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回 参包拯百官争郎中夺彩 驱行之查陈良库银终现 ...
金殿之上。
赵祯靠坐在龙椅上,左手轻轻摩挲着右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静静听着文武百官例行的公事上奏。眼下朝中无甚大事,能让他烦心的,也只有昨天和重臣在御书房密谈的那件事了。因提前警告过庞太师,让他不要拿赵虎的事做文章为难开封府,因此今日早朝庞吉一直阴沉着脸,并未进言。往常和太师走得近的几位官员也异常缄默。早朝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时辰了,没有任何人提起开封府的事。
赵祯看着朝臣,心中冷笑,若是没有芊儿被捕,今日怕是会有人借机弹劾包拯吧,本来还想着今日能瞧出些三皇叔在朝中势力的端倪,现在看来,皇叔一如既往的谨慎,而且,消息很快……
赵祯正在走神,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飘进耳朵:“启奏陛下,老臣有事要奏。”赵祯定了定神,朝下看去,是御史中丞崔英。此人为人刚正,从不怕得罪人,也十分清廉,就是有些太过迂腐,虽没什么大才,在御史台倒也合适。赵祯温声道:“爱卿请讲。”
崔英手执玉板,撩袍一跪,朗声道:“臣要参奏开封府尹包拯,包庇下属,徇私枉法!”
赵祯皱起眉头,怎么是他?
朝堂上立时静了下来,赵祯语气没什么起伏,淡淡道:“哦?包卿刚正不阿,素有清名,崔爱卿参他徇私枉法,可有什么依据啊?”
崔英道:“开封府校尉赵虎大庭广众之下持刀行凶,残害百姓,此事铁证如山,开封城内人尽皆知。包拯身为开封府尹,赵虎上峰,本该执法严明,严惩凶手,谁知他却只是借故将人押下大牢,对此铁案不审不判,罔顾人命,包庇下属,实在是有违青天之名,望圣上明鉴。”
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惊讶有之,不平有之,更有幸灾乐祸者,一时热闹非常。赵祯盯着俯首在地的崔英,眼神晦暗不明。赵祯看向沉稳不动的包拯,问道:“包卿对崔爱卿参奏之事,可有什么话说?”
包拯稳步走出,跪于殿上,沉声答道:“回圣上,赵虎犯案当日即被缉拿回府,臣当下便开堂审理,现场证人和仵作均上堂作证画押,臣并非不审不判,此其一。当日将赵虎打下大牢,不曾判刑,并非臣借故拖延,而是除死者外另有不明人士涉案,人命关天,臣不能草草结案,此其二。此案虽看似证据确凿,但赵虎任开封府校尉三年,此次当众杀人,一无动机,二违常理,赵虎坚称自己被人易容假扮,遭人陷害,虽是嫌犯一面之词,但并非全无可能,此其三。赵虎是臣下属,但他也是大宋子民,倘若臣为避嫌而置百姓性命于不顾,草率结案,那才是上负皇恩,下愧百姓,望圣上明鉴。”说罢也端端正正俯首行礼。
崔英听完这番话立刻驳斥道:“包大人说的好听,你说那赵虎没杀人动机,老夫怎么听说,死者因开封府逼死老父,出于激愤曾辱骂开封府和包大人,谁人不知开封府四大校尉草莽出身,包大人素有青天之名,被一小民出言辱骂,赵虎护主心切,被激出本性,愤而杀人也未可知!”
包拯虎目一瞪,肃声反驳道:“崔大人请慎言,赵虎乃圣上亲封的八品校尉,三年来官声品行有目共睹,况且此次案件并非口角之争,而是杀人重案,崔大人未见现场,未临堂审,怎能凭几句传言和自己主管臆断便臆测一位校尉有杀人动机,崔大人身为朝廷命官,这番论断大失妥当!”
崔英被堵了一下,转而又道:“老朽虽是文人,也知道那易容术是江湖人不外传的手段,据说会使用这秘术的人无不是数一数二的厉害人物,谁会去花心思陷害一个小小的开封府校尉,若是这等荒谬言辞也能成为包大人网开一面的理由,那以后犯罪之人都可以无视证据,说自己是被人易容陷害,死不认罪,那包大人的御赐铡刀留有何用?!”
