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回 两相别赵虎案峰回路转 解心结展园内宝绫赠刀 ...
沈兰跟着展昭从正门进了荒宅,往后院花园走,一路上杂草丛生,荒凉无比,沈兰的绣鞋和裙子下摆都灰扑扑的,不过她毫不在意,还兴奋得和齐意咬耳朵;“一会儿给我换上在倚翠坊买的那件妃色裙子,昨天买的时候我就想穿了……”展昭内功深厚,后面的人说话声音再小他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他在前面边走边想,这沈小姐爱花钱还爱打扮,却又不带骄奢之气,反倒显几分率真。不一会儿便来到花园密道处,展昭手指那块嵌在地上的青石板道:“就是这里了。”沈兰看到那石板瞳孔猛地一缩,原本轻松的神色立马变得严肃非常,展昭看她脸色变化便问道:“沈小姐认识这机关?”
沈兰上前几步矮下身,伸出手指仔细摩挲石板边缘的纹路,又在左下角反复摸索了几遍,才缓缓站起身来,转身对展昭道:“这扇石板根本无法打开。”展昭一惊道:“这是什么意思?”沈兰脸色有些发白,缓缓答道:“这里应该是一个密道的出口,密道都用坚硬乱石砌成,用特制材料浇筑,修成之后坚不可摧,这石板是一扇小门,未开启机关时能单向从内打开,这石板极厚,而且内置机关,十分精妙,石板周围有十六个玄铁八爪扣,深嵌在密道石墙中,石门一旦合上,机关启动,门与墙合为一体,不留缝隙。无论在上面施加多大压力,力量都会被分散在整个密道上,这里就成了一道死门,靠蛮力是不可能打开的,如果用火雷强行进入,密道就只能剩下一堆废墟了。这密道叫磐石道,世上只有一个人会修,展大人应该听说过他。”说完沈兰又蹲下来摩挲石板的左下角,仰头对展昭道:“展大人来摸摸看。”展昭俯身蹲在沈兰旁边,伸出手在左下角仔细摸索,指腹在繁复的花纹上滑过,花纹中间似乎有一个字,展昭仔细辨认,发现是一个反刻的“青”字。
展昭收回手,诧异道:“小姐是说,柳叶刀郎柳青青?”沈兰点点头,声音有些飘忽:“没错,就是那个传说已经死了十年的柳青青。磐石道修建不易,柳青青的标记也是独步天下,无法伪造,我绝不会认错。可这个磐石道,修成的时间不足三个月。”沈兰之所以脸色大变不只是因为这磐石道很可能出自一个辞世高人之手,更是因为沈家在扬州老家的银库便是请柳青青一手打造,他去世有秘密传人也罢,假死隐退也罢,就怕他若是被人控制……
展昭也沉默了,柳青青成名时自己还小,这柳青青是当年的武林第一巧手,暗器机括机关雕刻样样精通,身上总带着二十几把柳叶刀,最长的两尺多,最短的不足一寸,既是防身兵器,又是做工工具,江湖人称柳叶刀郎。
不过他十年前就染病死了,当时才刚刚四十岁,据说他给自己修的墓室才修了一半,当年武林中人对他的死很是惋惜,出殡时几乎半个武林都出动吊唁去了。主持葬礼的是他的同胞哥哥……想到这里展昭觉得原本毫无头绪的案情突然间打破桎梏,有了全新的线索,因为柳青青的哥哥就是为数不多的易容高手之一,玉面郎君柳如玉。这兄弟二人一个身死,一个隐退,已近十年没有踪迹,现在突然有磐石道和易容者同时牵扯进赵虎的案子里,绝不可能是巧合。
