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清晨,天边橘红微染。道路两旁只有些早起的奴仆在洒扫,马蹄行在道路上嗒嗒的声音格外清晰。
未几,马车行至皇宫东门。长公主贴身仆妇李姑姑将腰牌递出,马车便顺利通过。
一过宫门便有步舆等候在此,李姑姑将帘子打起,丫鬟放下脚凳,长公主抱着孩子款款走来。步舆旁的老嬷嬷连忙上前请安。“公主殿下,您可算是来了,太后辰时便在殿内,等着看您和小少爷呢。”这老嬷嬷是太后的贴身侍婢,随太后母族赐姓吴,看着长公主长大,说话倒也随意些。
“劳烦母后挂念。”长公主登上步舆与吴嬷嬷随意话着家常,“母后最近可还安好?饮食起居如何?”
“精神头很好,夜里睡觉也安稳,只是时常念起殿下。”吴嬷嬷跟在一旁,谨慎地回话。
“倒叫母后如此挂恋。”长公主轻声细语一句,“多亏了嬷嬷侍候周全。”
“当不得殿下夸赞,老奴本分而已。”吴嬷嬷一路恭顺回话,并不多言其他。
长公主抿了下嘴,便不作声。
辛云谨被长公主抱在怀里,敏锐的感觉到气氛的微微凝滞。仗着地理位置优势,辛云谨打量着他娘亲,只见她眉头微皱,似有心事。
福宁宫大殿内,吴太后安坐骑上,面色沉静,不知在想何事。当内侍来报长公主及至宫门,太后才微微回过神。
“母后。”虽说经常能进宫,长公主还是很想太后。吴太后生两子一女,对唯一的女儿很是疼宠,是以母女感情十分好。
吴太后一抬手,吴嬷嬷就扶住了的正要行礼的长公主。“这是云谨吧,快抱来,让外祖母瞧瞧。”吴太后笑的十分和蔼。
长公主上前将怀中的辛云谨递给吴太后。
辛云谨看着传说中的太后,无意识的嘟着小嘴,小嘴还无意识的吐了个泡泡。
太后抱着辛云谨伸出手逗了逗,辛云谨很给面子的咯咯地笑,“这孩子随你,不怕生,爱笑。”
“您是没见过这孩子闹腾,哭的人头疼。”长公主笑着打趣,手无意识的绞着帕子。
太后见女儿似有忧色,劝解道:“不论皇帝作何安排,自是不会亏待自家人。”
“光禄大夫除了荣誉并无任何实权,女儿……”“好了。”太后冷声打断女儿的话,接着面色缓和下来,“辛震淳是个聪明人,自是明了,余下不要再提。”
“是。”长公主垂下眼帘,就在这一刻她突然发现,母亲还是母亲,但她还有另一重身份——太后。自从颠覆后秦政权起,他们所代表的就不在是忠禄侯府,皇家自是有皇家的生存法则。
辛云谨在旁边毫无尴尬的听八卦,听到这儿就懂了。虽说是周岁带他来见外祖母,其实他娘是想就他爹的情况问下太后。
作为一个婴儿,大人的八卦都不会避讳他。从丫鬟婆子的碎嘴中,辛云谨就知道了他爹称病自请解除兵权,然后被赐了光禄大夫的荣誉闲职。
辛云清不得不赞叹他爹的敏锐政治觉悟,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开国功臣大都是同苦不同甘。死守兵权不放的,下场基本都是安个罪名处置了。
“今个阳光甚好,陪母后出去散步吧。”太后将辛云谨交给李姑姑,“将云谨抱下去休息吧,孩子也累了。”之后便与长公主走去大殿后的小花园散步。
辛云谨被李姑姑带到偏殿休息,奶娘又喂了一回奶。虽然人乳味道难喝,但是为了健康成长,辛云谨每次都会忍耐着喝下去。
被喂完食,辛云谨便挣扎着,李姑姑素来知道他的习惯,便命奶娘把辛云谨放到一旁的软塌上。因辛云谨还小,小玩意都不敢拿出来,怕小孩子塞嘴里,小宫女就站在一旁,谨防他掉下来。
辛云谨就在软塌上爬来爬去,一边消食一边打量还未细细观察的福宁宫。,古时的皇家建筑,雕梁画栋,内里陈设奢华大气,无聊的时候辛云谨就喜欢打量这些。
花园这里气氛也算得融洽,有吴太后的安慰,长公主到底是安心下来。
此时大皇子过来福宁宫请安。
“孙儿请皇祖母金安。”大皇子给太后躬身行礼,长公主侧身避过。“恭请太后金安。”大皇子身后的少年跟着请安。“侄儿见过长公主。”大皇子又向长公主颌首致意。“母亲万福。”少年辛云甫对着长公主一丝不苟的行礼。
“刚说到这时辰,怎么没见着你,这就来了。”吴太后笑着打趣。“孙儿今个耽搁了下,到叫皇祖母挂心了”六岁的大皇子本是板着脸,一副小大人模样,被打趣也显出腼腆之色,“孙儿把云甫带来了。”
“云甫今个在学里读书感受如何?”吴太后侧身拉着辛云甫的手,亲切的问道。
辛云甫偷偷瞅了娘亲一眼,抿了抿嘴答道:“老师学识渊博,小子受益匪浅。”
“这孩子还跟我这谦虚呢。”吴太后笑着打趣。
“都是被他父亲教的,快成个小老头了。”长公主也笑着回道。
吴太后转身淡淡对着吴嬷嬷轻言。“焕颜什么时辰了?”
一旁小太监上前对着吴嬷嬷轻言几句。“主子,未时已过。”吴嬷嬷连忙回道。
“这个时辰。”吴太后轻叹一声,“人老,不中用了,到时辰就困乏。”
“母后仍如花信年华,如何谈老。”长公主低垂着眼脸,“女儿也该告退了。”“小子,拜别太后。”辛云甫一板一眼行礼,
“父皇还要考校功课,孙儿也告退。”大皇子也紧接着请退。
“如此都走吧。”吴太后挥挥手,搭着吴嬷嬷就往回走。
“焕颜,你说我是不是对玲儿太严厉了。”吴太后轻轻吐出一句,声音细微,仿若未言。
吴嬷嬷恭敬的托着吴太后“娘娘对公主最是宠爱。”
“是啊,都是为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