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小溪进城记(五) ...
-
11.
因为这件事,妈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萎靡不振,每次开会的时候她都无精打采的,上班的时候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主任都批评她好几回了。
有好几次,早上醒来的时候,山杏都能看到妈妈红肿的双眼和苍白如纸的小脸。
山杏觉得妈妈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别回头变魔怔了,就想着应该暂时改变一下妈妈的生活环境。总是在熟悉的环境里呆着,难免会触景生情。她就劝妈妈,趁着厂子里现在不是很忙,应该回家去看看。
妈妈已经有两年多都没有回家了,她确实想姥姥了,也想二舅和小姨,所以她听取了山杏的建议,请了几天假准备回家看看。
妈妈提前给姥姥写了信,告知了回家的时间。
当妈妈提着行李风尘仆仆的出现在姥姥面前的时候,姥姥幸福地哭了,二舅和小姨则围着妈妈又蹦又跳。
两年多没有回家了,家里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是以前那种熟悉的味道。
晚上,姥姥给妈妈做了烙馍,炒了鸡蛋,煮了果子油茶。烙馍是纯白面的,用麦秸火烙的,薄而筋,再卷上金黄油亮的鸡蛋,吃一口馍,再喝一口油茶,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喷香的味道,真是不能用语言所能形容的。
这顿饭,妈妈吃得心满意足。
吃过饭妈妈把提包里装的点心偷偷拿了出来,是一包龙虾糖、一包红豆饼干和一包果子糕,这是妈妈在回家的前一天找主任批的条子,在厂里的小卖部买的。
二舅和小姨边吃边发出陶醉的声音:“哦,哦,太好吃了,怎么这么好吃啊!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姥姥也笑着说:“你还别说,这城里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妈妈又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手绢,塞到了姥姥的手里。姥姥打开一看,里面是三十斤全国粮票和四十块钱。
姥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她压低了嗓门问:“小溪,你怎么有这么多的钱和粮票?”
妈妈也小声说:“这都是我平时攒的,这不好长时间没给家里寄钱了,我这次回来就给带回来了。”
姥姥又哭了,她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你怎么攒了这么多钱啊?你在外面是不是都舍不得吃啊?你看看你瘦的,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建国也能给家里寄钱了,你以后就不要攒钱给家里了,你自己留着花吧,你也吃点好的,也买件好看的衣服……。”
妈妈:“娘,我没有舍不得吃啊,你别看我瘦,我身体好着呢!我现在一个月工资三十二块钱了,哪能花的完呢!”
已经很晚了,二舅和小姨早已进入了梦乡。姥姥和妈妈躺在一个被窝里,娘俩仿佛有说不完的体己话。妈妈伤心的把林然的事情告诉了姥姥,姥姥沉默了半晌说:“以后还是找个工人吧,这样稳妥些。”
姥姥告诉妈妈:“学校已经停课了,建军和小琴都不上学了。这建军好歹也上到了初三,可小琴才刚上初一啊,这就不上学了,天天想着到外面去。建军说他好些个同学都出去串联了,还说外面的世界有多好,要不是我拼命拦着,他们俩估计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妈妈说:“娘,你可千万得把他们两个看好了,现在外面可乱了,还是让他们呆在家里,哪儿都不要去。”
姥姥:“我知道,家里的事儿你就放心好了,倒是你自己的事儿你可要多上点儿心啊!娘也帮不上你,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这要是在咱们这儿,娃都遍地跑了。”
妈妈:“娘,我知道了。”
娘俩就这样想到哪儿就唠到哪儿,渐渐地,妈妈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姥姥替妈妈掖了掖被子,疼爱的看着这个大女儿,心里流淌的全是满满的爱。
妈妈在家呆了三天,这几天姥姥变着法儿的给她做她喜欢吃的饭,还包了一顿野菜馅饺子,妈妈感觉心情好多了。
第四天的上午,妈妈要走了,姥姥照例拉着妈妈的手抹眼泪。妈妈叮嘱二舅和小姨哪儿都不许去,在家里照顾好姥姥,照顾好家。
12.
