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归途再遇 [修] ...

  •   颜渊这个名字,取自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当初学《窦娥冤》的时候他可没少被班里的同学笑话。

      长大后,他才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期望。

      火车自最后一处经停站驶出,颜渊站起身,略微舒展身体。

      他的体态本就清瘦,又在这种老式车厢的硬座上连续坐了好几个小时,肢体活动间,麻木的僵硬感从身体各处传来。幸好,再有一个多小时,火车便可以到达终点站。

      想到火车到站后,自己还要在前往家乡的大巴上颠簸大半天,颜渊不禁长叹一口气。

      眼看就要到中午了,为了接下来自己的肠胃着想,他从架子上的背包里翻出一盒泡面,放好调料,到开水间去接水。

      端着面桶从开水间往回走的路上,颜渊无意中抬头。

      正如他每次回家一样,列车行至这里,车厢已是空空如也。往常都是他一人独享安静的车厢,直到终点站下车,再与站台上的寥寥数人拖着行李一同走出车站。

      然而这次有所不同,除了他以外,车厢里居然还有一人,是一直坐在他对面的青年。

      青年似乎是受到了他的感染,颜渊回来时,他正在往一桶红烧牛肉面里挤酱料包。

      等待开水将面泡开的期间,颜渊靠在椅背上,望着青年起身接水再回来。

      这是他上车以来头一次好好观察青年。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青年与他一样,从起始站一直坐到现在。青年一直戴着耳机,不管是醒着、睡着,或是去泡面,他的耳机一直没有摘过。

      或许这是他表达旅途无聊的一种形式吧?

      颜渊百无聊赖地揣测道。

      青年端着泡面回到座位上,他应该是同样注意到了车厢里的状况,坐下时对颜渊露出一个友善的微笑。随着微笑,他的左脸上露出一个小酒窝。

      不论是着装、神态,亦或是那个一闪即逝的酒窝,颜渊都从青年身上感受到了他所没有的青春与活力。两人的年纪可能相差无几,但他确实体会到了两人间仿佛代沟一般的差距。

      也许是自己真的老了吧?

      而实际上,颜渊才二十六岁而已。

      那个微笑过后,颜渊收回视线,两人间的第一次交集也就到此为止。

      ***

      火车抵达,颜渊背起行李匆匆赶向长途车站。

      他出生的村子在一条小山沟里,以前他到镇里上小学,都要趁着天黑翻过两道山梁,才能到达通往镇子的土路。学校为了照顾他们这些学生,每周一都是下午开始上课,周五只上半天。

      那时候爸爸牵着他,不厌其烦地叮嘱他靠边走、注意脚下,总要陪他在土路上走到天亮才离开。而每当周五放学,爸爸也总在半路上等他,陪他翻山回家。

      直到后来他上高中,国家扶持乡镇建设修了条通向山里的公路,这才有了出入山里的大巴。

      开始的时候,大巴每月才开两趟。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这趟车归入公交路线,但也是每天上午下午各发一趟。

      下午的大巴固定三点半从镇里发车,而火车到站一般在十二点十分左右,颜渊下车后要先坐车赶到镇里,时间本来就有些紧。加上坐车的都是固定村寨里的人,出出进进,日子久了司机也能认个大概。有时他看人上得差不多了,经常提早发车。

      颜渊曾经碰到过两次这种情况,他也没办法,只得在镇上留宿一晚,赶第二天上午的大巴车。

      好在从火车站赶到镇里只需要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镇里的车每三十分钟便会发一趟,只要司机没有提前太早,他一般都能赶上。

      然而就在买票的时候,排在颜渊前面的大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跟售票员起了争执。等他再换窗口排队买着车票,上一班车刚刚离去。