展昭抱拳于胸,对沈兰行了个江湖礼,郑重道:“沈小姐博学聪慧,见识过人,先前是展昭失礼,这次多谢小姐帮忙,以后若是有用的上展昭的地方,小姐尽可到开封府寻我。”沈兰听了没有答话,不知是不是错觉,展昭感觉刚才面前的佳人突然神色黯然,面带惆怅。不过只是一瞬,展昭就看到面前人儿露出一个明亮的笑容,衬着那张明艳的面孔更加耀眼,只听见清雅柔和的声音响起:“展大人无需介怀,民女今日就要回扬州,此次上京事出意外,以后怕是没有机会再踏足京城了,展大人若是过意不去,民女堂弟沈兰不日就到开封,沈家产业也遇到些麻烦,到时若是他去开封府,还请展大人帮衬一二。”沈兰说完行了一礼,扶着齐意转身往外走。
展昭有些怅然,跟在身后,一直将人送到马车前,沈兰转身道:“民女就此拜别。”展昭拱手道:“小姐一路顺风。”看到人上了马车,展昭盯着车帘有些失神得想,听说扬州沈家大小姐叫沈若萱,是出名的才女,却没人知晓是什么模样,现在看来是才貌双全……突然车帘又被掀起,车中佳人帷帽已经摘下,脸上带着调皮的笑意,展昭脸色微微发红,暗想自己胡思乱想什么,沈兰看着展昭轻快道:“反正我们以后估计见不着了,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在家里大家都叫我小梅,从来不叫大名儿的。”说完朝展昭眨眨眼,刚才的一丝离别愁绪一下被冲得干干净净,展昭愣了愣,随即失笑道:“在下会为小姐保守秘密的。”
长长的车队缓缓驶远,展昭站在街头看了一会儿,便又回到荒宅中。这磐石道是大家手笔,坚固非常且造价不菲,除了赵虎的案子,显然还有其他用途,而现在出口关闭,密道也成了密室,如果先前是利用这里运什么东西,看来要运的东西也已经运完了,入口肯定在幕后凶手藏匿的地方,磐石道十分珍贵,如果入口也关闭就成了废品,以此人嚣张的行事风格来看,只要没查到他,他应该不会将这珍贵的密室废弃。而且磐石道修建不易,不会太长,入口应该距这里不远。展昭站在院子中央,运起内劲抬脚一踏,四周的土地立刻出现了无数裂纹,展昭仔细观察,很快探出了密道的走向,在西面。
话说两头,公孙策带人在百家巷挨家挨户走访,并特地挑与张通年纪相仿的几个年轻农户细细询问,公孙策为人儒雅,博学多才,而且态度亲和,极善与人交谈,这一圈儿走访下来,公孙策把张通平常与谁交好、做过什么差事、爱去什么地方、为人如何、最近有无反常都摸了个通透。不过公孙策去了周启明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问赵二说是昨晚刚刚到家,一大早的又不知道去哪儿了,这一上午都没见人,公孙策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不过公务紧急,便嘱咐一个衙役在这里等周启明,自己先回府整理张通的信息。
走至半路,公孙策突然感觉头顶一片阴影飞过,再一看,便见眼前白影一晃,身前已站了一个人,身长玉立,风姿潇洒,正是许久不见的锦毛鼠白玉堂。公孙策拱手道:“白义士,好久不见。”白玉堂拱手还了一礼,礼数周到,只是脸色不太好。公孙策心中纳闷,白玉堂与展昭交好,对开封府众人也很是尊敬,不过他不喜俗务,也不喜欢进开封府,往常来了开封都是直接找展护卫,今日怎么当街把自己拦下了,便问道:“白义士可是要找展护卫?展护卫在忙公务,现在应该在柳街西水胡同。”谁知白玉堂听见这话脸色更差了,好一会儿才淡淡道:“叨扰先生了,不过人命关天,玉堂来此请先生,救人一命。”公孙策一听是救人的事,赶忙答应,让人回府拿自己的医箱,自己匆匆跟着白玉堂去了。
