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琳琅一路随江河飘荡,来到最近的码头已是第二天的晚上。码头的船家都不见了,此时已到宵禁,大街一片静悄悄的。繁华的扬州城如同沉睡了一般悄无声息。这时候客栈也不好找,没有店家会开门。琳琅想着不能惊动了城中守卫,当即施展轻功越城墙而去。她之前也在扬州附近待过一阵子,所以并不陌生。思量再三,决定夜晚先到再来镇看看。
      琳琅到了再来镇附近的小村,夜深人静,恰巧有一位农家婆婆开门见到她。刚开始时对方有些疑惑不安,只是见琳琅长得眉目温和,而且衣着似是七秀侠女。听完琳琅柔声解释,也就答应让她暂住一晚。
      第二日琳琅早早起来,便替老婆婆做了些针线活。她女红极好。手指针线翻飞,就缝制了几双袜子。难得有一块好点的布料,她也帮着绣了个香囊。老婆婆见着了乐呵呵的。直赞琳琅蕙质兰心。老婆婆常年一人独居,早些年儿子和媳妇出去做买卖生意,难得有人在,自然就跟琳琅多聊了一些。问到琳琅为何深夜出没,琳琅只回自己初出师门,没想到坐船耽误了些时间。老婆婆信了,点点头。
      “最近不大太平。你虽然武功比起我们这些人好,可也要小心。毕竟你也是一个姑娘家。”老婆婆想起昨夜不禁说:“那天晚上我也是见你看着和善,不像坏人。可夜里我见到你,还是吓了一跳。”
      琳琅脸一红,抱歉道:“是我打扰老人家了。”
      老婆婆摇摇头。“这不怪你。只是前些天有些外域人士来了这里,身后背着刀,我看着就怕。他们来这里也不知道是想干什么。夜里我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就不像是这边的人。他们其中一人个子还老高的,皮肤有些黑,但头发却是白色的。他眼珠子是金色的!夜里还泛着光呢。我瞧见怪吓人的,都不敢细看了。”
      琳琅握着针线的手一顿。那一刻她心绪纷乱,居然有一瞬间晃神。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抬起头的,只是问:“老人家,请问你见的这些人后来去了哪里?”
      “都往洛道那边走啦。”老婆婆锤了锤腿。“洛道那边啊也不太平。那里到处都是红衣教和瘟疫。都没人过去了。”
      琳琅问了个仔细后向老婆婆道谢。她缝制好之后把绣品交给老婆婆后就告辞了。老婆婆很是不舍,再三叮嘱她路上小心,还给她捎带了些吃的。琳琅走时回过头去看到老婆婆朝她挥手,不由得笑了。
      最近洛道不是很太平,好些车夫已经不愿意过去了。还好有一车夫要去洛道送货,愿意载上琳琅,正好让琳琅赶上趟。琳琅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身上的盘缠不多,若无办法就只能买一匹马,只是余下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她坐着马车前往洛道,扬州的青山绿水一直蜿蜒,直到消失不见换成混浊不清的灰。扑面而来的怪味让琳琅不适。道上荒芜,不见生机。她穿梭在枯枝和乌云之中。光秃秃的山头层层叠叠,型如迷障。气氛沉闷压抑。
      到了洛道运货的地方车夫就不再深入了。琳琅感激地道谢后按照车夫的话先往村子走一趟。走到半路,她凝神细看,见有两名红衣教女子在山脚下不知在说什么。但见她们提着一个昏迷的小女孩往上走。那女孩脸看起来脏脏的,做的村民打扮。琳琅觉得奇怪,就跟了上去。
      山路仿佛百转千回,琳琅悄无声息地跟在那两名红衣教女子身后。这沿途所到之处尽是一篇荒芜,这里很久以前似乎是有人住的,可惜因为瘟疫所以荒废。也许是快接近自己的地方,那两名红衣教女子似乎也放松了些。听她们谈话,琳琅更是确定,那名昏迷的小女孩是被她们虏走的。
      琳琅沿着屋顶和断墙跟去,一路寻找救那名小女孩的机会。琳琅有些紧张,她初出江湖,没应对过这样的事。只知道此时自己若是不管,这女孩不知会怎样。她小心翼翼地跟着,终于到了城墙拐弯处,她等来了机会。
      可当刀锋逼喉的时候,琳琅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名明教女子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琳琅身后,当琳琅想动手的时候觉察到也是堪堪避开。她惊魂未定,那女子已经欺身而来。当她接近的时候,琳琅终于看清了她的脸。
      琳琅永远记得这名女子,在那个夜晚里她也是这样看着自己。那双幽绿的眼睛就像黑暗中窥视的猫咪,让人毛骨悚然。琳琅觉得浑身发寒,可是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愤怒。
      她仿佛还能看到那把弯刀上粘着师姐的鲜血。她曾经为这森然寒光而害怕,可此刻只剩下愤怒。对自己,和对她的愤怒。
      琳琅迅速抽剑。剑光交击如流光瞬影。一瞬间连那两名红衣教女子也被惊动。
      “谁!”