回到城里后,妈妈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无休止的开会、上班;再开会,再上班。人们都已经变得麻木了,女人们在开会的时候偷偷织毛衣,男人们则偷偷地打瞌睡。
方姐又给妈妈介绍了两个,见过面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妈妈有些灰心了。
一天开完会后,方姐偷偷叫住了妈妈,说是又给妈妈物色了一个,这个男孩子既老实又本分,应该会和妈妈的心意。
妈妈本来是不抱希望的,但是又不想驳了方姐的一番好意,就想着见见就见见吧。
可是当妈妈见到了这个男孩儿时,不禁大吃一惊。
说实话这个男孩儿长得还是蛮帅的,高高的个子,笔直的腰杆儿,国字脸、高鼻梁,一双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
可是第一次见面,他竟然耍筒只穿了一件油渍麻花的黑棉袄,棉袄最上面的扣子没有扣,露出里面黝黑的脖子。他的棉袄外面没有穿罩衣,下面穿了一条黑色的肥大的棉裤,同样没有穿罩裤。大冬天,他竟然光脚穿了一双单布鞋,头发很长,乱蓬蓬的,有几缕恨不得都遮住了眼睛,而且还胡子拉碴的。
看到妈妈皱起了眉头,方姐就数落那个男孩:“你看看你,出门也不知道换身衣服,你咋这么不讲究啊!”
我妈转身要走,被方姐拉住了:“小溪啊,先别走啊,来都来了,就聊几句吧。我家里还有点儿事,我就先走了,你们两聊聊吧。”
方姐走了,妈妈不说话,那个男孩儿也不说话,两个人就默默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那个男孩儿突然脸红脖子粗地说话了:“对不起啊,我,我的工作服洗了还没干,方姐又说的急,本来我是想借一身衣服的,可我害怕耽误了时间,就,就穿成这样出来了。”
妈妈低着头淡淡地说:“没关系。”
那个男孩又说了句:“那,那我们走走吧。”
两个人就在街上慢悠悠地走,也不说话。妈妈能感觉到他很紧张,天很冷,可是他竟然出了一脑门子的汗。走着走着,走到了一家国营饭店门口,妈妈闻到了一股烤包子的香味,感觉肚子很饿。
她停下了脚步,看了看身边这个男孩儿,犹豫了一下说:“那个,这都到饭点儿了,要不我们进去吃点饭吧?”
那个男孩儿一下子变得惊慌失措,他满脸涨得通红:“那个,那个,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晚上还有点儿急事,我就先走了。”
话刚说完,那个男孩儿撒腿就跑,妈妈能感觉到有一阵风从眼前刮过。
妈妈不知道这个男孩儿是属于哪个路数的,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奇怪的人。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方姐看到主任出去了,就悄悄地把妈妈拉到一旁:“对不起啊小溪,大姐要向你道歉。”
妈妈:“道歉,方姐你说什么呢?”
方姐:“小溪啊,都怪我事先没有了解清楚,昨天给你介绍的那个男孩儿,家里头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方姐都后悔死了,不该把他说给你的。”
妈妈有点好奇地问:“他们家条件怎么差了?”
方姐:“你不知道啊,他们家里特别穷!他兄弟姊妹九个,他是家里的长子,他以前当过兵,退伍后被分配到了轧钢厂开叉车。要说他这个人还是蛮聪明的,学东西也快,干活也踏实,他们车间主任特别喜欢他。他家成分还特别好,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哎,就是家里太穷,你看把他拖累的,他每个月发了工资就给家里寄钱,是个孝顺的孩子。”
听到“孝顺”这两个字,妈妈的心动了一下。她本身就是个特别孝顺的人,所以对孝顺的人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妈妈感觉一个孝顺的人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他能孝顺自己的家人,将来结了婚对妻子、对孩子也一定错不了。
方姐见妈妈不说话,就说:“小溪啊,回头有合适的大姐再给你介绍,这个人大姐就给你回了吧。”
妈妈:“啊?方姐,先别急着回啊。”
方姐:“怎么的,就他家那个条件,你还想和他处啊?”
妈妈:“我,我再考虑考虑吧,总之,你先别回就是了。”
方姐点着妈妈的脑门儿说:“你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行啊,那你就再考虑考虑吧。”
晚上下班的时候,山杏说找丰收有事,先走了。等妈妈把东西收拾好后,人基本上都快走光了。
走到厂门口时,妈妈被一个男人叫住了。她仔细一看,又是大吃一惊,原来是昨天见面的那个男孩儿。
他今天倒是穿的很干净。一身儿合体的洗的发白的瓦灰色咔叽布工作服,脚上虽然还是穿着单鞋,但是这回穿袜子了。头发输得整整齐齐,带着一脸朴实憨厚的笑容有些局促不安地看着妈妈。
妈妈:“怎么是你啊?你来这儿办事啊?”
