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上书房故事•翠印 ...

  •   曾国藩在刻苦向学,上书房的皇子们也是一样。
      这天生书读毕,研习列朝圣训。看到圣祖康熙“盛世添丁,永不加赋”一诏,奕詝突然想起从前的一个疑问,跟杜受田说:“翁师傅前几天讲唐诗,我跟着背了《悯农》二首,前一个好懂,后一个我不明白。”
      “怎么?”杜受田猜到他指的是哪句:“阿哥说的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么?”
      “是呀。” 奕詝说:“小时候读《孟子》,孟子不是跟梁惠王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就‘可以无饥矣’,既然这样,那么已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了,而且四海都无闲田,为什么还会‘农夫犹饿死’呢?”
      “这是因为赋税过重。”杜受田拈须答道:“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农夫之收入,大半上缴恶吏,所剩无几之故。”
      “那本朝‘盛世添丁,永不加赋’,一直都遵循无误,为何阿玛仍然发愁有的地方饥荒呢。”
      “这个……”杜受田略一沉吟:“这是因为方今之时,‘不工、不商、不农、不仕’之人太多。”
      “什么是‘不工、不商、不农、不仕’之人?”
      “就是既不做工,又不贩货,不事生产,也不习文应考的闲散之人。”
      “为什么会这样?世宗宪皇帝当年,不是有‘均田制’么?”
      “世宗均田制虽好,而地实不足以养人。”杜受田说道:“人之繁衍无穷,而土地之出产有限。有的地方,人多地少,贫者不得不靠贱卖其地养家糊口,只救一时之急,而失地后无以为活;富者趁机压低地价,兼并愈多。故而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世间闲散穷人,非甘心‘不工、不商、不农、不仕’,只是无技可工,无钱可商,无地可耕,无途可仕。”
      “……”奕詝脸上有沮丧的神情,想了一想,“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也不是全无办法。”杜受田看到学生有如此想法,心中高兴,畅言道:“这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故,地方风俗不淳,人心向利。禹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明道之本,原出于天,在上者以惜生厚民为念,淳正民俗,秉公执法,开源节流,使贪利者无可大贪,困窘者有业可就,长此以往,便可得解。”
      看到学生频频点头,杜受田也讲得酣畅淋漓。讲到放学,杜受田发回上次的作文,布置了一个诗题“春日在天涯”,五言八韵,不限韵脚。
      不限韵脚的诗,说好作亦好作,说难作亦难作。
      奕詝一心要写得情文并茂,博师傅称赞,所以斟酌了一下午,改了好几次,都没能定下来。奕訢过来找他:“我的已经写完了,四哥还在为玉谿生那一句诗题发愁呀。”
      玉谿生是李商隐的号,奕訢此时提起他,因为“春日在天涯”出自李的一首五绝《春日》,后三句为“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奕詝啪的一声把诗页翻扣过去,抬起头来微笑一下,仿佛没事儿似的悠然说道:“倒不是发愁。此诗的诗眼,在后面‘为湿最高花’一句,我喜欢这句,所以反复赏玩罢了。”

      这一翻过来,露出了扉页上新钤的印,印文是‘皇四子’。
      “四哥还害羞呀……”奕訢想调侃他几句,突然发现了印文:“四哥新刻了方印?”
      “哦,你说这个。” 奕詝从手边拿过来一个蜀锦小囊:“这个是阿玛赏的。”顿了顿又说:“这是雍正爷为皇子时,在潜邸的旧物。阿玛说因为我和他在弟兄里的排行一样,所以就拿来给我用了。挺漂亮的吧?”
      奕訢松开锦囊的带子,把印章从里面挖了出来。放在手中细看,印石通体碧绿,晶莹剔透,是上等翡翠雕就,攥在手里凉凉的。手感极是温润,稍有磨削,看样子确实是经过了百余年的旧物。印文上已经沾了红印泥,他用手轻轻触了触,红配绿,倒是有点刺眼了。
      “你喜欢,就送给你?”奕詝说:“不过……印文是这样的,你拿了不切实用。”
      奕訢笑着说:“四哥别开玩笑了,阿玛给你的,我哪儿敢要。而且我拿了以后,人家也会问我,这是你哥的吧?我多没面子。”
      奕詝笑得趴倒:“那怕什么。”
      奕訢也趴到他跟前,神秘兮兮地问:“四哥,用雍正爷的印章钤印,有没有当了皇上的感觉啊?”
