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其三 ...


  •   方大队毕竟在外历练十年,性子直并不代表他没有眼光见识,所以他问姑父——你们这么保护我,难道就为了我到时候带人开几架飞机回去?飞机当然难得(这二十来个飞行员和几架飞机可以直接成为中国空军的基础了),但更重要的是开飞机的人!就像那个同为王牌飞行员、却没有了目标沦为走私物资的老鹰,你们要了去有用吗?说不定无益还有害呢?

      这个问题只有深悟人生的人才想过,所以谢培东悚然动容——这可不是愣头青能认识到的(一个愣头青可以每次都那么幸运地飞越死亡驼峰吗?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地回来岂是完全靠运气?)但接下来他在三年前就准确判断出国共最后的三大战场却更让人震惊!

      话说三年前抗战刚胜利,国民党国力军力都占极大优势的时候,你居然就看出他们会越打越怂,□□会从延安发展壮大到遍地开花(怪不得航校要停你的课,怪不得你要加入□□)——这种战略眼光可不是寻常技术帝的境界,方大队由此迅速把自己从“将才”提升到“帅才”,这可是战略布局啊!(预测的准确性多重要啊——要是多年前就知道房价会大涨,趁低多买几套不就赚死了!)

      甚至连谢培东都没想过的问题——比如现在运输民用物资你们不拦着,以后要运输军用物资呢?——傅作义不是蒋的嫡系,又处在三大战场的中枢位置,想让他给你顶在这儿,军用物资必须供应充足——方大队作为航校教官,不止可以教驾驶技术,居然对于各方战局也是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前方战局那么激烈,一个帅才居然这么闲在大后方,这是多大材小用啊——当然这是爱子心切的方行长的安排!不过从方大队本心来说,他肯定也是不愿意打内战才来当教官的。)

      方大队在军事上的能力和眼光,当然不是搞经济的谢襄理能比的,倒有点儿他那个世事洞明的老爹之风(所以崔和谢都是战术人才,而方行长才是坐镇指挥的那个)——谢培东大惊之下,终于承认:“组织,不,是我,对你关心得太不够了”

      只看出自家孩子我行我素,没看出人家胸有丘壑啊——这样的人才,你老拿他当孩子看什么也不放心让他干,再不用说不定他就真跟着蒋经国走了——什么叫知遇之恩?你看人家建丰同志多敢用人?自己人还不如敌人相信他的能力,让人情何以堪啊?

      也就是这一番深谈之后,谢培东肯给与方大队足够尊重了,且表明会把他的意见上达天听,直接转给周副主席——方大队要的就是这个,战略人才你别老当马前卒使,亏得咱方大队执行力同样很强,否则岂不让你们给玩儿死了?当然,方大队在□□这边更是给闲置了三年实在闲死了——我这么能干,你们就不能给我个机会让我贡献一下力量?

      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的——谢培东对他刮目相看,方大队对姑父也就从单纯的亲人上升到“真正找到组织”的感觉——他说“以前我听崔叔的,以后,我就听您的”——要为所欲为的方大队听话,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听,岂是一件容易事?而谢培东说“听党的”——于是,当送姑父走的时候,前方这个背影,究竟是“父亲”还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血缘关系。

      信任从来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尤其对于方大队这样一个“君子重然诺,一诺死生轻”的侠烈之士——自此以后,方大队再不能凭直觉随心所欲,而是任何事都要比别人多想好几层——对,不是一层,是好几层——第一我想怎么干?第二组织会希望我怎么干!第三我怎么能符合组织需要地干?第四怎么兼顾两方面还不能让人看出来?——咱方大队长容易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