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山有木兮国有殇 ...

  •   初春的洛阳,春意料峭,迎面吹来的杨柳风,带来丝丝凉意,那破云而出的阳光柔和而温润,照在人身上,勾勒出柔和的金黄色,绚烂却并不刺目。
      辛衣望着面前那神采飞扬的少年,不知道为何,胸口“腾”地一下似点起了一把火,热热地,灼烤着心头。
      “口气倒是不小,你倒是说说看,这百万大军是如何有去无回,空自威武?”
      李世民望着那首尾相接、蔓延千里的行军队伍,唇边浮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傲然道:“我只凭八个字——‘劳师袭远,馈饷难继。’”
      “劳师袭远,馈饷难继?”辛衣重复着这八个字,盯着他的眸子忽然凝重起来。
      尽管她当面不愿承认,可在心里却是着实吃了一惊。
      她是关陇军功贵胄子弟,从小耳濡目染习学兵法,对军队、粮运、阵形、驻营、前敌指挥种种术道均不陌生,耳听得李世民说出那两句话来,字短意深,却是一针见血,道出了这次出征的弊端所在。
      不错,要征发这百万大军并不困难,可要给这百万大军运送粮草,实非易事。她听父亲说起,为了征办军粮,二百万民夫搬空了几座巨大粮仓仍然不够,由于催督太急,现下已经是死伤狼籍尸枕满路。再加上这次将士们是远离本土作战,对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不甚熟悉,闻说这高句丽地形险要,森林茂盛,易受难攻,且气候异于中原,夏季雨季过急,而且雨量大,严冬来临的很快,这种种因素都使得这次出征的前景不容乐观。
      李世民转向辛衣,微微一笑,道:“你以为如何?”
      辛衣对上他那幽黑狭长的双眸,心中一跳,别过脸去,轻哼一声道:“就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我大隋国富力强,兵精将良,难道还会输给那小小的高句丽不成?要是我为主帅,就算面前有千万之众,也定当凯旋而归。”阳光正好落在她微微轻侧的脸上,将那挺拔的线条清晰地勾勒出来,俊美而坚韧,和着她眸子里张扬的光芒,竟透出一种异样的霸气来。
      李世民脸色一动,颔首道:“你的口气也不小嘛。劳师远征,久战疲敝,战力不强,运粮困难,不知宇文将军又当如何调度?”
      “速战立决,长驱直入!”辛衣昂起头,炯炯双眸直视对面的少年,浑身散发出一股仿似雷霆万钧般的王者之势,慑人心魄。
      “好!好一个速战立决,长驱直入。”李世民朗声大笑,一掌拍在辛衣肩头,“有胆识!如我辈者正当如此。”
      辛衣盯着那双落在自己肩头的手,眉头一皱,忽地退后一步,斜着一掌劈去,李世民微微一惊,身随掌动,急风过后,已接上辛衣的掌,翻腾来去,双掌纠缠间,两人的身体却又被拉近了。
      春风过处,尽是温柔旖旎,漫天柳絮,如扑面飞雪般散开来,人们的身上都沾上了点点白絮。
      “你还没有打够吗?”李世民凝视着面前这个骄傲的少年,英眉一展,唇角挂上了笑意。
      辛衣掌被他紧紧扣住,一时动弹不得,只闻得耳边传来他沉重的呼吸声,眼前是他灿若晨星的眸子,不知道为什么,心跳忽然间变快了。只见她手臂一沉,掌风突变,晃一个虚招,身体瞬间退出几步之外。
      “别忘了,你还欠我一场比试。若不决出胜负,我决不罢休!”她扬起下巴,傲然道。
      “好!明日午时,我在玉龙峰上等着你。”
      “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
      两人的手掌重重地击在一起,那年少不畏天高的骄傲也仿佛透过掌心传入各自的心里,炽热而蓬勃。
      李世民翻身一跃,跨上一旁的黑色骏马,阳光下,他纵马回眸,英姿勃发,灼如骄阳,而他唇边的笑,却比那初春的清风还要和煦。

      ************************************************************************

      第二日,辛衣醒得特别早,天空刚现蒙蒙曙光,薄雾未散,晨露尚浓,她便已经在练箭场内练了几个回合的骑射。
      诺大的场子里,只听得鸾玲四响,马蹄声动,马上的少年,搭弓张弦,一枝枝羽箭如流星般射向靶心,眉宇间那飞扬的神采几乎令人不敢直视。
      “三少爷今日可是有何喜事?”宇文府的下人们都在悄悄交耳议论着。
      谁都看得出来,宇文府尊贵的三少爷的心情是这样好。她虽没有说出来,可她闪闪的眸子,舒展开的眉,脸上动人的光彩都在透露着这个昭然若揭的秘密。只是,他们不明白,什么事竟能让这个骄傲的少年如此开怀。
      早饭过后,辛衣骑着马儿刚出了大门,却正好遇上了南阳的銮轿。
      南阳从轿子中探出头来,嫣然一笑道:“我正想去找你,今日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吧,林子里的桃花都开了,红艳艳的一大片,可漂亮啦。”
      辛衣笑道:“今日可不行,我要与人决斗,改日再陪你去罢。”说罢,勒紧缰绳,双腿一夹,马鞭一扬,马儿长嘶一声,撒开蹄子飞驰而去。
      南阳楞楞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愕然道:“决斗?”

