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脱险 ...

  •   夜里起风了,偶有落叶被风吹得打旋。
      这么晚了杨县令怎么会召见自己?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陈圆圆随着官家穿过庭院,等在门外待命。
      杨大人手里捧着极精致的白玉茶碗,玲珑剔透,胎薄如纸,耀眼的红烛照在茶碗之上,光转无限明润剔透。
      小心地看了看,杨大人和夫人正襟危坐的看着自己,便知是个严肃的事情。
      杨大人倒也爽快,直接告知她,这位京城来的吴大人有心纳她为妾。
      陈圆圆的心一沉,果然不是什么好事……
      夫人见陈圆圆半响没回话,插言道:“吴伟业大人官居高品,你嫁过去自然也不会亏待于你,日后若是成了亲,我这个县太爷夫人见你都是要行礼的,圆圆,我和老爷苦心为你选的这门亲事,也算是慰藉你逝去的姑母了。”
      陈圆圆万万没有料到一直待自己不错的杨夫人会出此言,更让她心惊的是听到“吴伟业”这个名字,她瘦小的身躯不禁微微轻颤,她知道著名的《圆圆曲》便是出自一个叫吴伟业的文人笔下,如今这个吴伟业若真是书写《圆圆曲》的人,那么足矣说明;自己就真的穿成一代红颜“陈圆圆”了。
      赶紧跪了下来:“民女自进了杨府以来,承蒙老爷、夫人垂怜,待圆圆如己初。圆圆自当日后在府里当牛做马回报老爷夫人。”
      “呵呵呵,你有此孝心甚好,我和夫人也对你有不舍之情,特别是小女,但是毕竟你已经到了待嫁的年龄,我们也不好误了你的前程。吴大人本是我同僚,此去随他进京,必能让你享尽荣华,总比呆在这个小县城里面好一些。日后嫁了过去,还望陈姑娘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多多替我在吴大人面前美言。”听了杨县令的话,陈圆圆的无助感油然而生。
      突然明白了,杨县令这是利用自己往上爬,暂且不说那位吴大人的长相品行,单说这个奉命指婚,她也是接受不了的。曾经这辈子她最想嫁的人是任骄阳,除了他,她心里对任何男人没动过感情,更没想过在这个战乱纷飞的世道里面把自己草草的嫁了。
      现如今这个杨县令借着曾经有恩于己,想把自己献出去换个官当,呵呵,还真当她是陈圆圆了?
      看着陈圆圆半天没答话,夫人有点按耐不住了,说话的语气里有一丝陈圆圆不熟悉的陌生感:“圆圆,我和老爷的一番美意,希望你莫耍孩子气。”
      陈圆圆闻言猛地抬起头:“老爷、夫人,民女实在是舍不得离开你们,还有小姐,小姐知道此事吗?”
      见陈圆圆并无妥协之意,杨县令脸上呈现出明显的不悦:“陈姑娘莫要以小女说辞,我就这么告诉你吧,莫说她知不知道此事,倘若今日吴大人看上的是小女,我也会同意的。”
      杨县令此话一脱口,陈圆圆心里“咯噔”的抖了一下,这么说,此事就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她努力抚平自己内心升腾的怒气,稍作沉思答道:“杨大人,民女愿听从您和夫人的安排,在此叩谢老爷和夫人的养育之恩、知遇之恩。”说完趴在地上磕了个响头。
      退出书房后,陈圆圆突然感到回卧房的路变得很长很长,她该怎么办?
      这又将是个不眠之夜,她或许需要制定一套或者几套逃脱的计划,自己一个二十一世纪长大的女性,怎么会轻易的受人愚命,任人宰割?
      吴大人得知美人已经应允给自己做妾,心里美的不行,吃过早饭便催赶着要上路。
      而此时的陈圆圆也已经准备好了包裹,临行前,她拒绝了杨夫人的一盒首饰,只是接受了杨小姐的一枚发簪,顺手戴在了头上,可以用来防身,刺破谁的喉咙,或许是自己的......
      不管怎么说,杨小姐待她还是不错的,只是自己贫困交迫的,没有什么可以回赠与她。心里暗想;如若今生还能再次遇见,一定好好报答。
      官船在湖上缓缓而行,陈圆圆一直在弹奏着琵琶给吴伟业听,她甚至都未正眼瞧上他一眼,心里满是离愁,关于二十一世纪、关于姑母、关于杨小姐......
