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举三例看雍正性格的负面 ...

  •   举三例看雍正性格的负面——回答看官意见之用

      鉴于有诸多看官向我提出文中胤禛性格过于无常、易暴躁,是否有失事实,或者说不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胤禛的形象,因此我写这段字,想说说我心中的想法。
      首先,在我个人的角度讲,我不认为胤禛是个翩翩佳公子,护花使者,爱新觉罗胤禛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只是我没有将他完美化、深情化;站在那个时代、那个身份来说,我也不认为他是慈眉善目、不计较主仆等级的主子。
      其二,“冷面王爷”的形象由据说由二月河先生塑造,可惜,我不曾看过老先生的作品,因而对“冷面王爷”的形象没有太大的感触。即使在政治斗争过程中胤禛养成了“冷漠”的性格,那我个人认为年轻时的“冷面”未免太早了。
      其三,康熙曾微觉胤禛性格“喜怒不定”,训诫过胤禛遇事要“戒急用忍”,这四个字胤禛书写出来,置于居室,时刻提醒自己,可见他的性格确实有急躁且冲动的毛病。这一点,冯尔康先生所著《雍正传》及杨启樵先生的著述内均有提及。
      以下,我从史料中举三例,看看胤禛性格中负面。由于孝景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雍正对待官员
      雍正原赏识福建陆路提督丁士杰。在雍正四年十二月,丁士杰借执事给回乡的少詹士陈万策使用,此事被雍正知晓,丁士杰被交部议处。丁士杰上折辩解说“隐微之处更不敢不为我皇上直陈”,雍正朱批“无耻之极”,丁又说对于上司“不知如何逢迎”,雍正朱批道“不知逢迎上司,唯知曲意逢迎钦差,其罪更甚”。这样的话就已经很伤人了。丁士杰又说“逢迎之事,不惟目前不为,即臣终身实断不可为也。”雍正朱批道“可谓天良丧尽矣。”在奏折尾雍正写道:“观尔不知悔过一味强词饰辩,必不知感朕恩遇,愚贱小人之态露矣,卑贱无耻四字当深以为戒,莫令人指唾。”由此看,雍正见丁士杰辩解便生气,用词之严厉令人生畏。到十二月二十六日,同样在丁士杰的折子上朱批又称丁士杰“乃报朕第一著也,勉之,朕甚嘉尔之存心立志。”可见雍正发脾气时来得快,后有所察觉又改了。冯尔康先生对此的评价是“可见他气恼时自己也不能克制,仍有暴怒的毛病。”(《雍正传》人民出版社本)

      二、雍正对待下人
      根据昭梿《啸亭杂录》卷一记载,雍正在观戏时看得高兴,赏给伶人食物,与之攀谈。该伶人询问当今的常州太守是谁,却因无故问政激怒雍正,雍正立即将伶人杖死。虽然伶人不该向皇帝询问政事,此举确实极其不妥,但是因为一句话而死,可见雍正对于不喜欢不认同的事难以包容,处事激动。当然这个性格往好的方面讲可以算作“性格刚毅、爱憎分明、眼里不容沙子”,“原则明确、立场坚定”,全看对人对事了。

      三、雍正对待太监
      雍正在制驭太监方面花了很大功夫,不仅重新制定了太监品级,同时对太监的主仆意识多有训导。雍正元年六月,雍正说有太监不懂规矩,打扫之时从宝座钱昂头走过,没有表现出敬畏的意思,因此要求太监凡是经过有宝座的地方,要以恭敬之心,低头急走过去。(见载于《掌故从编》)连太监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经过宝座都需要规定,可见雍正非常重视太监作为奴才的忠心和诚心,进一步讲,他是那样一个时代下统治阶级的成员,骨子里对于封建的等级制度非常看重。因此,对于奴才犯错的斥责、训诫,一般不会轻描淡写的放过。在那个时代,任何“做主子”的都不会像现代人希望的那样“宽容”。

      以上诸字,不过是我对看官集中提出异议(直白的说,就是关于四稍显息怒无常、暴力的异议)的一点小小解释,并非想要阐述雍正其人的性格。孝景写这篇文,不想写一个完美情人,只是尽力想写的稍微真实一些。胤禛的性格通过对待他人的态度来表现,对此我尽可能通过史料来推测和描写,不尽之处,一是我未能读尽史料,一是我水平有限,写作上还有缺陷,还请各位看官包涵、指正。某孝谢过~~
      另,关于雍正的性格论述,个人认为冯尔康先生、杨启樵先生在他们的著述中有着比较全面细致的论述,有兴趣的看官不妨找来看看。当然了,如果各位有兴趣亲自翻阅史料,尤以雍正《朱批谕旨》为最好,亲自揣摩感受雍正其人的性格,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某孝搓抓,透露一句,某人的朱批中有很多笑死人的句子~~哇咔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