      “嗨,别乱说。”奕詝一下子爬起来,大声说:“作诗作诗,我要作诗了。”其实毫无行动,只是装模作样,说给外头人听的。
      “现在你不切实用,等将来我们大了、老了,我若先你而死,就把它送给你。以后你每天一看到它,就想到我。这样好吧?”
      奕訢大笑:“四哥不要说得那么晦气。”
      “不是晦气,我哪儿活得过你啊,你是‘龙生九子之六’嘛!” 奕詝边说边笑。
      龙生九子是个典故,龙生九子,个个都不是龙。九子中的老六,形状似龟,喜好负重,所以常用作墓碑下的基石雕刻,俗称“王八驮石碑”。而民间素有“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的俗话,奕詝此处这么说,显然不是恭维奕訢长寿,而是在引经据典地揶揄他是“王八”了。
      “四哥的嘴也忒刻薄了。”奕訢故作生气状。
      “写诗写诗,该写诗了。”看到自己口舌占了上风,奕詝立刻把话题打住。奕訢看着时候不早,便放下锦囊,边走边说:“四哥赶快写,晚上过来玩啊。”
      晚上兄弟俩都在静妃宫里,琳妃乌雅氏带着教养嬷嬷,嬷嬷手中抱了不到三岁的奕譞,也过来问候,顺便让小儿子多和哥哥们熟悉一下。
      “七弟真可爱。”奕詝手里拿着小孩子玩的布老虎,向着琳妃说道。
      “四阿哥真会说话。”琳妃一边看着奕譞走下来去拿奕詝手里的布老虎,一边夸奖道。
      “老四嘴巴就是甜,整天把太后他老人家也哄得乐呵呵的。不像我们老六,实心孩子一个,就知道有什么就说什么。”静妃走过来说道。
      静妃这话是明褒实贬,加上她那一口京话,讽刺的意味实在是太重。大人讥讽孩子,比小孩子之间互相开玩笑,感觉要伤人得多。十二岁的奕詝如何能听不出来?他僵僵地抱着布老虎,又惊又怒。
      眼前毕竟是养母,忍了又忍,不能发作。奕譞已经走过来,使劲地抢他手里的布老虎,他没留意,奕譞一下子就把布虎抱在怀中,“哈,我比四哥力气大。”他得意地叫道。
      奕訢看见这一幕简直是哭笑不得,赶紧给他生母使眼色,又转过头来给哥哥使眼色。
      “额娘为什么这样说?”奕詝故意对奕訢的眼色视而不见,语气貌似亲和,实则冷冷地问道,脸上勉强装着笑容。
      “你弟弟是驮石碑的王八,你不也一样?”静妃也笑呵呵的,毫无怒气的顺口回道。
      这一下奕訢坐不住了,“额娘!”他叫道:“我肚子饿了,给四哥和七弟也拿点心来吃罢。要绿豆陷的,做成蝴蝶的那种。”
      这下子轮到奕詝哭笑不得,他虽是气不平,却本不打算和养母顶嘴,此刻看见奕訢帮他解围,打岔打得十分可笑,赶紧向小炕桌上努努嘴。
      奕訢留心一看,原来小炕桌上的食盒里,摆着好几样点心,他光想着岔开话题了,没注意这个东西。
      静妃也笑,拿起点心分别递给三个人,说:“看看,就是吧,这孩子连打个圆场都闹笑话。”
      “哪儿的话”,琳妃说:“皇上跟我提起过,六阿哥的经济学问可不一般,那天皇上问起什么刑名吏治,说老六什么都懂,一点儿也不像十来岁的孩子。这孩子将来是干大事的人,哪儿像我们这些人,一天到晚说这些琐碎的事情。”
      “皇上家的儿子,不像我们妇道人家,哪个不是将来要干大事的?”静妃接过话题,把话说圆实了。
      奕詝扭头瞪了奕訢一眼,奕訢赶紧打手势,意思是说,全怪额娘,我可没告你状。
      静妃看着他们,借题发挥道:“还是老七好,小孩子就是乖,哪像他们这些半大小子,翅膀刚刚硬一点,就一天到晚吵吵闹闹。皇上现在正宠着妹妹,我看妹妹将来还能给皇上多生几个小阿哥。”
      “谢谢姐姐的吉言。”琳妃一手拈着点心,嫣然说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上书房故事•翠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