“崔大人此言差矣……”
包拯和崔英都跪在金殿上,言语相相驳,互不相让。方才还置身事外的众位朝臣纷纷进言,以王丞相、贺将军为首一干人等力撑包拯清正廉明,绝不会徇私枉法;又有一大部分朝臣站在崔御史身后附议包拯以公谋私,包庇下属。一时间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两队人马争得面红耳赤。
眼看着双方已经将论题上升到了大宋不是只有包拯一位清官,圣上不能只识包青天,不见百官忠的高度,越争越激动,崔御史俨然已经有了撞柱以正丹心的架势,赵祯头疼地抚了抚额头,这崔英真是好生本事,把他的文武百官平常不敢言的怨气都激出来了。
崔英没有满腹才华,就是性子刚烈,脑袋一根筋,先皇都吃过他死谏的苦头,他都七十多岁,三朝老臣了,要说这朝中有几个绝对忠于宋氏江山的大臣,他肯定是其中之一。没想到今天居然成了促成三皇叔阴谋的出头鸟……也不知是巧合还是……
赵祯看下面吵得热闹,再不制止就当真要出事了,便开口淡淡道:“好了。”
这两个字声音不大,却有一种无法反驳的威严,朝堂上立时静了下来,百官看见皇上脸色,赶紧跪下请罪。
赵祯摆摆手道:“都平身吧,众卿可吵出个结果来了?此事该如何处置,哪位爱卿为朕解忧啊?”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刑部尚书出列奏道:“回皇上,臣以为,包大人为官公正廉明,世人皆知,绝不会徇私枉法,崔大人所参之言有失偏颇。此案若真如包大人所说,想必十分棘手,真相大白尚需时日,但赵虎系开封府校尉,案件证人又多,若是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流言,有损包大人清明。不如将此案移交刑部,臣一定尽心竭力,将此案查察清楚,以解皇上之忧。”
赵祯意味深长得看了他一眼,悠悠道:“这到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说完这句便没后话了,到底没说准奏二字。余下朝臣都有些摸不清皇上态度,一时犹豫要不要附议。这时,从文官队列末尾处走出一人,上前几步跪拜道:“启奏皇上,臣有事要奏。”
赵祯眯着眼仔细看了看跪着的人,似乎是生面孔。包拯往后看了一眼,才发现说话的正是那日听了堂审的工部主事迟善平,包拯想起他刚刚越级升任了工部的水部郎中,成为一司主官,品级刚好够了上朝资格,今日应是他第一次上朝。
赵祯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不认识这个人,索性不再想,开口问道:“所奏何事啊?”迟善平恭敬答道:“回皇上,开封府校尉赵虎在蔡和桥杀害役户张通时,臣正在现场,亲眼所见,之后正是臣领了当时的目击百姓去开封府报案。得包大人体恤,臣也旁听了当日的堂审。方才包大人提起那赵虎自辩被人易容陷害,臣仔细回想当日情景,发现一处线索,或能为此案略尽绵薄之力。”
赵祯诧异一挑眉:“哦?有何线索?爱卿速速讲来。”
迟善平虽是第一次上朝,然面色安然,气度沉稳,毫无怯色。他语气依旧平稳,从容答道:“臣方才回想,仔细确认后发现,那蔡和桥持刀行凶的赵虎和开封府大堂上受审的赵虎,容貌一般无二,身高却不相同。那行凶者矮了两寸。”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庞太师忍不住开口道:“信口胡言,你所见的明明是同一人,怎会身高不同?还什么矮了两寸,这点儿差别都能看出来,你当你那双招子是尺子么?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也敢在这金殿上信口开合,欺君犯上?!”
迟善平闻言神色不变,并未反驳庞太师,只是俯首行礼,朝赵祯叩拜道:“微臣不敢。”赵祯警告地朝庞太师看了一眼,庞吉纵使心中憋气,也只好愤愤退下。包拯见此心中苦笑,庞煜案后,开封府与庞太师之间已成死结,若不是顾及圣意和庞妃在宫中地位,这太师今日绝对会第一个参自己。
赵祯颇有兴趣地看着跪在殿上的人,开口道:“爱卿能说出这番话来,勇气可嘉,不过,庞太师所言也不无道理,卿家说那行凶者比公堂之上的赵虎矮两寸,听来确是匪夷所思,有欺君之嫌呐。莫非爱卿慧眼独具,万物尺寸皆能凭空目测?”
