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廖、吴、甄三家可以说是世交。
      只吴家是江南大户,并非京都官宦人家,但曾祖那辈还在京都过的风生水起,几经起落便隐去了江南玉梁城,一家几十口,祖孙三代竟只得一嫡外孙女,就怕含了化了般娇养起来,因排行老三,便唤她吴三娘了。
      要说这吴三娘倒是钟灵毓秀一人物,自小天资聪慧,又是老太爷亲自教养,考取进士后入内阁中书,吴三娘本名吴有窈,但男儿皆喜唤窈三娘或窈娘,自十八及笄后容貌愈发俊美,广袖临风,人人皆叹小嫦娥。
      这么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要没门亲事就早被女皇招为驸马了,所以,吴家早早留了心,几年前就看中了甄家老幺——小九儿,年岁相当,八字相合,生父又是金陵王之子刘荣,贵不可言,听说九儿样貌就肖似生父,光这一点吴家老太爷就能立马答应,当年的刘荣可是世家子的骄傲啊,月光姣姣的样貌,清贵的做派,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倾慕。

      但事与愿违,前年吴家派去的人漏了件顶重要的事,这甄九儿之所以没起名,是有缘故的,并不单单是闺阁男儿家身子羸弱受不起,而是出生时去华天观祈福,德天道长算过一卦,说这孩子受不起富贵压身,先天不足后天补,需年满十八,方可谈婚论嫁。甄家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让孩子拜德天道长为师,做了俗家弟子来压一压富贵,还别说,自从拜师后身子骨就少灾少病,一日好似一日,甄家人从此便虔诚信奉,华天观也香火不断。
      要说这甄九儿,少吴以窈三岁,那年刚满十五,男儿这年纪正当嫁啊,本应理所当然的事却被甄家以孩子还小、长辈溺爱等生硬的借口为由推拒了。
      这也是吴家老太爷万万没想到的,要说之前他还不敢攀这门亲事,毕竟只有上几代人的交情,自从搬离了京都也少了走动,但吴家家底好歹还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吴家的女人更不赖,经商的经商,做官的做官,虽是外放,但也官风廉正,生的几个庶出的,那也都是一表人才,家风甚好。
      最值他说道的还是这嫡亲的外孙女,自己一手带大的是越看越骄傲,不说相貌才华,单这人品上哪找,哪个世家出身的正风华正茂的年纪没个寻花问柳走马斗鸡,三娘就是洁身自好,屋里安排通房都是好说歹说才答应,也难怪京都的公子们念想。而且,只他这过来人才懂,她的好不光面上的,平日里总说男儿就该女人来疼,瞧瞧这话说的男人们心坎里去了,嫁人就该嫁这做派的啊。现如今,少年得志考了功名,光宗耀祖,更是锦上添花的事了,甄家怎就不答应呢?
      甄家也是疼爱,有口难辩,对外怎可走漏九儿的箴言,万一让有心人窥觑,是个登徒子怎可得了,毕竟男儿要等十八再找个门当户对的不容易,至于九儿的良人就看有没缘分一说,这以后的事谁知道,倒是你吴家,这吴有窈再就是天仙下凡,配我家九儿也要看九儿喜不喜,以为这两年上甄家说亲的还少啊,哪家不是世代功勋豪门贵族,高吴家好几阶了都没抬过眼,何况近些年,两家都不常来往生疏了。
      为此,吴甄两家不悦,廖家得知后从中做起了和事老,两家间来回走动劝说,从京都到玉梁少说八十里,着实吃力,两家这才缓和些,但生出的间隙是抹不掉了,还不都是:
      你嫌他,小门小户暴发户;
      他嫌你,没落贵族破落户。

