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游春 ...

  •   这是元和十二年的初春。

      莺飞燕舞,春色淡着,正是一片向荣的景象;长安城外,仿佛展开了一卷长得看不到边的春意图:深深浅浅的绿色,再加上出游少女们头上的簪花,摇曳的裙裾,随来少年公子们的鲜衣怒马,确是赏心悦目,令人观之忘返。

      这一日,不知谁透的风,说是当今天子幼子,风姿俊美名满长安的允王李明也要来踏春;消息一传出,通长安的仕女们几乎都出动了:谁人不知允王不仅相貌俊美,而且善吹玉箫,传说三年前奉旨去洛阳办事时,遭了已谋反的贼人的挟持,允王只轻奏一曲“流水”,敌人便尽皆泪下,释放了他回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允王刚至弱冠,尚未有王妃。

      这样一个大好儿郎,怎不让那些长居深闺悲寂寞的仕女们向往不已?

      出行的仕女们熙熙攘攘,次第而来,环肥燕瘦,各有风情。

      若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是吏部侍郎刘弼的长女,少时即以美貌名闻京城,如今长成,更是明艳不可方物,每日来她家提亲的人便是数也数不清楚了;无奈若茵眼高于顶,全不把那些子弟看在眼里——她的眼前心底,全是允王殿下的风采。

      今日这大好时机,她是无论如何不肯错过的;不料临行时小妹若玉一定也要来看热闹,便只得带来;若玉年止十一,正是看什么都好奇的辰光,喜欢看些花花草草,对于那英俊王爷,倒是半点兴趣也没有。

      若茵便着急,但总不好舍下幼妹自己去凑热闹,在丫鬟们面前也显得太轻浮,便设法诱哄妹妹去瞧那河边:“小妹你看,那边是渭水,有诗云:‘晋祠流水如碧玉’,渭水之水,也堪此称呢。”

      若玉虽小,却聪明,见姐姐反复往那边看,也明白□□了,因笑道:“是,大姐姐先还不教我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么。走啊,大姐姐,现在该‘溯洄从之’了。”

      若茵羞不可抑,便去扭妹妹的脸颊:“好你个小丫头,再乱说话,我告诉老爷和夫人去。”

      若玉一边躲闪着,一边笑着告饶:“大姐姐,我说错了话了嘛。是我要‘溯洄从之’还不行么?”说着便硬拉着已是满面通红的若茵往渭水河边走去。

      此时的渭水边,已经是热闹非凡;长安的仕女们同着随从众人,香车宝马,几乎将河边填满;若茵姐妹来得迟,“风水宝地”已经悉数给他人占了。

      若玉着急,便东张西望地寻找合适的位置;左右一看,忽地有了主意,指向不远处驿道对面的一座小山坡:“大姐姐,去那边罢!”

      若茵早已羞涩不敢抬头,生怕被素日交好的闺中姐妹看到,闻言忙拉住若玉:“```就在这里也罢了```哎```”言犹未已,却早被若玉拉着朝那边挤去。

      随侍的若□□母张氏忙跟上来劝阻:“大小姐,五小姐,驿道有快马来去,极是危险,还是不去为是。倘或撞到一点儿,教我怎么向夫人交待?”

      她不说还罢了,一说若玉便更来了劲儿:她是刘弼正室夫人的独生女儿,又聪明伶俐,素来极得父母疼爱的,难免有点娇纵的小性儿;若是张氏不说这话,她看到驿道,或许也就不去了;但张氏这么一拦阻,她倒反而非去看看不可。当下,她假作不闻,只是拉住姐姐的手:“大姐姐,走啊!”

      若茵则又是一样心思:她是刘弼外室所生;平素刘弼夫人虽不致苛待她,到底也是淡淡的,便是家下人也有在私下议论些长短的。若茵外表温柔,心气儿却是极高,这些议论自然都搁在了心里。张氏那句“向夫人交待”的言语正戳中她的心病,也起了些反感。所以也不劝阻若玉,面儿上虽是半推半就,默不作声,实际上脚下却是跟上了若玉的步子。

      姐妹俩很快走到了驿道边;乳母丫鬟们也跟了来,人人提心吊胆,一面继续劝阻,一面也知拦不住,只得留心着驿道的动静。

      若玉探头看看没什么车马的样子,便拉住姐姐往对面跑。

      若茵左右瞧瞧,确定没有危险,也便跟着妹妹走过去,口中道:“小妹,慢些儿,别绊到了。”

      姐妹二人好歹安全过去;后面儿乳母丫鬟一大群,还有小厮牵着姐妹俩出行用的马,也忙跟着慢慢通过驿道。

      下人们刚通过一半,却忽听得不远处驿道转弯儿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而且听那声音,似乎还不止一匹两匹的样子。

      厮仆们都吓了一跳;还在驿道上的赶忙加快脚步跑起来。

      这么一乱一挤,便有个名叫咏兰的侍女慌忙间踩住了自己的罗裙,再被后面的小厮一撞,便跌倒在了驿道中间。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已见尘沙起处,大约十余匹马疾驰而来,转瞬已到咏兰面前。

      刘家众人回头一看,无不脸上失色。

      咏兰更吓得连声都出不得了,忙乱中用袖子遮住了头。

      “吁!”