迟善平俯首答道:“微臣资质愚钝,身无长物,唯有一双眼睛蒙上天眷顾,得了异巧,能以目做尺,适才臣所言虽难以取信于人,但微臣万死不敢口出谬言,欺瞒圣上。况今日事由因赵虎案而起,臣作为凶案事发现场唯一官员,又旁观了当日堂审,理应尽力剖白,知无不言,臣所提线索是臣谨慎思证所得,望圣上明鉴。”
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进退有度,几位重臣都对这个五品郎中高看了几分。赵祯奇道:“爱卿果真有这等本事?若是朕任指一物,爱卿可能看一眼便知尺寸?”迟善平道:“微臣不才,上至河道堤坝,下至椽木楔钉,臣均能一试。”
赵祯一指旁边内侍,问道:“爱卿看陈公公身高几何啊?”迟善平抬头看了一眼,答道:“五尺四寸七。”赵祯赶忙问了陈公公,居然丝毫不差。赵祯又兴致勃勃地点了几位朝臣,又让人拿出几件大小不一的器具问过,迟善平一一作答,毫无差错。赵祯赶紧让迟善平起身,又夸奖了几句,才道:“迟爱卿天赋异禀,让朕大开眼界。这样看来,赵虎的案子怕是没那么简单了……”
殿上重臣面面相觑,没想到今日吵了一场,最后让个五品郎中出了风头。赵祯思索片刻道:“你们方才所奏朕都听在心里,众卿都是为了朝廷,忠心可嘉,朕心里明白。然包卿入主开封府多年,清名在外,且听包卿所言,他对此案的处理并无过失之处,这徇私枉法的名头,包卿可当不得。”
崔英性子执拗,亦不是智谋极深的人,他参奏包拯本就是有心之人挑唆,方才迟善平一番言行也让他有些动摇,皇上这番话显然是夸了他直言进谏,又明显信任包拯,因此他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赵祯继续道:“赵虎案证人众多,牵涉官府声誉,结案宜早不宜迟,既然如此,包卿接旨。”包拯闻言出列,跪下接旨。“着开封府众人以三日为限,全力侦破赵虎案,三日之后,由开封府主审,刑部从旁督察,依法惩戒真凶,以正视听。若三日无果,案件移交刑部,开封府众以失职论处。”包拯神色未变,恭敬道:“臣领旨谢恩。”
赵祯使了个眼色,陈公公上前一步宣布退朝。待赵祯离开,百官才三三两两离开大殿,刑部尚书看着不远处包拯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八王爷和包拯一起下朝,二人边走边讨论今日早朝的事,包拯把展昭禀告的崔英三子和神秘女子会面的事告诉了八王爷,八王笑了笑抚须道:“看来,本王得去崔大人府上叨扰一下了。”
“大人,大人!”第三日上午,包拯正和公孙、展昭在书房议事,便听见王朝的声音传来,语气中透着一丝兴奋。果然,随着脚步声渐近,王朝推门走进书房,显然是情绪激动,进门都没有禀报。包拯也没责怪他毛躁,看王朝脸带喜色,便笑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王朝接过展昭递来的茶碗,道了谢才说道:“大人您真是料事如神,自从迟大人前日早朝上说的话传开后,城内对我们不利的流言一下子就压下去了,现在城里都在讨论那迟大人的特殊本事呢,越传越神了!加上虎子平日口碑极好,百姓们都说是有那装神弄鬼的江湖人要害赵大人呢,盼着大人早日缉拿真凶。”
公孙策笑道:“皇上昨日专门派人给迟大人府上送了匾额,御笔亲提,‘慧眼独具’,这一路吹吹打打的,百姓都爱看热闹,事情一下子一传十十传百,今日情况实属意料之中。”
包拯点头道:“圣上英明睿智,一场蓄意的流言就这样消于无形,我们也要抓紧时间,不可辜负了皇上信任。”说完便向展昭问道:“赵府那边情况如何了?”