      待他抵达小镇,距前往村子的大巴发车仅剩不到十分钟。

      幸亏下车的地方与大巴在同一个车站,颜渊以最快的速度买好车票,立刻冲向停车的地方。

      小地方的长途车站,其实连城里某些线路的总站都比不得,没有固定的站台,只有一大片插着站牌的空地,能让车出发时不至于产生堵塞就好。

      他火急火燎地赶到自己所乘班次的站牌,所幸大巴停在哪里,连发动机都还没启动。他小跑几步卸掉前冲的力道,长出一口气。

      司机正蹲在路边抽烟,见一个大男人飞奔过来,他抬起眼皮瞅了两眼。

      颜渊每次回家都做下午这趟车,司机看着他倒也面善。颜渊把票递给他,他看也不看地撕掉一块撇到地上,把剩下一半塞回颜渊手里。他挥挥手,示意颜渊上车。

      车内坐得半满,颜渊找到车内仅剩的一排两人坐,坐进靠窗户的位置上。他把包扔到一边,擦掉额角因为刚才的猛跑而出的薄汗。

      一辆大巴与他所在的车擦身而过,浓烈的尾气味从打开的窗户飘进来。

      这附近停靠的,都是通向他家乡所在山区的大巴,这些大巴沿着不同的公路深入大山,将回家的人带进去,再将离家的人带出来。

      在车上坐了一会,车外司机抽完烟,爬上驾驶座关门发动汽车。

      大巴开始提速,颜渊看了眼表,一点二十八,今天到是基本准时。

      然而大巴尚未前进几米,车身突然一顿,颜渊听到车前门打开再关上,似乎是接了什么人上来。
      而后,大巴再次上路。

      颜渊维持着望向窗外的姿势,对这个差点赶不上大巴的人没有丝毫探查的兴趣。

      不过事情再次出乎他所料。

      “请问,这里有人吗?”刚上车的那人走到他旁边,属于青年男子的声音响起。

      颜渊身体一震,他转过头,发现那人正是火车上的青年。

      青年看见颜渊也是一愣,随即再度露出一个微笑,说道:“是你啊。”

      颜渊点头,他拿开背包,放在怀里自己抱着:“坐吧,没人。”

      “谢谢。”

      青年跟他说话时摘掉了耳机,这种礼貌的举动赢得颜渊不少好感。

      这次巧遇,令颜渊又多看了青年两眼。

      说实话,他感觉青年不像是这附近村里长大的人。虽然只说了两句话,在他听来,青年的普通话很标准,听不出有哪里的地方口音。而且青年的笑容、礼节、语气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分的亲近,也不会让人觉得怠慢。

      人生来皆是一张白纸,脾气秉性除了一小部分来自遗传,更多的是靠后天环境培养。

      比如颜渊,他刚工作那会因为紧张,经常不由自主地面无表情。他怕人说他溜须拍马,也从来不主动与人攀谈。为此,他在公司里人缘一般,没什么人愿意跟他说话,还失去了不少机会。

      后来见的场面多了,这个毛病才渐渐有所好转。

      这倒怨不得他,像他这样来自山沟里的人,光是拼命学习考出去就要耗费他们全部的时间精力,又哪来的环境和条件锻炼这些?

      更何况,他们这个地方虽然闭塞,可消息在各村之间传得到是极为迅速。真要是谁家出了个青年这等品貌的人,这十里八乡的恐怕早就传疯了。

      估计是来走亲戚的吧?

      他扭头看向青年,发觉他又将耳机戴了回去,便放弃了攀谈的念头。

      大巴不断向着大山深处驶去。

      颜渊出生的村子,是大巴停靠的第十二站,在之后还有两站就是终点。

      站名叫“小泥沟”,这是老一辈传下的叫法,沟里有两个自然村,颜渊的村子靠东,所以被叫做“东沟村”。

      每当快到站时,司机都会吆喝两声站名,如果站牌下面没人等车,也没有乘客要下车,司机便会直接开走。与火车上的情况相同,大巴走走停停,当快到小泥沟的时候,车上已经不剩下什么人了。

      让颜渊感到意外的是,青年一直都没有下车。

      听到司机吆喝“小泥沟”,颜渊起身,将背包甩到背上。

      与他相同动作的,还有青年,两人不禁看向对方,难掩脸上的惊诧之色。

      下了车,两人并排站在公路边缘的土地上。

      青年摘下耳机,他将耳机线在手上随意缠绕两下揣进兜里,主动搭话道:“真巧,没想到你也在这里下车。”

      “我去东沟村,你呢?”

      “我也要去那里,”青年露出惊喜的神色,“这边我第一次来,搭个伴吧。”

      颜渊点头,指向站牌不远处的土路:“其实现在比以前好走多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了。”

      “谢谢,”青年伸出手,“我叫叶永宁,怎么称呼?”

      “颜渊。”

      颜渊伸手,与叶永宁握在一起。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归途再遇 [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