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寺 ...

  •   萧夫人端坐在内室中,纤长的手指捏着白瓷茶碗盖着,浮着茶叶。
      “儿媳给母亲请安。”蓂奚俯身半跪行礼,若是从前,怕只有她的娘亲和爹爹受过这样的礼,更多的时候,因为娘亲和爹爹的宠溺,直接省下了礼节。但如今,蓂奚却不得不对着这个在赵国帝都之中尚算有地位的女人行此大礼。
      “起来吧!”萧夫人微微抬了眼皮,看着如今温顺的模样,倒是有几分诧异,前几天不还是在闹么?疑惑归疑惑,萧夫人还是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叫你来,是因为我决定去一趟圣慈寺,你如果有空,就和我一起去吧。”
      话虽如此,蓂奚却知道,这不是表面上这个样温和的商量语气。
      “圣慈寺的一悟大师于儿媳有救命之恩,儿媳自当前去道谢。”蓂奚朝萧夫人躬身道。
      “嗯。”萧夫人轻轻应答,身边的郭妈妈看着蓂奚笑道:“就请少夫人去准备准备,咱们再动身。”
      蓂奚没有想到的是,此行会如此冲忙,郭妈妈虽说让她去准备,但哪有儿媳让婆婆等着的理?于是,蓂奚端出柔和的笑意:“儿媳觉得自己这身儿衣裳还行,就让淡月去儿媳那里取些谢礼来便是了。”
      淡月懂得察言观色,蓂奚此话一出便朝萧夫人行礼离开了。很快便已经带着两个小丫头拿了东西,而此时,蓂奚和萧夫人已经上了马车。
      一路上,萧夫人和蓂奚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萧夫人觉得,今次见到的柳续不同以往,暗中试探了几句,却只听到蓂奚对过往的懊悔,疑虑虽然依旧在心,却不免有了一点高兴。
      毕竟是自己嫡子的妻子,她也盼着自己的儿子好。
      到了圣慈寺,萧夫人和蓂奚先去大雄宝殿烧了香,又各自拜了诸方神佛。
      大火之后已经两个月,圣慈寺也已经恢复了以往的模样,而且更胜从前。
      淡月说过,柳续当初将萧夫人推出来以后,自己却困在火海之中,亏得年逾花甲的一悟大师带着弟子进去将她救出来。
      然而,见到那个淡月口中的老者时,蓂奚却有些莫名其妙地感觉,但究竟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上来。
      萧夫人和蓂奚向一悟大师道了谢之后,一悟说了几句蓂奚听不懂的所谓佛语,便在禅房之中设下清茶,萧夫人因为一个小沙弥来在耳边说了几句话,便离开,并且让蓂奚留在此处等她。
      蓂奚看着一悟神秘的眼睛:“大师大师除了经书外,可还读过史书?”
      一悟轻笑:“少夫人认为,何为史?”
      蓂奚想起曾经胡乱翻阅过的史书,爹爹尽管疼爱她,却还是很严厉地斥责她,但是后来看着蓂奚委屈的眼睛,还是将她抱在怀里安慰她,但,过往已逝:“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一悟又问:“何为史书?”
      蓂奚答:“记录史实的书。”
      一悟微微垂头,翻阅佛经的手抚上茶杯杯口,好似有一种超然的魔力,然而却说出带着几分无奈的话:“那便未曾读过。”
      蓂奚不解:“大师此话何意?”