展昭答道:“赵青桐现在每日都被沈公子拘在钱庄里,玉堂已经找到了赵府书房内密室所在,不过那入口机关需特定的手法开启,想要破解机关并且不让赵青桐看出破绽,还需要一点时间。柳氏丫鬟杏红递状子的事暂时瞒下了,赵青桐并不知情。颜行之现在踪迹全无,那神秘女子有马汉带了一批人刻意监视,谅她不敢轻举妄动。沈家资产押运的事一直是颜行之负责,现在群龙无首,下面的人一定会寻到赵青桐那里去的,到时不怕他们不出破绽。”
公孙策手里拿着仵作的验尸文书,叹口气道:“杏红昨日递了状子后,属下带着刑开悄悄去验了那柳氏尸身,柳氏果然不是被风寒夺命,而是中毒而亡,这种毒会让人高热不退,心肺衰竭,症状与风寒无异,寻常大夫也看不出什么,那柳氏是赵青桐房中人,怕是发现了什么才惨遭毒害。”
话说展昭前夜便着夜行衣去了颜行之所在的首饰铺。他没拿巨阙宝剑,又蒙着面,将身份藏了个严实,找到人二话不说直接打了上去。那颜行之夜里并未伪装,俨然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过他看着年轻,功夫却是极高,惊醒后立刻抽出兵器迎战,而且手段阴狠,招招致命。展昭赤手空拳和他过了几百招,不一会儿卧房里就成了一片废墟。
展昭心中暗叹,这颜行之功夫之高,江湖上和他同龄的,除了白玉堂无人能出其右,却从未听过他的名号,展昭更加确定他的死士身份了。
颜行之的打法都是不要命的路子,他又有兵器在手,和展昭对打一时间竞不落下风。不过展昭是什么人?堂堂南侠可不是浪得虚名,打了这么久一是试探对方虚实,二是颜行之太不顾忌,自己受伤跟没看见似的,若全力出手这人怕是不死不休。展昭见差不多了便突然发力缴了对方兵器,一脚踹在他心窝上。颜行之趴在地上只挣扎了一下就立刻起身,抬头恨恨地盯着展昭。
展昭压低嗓音,语气冰冷道:“滚出开封,不要让我再看到你。”颜行之驻着兵器看着展昭吐出两个字:“休想!”展昭不以为意,继续道:“打得过我再来说这两个字。”说罢扫了一眼对方手里的剑,说道:“下次我会记得带兵器。”
颜行之气得一口气没喘上来,他往腰间一摸,撒出一把淬毒暗器,展昭反应极快,踹出床板挡下大半,又飞身躲过剩下的,身形极快拦住想要趁机逃走的颜行之。
之后颜行之又是石灰粉又是毒粉迷烟,却始终能被展昭化解,终是被拘在这卧房里踏不出一步。
二人较量了一个多时辰,趁着间隙,颜行之突然盯着展昭道:“你是展昭还是白玉堂?”看展昭似乎愣住了,他冷哼一声道:“江湖上这个年纪就有这等本事的人,也就只有这两个了。”
展昭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你可以到开封府击鼓鸣冤,就说锦毛鼠白玉堂看你不顺眼,揍了你一顿。”颜行之气极,他怎么可能做这么丢脸的事。展昭也不管他铁青脸色,径自从废墟中找出换洗衣物和一些银两,还好心地给打了个包袱,将包袱递给颜行之,说道:“今夜就出城吧,我送你出去。”
颜行之看着眼前的包袱,脸色极度难看,正要抽剑再战,展昭突然低声说了一句:“行之行之,行而知之,过而改之。”这句话是公孙策教给他的,来之前向大人禀报情况时,公孙策听了颜行之曾叫颜明并去过沈府的事后,突然告诉自己这句话,说是在适当时机说出来,说不定可以不用缠斗,让颜行之自行离开。
展昭特意观察颜行之神色,果然,对面之人大为惊骇,他浑身颤抖得盯着展昭,握着剑柄的手用力得泛白,手指咔咔作响,气息极度不稳,一张口居然吐出一口血来,展昭上前一步,颜行之猛然抬头,双目赤红,哑声问道:“你怎么知道?!”
