边安静地站着,神情平静的如封面上的人像摄影。她没有去翻阅书刊,也没有四处张望,好像就只是盯着我在看,这让我感觉很不自在。
      有她这样守着,我也不好继续看杂志。想和她说几句话,但还是担心引出与诗歌有关的话题。我并不是不想谈诗歌,而是不想提及那些个自杀的诗人。
      周立刚买好书过来的时候,他看到的应该是一幅很不协调的画面。
      “怎么了?”他一脸迷茫地问我。
      “没怎么。”我说。
      他用手指了指我和姚亦淑,问:“你们两个有事吧?”
      没等我回答,他就又说:“有事你们聊,我也有事,就先走了。”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故意捉弄我一下。反正在看到姚亦淑的眼神之后,我就任由他一个人走了。
      “你有时间吗?”姚亦淑的眼神,似乎在问。

      66、
      “准备去哪里?”我问。
      “我带你去。”她轻声地说。
      我们走出书店,向左拐过一个街角,走过一段街道,然后从一条狭窄的巷子里穿过了一片安静的居民区。我平时极少这样单独和女孩一起走路,也几乎没有过像今天这样,陪一个女孩散步。
      姚亦淑的脚步轻得像是在飘,于是我也幻想自己是一团空气。
      我看看周围的环境,忍不住问:“我们这是去哪里?”。
      “就是这里啊……”
      她手指着前面说。在我们面前横亘着的,是一段路基高耸的铁路。
      沿着一条陡立狭长的小径,我们爬上了铁路。姚亦淑一直走在我前面,上坡的时候还回头提醒我要小心。
      大大小小无规则的石子铺就的道床,排列均匀整齐的路枕,向远方无尽延伸着的蛇行般的钢轨,还有远远亮着的一盏红色的信号灯。轨道边上生长着青青绿绿的草和星星点点的花。路基下边,我们来的这一面尽是红砖灰瓦的房屋,平和而又黯淡。对面,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连绵的远山。
      我们在铁轨外侧的枕木边上停下脚步,站着眺望对面的田野。
      “感觉怎么样?”她问。
      “视野不错。肺都在变大。”
      “你来过这里吧?”
      “以前经常来这里玩。”我说,“小时候,我们在铁轨上压钉子,给过路的火车丢石头,还常去那边铁路桥下的小河里抓泥鳅。不过,后来就不怎么来了。就算来,也是路过一下,小时候喜欢做的那些事情,现在一件都不想做了。”
      “你以前来这里,最喜欢做的是哪件事?”
      我仔细想想,答道:“我喜欢躲在铁路桥下面的桥墩上,听头顶的桥上过火车。”
      “躲在桥下?”她问,“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好像雨天躲在家,屋顶上摆了一串雷电。”
      “那样的话,好像挺可怕的。”她笑着说。
      “你常来这里吗?”我问她。
      她摇了摇头,说:“我以前读书,都在我们镇上。”
      “你们镇?”
      “映云镇。你去过吗?”
      “没有。我听说映云水库就在你们镇子边上,对吗?”
      “是有一座水库,但是没有铁路经过啊。”
      “你喜欢铁路?”我不禁问。
      “不是喜欢……”她小声地说,“其实,是因为我还没有坐过火车。”
      “我也没有坐过。”我说,“可能过些天,就有机会了。”
      她看向不见尽头的铁路远处,若有所思。
      “我喜欢大海。”她轻轻地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