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王的最大敌手——刘邦出场了。(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在沛县起义以后,给自己起的,真名叫刘季,是按照“伯仲叔季”这个排名而来的,刘季排行老三,所以叫“季”,在刘季之上还有两个大哥,是恪守本分的庄稼汉。
(2)注意,此时刘邦已经四十岁,而我王不过二十一,有时候,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年龄差距。大家别忘记,刘邦在沛县四十余年流氓式的生活,各种人情世故都懂得,因此当然很懂得人心所需,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邦很会利用这种人性的弱点,辅之以各种拉拢手段,自然有利。大家可能深受高中语文老师的影响,认为项羽太过幼稚,才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果真如此吗?大家往后看,自然会看到一个真实的,有勇有谋的西楚霸王。
(3)关于“刘季冠”,刘邦在沛县的时候,自己专门设计了一种冠帽,即便在建立汉朝后,刘邦仍然喜欢这种自己设计的帽子,并且闲时加以佩戴。
(4)因为栗子本人不是很喜欢刘邦这种政治流氓,所以有时候感情过激,大家谅解。但是,栗子一定会尊重历史,写出刘邦这人作为君王应有的气质和本事。在面对楚汉相争的时候,栗子一定会写出刘邦此人的优点,而且不会偏袒,毕竟最后胜利的,是刘邦。
(5)关于刘季原配是曹参之妹并非吕雉,我们可以从司马迁写吕雉时说她是“高祖微时妃也”看出,而且后面还有例证,大家往下看啦。还有,当时之人极其相信相面之术,吕太公这人又是骨灰级的相面高手,所以靠相面选女婿也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毕竟还有一种叫做“心理暗示”,当刘邦身边所有人都在讲这个谎言的时候,这种谎言的心理暗示做用就产生了。
(6)关于刘季身世,大家单单看司马迁的那个神话,那是不足信的,他到底是何来历?大家继续往下看。仅为个人见解,大家可以看为小说荒诞的情节,不要深究,谢谢
(7)关于“一夫一妻”,古时候确实如此,一夫一妻多妾制,当然有时候是有“平妻”的。
(8)哦,大家对于采薇面对刘季的反应,可以一笑而过。但,栗子认为,这才是一个有着赤诚之心之人应有的反应。
第21章 第四章 拔刀相助吕太公 刘季空手套白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