      这日,吴老太爷拉着廖家人说体己话,听廊下一阵说笑,接着小厮们纷纷打帘子放进来一贵小姐,仪态大方,面含秋月,嘴上亲昵地喊了声“老祖宗”便上前吃了盏酒,见屋内男眷甚多,说不了几句话就赶着出门去了。
      “感情刚才那位就是吴三小姐吧,”从刚才一进门,廖家夫郎就偷偷打量起来,是越看越喜,“这般样貌,也不知咱家那位有没这福气,是吧老爷,” 拿眼瞧向首座上的廖家主夫,正端坐一旁跟吴太爷说话。
      听到这话,廖家主夫是笑而不语,应该说,这姑娘他早留心上了,贴身小厮几个都是顶活泛的人,吴家的事没少打听,回去后都一一汇报,这会儿吴老太爷面上无恙只管喝茶,他也就嘴角含笑作势要打了下,“坏蹄子,咱家那个西贝货也好说出来现眼,满嘴浑说,也不看看这儿是吴府,”见吴老太爷这才抬眼望过来,只好细说了几句原委。
      原来这廖家还有几个待字闺中的男儿,那几个庶出的都说了人家,独独那嫡出的少爷廖影贞,从小长辈溺爱,习惯女儿做派,倒也活泼有趣,今年快十六了都没挑好人家。
      “开始我也万事由着他,毕竟是年近三十才生的,怕养不大,他倒好,是存心气我呐,这个不肯那个不愿的,要不是看这孩子,一来相貌不俗,二来和我也最亲,自然是望他能嫁个顶好的,不然早由不得他了,”说着抹了把泪,听的吴老太爷感同身受,“可怜见的,你不知道,别看我家三娘懂事,当初我也是操了好多心呐,”
      吴老太爷曾经确实管了不少事,世家小姐都喜欢去花楼开荤的年纪,吴有窈身边就安排了几个暖床小厮,其中一个唤作香茗,人如其名,饱含芬芳的双唇引人遐思,性子也烈,心不顺时连有窈都近不了身,但他却是给了有窈最多的念想,初识男女情,年轻身体的热切碰撞,鸳鸯绕颈,如此风情,却被老太爷配了庄子管事,打发的远远的。
      吴老太爷是容不下沙子,他的外孙女如此优秀,放几个身边玩玩也就罢了,怎能疏忽了让一下人有了孩子,前些时候庄子那边来信,说男人难产死了,生了个女儿,罪孽呐,吴家的长女怎能这么个身份,大户人家都忌讳血统,这事说不得啊。
      “好多事,我这操心都为她,她面上不说,心里定是怨我的,”事后,不然也不会执意不要小厮,仅留了个丫头伺候。
      “老太爷有心,我看吴三小姐也是孝顺的,您说东啊她就东,这不随了你的心,考了个进士回来,我看呐连她将来娶夫生子也都是您老一句话,”
      听的老爷子挺高兴,“可不是,三娘从小就听我话,她啊没别的毛病,就心太软,你看,把这院里的小子们都宠上了天,前几日,还把几匹古香缎都拿了他们作践,”
      怪不得下人们看着都挺鲜亮,这点廖家主夫也肚里嘀咕,这不牛嚼牡丹嘛,小子们哪懂这东西金贵,云织坊每年向朝廷进贡的才多少,女人心软也是病,他儿子要嫁过去得应付多少情债啊,光打听来的林林总总就有不少了。
      “我说,咱家库里有不少好缎子吧,有几件我瞧着挺时新的,就叫不上名来,”主夫一提点,廖家夫郎立马接上话来,“老爷好记性,这不刚清点了库房,有绯绫、纹纱、白编绫……”
      “唉哟,老黄历就甭翻了,老太爷你要喜欢,上我那弄两匹新样式吧,只是前日被小儿做物件裁去一些,赶明儿都差人送来瞧瞧,若中意都留下吧,”
      次日,廖家就送来了几匹少见的锦缎,云锦、孔雀绸、双面缎等都是连宫里都稀罕的料子,外加几个做工精致的荷包、绣鞋香囊等巧物,上头的锦鲤戏莲活灵活现,吴老太爷都一一笑纳了,直夸主夫有心人,廖家小儿男红巧,赏了来人不少银子,还让带话过去,说过几天百花娘娘庆生,不如过府一起热闹,家庙里的法师八字合盘特灵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