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二.1.(28) ...

  •   老板一听两位大人这就要回去了,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

      店里的客人出了事情本就是件闹心的事,谁想到居然还惊动了朝中三四品的两位大人。打从这二位一进门,老板就一直神经紧张。要是换了平时,他巴不得有京城权贵光顾他家的小店呢,那可是蓬荜生辉的好事,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官员到访虽然可能会解决一些问题 ,但他们的到来更多的代表着麻烦和流言蜚语。

      待人接物的活儿做得多了,自然也就练出一身口是心非的好本事。老板心里早就对这两位挥手送别了,但表面上却保持着惯有的恭敬模样,挂出一副笑脸道:“二位大人心系百姓,在休假期间仍为了小店客人的事特地赶来,实在是大宋百姓之福。这位龙神医年纪轻轻,医术高明,又有仁爱之心,也让在下由衷钦佩。不知三位可曾用餐,如不嫌弃,就在小店吃过再走吧!”

      提到吃饭,包拯才想起来自己拉了公孙策出来本是要去宏记吃小笼包的,没想到半途到了这里,一想到可能会发生案件,精神就集中到这里了,完全不觉得想要吃东西。现在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再加上老板的提醒,包拯突然觉得有些饿了。

      包拯看看公孙策,他本就偏瘦,加上前一阵又是接待辽国使节,又是配合他破案,又是准备科举考试的,一直忙了一个多月,人又清瘦了许多。

      包拯心中生出了感动与内疚的复杂情绪。虽然这事和礼部也有些关系,但实际上也没必要让礼部侍郎亲自来一趟。听向天问说了情况之后,他完全可以回去让礼部来人确认,但他却亲自陪着自己来了,重点也放在了自己所在意的事上。

      包拯和公孙策作为朝廷命官,绝对不会接受老板的邀请在这里吃饭的。就在包拯看着公孙策出神的时候,公孙策已经开口婉拒了。

      庞飞燕上午和夏卿珺见面逛街时,已经吃了一路小吃,一点也不觉得饿,便笑笑摆摆手,表示不必了。

      夏卿珺和向天问也向两位大人表示了感谢和尊敬。之后向天问便回到桌边查看阮文浩的情况,准备扶他回房间了。

      包拯原想问庞飞燕要不要一起走,却在开口前被公孙策用眼神制止了。

      只见庞飞燕在包拯他们和夏卿珺之间来回扫视,犹豫着是走还是不走。

      庞飞燕和夏卿珺现在正处在感情上升期,恨不得时时刻刻腻在一起。虽然庞飞燕现在还不
      想和夏卿珺分开,但理智上她却清楚地知道她应该跟包拯他们一起离开鲤跃居:一方面她考虑到夏卿珺还要准备殿试,另一方面包拯他们在场,她不想把自己对夏卿珺的感情表现得太明显,再加上阮文浩的事也让她的心情受到了一些影响。

      夏卿珺看出了庞飞燕的犹豫,便走到她身边,柔声道:“今天辛苦你了,让你特意跑来一趟,真是帮了大忙。这大半天的,你也有些累了吧,还是跟公孙大人和包大人他们一起回去吧。”

      夏卿珺也和庞飞燕一样,想多一点时间在一起,至少想送她回府。但以他现在的身份,不方便和两位大人走的太近,也不好出现在太师府附近,所以便开口帮庞飞燕下了决定。

      庞飞燕仰头看着他温柔的笑容,点点头。

      “那你好好复习,我先回去了。”庞飞燕说完走到已经在门口等她的公孙策和包拯身边。

      老板和夏卿珺将三人送到门口,之后老板就回去了,而夏卿珺仍站在那里目送三人离开。

      庞飞燕慢吞吞地走在包拯和公孙策身后,时不时回头张望,每一次都能见到夏卿珺一直在
      原地微笑着看着她,向她挥手,不由心中暖暖的,笑意从心中蔓延到全身的每个角落。

      如沐春风,也就是这个感觉吧。

      走在前面的包拯问公孙策:“阿策,你想吃点什么?”