      那两名红衣教女子发现琳琅,其中一个抱着小女孩的红衣教女子迅速往山上跑,另一名已经冲了过来加入战局。琳琅想阻止她带走那名小女孩,她刚追上去一剑刺向红衣教女子将她逼开,可一转头,森寒的刀光瞬间逼近。
      那是电光石火的一刻,几乎是生死之间。忽然闪出的人影子以极其强势的动作挡住了那把来势汹汹的弯刀。明教女子被突然出现的男子惊了一下,只觉得四目相触,那男子的眼神让她没由来地心惊。几乎是这一眼就足以让明教女子立马辨识到差别。
      她对琳琅是轻视的。因为琳琅初出江湖,并没有杀人的狠劲。可这男子不一样,他从容不迫,杀意内敛。可是明教女子却感觉自己如同被猎人盯上了浑身发毛。他手里一把轻剑轻轻巧巧地就挡下了她的刀。几乎可以断定,如果敢再进一步,他必然会杀了她。
      明教女子虚晃几招然后退开,忽然变故琳琅也有些反应不过来。她看着那身后背着重剑,手持轻剑挡在自己面前的男子。仿佛他站在那里,自有一股稳如泰山的气势。红衣教女子不敢上前,明教女子手握弯刀,看向琳琅。
      “果然那日,不该把你放了。”
      她用不甚流畅的中原话说完。琳琅霍然抬头,她想起那一夜血腥,明教女子的弯刀滴血,远远地看着她。那时候琳琅的剑都拿不稳,比起死亡的惊惧,她更难以置信的是站在明教女子面前的那名男子。也许是因为背光的关系,她居然第一次看不清他的表情。
      “赫连英呢?”琳琅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冷静,她从没想到自己可以那么冷静说出这个名字。“你在,那他是不是也在这附近?”
      明教女子没有回答。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持剑男子眼睛一瞥,转头对琳琅说:“她们唤人来了,走!”
      琳琅抬起头看向他。只觉得十分熟悉。恍惚好像是她出游那天,在绿杨湾边与他有一面之缘。她刚分辨过来,那名男子却笑了。“或者你是要战?”
      他看起来丝毫不害怕,好像后头来多少人都不放在眼里。琳琅想追,但此时他们的人来了久战不利,于是最后还是决定:“先撤。”
      他们施展轻功离开,那明教女子并无追来,那些红衣教女子的声音也渐渐抛在身后了。他们在一密林落地。琳琅一落地,见追兵暂时摆脱了,就说:“她们没追来了,我先回去一趟。”
      男子却是不解。“逃出来了为何要回去?