      玉龙峰是洛阳城郊的一处名胜,风景甚是秀美,登峰望去,只见四周山野清秀,林木葱郁,群峰环列如俏丽的屏风。
      辛衣将马停在林子里,自己走到崖顶,轻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那和着野花清香的山风扑面而来,顿时叫人神清气爽起来。
      “好罢!李世民,我今日倒要看看,到底是你棋高一着还是我更胜一筹。”
      这个骄傲的少年,对着面前的万千峰峦,叉起双臂,眸子里闪闪发光,说不出的意兴飞扬。
      可是,她没有想过,在这样斗志昂扬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手,那该是怎样的苦恼?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眼看那峰峦间流云如水,残阳慢慢落下,月儿升上高空,她要等的人却是迟迟不见。
      她原本雀跃的心,也跟着慢慢地冷了下去。
      他竟然没有来。她又是失望又是愤怒。
      为什么,他竟会爽约?
      她手里握着那杆写有他名字的箭,紧紧合拢,直至感觉到手心传来阵阵的痛意,这才张开手掌,低下头凝视着手中的箭,眉头一皱,叫一声:
      “可恶的家伙,等着瞧罢!”
      只见她手臂用力一扬,那羽箭随之飞出,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坠入那万丈深渊之中。
      茫茫夜幕中,辛衣转过身,凝眸向前方望去时,却是吃了一惊。
      他怎么会在这里?
      夜风中,那个男子,远远地立在她身后,任风将他的玄衣和长发吹起。他的眸子冷冽清亮,就如初雪中绽放的腊梅,清雅孤高,却在不经意中透露出几份暖意来。
      “师父?你怎么来了?”辛衣惊异地叫道,一边迎上前去。
      晕黄的月光下,她望见扶风的衣襟上那层层的水迹,甚至他那俊逸的脸上、发间都有露水的光韵,莫非,他在这里竟已经立了多时了么?
      “师父,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她抬起手臂,想为他擦拭脸上的水痕,却被他轻轻握住了手腕。
      扶风凝视着她的眸子,眼里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宛如一池静谧的水中荡起的一丝涟漪,辛衣楞楞地望着他,呼吸一下子凝住了。但只一瞬,他便放开了她的手,移开眸子,淡淡说了声:“夜深了,回去罢。”
      初春的夜,悄然无声,月光下,他长袖轻拂,转过身去,避开了她询问的视线。
      月如轻辉,树影婆娑,他的背影被月光拉得长长,落在她的眼里,竟生出些异样的感觉来。
      她又怎会明白,这引得心底隐隐作痛的,究竟是为何物?

      *************************************************************************

      春日的洛阳,明丽而华贵。
      仿佛一阵春风,便会给洛阳抹上一层翠绿,洛阳城便在那一阵阵的春风里,鲜活而多情起来。
      可春来得快,去得也是这样匆匆,眼见那牡丹花儿活泼泼地怒放后又骄傲地凋谢,夏日的气息便已经扑面而来。
      这段期间,辛衣没有再听到那李世民的消息,却被北方的战事给吸引去了全副注意力。只见那一封封信报接踵而来,可带来的却皆非捷报。
      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在隋军的猛攻之下,守军请降,而杨广竟规定“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而诸将不敢做主,只好停战请示。守军趁机又填好缺口,修整兵马再战,如此竟然有三次之多。
      六月,杨广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边打边退,引诱隋军,致隋军疲于奔命,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征高丽两路皆先胜后败,杨广亲率大军亦困于坚城之下,不得已,下令班师。
      杨广一次征高句丽,竟以惨败告终,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河以东。
      想当初,百万大军从涿郡向辽东进军时,足足花了四十天才开拔完毕,旌旗鼓角连绵千里,声势是何等威武,最后却惨溃至此,百万之师仅逃回数千人。
      高句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以炫耀战功。那自辽东归来的战士们曾亲眼看到,寒风吹来,京观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谓尸山血海并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消息传来,举国皆惊,万民哀泣。
      宛如那繁华梦醒,才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笑话一场。
      洛阳城内,也有数十万人应征而去,如今归来者不过寥寥几十,一时间,只闻妇孺的哭声满城,哀鸿遍野,生生将这繁华之城化作了伤心之地。
      辛衣虽每日都带领兵士按例巡夜,心中的焦躁却是一日强过一日,这满城哭声,满城的白色,满城的死气沉沉几乎让她透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的为死者烧香所散发的香气更让她觉得窒息。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
      大街的尽处远远地,传来一阵苍凉的歌声,那声音凄切委婉,和着那阵阵凉风,竟有种说不尽的苍凉悲愤之情,使人闻之动容。
      辛衣立在马上,听着那歌声,拳,紧紧地握了起来,眸子里的光,是那样明亮而炽热,分不清是悲愤还是悲伤。
      忽然,她将马头一调,马鞭一挥,大喝一声,策马驰向前方。
      她的心里仿佛窝了一团火,再冰冷的夜风也无法吹熄它的火焰。
      她就这样任马儿奔驰着,将随行的兵士们甩得远远地,直到耳边再也听不见那些凄婉的哭声。
      “高句丽,你等着罢!日后我必亲取之,报此仇!”
      杨柳堤,洛水旁,这个少年的声音在河面久久徘徊,不肯散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山有木兮国有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