二人一路到了临江喽——这是金华白家在开封的产业。白玉堂带公孙策到酒楼后一个独立的小院,进了西厢房,公孙策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待看清那人面容,公孙策大惊,因为此人正是刚刚回京又不见踪影的秀才周启明。
公孙策赶忙看他情况,白玉堂在一边说道:“今晨在柳街路过西水胡同时循着血腥味儿发现他的,被人从后方飞刀穿透,不过此人命大,心脏比正常人偏右,否则早已一刀毙命。我带他回来时还剩一口气,大夫说伤重难治。”
公孙策听罢心下庆幸,听这时间地点,周启明应该就是赵虎钢刀上另一道血迹的主人!公孙仔细检查了周启明状况,接过衙役送来的药箱,对白玉堂道:“人还有救,请白五爷帮我准备些东西,我需要两个时辰。”
展昭回到开封府先去书房禀报了他在荒宅处的发现。包拯听完展昭叙述后道:“柳青青和柳如玉,展护卫是说他二人一死一隐已经销声匿迹近十年?可否将他二人情况对本府仔细说说。”
“回大人,这二人成名时属下还未入江湖,那时已听过他们的名声,因兄弟二人各怀绝技,且名字长相都偏秀气,很是得人追捧,不过柳青青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第一巧手,盛名在外,柳如玉善易容术,但不算顶尖,勉强能被称为易容高手,得了个玉面郎君的雅号,江湖上还总有不忿他的流言,说是他沾了弟弟的光。但依属下看来,柳如玉是有真本事的,他兄弟二人风头太劲,不免招人嫉恨,柳青青地位尊崇无人敢造次,柳如玉受到的攻讦就要多些。属下听老一辈的朋友讲过,兄弟二人成名十几年一直兄友弟恭,柳青青去世时柳如玉主持丧葬,为弟守灵,悲呦痛哭,而后更是对外放言悲于兄弟离世,不再过问世事,隐退江湖,被传为佳话。不过对于柳青青的死,江湖上也是众说纷纭,因为他才四十岁,身体一向很好,却突然染病死了,且他朋友众多,生病期间却闭府谢客,没有让任何人去看他,等众人能够进府时,已经是参加他的葬礼了。”
包拯皱着眉头,抚须道:“倘若如你所说,那柳青青的手艺无人能及,荒宅中的磐石道和上面的标记无法伪造,系出自他本人手笔,那他当年就是假死藏身?且不论是什么原因,这十年里他踪迹全无毫无破绽,这次的磐石道,他为何会在那青石板上留下本人标记,暴露行藏呢?那标记果真没有伪造的可能?”
展昭答道:“其实那青石板上的标记极为隐蔽,掩藏在繁复的花纹中,若不是沈小姐提醒,属下也没有发现。这与柳青青当年的习惯大不相同,柳青青技艺高绝,为人孤傲,凡是他的作品,他都会留下反刻的青字标记,而且总是刻在十分显眼的地方,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他的作品,这标记看似简单,其实刻法十分繁复,内藏乾坤,字越小刻起来越难,属下有幸观摩过几件珍贵的柳青青遗作,那青石板上的标记,除了柳青青本人,我相信没人能刻出来。”
“展护卫的意思是,柳青青依然活着,当年假死非他所愿,这次磐石道上的标记反常于他本身习惯,很可能是故意泄露身份,以此求救?”