      当官船到达苏州城的时候,吴伟业见陈圆圆一直郁郁寡欢,命人停船,问陈圆圆:“陈姑娘可知这苏州城乃名城,有很多秀丽的山水、亭台楼阁,姑娘可否愿意在此观赏半日。”
      陈圆圆没想到他会在苏州停船,事先准备好的逃脱计划都要先搁置一下了,因为眼下就有一个绝好的借口。
      “噗通”一声,陈圆圆跪在吴伟业面前,掩面拭泪:“大人,小女自幼由姑母抚养长大,现如今姑母虽去,但是姑父同两个姑表弟都在苏州,也是小女当今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小女出嫁是个大事,而且又是嫁与吴大人做侍妾,此去了苏州不知何日再与他们相见。如果大人准许,让小女去看望他们一眼,并告之这一喜讯。”
      她故意把婚事说成自己很愿意的样子,吴伟业眯着色眼上前扶起陈圆圆:“陈姑娘不必行此大礼,我差人送你去就是了。”
      有了官差跟随自己,陈圆圆打听起姑父所在主家就不难了,当然,她心里清楚这个吴大人派了两个身材高大的官差跟着自己的目的,定是怕自己半路跑掉,一路上,她开始觉得逃跑无望了,心里便开始暗暗琢磨下一计策。
      且说这邢阿三当真改了往日酒鬼的德行,在苏州一官家做厨役,手艺是祖传的,很得主家赞赏,人缘也是不错。
      见到陈圆圆来寻自己,更是意外。
      听了她简单的倾诉后,邢阿三道:“这怎么使得,杨县令怎能将你许给他人?你姑母又没将你卖给他。”陈圆圆竖起食指:“嘘,姑父小声点,外面有官差。”邢阿三并不害怕:“不打紧,我已经让他们去后房喝酒了。”
      这个吴大人官居高品,如果就此爽约,肯定会波及连累姑父。再说自己本是一名女子,身单势薄,根本斗不过他的。陈圆圆沉思了片刻:“姑父,你上次和我说过,在这结交了不少朋友吧?”
      邢阿三点头:“你姑父早前喝酒误了不少事,但是做饭的手艺是家传的,还是能摆上台面的。平日,谁家有个什么红白事都喊我去,就这样也算结交了一些朋友。”
      “有没有体面一些的文人?”陈圆圆此时心生一计。
      邢阿三回道:“当然有啊,本地的不少文人才子都喜聚众饮酒,每次都会叫姑父我去做几道好菜助兴。”陈圆圆听了暗喜附在姑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邢阿三不断的点头。
      一个时辰的光景,十几位颇有文才的文人们被邢阿三找来了,见了陈圆圆这等美人,又听得她的遭遇,众人顿时义愤填膺纷纷出谋献策。
      约莫黄昏时分,陈圆圆和姑父还有七八位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雅士来到了码头边。远远的就见吴伟业站在那迎接。
      众人一一行了礼,陈圆圆说道:“吴大人,我姑父素日和这些文人交情不错,今日闻听我要出嫁,特地来送我一程。”说完她仔细看着吴大人的表情。吴伟业本身是个自视清高的文人,一听这些都是苏州小有名气的儒雅人士,马上来了兴致,笑着和大伙攀谈起来。
      陈圆圆见时机已到赶紧又说:“吴大人,我姑父听说你是在京为官,又是远近闻名的文人雅士,要带我走,有个条件,由不才的民女出个对联,你若能对上,我可以跟大人走,如果对不上我要同姑父回去,待有朝一日大人对得上了,圆圆愿意在此地等待大人。”
      吴伟业没有料到陈圆圆会出此计策,心里暗悔不该学什么雅士停船让她看什么风景,眼下这个形势,他必须得答应这个条件了。不然,会被这些酸文人看轻,日后岂不被人耻笑:“好吧,我依你就是。”
      陈圆圆仍旧不忘礼数的向吴伟业深鞠一礼,清丽脱俗的脸上一脸的淡然,事先众文人研讨过将昆山城里的三座桥;酒坊桥、通河桥、无不利的桥名,出了个上联:“酒坊通河无不利。”
      吴伟业当下懵了,想了半天也没对上来,毁约吧,当着众人的面又做不出来。陈圆圆见势赶紧跪倒在地:“谢谢大人承让,祝愿大人此去一路安好。”此言一出,那吴大人气得直跺脚,看着周边这些个文人雅士们都睁着眼睛盯着自己,只好作罢。
      经此一险,二十一世纪来的陈圆圆深知这女人的美貌随时会惹祸上身。从之前的江苏小镇到如今这苏州城,她所到之处见得美女并不多,其实她心里明白的很,自己这张脸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了。
      陈圆圆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历史,动荡的改朝换代马上就要到了。想要平平安安的度过这穿过来的余生,必须放下贪图名利的虚荣心,不显、不露才能少惹是非。
      随着姑父与两个表弟在苏州城安顿下来的陈圆圆,捡起姑母传授的活计替人家制作衣物,缝缝补补的,以维持生计。邢阿三却在这时患了严重的腿疾,被主家辞退了。一家老小要吃饭,姑父的腿又要请大夫,养家的重担便落在了陈圆圆的肩上。虽说两个表弟有一个也已经十三四岁了,但是圆圆不忍心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干苦力。
      就在为难之际,邻家一位中年妇人找到圆圆:“陈姑娘,前几日我来你这取缝补的衣服,你可还记得?”陈圆圆微微点点头:“当然记得。”
      “我说陈姑娘呀,我是在苏州昆曲班里的洗衣工,平日里要洗要逢的衣服甚多。班主是个女的,带人甚是和善,不如姑娘随我去,找找班主,如果她肯留你在戏班子,肯定比你这样在家收零散的活儿赚得多。”热心的邻家阿嫂让陈圆圆心里好暖,不管是在什么朝代,还是好人多过坏人。
      初见班主着实令陈圆圆大吃一惊,竟然是位风姿卓越、气质不凡三十多岁的女人,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种陈圆圆似曾熟悉的干练与精明。而惊着她的,正是那种莫名的熟悉感……
      (注释;《圆圆曲》的词作者吴伟业,因想要招纳陈圆圆为妾遭拒,怀恨在心。于是就在《圆圆曲》中把自己怀恨与嫉妒都发泄出来,不仅污蔑吴三桂,又侮辱陈圆圆是红颜祸水,从而反映出他的人品德行极为卑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