      只听一声尚带着三分稚气的呼喝,领头的马便在咏兰面前人立而起,硬生生地停住了;后面的马匹也跟着停了下来;驿道上尘沙大起。

      不一时尘沙散去,咏兰却是一动不动,死生未知。

      若玉着急了:这咏兰是她的侍女,素来极亲密的;她不顾姐姐拦阻,忙忙地跑向驿道:“咏兰!”

      刘家下人生恐她给马踩踏到,也赶紧跟着围上去:“五小姐!”

      若玉跑到咏兰面前,慌忙蹲下来,拉下她遮住头的袖子,摇着她的肩膀:“咏兰,你怎么了?快醒来啊```”

      正一片忙乱处,却忽地听到一声尚带着稚气,却有几分威严的喝斥:“闪开!”

      众人都是一呆;若玉寻声望去,原来是刚才那领头的骑士在说话。

      此时若玉才仔细打量起他来。那是个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蹬高腰靴,腰系革带,肋佩宝剑,背背长弓,马上还挂着些山鸡等野物,看来是刚刚游猎归来;他肤色微黑,五官却是极有英气,一双眼睛湛然有神,让人不敢以常童视之。

      此际,这男孩脸色微沉,很是不耐烦的样子,冷冷地看了看马前众人,便大声命令道:“王士德,清道!”

      他身后一个骑士大声应道:“是!”便招呼四五同伴翻身下马,大步走了过来。

      张氏眼见这男孩穿戴不凡,连他的下人也是衣饰华美,神情傲慢,便知自家未必惹得起,忙过去抱起若玉,低声道:“小姐,走罢,赶紧把咏兰带回府治伤为是。”向其余下人使了眼色,便有几个丫鬟抬起了咏兰,剩下的则连忙让道。

      若玉却恼怒了起来;她使劲儿挣扎着下地,大声道:“乳母,我不走。这人如此无礼,我倒要瞧瞧他敢不敢把我撞死了!”

      张氏面如土色,还要去抱若玉,但她倔强劲儿上来,竟是拼命挣扎,再也制不住;张氏赶忙回看已经走过来的若茵,用目光求援。

      若茵也发觉情况不对,便去拉若玉,柔声道:“小妹,咱们赏景要紧,不要在这里置这闲气。”

      刚说到此,却听得“哎呀”一声,几个侍女已给那个名叫王士德的同着几个人推搡到一边;有一两个体弱的便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

      若玉本来也有些心虚,见此情景,恼火之下,也顾不得什么了。她推开姐姐,走到那男孩马前,大声道:“喂,你这个坏人,太欺负人了!你有本事撞死我啊!```你``你撞死我,我爹爹自然会来要你抵命的!”她已经气得口不择言了。

      “要我抵命?”那男孩冷冷一笑,脸色更加阴沉,“你父亲是甚么人?”

      若玉一梗脖子,自豪地道:“我爹爹是吏部侍郎刘弼!”她忽然又想起了甚么,更加振振有词:“还有,这驿道是朝廷传递消息用的,不是你用的!你在驿道上驰马,应该``应该```”她搜索枯肠,到底想不出是该判什么刑罚,于是笼统道:“应该被抓到京兆尹韩伯伯那里去打板子!”

      她正说得带劲儿,那王士德忽地到了那男孩马前,行礼道:“殿下,未时太极殿有大宴,万万耽搁不得,还请您尽快启程为是。”

      这一声称呼出口,刘家众人全体石化:殿下?``这么说``是位王爷?```太极殿```那可是当今天子召见群臣的地方```那这``到底是````

      那男孩恍若未闻,瞧了瞧还在马前发呆的若玉,忽地微微调转马头,喝一声:“驾!”那马便从若玉身畔呼啸而过;那些骑士也连忙上马的上马,跟随的跟随。

      刘家众人全都吓得心魂出窍,惊呼不断;若玉吓呆了,等到马过去了才回过神,一头扑在乳母怀里,“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张氏赶紧抱住她低声安慰;若茵长出口气,正待命令家下人安慰妹妹,却瞧见那男孩在不远处停下马来,朝这边看了看,促狭似的一笑,才回头纵马而去。

      虽然乳母,姐姐和家人们多方安慰,但若玉从小娇生惯养,刘弼夫妇就连一句重话都不曾说她,下人们则更是人人趋奉,又几曾受过这般的惊吓?这一番哭,直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若茵本来还想再游玩些时候,但见妹妹闹成这副样子,说不得只好打道回府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游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