“依属下看不无可能。”
包拯铺开信笺,提笔将展昭查到的线索一一书写,写完后抽出其中两张递给展昭,展昭接过来看,发现一张上写的是自己方才在荒宅西面按距离圈定的几所宅邸,磐石道的入口应该在这范围内,另一张上,是包大人根据自身了解书写的这几所宅邸的主人及家中简单情况,柳街地处内城,又多富庶人家,包拯入主开封府多年,对这里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
“易容高手藏匿于市,必然会假借他人身份,人的样貌举止可以模仿,但人的感情和行事风格是模仿不来的,那磐石道可以悄无声息地修成,他假扮的绝对是宅邸中分量很重的人物,待公孙先生回来后,你二人去暗中查探,看看这几户人家的主人家最近有没有什么反常行为。”
说起公孙策展昭疑惑道:“公孙先生今日怎如此晚归?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包拯摆手道:“方才有衙役来报,说是回来路上被白义士请去给人治伤,就在临江楼,展护卫与白义士交好,待会儿可以去看看。”展昭心里苦笑,这会儿是万万不敢去招惹白玉堂的,不过此次终归自己犯错,想到这一天忙于公务,都没有当面道过歉,大感过意不去,便决定顺大人的意思去临江楼,日后一定要寻得宝刀赠他,现在先拿好酒去道个歉,大不了让他打一顿不还手就是了。展昭出府后先回府拿了两坛八王爷所赠的绍兴花雕,往临江楼去了。展宝绫自早晨白玉堂走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连早饭都没好好吃,此时见展昭一个人回来又匆匆走了,心情就更不好了,小脸儿皱得跟包子似的,她愁眉苦脸得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忙不迭地跑去找展忠要库房钥匙。
展昭到了临江楼,询问了伙计白玉堂的住处,便提着酒直奔小院,白玉堂正靠坐在在厢房外走廊的栏杆上,单腿撑起,一手拿着一个小巧的酒壶,一手执杯正自斟自饮,这个姿势加上一身白衣,衬得人愈发潇洒俊美。展昭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他提着两坛酒站在不远处,白玉堂早就听到展昭动静,并未回头,仍是自顾自喝酒。展昭将酒放在院中石桌上,良久,才叹息道:“对不起……金翎刀是令师所赠,展某犯下大错,不敢奢求白兄原谅,只希望他日寻得宝器,能够弥补一二。”
白玉堂冷哼一声:“这就叫白兄了?展大人眼中我白玉堂就是如此小气之人?”展昭苦笑一声,不敢接话,白玉堂瞄了一眼石桌上的酒,突然问道:“你忙了一天公务,现在又忙着给我送酒,看过宝绫那小丫头没?今晨你我动静可不小。”展昭一怔,随即才反应过来今天他错斩金翎,而后张通身死、赵虎下狱,在荒宅又发现了磐石道和柳青青标记,宝绫看起来很喜欢白玉堂,昨天他俩还玩儿得挺好,自己今天就把这位爷气走了,宝绫应该知道了,自己居然忘了关心宝绫的感受!展昭心下懊恼,说好了要好好照顾她,自己这个哥哥当得太不称职了。
白玉堂一看展昭神色就知道他没顾及到宝绫,当下拿起那两坛酒,冷冷道:“公孙先生治伤不能打扰,还得一个多时辰,先去你府上喝酒。”展昭一听有些惊喜又有些诧异,搞不懂白玉堂是个什么态度,不过他也担心宝绫,便顺着白玉堂的意思先回展府。二人进府后先去看宝绫,宝绫一听说便从库房跑出来一下子扑在白玉堂身上:“五叔你来啦!我以为你生哥哥气,也不肯跟宝绫玩儿了呢。”白玉堂听到那声五叔心情也稍好了些,低头一看,宝绫水汪汪的大眼睛仰头看着自己,煞是可爱,便轻笑道:“五叔很喜欢宝绫,不会不和你玩儿的。”宝绫又道:“那五叔还生哥哥气么?”白玉堂摸了摸宝绫头发,笑笑没说话。宝绫皱了皱鼻子,转身跑了,边跑边回头道:“五叔你等等我,就快找到了。”说完便又跑去库房了。展白二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见她心情尚可,便先到花园的亭中喝酒。
