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锦衣侍卫(下) ...

  •   吱呀的机关转动声响起,打破两人间些许尴尬,正是看守送了今日的饭食,粗鄙不堪,到也勉强能下咽,长平端着碗细嚼慢咽,看着飘羽有些狼狈的,不停掀开面具进食,原本前几日都看惯了的,偏偏今日觉得格外不忍。
      “郡主要觉得心疼,就接着跟我讲昨儿的故事罢。永乐帝攻入北京城,之后怎么了?”飘羽放下饭碗,看着脸都快皱成包子样的长平,笑吟吟出声要求。他是行伍出身,父亲是军官,母家是商人世家,家中并不重视教育,他唯一熟知的历史不过是锦衣卫的来历罢了,因此听长平将大明开国演义,建文帝朱允文和永乐帝朱棣,叔侄之间夺位之争听得津津有味,每每缠得长平不耐烦继续为止,此时正好看在她愧疚的份上要她往下讲。
      长平闻声瞪他一眼:“食不言寝不语。”但看着飘羽那一脸可怜巴巴的神色又有些不忍,勉强吃了几口放下饭碗,想了想接着昨天的头绪往下讲:“那方孝孺就算被永乐皇帝的侍卫夹着,强迫他跪下来,依然直挺挺着身躯强行不跪,他被两旁太监打得满嘴血沫,依然倔强地说‘殿下今日所为,百世难逃一个篡字’。他宁死也只肯称一声‘殿下’,永乐帝一怒之下,下令将方孝孺十族抄斩……”
      飘羽听到此刻,‘啊’的轻呼一声:古代历史上,有种残忍的罪行,会株连九族,所谓九族,可能今人不了解,在古代这实在是一种惨绝人寰的刑法,包括出嫁的姑母、姐妹、女儿,以及外祖父(母),岳父(母)家所有人全部杀光,这是何等惨无人道的株连刑罚!
      而方孝孺,比之传统意义上的株连九族,额外还多了一族是什么呢?那就是把他的学生也算在同党之内,一同诛杀。换句话说,朱棣是想让和方孝孺有关系的所有人,都不要活在世上!
      飘羽的眉目中透出震动和惋惜的神色,长平也觉得有些不忍,方孝孺固然是愚忠,而因为他一句忠心,被他牵连致死的数百家人,该有多么无辜可悲。她叹了一口气,继续往下讲:“到方孝孺被绑上刑场那一日,因为他一直大骂永乐帝,因此早就被狱卒敲掉了牙齿,割断了舌头,他血流满口,只能用愤怒的眼神望着天上一轮红日,腰斩刀下,方孝孺身子裂开半边,但仍挣扎着,用血淋淋的手指写了十九个半的‘篡’字,最终血竭而亡。”
      长平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总觉得有股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要怎么样的信念,才能在身子被砍成两半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控诉篡了侄儿皇位的永乐帝?那十九个半血淋淋的‘篡’字,想起来就觉得寒颤,因此这个方孝孺也是她读明史时记得最深刻的人物。
      “奇怪,这段故事,我怎么就觉得熟悉……”飘羽抓抓脑袋,“我们锦衣卫的忠魂堂里,也奉着一位水缇骑,代号‘书圣’,他不通武功,却智谋百出,也是为了护卫皇帝而身亡,临死的时候,也是这般用血写了一地的控诉,历代锦衣卫对他的事迹都是交口传诵,奉为忠义之榜样。你说的这位方孝孺大人,应该就是他。”
      飘羽说着,深深叹了一口气:“原来他竟然死得这般惨烈。”
      长平听到他的话,却是兀然想起她早就想问的一件事:“锦衣卫里都用代号称呼,不留俗世名字吗?”
      “嗯,这是自然,既然身为锦衣卫,也就是要抛去俗世的身份,一心效忠皇帝,”飘羽答得分外认真,年轻的眼眸里是难得的严肃。
      “那,飘羽的本名是什么,可以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我本姓袁,名绛。”
      袁绛,长平心中默念一遍,她偏头看看飘羽,他姓袁,父亲在山海关做总兵,她原来怎么从来没往这方面联想过呢,她咽了咽口水,有些小心翼翼地问:“你父亲,是不是袁崇焕?”
      飘羽闻声垂手而立,神色肃穆:“正是家父。”
      有些模糊的历史终于在长平面前逐渐穿上一个个清晰的圆环,抗金名将袁崇焕,将皇太极打得不停战败,后来被皇太极的用反间计杀死,崇祯皇帝自毁长城,被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在煤山上吊自杀……这历史,总算有了点她熟悉的影子。
      只是,当今皇帝是天启帝,不是崇祯帝,还是说什么庙号年号的不同?长平从来就没搞清楚过这个,想了片刻,看见飘羽仍直直站着,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疑虑:“郡主为何,提起家父?”
      我能说你父亲日后是被皇帝猜忌,背上叛国的罪名,在菜市□□刮一千多刀而死吗?
      “……也没什么,”长平不觉得在此刻把事实说出来能有什么改变,根据她对历史恍惚的记忆,袁崇焕是个忠君爱国,一根筋走到底的武将,这样的人,就算告诉他未来的命运,他还是会英勇无畏的为国而死吧?长平想了想,斟酌着说:“你父亲性格过于耿直,当心被小人陷害。”
      “父亲被小人陷害的还少了去了。”飘羽闻声倒是松了一口气,摆了摆手,“之前就被罢官过一次,若不是母亲,父亲只能带着我们回闽南乡下种田了。外面都说爹如何如何,书生风流,将军常胜,可在府中上下,都是娘一个人忙里忙外的打点。”
      他说着坐下来,先费力的扒了两口饭,将空碗丢到一边,看着长平还在看着他等下文,忍不住有些抱怨地说:“爹爹为人刚直,一说话就得罪人,若不是娘在京城中为他处处打点,又暗地筹集商队,往军中送粮,我和爹爹在山海关,这三年都得喝西北风那!”
      “什么?”长平听到此处明显吃了一惊,大明的国库,居然已经困窘如此,连抵御后金这么重要的军队,都发不了军饷,居然还要靠民间筹集?
      “小郡主在地牢里倒是过的惬意。”阴恻恻的声音,顺着铁窗的通道响起,牢中两人都是一惊,仰头望去,机关咯吱转动的声音响起,从未开启的厚重石门,在两人身侧悄无声息的滑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