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八零年代 ...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镇,街道是灰蒙蒙的,到处是青灰的砖、暗红的瓦,被风雨浸染成灰黑色的木栅栏。
      但是,八十年代的空气却是清新,阳光是灿烂的,空气中总是带着花香,并不时飘过一阵农家肥的气味。
      在那个时代,小镇内外到处都是田地,哪怕是在城区内的角落里,也分布着大片大片的蔬菜田,因此那个时候虽然不富裕,但物价却是极低又稳定的。
      那时的人们,心里充满希望,似乎好日子一定会到来。所以他们总是意气风发、充满活力。

      赵文瀚年轻时高大英俊,很有才华,人又有甩头,他爱好绘画和摄影,他画的海报非常棒,加上那时在电影院工作很让人羡慕,所以很吸引姑娘们的注意。
      他为人高傲,都快30岁了,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一点都不急,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他就穿着风衣,戴着变色镜,身背他那台双镜头海鸥120相机,来到大自然中摄影或写生——怎么形容呢,简直太帅了。
      他摄影非常棒,他有一间暗室,那时流行自己冲洗照片,他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家里和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绘画和照片,还曾经在省里、市里摄影比赛中获奖。
      他曾经想考美术学院,但专业课过了,文化课却始终过不去。
      考了几年,他有些心灰意冷,便专心在小镇电影院干起了画电影海报的工作。
      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青年的不良风气,什么抽烟、喝酒、跳流氓黑灯舞,他都不沾,他只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赵文瀚经常9点才起床,他的日子过得很悠闲,这是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所至。他所工作的电影院,一般白天的电影场次很少,除非是过年过节,或者上演特别热门的片子,比如《保密局的枪声》《神秘的大佛》《银幕天使》等,不管放多少场都是人山人海的。而平日下午5点才放映第一场。
      吃过一碗粥,赵文瀚骑着飞鸽自行车出了家门,他要去见一位搞艺术的朋友肖天。
      肖天家住在小镇的北面,就在小河边上,他们几个搞“艺术”的经常聚在一起,谈绘画、谈电影、谈艺术。他们还模仿法国的文艺沙龙,把这个聚会称为“左岸”。
      阳光纯净得透明,行驶在小镇的街上,不时有人跟赵文瀚打招呼,赵文瀚的工作性质,不仅交人广,而且很是受人羡慕和尊重。

      过一座小桥,又过了一片平房区,终于到了肖天家的大门外。他们家里都没有电话,见面要提前约好的。
      敲了几下门,里面传来几声狗叫,一会儿,肖天满面笑容地打开门,请赵文瀚进来。
      肖天长得很瘦削,个子比赵文瀚略矮,留着长头发,向后梳着,带着些艺术气质。来到院子里,一只拴着的黄狗冲着赵文瀚叫了两声,摇了几下尾巴,赵文瀚常来这里,大黄狗都熟悉他了。
      肖天穿着一件高领毛衣,显得很时尚,他将赵文瀚请进屋,沏上一杯清茶。
      肖天的屋里挂着各种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赵文瀚每次来都要欣赏一番。
      今天,肖天刚刚完成了一幅人物肖像,要请赵文瀚来欣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