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新的开始 ...
-
到了美国后,面对一个从头到脚完全陌生的国家,一个国家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开始真的很孤独。这里没有我可以说话的人,走到每个地方都要开导航看地图,每一寸土地对我而言是那么陌生,买东西的时候看着陌生的文字,那种异乡人的感受尤为强烈。这里不像好莱坞电影里说的那么民主,生活在这里会因为肤色的差异而受到歧视。路上也有乞讨者,醉鬼,走在路上会看到流浪汉翻垃圾箱。这里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华尔街住着垄断美国财富的精英,普通民众的日子并不很好过,他们的养房、养车压力很大,他们还要为社区办的各种活动捐助,他们面临巨额的医疗费,不同州的医保政策不同,他们很害怕生病。这里的“美国梦”依然只是黄粱一梦。来到这里的华人生活的很辛苦,追求财富同时要忍受着人种差异、肤色差异、语言差异,他们为了融入这个国家,付出的更多,但是往往获得的很少。
来到这里,我接触了不同的文化,与此同时,我越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包容,西方文化的排外更强烈。
来到这里第一年,我天天熬夜学英语,虽然我的SAT考的非常好,但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还是很差,毕竟我身边的人是从婴儿时期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英语,说着英语。我身边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家庭条件很好,经常接触到国外各种资源,甚至很多同学都是外交官家庭出生,他们的口语能力我十分羡慕,他们和外国人交谈自如,我有很多时候连简单交流都很费劲。当一个人先天条件不足时,他跟别人拼的就是后天勤奋,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国外大学课程安排量比国内少很多,但是学业压力很大,何况像我们学校这种在全球排名前二十,Marketing专业又是全球顶级,身边高智商天才太多,我稍微不努力就会落在最后。有很多人以为国外都是那种公私分明,不讲情面的办事,其实不是这样的。教授对一个学生的喜欢程度很能影响学分,所以我经常和教授交流,同时能提高口语能力,一有空就帮教授做分析,Marketing这个专业不同于很多理化生专业,它不是呆在实验室做研究的那种,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和世界500强公司战略,所以我一有空就会上网看各种报表,财务预算,这些都是必备素养。我的教授Stephen经常参与各种大公司市场战略制定分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十分喜欢我,经常跟我交谈很多他对社会各领域的认识与看法,我跟着他学习收获颇多。
我的大学生活十分丰富,可能我跟中国很多好学生不同,很多同学从小学业优异,到了美国反而限制了他们,因为他们从小过于应试教育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而我不是,我从小到大都是半瓶子晃荡,看问题不喜欢太常规,做事也不喜欢循规蹈矩,甚至有时候不按常理出牌,反而老外很喜欢。我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认识很多高材生,美国和中国的高材生有很大差别,美国高材生很爱运动、健身,他们看起来十分健壮,我那天正好路过球场,看到一帮人打橄榄球,我就在旁边观战,等到中场休息的时候,找到他们的队长,一个叫Peter的金发碧眼大帅哥,我跟他说缺裁判吗,他说缺一个边裁,我自告奋勇的说我可以,他打量了下我,说没有从我的身材辨别出我是个男人,我冲他眨眨眼,说,我是个女汉子,考虑一下我。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我们只招男的。裁判吹哨,他戴上护肘和头盔,跑回场地,连道别都没有。我下定决心,不挣到裁判决不罢休,我开始打听他住处,围堵他,跟他说如果有女性加入,能激发男性战斗力,他们在赛场上会更加活跃,他回了句,那也要看脸和身材,我告诉他在亚洲人中我这已经是黄金比例了,他说那你找亚洲人橄榄球队吧。他这个人太伶牙俐齿,我决定改变战略,既然说不过他,就不说话,缠着他,让他视觉疲劳,最后他一定会答应。于是我不光在他住处堵截他,我还想方设法把他弄到我和室友办的各种Party,每次他在Party上看到我都跟看到鬼了,最后他不得不答应。于是我就成了Northwestern University校橄榄球队第一个女裁判。我知道Peter游说队友很不容易,于是我帮他们搞了个联谊,效果不错。
周六周日会和同学搞各种Party,时间长了,接触的人群也多了,眼界开阔了许多,中国人有时候做事的思维很适合在国外生活,处处留情,广识朋友,时间一长,有需要的时候一定有人能帮上忙。慢慢地我在留学生圈子里混的也是小有名气。
国外大学没有围墙,这样与外界讯息交流十分频繁,但是,学校的宿舍我订的时间太晚,没订上,只好在校外租房子。我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学区房永远比其他同型号房租金高出几倍。我来美国前就联系好了住处,当时并没有像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那样选择和国人住在一起,专门挑能接触其他国家的人,我的室友一个韩国人,叫Jane,一个是美国人,叫Sam,是个美国小伙,还有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叫Nina。Sam是个同性恋,所以我们视他闺蜜。我们每个人有单独的卧室,所以生活上比较自由,Jane经常逛夜店,所以回来很晚,但是很少打扰到我们,Nina异性缘很好,经常带各种艳遇回来,有次带了个好莱坞当红男星,早上起来正好被我撞见,看的我直流口水。我们经常办Party,邀请很多朋友,也会逛街,Jane非常有钱,她总是拉我们去曼哈顿第五大道,我们会向她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她很尊重别人的看法,而且十分照顾我们,经常陪她逛完请我们吃大餐。我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条件,所以很少买东西,不到万不得已。
在国外带的第一年过得很快,我拿到全A,但是我并没有很开心,相反,有一件事情弄得我十分发愁,就是我这一年花了四十多万,通常在国外呆的第一年花费会很多,往后几年会少一些,但是,四十多万真是太大一笔开销,我决定要找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