白玉堂神色如常,赞叹了几声好酒,便问道:“我听说了赵虎的事,怎么回事?”展昭听他关心开封府的事,有些感动,便将今天的事以及发现的线索和开封府众人的分析细细讲与他听。白玉堂听罢后思索片刻,从锦囊中拿出一枚小小的印章,交给展昭:“你拿着它去栖凤阁找戚松,陷空岛所有的江湖消息都经他手,柳如玉只是归隐,他的行踪明面上没人知道,但逃不过专打探消息的人的眼。”展昭这下没觉得欣喜,反而有些担心,他总觉得白玉堂态度有些奇怪,便不接东西,只是盯着白玉堂看。
白玉堂叹息一声,脸上没什么表情,站起身来道:“展昭,你我相识数载,相交两年,无论是江湖上的南侠客,还是身居庙堂的展护卫,我白玉堂都是对你真心敬佩,引为知己。今日之事你也是无心之过,毕竟关心则乱,你无需道歉,我也不会为此事与你怄气。不过,”白玉堂语气一转,看着展昭缓缓道:“那金翎宝刀是我恩师遗物,意义非比寻常,无论什么原因,它都是断于你巨阙之下,让我再和你像以前那样月下对饮秉烛夜谈,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以后若是有事需要帮忙,展兄尽可开口,若要找人喝酒,展兄容我缓几年再说吧。”
展昭听完这话总算明白他的意思了,今日这顿酒怕是最后一顿,以白玉堂的性格来说,这确实符合他的行事风格。重情重义,直率磊落。展昭沉默良久,好一会儿才站起身,走至白玉堂面前,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到:“白兄所说,展昭明白。只是,展某同样将白兄引为唯一知己,今日之事,本就是我鲁莽犯错,即便这样,白兄没有怪罪于我,还处处为我着想,白兄因为我宝刀损毁,心有隔阂还要独自消解,展某若是置身事外,又岂能当得起知己二字。”展昭说罢抬手解下腰间巨阙宝剑,双手捧着,认真道:“锦毛鼠白玉堂少年英雄,刀剑双绝,这巨阙宝剑是我当年初入江湖时恩师所赠,名师所铸,上古神兵,绝不会辱没了你,今日便赠与白兄。”
白玉堂猛地后退一步,惊骇地看着展昭,这巨阙是千古名剑,更何况展昭作为一名剑客,佩剑就是他的第二生命,怎么能说送就送!可看他一脸认真,白玉堂便知他不是开玩笑,这猫向来执拗,他认定的事谁都劝不动。白玉堂气得一拂袖,怒道:“展昭你干什么?!这传到江湖上不让人说我五爷讹你的剑么!你快给我收回去!”
展昭笑道:“真心所赠,岂容他人置喙,展某还盼着时常和白兄对饮呢。”白玉堂气得不行又有些感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宝绫的声音突然传来:“五叔,哥哥!你们不要吵架。”展白二人一愣,听这声音气喘吁吁的,赶紧转头看,便看到宝绫费力地拖着个长条形盒子朝他们走来。
展昭赶紧去接,把她抱到石凳上坐下,擦了擦她额头汗水,疑惑道:“你这拿的什么?瞧你累的。”宝绫顾不上回答他,伸手拉了拉白玉堂衣角,抬头道:“五叔你在生哥哥的气,因为哥哥把五叔师傅留给你的刀弄坏了,我都看到了。”白玉堂一怔,宝绫赶紧拖过那个沉重的长条形盒子,急道:“这里有一把刀,是娘亲留给我的,娘亲说这是个宝贝,五叔你的师傅不在了,宝绫的娘亲也不在了,我把这个赔给你,你不要生哥哥气好不好?”宝绫说完展白二人都怔住了,展昭感动于宝绫居然为了他拿出了自己娘亲的遗物,白玉堂则是有感于宝绫小小年纪如此懂事,况且自己和她相识仅仅一天……
白玉堂赶紧推辞说:“宝绫,你娘留给你的东西要好好收着,不能送人的。”宝绫一听急了,小嘴儿一扁眼里就水雾朦胧,眼看是要哭了,软糯的童音带着哭腔道:“宝绫不喜欢刀,五叔喜欢刀,五叔不要生气,不要走……”宝绫哭音一出来两个大人顿时手足无措,急的安慰她,白玉堂只得拿起宝绫拿来的那个盒子,入手微沉,难得她一路拿过来。再看看展昭手中巨阙,回想他认真神色,心下便有了计较,白玉堂从今晨积攒的郁结之气一下子烟消云散,心情说不出的舒畅,便拍拍宝绫的头顶,朗声大笑。宝绫呆呆地看着白玉堂大笑的样子,心里想着,五叔笑起来真好看。白玉堂蹲下身来看着宝绫,心情大好道:“丫头果然贴心,你赔给我的刀,五叔收下了,不生你哥哥气了!”
