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拜师 ...
-
正值晚春时节,苏堤旁的桃杏大部分都只剩下些许残花,不过暖暖的轻风不似开春时乍暖还寒,微风拂面带来一种熏熏然的疏懒之感,倒是满湖的荷叶摇曳生姿,浅碧深碧晃荡着清浅的荷香。
林昕瑗挤在窗子旁偷偷掀开帘子张望,西湖边游人如织,大部分是摇着折扇的年轻男子,也有一些带着面纱的女子和小孩子,街道两旁的摊贩特别多,大都是卖些奇巧之物以及一些小吃。
舒鸾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心肝宝贝儿,虽然掀帘子的事不太规矩,但阿圆年岁较小倒没什么大碍,一旁的红袖递了一杯雨前龙井,看着自家主子越来越容光焕发的脸,心里不由念叨一声阿弥陀佛,这几年老爷真的是回心转意,再也没有去贾氏那里,大概是主子前世积的福报,两个小主子都是聪明伶俐,老爷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独宠贾氏生的女儿了。
跟在舒鸾后面的那顶轿子里可没有前一顶轿子那么好的心情,黛玉渐渐年长,八岁也差不多知了人事,虽然五岁后再没有接触过生母,可总留有一点印象,又加之无意间从周围仆从的闲话中了解,年幼的黛玉也渐渐知道自己尴尬的地位,侧室所出只比那些婢生女的地位稍微高一点,虽然嫡母并未苛待她,但心思敏感的她常常暗自垂泪。
林如海早就命人租了辆画舫等在西湖边,一行人上了船后便由那船娘晃悠悠地向湖中心撑去。
林昕瑗倚在舒鸾的怀里,看着兴致盎然的林如海随手奏了一首古曲,琴声悠然,颇有士大夫高洁之感,她使坏地故意在几处转折之后敲击瓷碗,清脆的碎玉声破坏了整个曲子的美感,林如海不得不停下弹奏,他敲了敲林昕瑗的脑袋,故作生气道:"你这个小坏蛋,又要调皮了是不?鸾儿,你快点把这个调皮鬼好好管教一下,把爷的兴致都破坏殆尽。"
"好爹爹,我再也不敢捣乱了,就饶了我这回吧。"黑水晶一般的大眼睛满是哀求之意,林如海顿时心软如水,不过他还是板着脸说到:"就罚你背一首诗,下回爹爹可不会轻饶了。"
林黛玉在一旁安静地坐着,看着父亲用着宠溺的口气同妹妹说话,妹妹也落落大方,还敢和父亲撒娇,这一幕刺痛了她的心,觉得眼睛里酸酸涩涩的,林黛玉连忙低下头,不敢让父亲母亲看到她有些凄凉的神情,怕败坏了他们的兴质。
正说着,突然船外有人高声道:"可是如海兄?弟乃余诚,今与友人共游西湖,听闻君之酒狂,特来拜访。"
林如海走出画舫,看见离他不远有一艘小舟驶来,除了艄公船上有三个人,一个道人,其他二人都是书生打扮,余慎思立在船头向林如海握拳揖了揖,他也随之回礼。
"慎之兄,幸会幸会,吾携妻子游西湖,不如上船一述?"余诚与林如海是乡试同年,他当年也算是有名的江南才子,乡试也在二甲三十四名,可惜会试屡试不弟,两人也有十几年没有见面。
没想到那道人也是熟人,当年他们会试放榜以后,几个好友一起去应天城外的环龙山踏青,路遇一个道人,那道人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之感,行走在山路上宛如平地,一看就知道身具上乘武功,一伙人好奇之下便主动结识了那位无涯道长。
无涯道长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还特别擅长金石篆刻,几人与无涯道长成了忘年交,在环龙山的清虚道观里住了几天后,无涯道长继续云游四海,离别时还分别赠了几句箴语,自己如果没有重活一世还真是应了他的箴语,命格虽贵,子嗣单薄。
余诚顺便介绍了在他一旁的那位书生,那人是他书院的学生,文采甚好,还颇具经纬之才,因而余诚十分看中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考取举人,可惜年前的大病一场,好不容易救回了性命,可脸上却留下的疤痕,连左手也不太好,余诚十分爱惜他的才华,也常常为他叹息,可惜他在书院也使不上多大的力,只能给他安排一个算学助教的小职位,勉强能够糊口。
林如海起初也不过把那个书生当作一个后辈来看待,见他不能科举也十分惋惜,等到余诚告诉他那个书生叫祁修时,他不由惊异了一下,瞬间便打起心里的小算盘。
林如海上一世听到祁修的大名时已经身为游魂,祁修当时不过是福建布政使陈秋同的一个师爷,但有些官员暗自里嘀咕祁修应该曾经为乾元帝夺嫡出谋划策,到陈秋同那里算是荣养,更是为乾元帝掌握福建海军重要的探子,就算祁修只是个师爷,不可否认他的个人才十分出色,毕竟乾元帝还对他赞不绝口。
前段时间林如海还在为自己几个孩子启蒙读书而烦恼,这下倒是瞌睡送来了枕头,他自己最近公事繁忙,已经没办法再亲自教导了,而找的几个教书先生有点过于迂腐,也只能达到家学的要求,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几个孩子在他们的教导下失去灵性。
祁修虽然整个人有股郁郁之气,但仔细观察下还是可以发现他对如今的现状并不满意,依然有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如果林如海邀请他来当几个孩子西席,就算看在余诚的面子上他也一定会同意。
而且如今江南盐道五皇子与太子的人已经隐隐有争斗的态势,再加上忠顺亲王的搅局,整个江南官场也开始乱了起来,林如海心中虽然早已有了盘算,但是能有祁修这个谋事替他出谋划策,自己日后的行事会更有把握。
果然祁修也并不安于现状,在船上的时候他就已经仔细观察了林家的几个主子,林如海看起来一副林下君子之风,实则心有沟壑,颇有能吏之相,而他嫡子更有千里驹之才,倘若用心教导一番定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更别提两个女儿都是雪肤花貌、仙姿玉容,日后说不定还有大造化。
祁修虽然感叹自己时运不济,不能卖货于帝王家,但是能成为林府的师爷或是夫子也不枉自己几十年的苦读,因而当老师余诚把林如海的拜师信转递给他的时候,祁修连忙答应下来,或许离自己的目标也更近了。
林如海对于能请到祁修感到十分高兴,一回府便让舒鸾收拾西面的院子,他刚刚在醉心楼设宴款待了无涯道长等人,稍稍考查了祁修一番,他果然有经纬之才,虽然在八股文方面还略有欠缺,但在官场政治、为人处事上面颇有见解,真是让他捡到宝了。
林如海更是对自己年仅八岁的大儿子得意非凡,他原以为留下无涯道长得花上不少功夫,没想到自己大儿子却对上了无涯道长的口味,自己也没怎么教他关于老庄、易经之类的杂书,可他竟天资聪颖连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都能读出点东西,这让林如海对大儿子更是看好,也对自己前世把鱼目当珍珠痛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