      公孙策有些意外:“不是说好了去宏记吃小笼包吗,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包拯笑嘻嘻地说:“那个,我知道你今天去鲤跃居其实是陪我去的,害你饿了这么久。你想吃什么,我依你的。”

      公孙策觉得大概是午后阳光太强,眼睛出现了错觉,要不就是天气太热了,包拯那黑乎乎的脸上居然浮现了一丝红晕。

      “大概是过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多饿。我没什么特别想吃的,还是去宏记好了。”公孙策对于吃饭这件事并不执着。

      “还有,我是为了我们礼部的公事才去的,跟你没关系,只是刚好目的地一致罢了,你不用在意。”公孙策想了想,补充了这么一句。

      包拯脸上笑意更盛。

      “哦,我知道了,刚好,刚好,呵呵。”

      “对了,龙神医,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吃小笼包啊?”包拯转头问庞飞燕,同时放慢步伐,等庞飞燕和他并排走,公孙策也同样慢了下来。

      庞飞燕刚出门时一步三回头的走路法让她与包拯他们拉开了一些距离。好在公孙策注意到了这一点,让包拯放缓了步子,等了等她,但仍然保持着一定距离,免得打扰她情窦初开的少女心。

      “好啦,包大哥你就别再开我玩笑了,什么龙神医啊,随口胡诌的一个名字而已。小笼包还是你们两个吃吧,我今天吃了不少了。你们也不用送我了,我自己再逛逛,一会就回去了。”

      “记得早点回去,注意安全啊。”公孙策提醒道。

      “真是可惜啊,宏记的小笼包真的很好吃,百吃不厌的。”包拯露出遗憾的表情。“你真的不跟我们去吃点?”

      庞飞燕看出了包拯遗憾表情下隐藏的八卦本质,不禁回应道:“是很可惜啊,不能满足你的好奇心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包拯装傻:“什么好奇心啊?我只是单纯地邀请你吃饭啊!”

      “哼,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不说了。”

      此时他们已经走回了不久前相遇的地方,庞飞燕笑着跟包拯和公孙策摆摆手,道了声“多吃点”,转身走进了人群中。

      “你还真是无聊。”庞飞燕走后,公孙策对包拯甩出这么一句话。

      “这叫生活情趣!”包拯咧嘴道,“咱们早上刚说完飞燕的八卦,结果一出门就碰上当事人了,要不是阮文浩的事,我肯定早就把所有的消息都套出来了!”

      “人家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

      “哦?怎么,你不想知道吗?莫非……你真的喜欢飞燕,所以怕听了伤心?”包拯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

      “你这人……”公孙策实在是太佩服包拯强大的联想能力了,虽然知道他在开玩笑,但这个玩笑就是让他不大舒服。

      刚好此时他们也到了宏记,公孙策推了包拯一把:“喏,赶紧去吃包子吧,好好堵住你的嘴。”

      宏记虽然火爆,但是过了饭点,包间还是有几个的,两人便直接去了包间。

      公孙策饭量不大,加上似乎有些饿过劲儿了,反倒没什么胃口,简单吃了点小菜和两个小笼包就放下了筷子,坐在那边默默地看着一口一个小笼包吃得正香的包拯,皱起了眉头。

      “你好歹饱也是读诗书的学子,入朝为官也有两年了,怎么吃相还是这么不讲究,是从哪学来的毛病啊?以后可别说你是跟我学的礼仪啊,真丢不起这人。”

      包拯想接口说话,但是想到嘴里刚塞进去一个包子,边吃边说口齿不清也就罢了,万一不小心喷出点残渣就不好了。

      既然公孙策都这么说了,包拯觉得自己怎么也得注意点。

      包拯迅速嚼了几口,将口中的包子吞下,放好筷子,喝了一口茶,取出手帕把嘴边的油汪汪的包子汁擦干净,坐正身子,一本正经地看着公孙策道:“侍郎大人,您看下官现在这样如何?”

      公孙策被包拯这突然的变化逗乐了,清了下嗓子,也一本正经道:“嗯,如此甚好,继续保持。”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算了,看你这样怪别扭的。以后注意点就好了。”

      “就是嘛,端架子我会的,你以前教的我也都记在心里,在外面我可是很讲究的。这不是没外人嘛,我要是在你面前也端着架子,你肯定受不了,是吧?”包拯又恢复了放松的状态。

      “我爹走得早,从小都是我娘教我。在家的时候,我娘也总是要求我注意礼仪和形象,我向来做得不错。不过后来我不是出门游历了一阵嘛,自己的钱也不多,路上也走过很多比较艰苦地方,有时饿极了或者看着好吃的就顾不上太多了,就生出了这么个毛病。我觉得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包拯差不多吃饱了,也就没再继续,不觉就和公孙策多说了几句。