展昭不明就里,不过他还是按公孙策吩咐加了一句道:“机会还能再有,命却只有一次。”颜行之整个人都愣住了,良久,他接过包袱,一言不发转身走了。
展昭跟着他一直看他出了城门。这样怪诞的性格和不要命的功夫,只怕是经过炼狱般的训练被培养出来的,才二十一岁,也是个可怜人。他本已做好缠斗的打算,困着这颜行之直到沈白二人找到运银的线索,谁知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之后两天,开封城内再无颜行之踪迹。
苗小凤在客栈的房间里来回踱步,一想到客栈外那些堂而皇之监视她的开封府官差,心里就一阵焦躁。看来开封府早就盯上柳如玉了,要不然官差也不会找到她这儿来,本想赶紧离京向王爷禀报这里情况,谁知那颜行之突然不见了,这都快两天了,自己被盯得都出不了客栈,何谈去接手运银的事?那柳如玉怕是还被蒙在鼓里呢!一旦运银的事出了问题,这次计划就全毁了,现在只能寄望于柳如玉足够谨慎,不要暴露银两所在。
此时沈家钱庄前厅内。沈兰正和赵青桐讨论事务,有小厮来报,说是陈记布行的掌柜求见。沈兰疑惑道:“桐叔,钱庄与陈记也有生意往来?”赵青桐自己也奇怪,不过他还是笑着对沈兰道:“是有一些,少爷久不来京城,有些生意来往是近几个月才谈下的。”沈兰闻言道:“哦,那快请掌柜进来,正好我也见见。”赵青桐无奈,让人快请客人进门。
来人进门后看到沈兰明显愣了一下,赵青桐为二人引见,不动声色道:“这是沈家钱庄的少东家,陈掌柜可能还未见过。”那人听了也反应过来,赶紧道:“原来是兰公子,久仰久仰。”沈兰客气了几句,便着人奉茶,三人落座后,沈兰率先问道:“陈掌柜今日前来可是为了生意上的事?”陈掌柜看了赵青桐一眼,犹豫着不知怎么开口。赵青桐轻咳了一声,说道:“少爷这几天都在钱庄了解事务,有什么事是我们少东家不能听的?陈掌柜但说无妨。”
陈掌柜看见赵青桐眼色,笑着开口道:“不敢不敢,兰公子是沈家少东家,生意上的事哪有什么不能说的,此次前来只是为了一点私事,您也知道,咱今儿个不是就要回乡了么,就是来跟赵掌柜道个别,呵呵,另外,昨日去颜掌柜府上拜访时一直没见着他,您与颜掌柜交好,等见了他还望您给稍个话儿,免得他日后说我不辞而别,呵呵。”
沈兰听到颜掌柜三个字心头就是一跳,暗暗观察二人神色,发现那陈掌柜目光闪烁,赵青桐虽极力压制,仍能看出他内心似乎震动不小。沈兰心思转了几转,便暗中朝门外使了个眼色,并看了陈掌柜一眼,门外的林镜云会意,悄悄离开往陈记布行去了。
赵青桐确实是震惊非常,按计划这陈掌柜本该昨日出城的,刚才下人通报说他来拜访,还以为是那边计划有变,现在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从昨天起就没见到颜行之!无人监管,陈记负责的那部分银子还没运走,他这是没办法到自己这里拿主意来了!饶是心神巨震,赵青桐也没忘了还有沈兰在座呢,他强作镇定,绷着面皮道:“哎呀小事小事,陈掌柜太客气了,话我一定带到,不知陈掌柜什么时候出发?赵某好去送一送。”一旁的沈兰接口道:“陈掌柜要回乡?相逢即是有缘,沈某也与桐叔一起送掌柜一送。”
陈掌柜赶紧站起来一叠声拒绝道:“不不不,怎敢劳烦兰公子大驾,陈某这就准备走,二位忙,二位忙。”说完便赶紧告辞走了。赵青桐看着他那落荒而逃的样子,心中暗骂废物,当着沈兰的面瞎慌什么。赵青桐回身对沈兰道:“陈掌柜胆子比较小,您刚才一番话可是折煞他了。”沈兰笑笑没说话,拿过账册继续问钱庄的事。
赵青桐看沈兰神色如常,也不确定他有没有看出什么,有心跟着陈掌柜去看看,又怕沈兰要跟他一起去。沈兰气定神闲地跟他讨论账册,赵青桐心中焦躁却无可奈何。
林镜云来到陈记布行附近,发现店铺已经封了门,门外有一队车马,当前两辆马车显然一辆是给陈掌柜准备的,一辆载着女眷。后面有五六辆大马车,都由两匹马拉着,马车上堆放着满满的布匹。林镜云悄悄潜入铺子后面的宅院搜寻一番,没发现什么线索。
待回到前面铺子,陈掌柜已经回来了。林镜云躲在暗处,看见那陈掌柜愁眉苦脸地和马车中人说了几句话,便上了第一辆马车,吩咐起程。一队马车缓缓从林镜云眼前驶过,直奔城门而去。待车队走远,林镜云才现身出来,他看着远去的马车眯起眼睛,两匹马拉着十几匹布就那么费力,那布也太重了!
