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林芝之行 ...
-
四
去林芝那天,起得很早。我们在海港酒店会合,前往目的地。车五点钟开动,我上车便睡,而后的三个小时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徘徊。完全清醒时,我们已经出了墨竹工卡。导游说,我们此刻正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行进,这条路上可以见到许多朝圣者和骑行者。然而,一路过来,我却一个也没有见到,也许大家还没起床吧!
九点左右,我们到达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它是踏进林芝地区的一个休憩之地,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山口有头铜铸牦牛,是游客拍照的宠儿。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下了米拉山口,我们就已经到了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境内。我们的车继续向前,在半个小时后停了下来。导游告诉大家,前面塌方,需要等待。后来才知道,前天晚上大雨,引发泥石流,冲毁了一座桥,之后工人一直在抢修。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尼洋河边驻足,尼洋河从米拉山口到工布江达,水势落差足有两千多米,因而水流湍急,很有点流沙河的感觉。河里隔段儿就有钢筋铁丝包裹条石,堆积而成的简易拦水坝,被水流冲刷,激起清冷的浪花。
在河边滞留,让我见到了很多骑行者和朝圣者。骑行者大多装备精良,全身包裹,唯一裸露的面部皮肤黝黑干燥。他们或三人一队,或五人一队,偶尔也有独行侠。沉默,干练是他们的特点。相对朝圣者而言,骑行者是轻松的。
在河边我曾目睹一队朝圣者磕长头的全部经过,她们是一队妇人。她们的动作三步一个循环,唇里喃喃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无有间息。一个步伐,双掌拍击出清脆的响声,然后静定合十;第二个步伐,朝天高举的双手像莲花般,分别顿落在眉间(意),口(语),和胸前(心);第三步迈出,她们躬着的上身微微前倾,膝盖着地,上体前扑,脸面朝下,额头碰地。最后双臂紧靠在发鬓两侧,如孔雀开屏地向外划开一道弧线,收拢到腰际间,她们撑起身体重心,重新再站立起来。扬起一些卑微的尘埃,与无尽的尊严。看着她们消失在远处,我静立良久,无限感慨。等身长头,用身体丈量大地,不为今生,只求来世,藏人的信仰,无法捉摸。
我们再次出发是在一个小时之后,导游告诉我们,原打算去的第一个景点卡定沟,不能去了,临时换成了和它同样价位的另一个景点,秀巴古堡。原因是,前几天卡定沟里的藏民与游客发生冲突,被临时叫停整顿了。
十几分钟后,我们被车窗外的场景所震动。与公路落差大概七八米的尼洋河里翻躺着一辆旅游大巴,大巴出水部分站着三五个人,车身有很多血,车窗玻璃早已不在。路边站着两个湿淋淋的年轻人,显然是刚获救的游客,他们穿着冲锋衣,站在那里发抖,脸色白的可怕。我们的车里瞬间炸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嚷嚷着要去救人。导游让大家安静,司机师傅未敢停留,迅速将车驶离了事发路段。而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不是因为害怕,或是悲伤,一种泪腺失控的恐慌,让我不知所措。车窗外,呼啸而过的警车和救护车,告诉我们事情的严重性。车内的大家逐渐安静下来,而后车内长久静默,气氛压抑、沉闷。
三十分钟后,一个四川女人的尖叫打破了沉默,“看那儿,尸体,尸体”。大家顺着她手指的指向,看到了在汹涌河水里起伏的尸体,河水流速太快,整个过程转瞬即逝。而后,是好友二龙的电话,他在那边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告诉他:“我活着,一切都好,回来了再聊,长途话费贵”,然后就挂了电话。原来有朋友惦着,是种幸福,那是我那一刻的感受。之后在经过中流砥柱时,大家兴致都不高,因而也未做停留。
