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吕后(二) ...
-
高祖称帝登上皇位是在汉五年即前202年2月,而吕后被送回是在前203年10月以鸿沟为界,定楚汉盟约中分天下之时。从时间上来看,在刘邦从起义到最终夺帝的八年时间中,吕后与他在一起的日子寥寥无几,八年光阴可以把一个普通的亭长塑造成一代帝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我们可以想象,刘氏夫妇之间又到底还存在多少的感情?或者说这个颠沛流离的女人与他那个摇身一变成为帝王的君主之间又产生了多大的鸿沟呢?八年光阴,完全可以把吕后与刘邦撕裂成两个世界的人!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女人是那么惊世骇俗的坚韧不拔!我们将看到的,不是一个过完八年流离生活的普通农妇,也不是一个只能靠着糟糠之妻的名义勉强坐上皇后位置的糟蹋女人,更不是一个从此之后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名之辈!
恰恰相反,我们所看到的,是后世之人以狠毒之名,以野霸之心来形容的一代皇后!她可曾给过我们任何软弱的迹象?可曾有过任何退缩的表现?可曾教人不震骇在她的威名之下?
不错!她不曾。
但我们要记住,汉五年这一年,为皇后的吕雉年四十岁。前三十三年,她过的是最普通不过的农妇生活,五年动乱,三年俘虏,远离争天下的帝王之路。但一朝登位,她却稳稳妥妥,实实在在把这开国皇后之位牢牢的坐了下来,至高祖逝,临朝称制十六年,终将大汉王朝送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之中!
那么吕后,这个年届四十的女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实现她的政治野心的呢?
这里必须从刘邦称帝前后的政治大环境开始谈起。
在始皇帝一统中国之前,是长达550年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时代。封建分封制度已经是深入当时大部分人的内心无法摆脱的历史惯性!即便是推翻秦王暴政,为的也是恢复原来的六国诸侯之治,或者说,在那个时代,打天下绝不是为了做臣子,而是为了为王!
正是有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项羽推翻秦国统治之后,并没有像始皇帝一样当皇帝,而是选择了自封为霸王,又分出了包括汉王在内的诸多诸侯王。
大统一与诸侯割据在当时来说,都占据着一定的影响力,而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各路英雄,显然对于大统一没有任何好感,大家热衷的都是封王。为了对付霸王项羽,前前后后刘邦一共分封出去七个异姓王,分别是燕王臧荼、赵王张耳、楚王韩信、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
尽管分封制仍然有其根基,但从历史潮流上来说,自始皇帝一统天下,就注定分封制度将被历史所抛弃。也可以说,550年的割据争斗绝不是为了迎接另一个550年的割据争斗,时代的最终命运走向的是大统一。
而高祖不管是出于政治私心,还是出于对时代潮流的顺应,又或者是在那种政治格局之下,只有大统一一条路走到黑才能看得到最终结果。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汉高祖显然都有着绝对清晰的政治路线!
那就是: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候者,天下共诛之!这一句话正代表着那个时候刘家王朝的政治目标,或者说是作为开国君王要为国家安定发展所做出的政治图谋。
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邦都做了些什么呢?而在这当中,吕后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既然高祖心头想的刘氏天下,那么七个异姓王的存在无意就是昭显着截然不同的两条政治路线,可以说,汉初的七位异姓王正是代表着中央集权制度对分封制度的妥协和过渡。但是妥协与过渡绝对不可能是永恒的状态,甚至大多数时候它都是相当相当短暂的,它存在的目的,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让头脑清醒的某一方取得先机。
汉承秦制,秦十五年而亡。想要不重蹈秦朝覆辙,那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大根基就必须稳固,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汉初的政治斗争最是卑鄙,最是腥风血雨,最是不留情面,即便后世冠以诸多骂名,但舍不得肉,你就套不到狼。汉朝也就未必熬得过十五年。
从前202年高祖即位起,至前195年高祖病亡,八年之内,刘邦及其后吕后先后将分封的七位异姓王除长沙王吴芮外一一剪灭。
自汉五年,燕王燕王臧荼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往镇压。九月,俘臧荼,随即封卢绾为燕王。赵王张耳死,其子赵王张敖即王位。
汉六年,韩王信反叛匈奴,起兵造反攻打汉朝。
汉六年十月,有人上书密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将韩信囚回长安,贬为“淮阴侯”。
汉七年,高祖亲兵攻打韩王信,与匈奴军屡战屡胜,数次追击败军至平城,上白登山被围,后使陈平计,侥幸脱险。
汉八年,赵王张敖因赵相贯高受牵连,被贬为宣平侯。
汉十一年阳夏侯陈豨与投降匈奴的韩王信勾结叛乱,刘邦亲率军队平叛。吕后以韩信在长安内应以叛变之罪,将其诛杀。夏,刘邦又以梁太仆告发彭越为由,逮捕彭越,废处蜀地。吕后途遇彭越将其诱至洛阳,告其谋反,处死。而后淮南王英布得知韩信、彭越先后被除,惶恐不安,遂起兵叛乱,兵败被杀。同年燕王卢绾因与陈豨有谋事泄,刘邦又派樊哙、周勃将兵击之,卢绾带几千人逃入匈奴。
汉十二年,高祖驾崩。
自此,除安心忠于汉朝实力弱小的长沙王得以保全,其余异姓王全部被剪除。刘邦在他死前,终于将他的政治图谋完成了,在这之中,作为帮助刘邦达成最终结果的吕后主要做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