宝绫听了立刻露出了极为开心的笑容。展昭看着这一大一小对着笑,便知白玉堂这心结算是解开了,更感动于这二人待己之心,难得宝绫小小年纪便想着为他排忧解难。宝绫虽然只有八岁,但十分聪明懂事,属于她的家产展昭都让展忠帮忙管着,且告诉过宝绫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做主,现在她拿出东西赠人,且送的东西不算离谱,展昭也没出声反对。
白玉堂坐在一边逗着宝绫,说是以后一定把这把刀当自己的随身兵器。展昭看着白玉堂捧的那个盒子,有些犹豫道;“玉堂原来的兵器是数一数二的宝刃,这个……”白玉堂一摆手打断道:“兵器之利在于所用之人,哪怕手里是块铁片,只要在五爷手上,就能让它成为神兵利器!”展昭听他傲然语气,欣慰一笑。
白玉堂边逗宝绫边问道:“你家不是书香门第么?你娘亲怎么给你留了把刀?”宝绫摇摇头道:“不知道,娘亲说是外公家祖传的。”白玉堂一听便觉得这手上的盒子更重了,展昭也有些诧异,展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婶母娘家也是书香门第,二叔没有考取功名,但家底丰厚,便在老家做些生意,二老都是见不得兵刃的,这盒子原本在老家库房里,他本以为这是二叔生前在自家当铺得来的东西。宝绫在荷包里掏了掏,掏出一把钥匙,递给白玉堂。白玉堂接过,看了看盒子上的锁,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白玉堂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这是一把古锁,青铜材质,样式繁复,应该是东晋之物。
白玉堂用钥匙开锁,把盒子平放在石桌上,伸手打开,盒子一开启便有一股阴寒之气外泄,展白二人为之一震,这盒中之物不简单!二人把宝绫掩在身后,仔细看盒中之物,只见一柄周身黑布缠绕的长刀,饶是如此,仍是寒气毕现,可见此刀不是俗物,这刀的尺寸比一般的刀都要长,足有三尺多,白玉堂伸手捻了捻缠刀的黑布,又放到鼻下闻了闻道:“这布是天蚕丝所织,又用药材浸染成黑色,百年不腐,十分难得,却用来缠刀,看来这刀没有刀鞘,且极为珍贵。
白玉堂看那刀尺寸形状,又想了想宝绫刚才说的话,心里隐隐有了种猜测,他将刀取出,把缠刀的黑布一层层解开,长刀的真容一寸寸展示在三人眼前。待所有黑布落地,寒光乍现,金纹刺眼,一向冷傲的白玉堂居然有些手抖。只见此刀三尺七寸余长,刀柄处镶着五彩宝石,金色纹饰,刀身两侧均嵌着五条两爪金色蟠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刀刃极薄,寒光毕露,整个刀身线条如流水般,金色的光芒混着银色寒光,让这把刀看上去华贵非常,又凶相尽显。白玉堂握住刀柄潇洒一挥,那坚硬的石凳便沿着刀锋齐齐断下一截。展昭神色大动,堂堂南侠说话都有些颤;“这是……东晋靳氏那把无名刀?”白玉堂神色有些激动,它的目光几乎黏在那把刀上,声音有些飘忽:“应该没错……”
尾款付完来更新,大家光棍节快乐,剁手节快乐~(~ ̄▽ ̄)~~(~ ̄▽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回 两相别赵虎案峰回路转 解心结展园内宝绫赠刀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