城门口。城门守军检查了眼前人的文书,又粗略看了看那些马车上的布匹,点点头一挥手:“走吧。”陈掌柜如蒙大赦,给守军塞了点碎银,赶紧上了马车。待安稳出城后,陈掌柜擦了擦额头冷汗,心口还砰砰直跳。忽然,一阵凄厉的马嘶声传来,随后便听见有人喊:“惊马啦!大家快让开!”陈掌柜一惊,连滚带爬下了马车,便看见自家车队中一匹拉着布匹的马在路当中横冲直撞,幸而这里道路宽阔,路上出城的人虽多,都能有处躲避。
眼看着同驾的另一匹马也被激得狂躁不安,陈掌柜赶紧叫下人去拦惊马,却没人敢上前。忽然,一个红色的身影从城门处急掠而来,只见他沿途踩着树冠借力,不一会儿便赶至近前,正是带刀护卫御猫展昭!展昭一个纵身落在马背上,左手持缰绳,右手抽出宝剑,寒光一闪,车辕被齐齐斩断,两匹马和马车速速分离,展昭控制着惊马冲了出去,有守军赶来牵了那匹没受惊的马。
陈掌柜一下子瘫坐在地,本来就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出了城居然遇到这种事,幸好有展大人……不过他还没庆幸完,便听到不远处七嘴八舌的声音,“这地上怎么有银子啊?”“对啊对啊,好多银子,在这些布里,是这辆马车上的……”
陈掌柜吓得脸色惨白,循声望去,便看到那辆脱离了马匹的马车已经倒在路旁,完全散了架,里面的少量布匹滚落出来,露出了掩藏着的大量银锭。周围吵吵嚷嚷,不少人已经要围上去哄抢,这时有一队官差和一路城门守军迅速赶来,抽出兵器围在马车周围,维持秩序。方才想要趁机捡便宜的百姓都讪讪后退。
陈掌柜见势不妙,赶紧爬上马车就要跑,谁知前方一阵马蹄声传来,抬头一看,竟是展昭制服了惊马正好回来了。陈掌柜看着高头大马上身着红色官袍的人,俊朗非凡,英气逼人,此时在他看来却如凶神恶煞,脑海中只闪过一个念头,“完了。”
展昭正好挡在陈掌柜的马车前,展昭也不看他,扬声朝远处问道:“王大哥,前方出了何事?”王朝小跑几步来到马前,将手中银锭递给展昭道:“在陈记布行装载布匹的马车内发现了这个。”展昭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银锭底部左侧的标记正是沈家钱庄的。
展昭看着陈掌柜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问道:“陈记与沈家钱庄做的生意很大么?”陈掌柜冷汗涔涔道:“没……没……”展昭神色不变,温言道:“既然如此,陈掌柜与展某回一趟开封府吧。”
眼看到了午时,沈兰已经在钱庄待了近两个时辰,赵青桐急得上火。这时林镜云回来了,沈兰一见他进门,便抬头看了看日头,失笑道:“都这个时辰了,桐叔怎地不提醒我一声。”赵青桐松了口气,赶紧表示让沈兰用午膳。沈兰笑道:“今日还在京华楼吧,正好今晨也约了几位掌柜在那里议事,我们这就过去。”
说完也不待赵青桐拒绝便对林镜云道:“镜云你先陪着桐叔去,我回府换件衣服。”赵青桐赶紧道:“少爷,老奴昨日答应了夫人,今日要在家中用午膳,您看?”沈兰听他提夫人,心里升起一股怒意,不过面上不显,只是笑笑道:“哦?那没事,今日的事比较重要,桐叔作为钱庄掌柜,不出席怕是不行,赵婶一向宽厚,我派人去跟婶婶说一声就行了。”
赵青桐听沈兰始终不放他离开,心中不详之感更加强烈,他嘴上应了去京华楼,心中却想着待会儿得想办法甩开这林镜云。
三人出了钱庄便分道扬镳,林镜云跟着赵青桐往京华楼走去,沈兰却没有回沈府别院,待二人走远,沈兰沉下脸色,直奔开封府而去。
现在是12月4日晚九点半!下周一有事没时间更新,所以现在这章放存稿箱。我从来没用过啊!不知道怎么操作,现研究的……希望能按时发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回 参包拯百官争郎中夺彩 驱行之查陈良库银终现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