大家一路无话,直到秀巴古堡才有所缓和。秀巴古堡群占地面积约10公顷,原有7座古堡,两座因长期受风雨侵蚀而倒塌,现存高低不同五座古堡,有3座已非常危险,急待整修。古堡按北斗七星位置排列,雄伟高大,气势磅礴。
古堡由片石和木板砌成,中空、无顶,外观呈十二面十二棱柱状体,分九层,这既与内地传统建筑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吻合,又与西藏传统建筑风格相一致。古堡内为八角形,墙体厚约两米,嵌有木板,可攀登至堡顶。古堡修建年代不详,但据说有千年历史。
古堡周围,植被茂盛,远处树丛里还有许多粉色的大蘑菇,能否食用,不得而知。这里气候已与内地几无区别。我们在那里稍作停留,而后,赶往下一站尼洋阁。
到达尼洋阁大概是下午五点,它在林芝行署中心八一镇附近。
传说是当年公布王为西藏本土教苯教的开山祖师辛饶米沃所建的一座传教宫殿。阁内禁止拍照,一楼是门巴族和珞巴族文化展示馆,内有藏医始祖宇妥·云丹贡布的塑像,塑像仙风道骨,不似藏人,却有点太上老君的感觉。相传他是藏人里最长寿的,活了127岁。
我们匆匆游览后,跟随当地的一位僧人师傅在阁外的经幡塔内许了愿。经幡塔中心处堆着一座与众不同的玛尼堆,玛尼石上都用彩漆写上了真言和符咒。僧人师傅说,这个玛尼堆里的石头都是活佛开过光的,无比灵验。因此,当我触摸它们时,闭紧双眼,虔诚祷告,希望一切如愿。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八一镇。听说当地有个名吃,叫作石锅鸡,是用墨脱石锅加上松茸等当地的名贵菌类烹煮而成的,十分美味。石锅鸡我其实不是很好奇,但墨脱却对我引力巨大。
墨脱是我在小说《藏海花》里看到的,书中说小哥闷油瓶曾在那里出现过。原本以为墨脱只是作者胡诌的地名,没想到现实存在,让我很是振奋。听说墨脱是西藏唯一一个没有通公路的县,其环境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当地人在八一镇购得物资,步行将其送入墨脱,然后高价出售(听说,原价两块的方便面在墨脱可以卖到二十块),而后背着墨脱的石头出山来,卖给石匠,用以制作石锅,据说一口石锅在当地可以卖上上千块钱。从八一镇到墨脱,往返一次,大概需要半个月,这还是按当地熟悉地形的人的脚程计算的,外地人当然会耗时更多。我们吃完晚饭,回酒店休息,由于林芝海拔只有两千多米,所以那晚睡得分外香。
第二天一早,我们被导游的电话吵醒,匆匆赶往珠峰加油站会合。原来昨天的大巴掉河事件,导致林芝境内的所有旅游线路暂停营运,因此,后面的景点也都看不成了。而大家最想看到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迄今为止唯一未被人类征服的南迦巴瓦峰,则更是无缘得见了。其实,这个时间段,林芝与内地景色无异,游客大多是为了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而来的,因此,大家的失望程度,不言而喻。
而后,导游告诉我们拉萨也回不去了。霉运充斥着整个空间,大家或叫或嚷,心情郁闷,无处发泄。导游告诉了大家拉萨市旅游局局长的电话,大家轮换着打,希望事情有所变化。当时林芝滞留旅客大概有四千人。两个小时后,政府给出了方案,要求每辆大巴,限载乘客19人,且要警察押车,方可回程。半个小时后,车上一半游客下车,暂留八一镇,而我们则幸运的踏上了回程之路。出镇口时,车上上来位漂亮的警花,看着年纪甚轻,她收了大家的身份证,因为过关卡时要用到。
回程的路,十分的漫长,在经过中流砥柱时,我抓拍了几张照片,效果很差。之后,我们经过了无数的关卡和限速路段,在墨竹工卡遇到了暴雨,到达拉萨是在晚上十二点之后的事了。而后,我们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到住处,吃了碗泡面,晚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