那个男孩儿说:“不是,我,我是专门来找你的。昨天我忘记自我介绍了,我,我叫丁国庆,今年二十五了,我上头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下面有还四个弟弟、两个妹妹。”
这个丁国庆,就是我的爸爸。这是爸爸、妈妈的第二次见面。
妈妈心想:才比我大两岁啊,怎么看着这么显老啊。
爸爸还在絮絮叨叨地介绍他家里的情况,妈妈冷冷地打断了他:“你找我什么事儿啊?”
爸爸面色有些凝重:“昨天的事儿,我向你道歉。”
妈妈:“道什么歉啊,没有这个必要。”
爸爸:“有这个必要,我昨天刚一跑就后悔了,我不该跑的。”
妈妈:“你说你跑什么跑,我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你?”
爸爸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对不起啊,我,我昨天走的急,我正在宿舍洗衣服,方姐托人给我捎话让我赶紧过去,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急急忙忙赶过去了。结果我,我忘记带钱了,身上,一分钱都没带。”
妈妈:“哦,没带就没带吧,那也没必要跑啊。”
爸爸紧张地搓着手,一脸愧疚:“我知道,我知道,都是我不对。”
两个人一时无语。
爸爸忽然想起了什么:“桃小溪,咱们去吃饭吧,我今天带钱了。”
妈妈:“还是算了吧,我等会儿去食堂吃。”
爸爸一脸渴求地说:“你就去吧,好吗?别生气了。”
妈妈:“谁生气了?行,去就去吧。”
两个人又去了昨天经过的那个饭店,爸爸点了两碗面。
面端上来的时候,妈妈看到自己的碗里有粉红色的肉丝,而爸爸的碗里只有一撮青绿。
妈妈狐疑地看着他,爸爸感觉到了,他讪讪地笑着说:“我不喜欢吃肉,所以我要了碗
素面,给你要的肉丝面。”
妈妈:“我也不喜欢吃肉。”
爸爸:“你就吃吧,你看看你瘦得,再说了我们厂食堂的伙食好,油水儿大,平时我没少吃肉。”
妈妈心想: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刚说了不喜欢吃肉,又说平常没少吃肉。哼,就你们家那条件,你还经常吃肉?骗鬼去吧。
但是妈妈当时并没有戳穿爸爸,她从来都很顾及爸爸的面子。
妈妈把碗里仅有的几根肉丝都挑到了爸爸的碗里,爸爸嘴上说:“不用,不用。”又把肉丝夹回到妈妈的碗里。
妈妈有些生气,声音不自觉的就大了:“你夹来夹去的干嘛呀?让你吃你就吃,不许再夹了啊?”
爸爸看妈妈生气了,就不再坚持了,两个人默默地吃饭。
虽然刚才妈妈凶巴巴地吵他,但是爸爸感觉心里暖烘烘的。他觉得妈妈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妈妈,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不敢说。
爸爸觉得妈妈和别的女孩儿不太一样,到底是哪儿不一样,他一时也搞不清楚,总之就是不太一样。
吃完饭,爸爸送妈妈回宿舍,路上他鼓足勇气问妈妈:“桃小溪,你,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妈妈有些害羞:“什么,什么怎么样?”
爸爸鼓足了勇气:“我,我觉得你人特别好,你觉得我呢?”
妈妈脸有些红了,她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我们才见了两次面,我还不了解你呢!”
爸爸就傻傻地笑:“就是,就是,那个,我们以后经常见面好不好?这样你就能充分了解我了,行吗?”
妈妈羞涩地点了点头,爸爸高兴地蹦了起来,用手去够树上的树叶。
妈妈白了他一眼:“你干嘛呢?”
爸爸美滋滋地说:“没,没干嘛啊!”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频繁地见面。方姐不止一次地提醒妈妈:“小溪,你可要想清楚了啊,你要是嫁给丁国庆,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
山杏也劝妈妈,可妈妈就是不听。她越和爸爸接触,就越感觉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她感觉自己应该不会看走眼,至于将来的日子,她已经下定了吃苦的决心了,又不是没有吃过苦,有什么好怕的?
接触了一年多的时间,中间妈妈还带爸爸回了一趟东水村,姥姥对这个老实本分的姑爷也十分满意,两个人就把结婚的日子定了下来。
其实在这中间,妈妈不止一次地和爸爸提过,想去爸爸他们家看看,可爸爸死活就是不同意。他说他俩的事已经写信告诉家里了,家里是一百个支持。他还说他们家那里全是山,路不好走,再说了厂里活儿也忙,不好请假,他说等结了婚再回去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