      琳琅把事情细细说来。男子之前没料到有小女孩一事,此时听了也严肃起来。“此事非同小可,待我去查看。”他把马唤来,朝琳琅伸出手。“姑娘,此刻先上马吧。”
      男子手有薄茧,骨节分明。那是一双武人的手。看着可靠而温暖,琳琅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
      她上马依靠着对方。第一次坐在陌生男子的马背上让她局促,男子倒没那么在意。马儿起跑那一刻她下意识地捉住一小片衣服。她听到对方低声地笑了。
      琳琅想起自己还没道谢,她忙说:“多谢公子相救。我是七秀坊的琳琅,未请教公子大名?”
      男子没有说话。在琳琅以为自己声音被风打散他没听见的时候,他终于开口。
      “连城。”他顿了顿。“藏剑山庄叶连城。”

      一路上策马奔驰,琳琅得知这名叫叶连城的藏剑弟子是师姐的故友,在她不在七秀坊的日子还帮忙照顾过如梭。此时也是经过洛道,发现有行踪诡异的明教弟子,一路跟上才恰巧救了琳琅。琳琅心里的困惑减低了不少,心下对叶连城十分感激。叶连城一路带琳琅去了江津村安顿,打点好后叶连城就对琳琅说:“我先回去查看,姑娘在这里稍作等候,我尽快回来。”
      没想到叶连城独自前去,琳琅下意识说:“我也要去。”
      可是叶连城不同意:“那里太危险。姑娘在这里比较好。”
      琳琅本想再说什么,可是却又犹豫了。并非害怕,而是她明白自己跟去,并不能帮到别人。说不定还会成为顾虑。叶连城没同意她去,是因为她并未有成为他人助力的能力。
      琳琅握紧的拳头松开,点头答应了。
      她在江津村一农户住下,叶连城早就打点好一切,农户一家待琳琅很是亲切。可能是叶连城特别叮嘱过,农家人怕她不适应,还经常跟她闲聊,拿了不少好吃的给她。琳琅一一道谢,心里却惆怅。
      她仿佛总能被护得很好,可是却护不了那些待她好的人。叶连城让她想起师姐,以前师姐为她打点一切,她未曾细想过什么。可师姐不在了,她想了很多。她一直接受着别人的善意,可是当独自一人的时候,她又能干什么?
      等到了晚上叶连城还是没回来。琳琅睡不着,她起身到村子附近的林子练剑。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名明教女子,她的弯刀近在咫尺。琳琅本能地记得对方的一招一式,她尝试着想如何才可以见招拆招,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琳琅觉得自己并未留手,可是她的动作总是快一步或者慢一步,缺少了一种如叶连城和明教女子般的果断和凌厉。这快慢一瞬就可以定生死,她能活下来不是靠自己,只是因为运气。
      琳琅握紧了剑,剑起剑落一招一式像是入了迷障。她深陷其中,居然挣脱不得。不闻剑声,如陷混沌。直至那不远处一声犹如敲开了躯壳,琳琅的身子被震得晃了晃。
      “你的气息乱了。”
      那是很简单的一句话。琳琅却感觉自己的剑仿佛握不住了。她缓缓回过头来,脑子闪过绿杨湾边的日子。那时只要她在那弹琵琶,他就会出现。出行的那天她弹着琵琶一直在等,她有很多话想对他说。心里既是兴奋又是忐忑,此去一别不知归期何日,她怕他来了见不到她。
      可是她没等到她。
      琳琅缓缓转过身来。她看着那蜜色皮肤的白发明教男子。他手里抱着那个被红衣教虏走的女孩。此时她已经昏睡,什么都听不到。明教男子用金色的眼睛盯着琳琅,和今早要杀自己明教女子不一样。他安静无波的眼中并无任何恶意。
      他想亲自把女孩交到琳琅手里。可他看到琳琅的神色,还是选择弯下腰把女孩放到地上,说:“还给你。”
      琳琅抽出剑,“噌”的一声如同裂帛。她说话的声音都是颤的:“赫连英。”
      她只唤出了这三个字,居然就不知道要说什么。名为赫连英的明教男子凝视着她,并没有被指着喉咙的剑吓到。他始终是沉默的,就如同往日他在树上安静坐着听琳琅弹琵琶时的模样。一言不发,可是眼神专注。琳琅觉得视线变得模糊,恍惚间好像看到那天对峙。明教女子拿着滴血的弯刀站在后头,他则挡在面前。
      琳琅缓缓放下剑,终于问出了那天没问的话。
      “为什么是你?”