      在公孙策眼中,包拯这个人很乐观,仿佛从来没有什么烦恼,即使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他也不会出现什么紧张慌乱的情绪,从第一次见面时,公孙策就觉得这个人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名流千古。

      包拯很少讲自己过去遇到的困难和辛苦,偶尔包大娘会跟公孙策提上两句,说这孩子不容易,从小就懂事什么的。公孙策这次难得听包拯主动提起小时候的事,触动了他心中柔软的地方,有一点心疼。

      “我也就是说说,以后在我面前你随意吧。这些够不够,要不再吃点?”公孙策不太会安慰人,而且他觉得包拯也不是需要别人安慰的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说了这么苍白的话。

      “我吃饱了。”像是为了证明这句话似的,包拯小小地打了个饱嗝。

      公孙策见他应该是真的饱了,不是跟他客气,就没再说什么。

      短暂的一时无言后,公孙策回到了正事上,感叹道:“阮文浩真是可惜了,年纪轻轻,本来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提到了阮文浩,包拯也陷入了关于这个事件的思考。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直觉上认为是有人下毒,而且应该就是阮文浩周围的人。

      公孙策看着沉思不语的包拯,道:“我知道,根据飞燕的初步判断,你心里认定是有人下毒,而且最有嫌疑的就是能够替代阮文浩参加殿试的向天问。但是我却觉得,就算有人下毒,那个人也不会是向天问。他看上去不像是那么有心机的人,而且我看他对阮文浩的关心也不像是假的。”

      “可是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你就是太善良了。”包拯道。

      “你这是‘失斧疑邻’,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嫌疑对象,就很难做出公正的判断。你怀疑向天问,以后必然怎么看他都觉得可疑,甚至会刻意去寻找可以给他定罪的证据。你是父母官啊,所有的百姓在你心中都应该是平等而无罪的,现在连下毒都没法证实,又何谈嫌犯?”

      公孙策虽然觉得古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包拯引用这句话来看,他心中多半已经倾向于认定向天问就是下毒之人了。

      破案本身需要有怀疑对象,但是这种怀疑应当是建立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动机和结果的主观臆测上。为了避免主观印象的干扰,公孙策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包拯。

      “你说的对。这件事我会让刘判官安排人多留意一下的,在没有证据之前,我不会过多干预这件事的。”包拯听后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确实在这件事上太过在意了。

      “嗯。其实说真的,虽然我不想质疑飞燕的医术,但我还真的希望她是误诊,阮文浩只是突发疾病,治愈后就会好。不过她的诊断应该没有错。”

      “是啊,刑事案子还是越少越好啊。开春了,最近衙门里什么抗旱防汛、设施修缮之类的事也多起来了,又有得忙了啊。”包拯转移了话题,表示在证据充分之前不会过多参与这件事。

      在鲤跃居,被谈论的对象向天问正在阮文浩房间,拉着过来探望阮文浩的夏卿珺,一脸钦佩地夸赞庞飞燕:“夏贤弟啊,那位龙姑娘是你什么人啊?怎么认识的啊?真是又漂亮又善良,医术又高明!看她好像很喜欢你啊,你真厉害!好幸福啊,好羡慕你!”

      夏卿珺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仁兄,一下子问了这么多,该怎么回答呢?还是算了吧,要是说出这位“龙姑娘”的真实身份,他肯定就激动地晕过去了。

      “神医就是跟其他大夫不一样啊!之前那几个大夫都看不出问题,我差点以为文浩兄这是中邪了呢。你不知道,他刚疯那两天整天什么‘女鬼’,‘负心汉’‘湖底’之类的,真吓人啊!”向天问还在自说自话。

      在庞飞燕诊断之后,夏卿珺也在想会是谁下毒,从动机上看向天问绝对是第一个要被怀疑的对象,可是看着眼前这个还沉浸在对飞燕的钦佩之中、不急着准备殿试的胖子,他怎么都不能把他和下毒的人联系在一起。

      夏卿珺想到庞飞燕曾经说过,发疯是一个自主意识逐渐丧失的过程,即使后期完全是胡言乱语,但是前期的一些话是有一定意识的,而且很有可能和发疯有关系或者是对病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些东西。他以前没注意过阮文浩的疯言疯语,可是听向天问这么说来,阮文浩的发疯会不会和他说的那些话有关?

      女鬼,湖底……

      如果这湖指的是千鲤湖,那么女鬼应该就是传说中那个凭空消失的名妓“云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二.1.(2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