      一悟歪头看了看外面,说道:“少夫人稍后。”说罢,起身离席,走到一个素净的柜子边,取出两本书来。
      “这里有两本书,是从各自所在的套书中取出的最末本,都是记载元熙皇朝最后的那段历史。一本,是当时的才子,后世公认的馋臣所著作编修,尤其于雍国公主传中,相传乃其手著,不假他人半个字。另一本,乃元熙皇朝覆灭后,其旧臣所编修,是世人公认的历史。少夫人觉得,那一本是史实?”一悟将书放到蓂奚面前。
      一本比较旧,好像翻阅过很多次;另外一本比较新。
      然,两本都是以背面呈现在蓂奚的眼前。
      “才子怎会是馋臣?”蓂奚没有立刻回答一悟的问题,反而抓住了一个疑点。
      而一悟却一笑,也许是常年修行的缘故,脸上的皱纹很少,很浅,笑起来,竟好似能看懂他年轻时候的风华:“传闻,他虽负才学,却贪图富贵权势,依附雍国公主而左右了当时的元熙皇朝江山,是以后世,称其为馋臣,而他之家族也在诸国之中从未被用于高位。”
      元熙皇朝覆灭之后,才有了如今分裂的局势,才有了如今蓂奚立身的赵国。而蓂奚,虽然没有听过雍国公主的名号,却从淡月那里知道,这个雍国公主的是元熙皇朝昭帝极为宠爱的女儿,而昭帝,讳——重显,他给他最宠爱的女儿取字“青女”,封过华阳公主,后来华阳十四岁的时候,封为雍国公主,是元熙皇朝最后以为拥有“国公主”之封的皇女。
      然而,关于雍国公主,淡月却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透露。
      诚然,淡月这样的人,心思即便再细腻灵巧,能掌控的也不过是府门后院的针线钗环之类的小事,对于历史,从来不会去细究查探,所知地,也仅限于他人耳口之闲。
      “传闻?”蓂奚疑惑。
      一悟拿起茶壶给蓂奚斟满了清茶:“时间过去太久,谁又知道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模样?”
      蓂奚一时间被触动:“是啊,当年的元熙皇朝已经覆灭四百多年了……”
      感叹着,目光看着那两本书,又说道:“那个旧臣又如何?”
      一悟回答道:“说是曾经力谏哀帝勿用馋臣,后来被雍国公主贬到了边远之境,直到元熙皇朝覆灭,才得以起复。”
      蓂奚思索着,问:“那大师以为,哪一本才是史实?”
      一悟浅笑:“这正是少夫人的问题。”
      蓂奚一时茫然:“我……两本我都没有看过,要如何分辨呢?”
      一悟说:“那就两本一起看吧”
      蓂奚问:“大师为何只拿末本给我?”
      一悟垂目饮茶,没有回答。
      蓂奚伸手将两本书翻过来,两本书的书名都差不多,一本为《元熙通史卷廿七》,另一本为《元熙皇朝纪年卷卅》
      “大师可否详说夏无令此人?”蓂奚问,夏无令便是《元熙通史》的编修者,更是这卷廿七中《雍国公主传》的著作者。
      一悟莫名的皱眉,道:“少夫人回府后,切不可轻易提及雍国公主和夏无令二人,这两本书也要藏好,尤其是这本《元熙通史》。”
      “多谢大师提醒。”蓂奚微微垂头以示尊敬。
      蓂奚对于一悟突然的异样心生疑惑,那种仙风超然的感觉瞬间闪出世俗红尘的味道,但转瞬又消逝清澈如初:“夏无令的事迹,老衲并不清楚,但是,关于这本书却有所耳闻。相传诸方联军攻险皇朝都城之后,雍国公主自焚,夏无令所编修的《元熙通史》尚未完结,联军四处寻不到夏无令的踪迹,以为他和雍国公主一起死了,后来却在都城之外发现他,但是那个时候,他已经死了。手中的笔上墨迹未干。”
      “他是被人杀死的吗?”蓂奚问。
      “医官检查他的尸体时,发现他是自尽。而那个时候,他刚好将最后的《雍国公主传》撰写完毕。”一悟说这,眼中流露出难以察觉的怜悯,蓂奚专心想着一悟的话,并没有发现。
      “他算好了时间?”蓂奚问。
      “可以这么说。”
      蓂奚震撼了。
      一个被世人唾弃的馋臣为何会在写完一部注定不会被认可的历史之后选择自尽?
      他笔下的,和被世人公认的历史,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
      疑问一直萦绕在蓂奚心头,以至于最后回到将军府后,自己看着两本书发神,不敢轻易翻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