      赫连英垂下了眼帘,并未辩解。他稍稍侧过头去,低声道:“有人来了。”
      只见月下叶连城慢步而来。若说今日叶连城见那明教女子时并未流露杀意,此刻他见到赫连英的眼神绝对可以称得上不善。周围的气氛忽然绷紧,赫连英的视线也转向了他。
      几乎是同一时间,他们的手按在了刀剑上。在一旁沉默的琳琅抱起了那女孩子,低声说:“他救了这女孩,让他走吧。”
      叶连城一愣,他看不到琳琅低头的表情。只是他本能地不喜欢面前这男子,只是他还是选择听琳琅的话,让他沉默地离去。
      “赫连英。”赫连英听到声音,离开之前回过头去看着琳琅。琳琅抬起头,看他的时候眼神复杂。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已经没了往日的温情笑意。她仿佛很努力地按捺自己的情绪,死死地盯着赫连英。“只有这一次。师姐和我那些枉死弟子的仇我总有一天要从你们身上讨回来。”
      赫连英的思绪飞回了绿杨湾边,那时候她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时就会回过头去高兴地笑着。好像这个世上只有她会朝自己那么温暖地笑,然后呼唤他的名字。
      赫连英。
      往昔与现状重叠。没有人知道他金色的眼中看到的到底是什么。他转身离去,融入了黑夜。
      叶连城走过去,看着始终跪坐在地上抱着小女孩的琳琅。他巡遍山头发现那些红衣教女子早没了踪影于是回来,没想到就见到了这一幕。叶连城其实想询问那名明教男子的来历。听他们刚才的说辞,似乎与如霜的死有关。可叶连城最后什么都没问,他选择蹲在琳琅面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脑袋。
      “别咬了,嘴唇都破了。”
      琳琅好像这才回过神来。她咬的太用力,嘴唇都有些出血了。她呆呆地看着叶连城,叶连城从她手上接过那个小女孩。他单手抱起来后,伸出另外一只手牵起了琳琅的手,带着迷惘的她一步一步地回去。
      他什么都没问,只是走在琳琅的前头带着她走过黑夜。那时候月明星稀,洛道的夜空不像白天浑浊。琳琅回过神来的时候手已经被握住,她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叶连城动作坦然,似乎只是好意。忽然抽手好像又不大好,琳琅忐忑了半天该如何开口,反倒是觉察到的叶连城很自然地松开手了。
      “你的曲子弹得很好听。”叶连城边走边说。“我其实早就见过你了。”
      琳琅想起了那天出发前,她在绿杨湾边是遇到过的人。他的身形与叶连城极为相似,琳琅试探性地问:“我可是在绿杨湾边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
      “嗯,不过其实比这要更早些。”叶连城说到后头的声音很低,琳琅听不清楚。想走近点的时候,叶连城停住回过头来。他清楚地看到琳琅忽然站住惊讶地微微瞪大眼睛,她停下的动作十分不自然,脸颊通红,不知如何是好。
      叶连城的眼中不由得漾出笑意。
      “琳琅。”他其实本想唤她姑娘,可是下意识却唤出了名字。那两个字萦绕舌尖,落得满口余香。叶连城看着琳琅,洛道的晚风吹得她的佩环叮当,她就这样不解地盯着自己。多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第一次离得那么近,恍惚间好像就回到了小时候那一天。
      千言万语,反倒不知从何说起。她看自己的眼神懵懂无知,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可是没关系,他记得。就当一切重新开始,所以叶连城觉得什么都不必说了。
      “我们回去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