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礼遇 ...


  •   大唐科举考试一般于每年仲春二月在长安举行,全国各地的举子自秋冬之际,便开始从原籍出发陆续集中到京城,韩冲五月动身,显然走得早了。他有自己的打算,寒窗苦读十余载,几乎没有任何玩乐,外面的花花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穿越至今仍混沌不明,早一刻下山,也好多一分感性认识。

      此外,他还揣着一颗闯荡江湖的心,武侠小说里快意恩仇的岁月曾让他心醉不已,幻想着有朝一日也如众侠士那般锄强扶弱。科举应试倘若高中,怕是没啥空闲了却这桩心愿,不如抓紧眼下的机会,好好过一番游侠瘾。是以一路留意各种闲事:张三家丢了牛羊、李四家跑了媳妇、王二麻子遭人胖揍……一经撞上,那是非拔刀相助不可。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论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都用同样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他,小心翼翼问:“郎君吃药否?”

      大唐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词与后世不同,叫男子为郎君,女子为娘子。韩冲长身玉立,神采飞扬,哪一点像个以药度日的药郎君?闻言既尴尬又气恼,默默反省:莫不是太过热情,一上来就握拳头捋袖子,大义冲霄,凛然爆表,把人家吓倒了?

      于是改变策略,压抑犯二的情绪,再遇不平之事,耐心询问事由,斗胆提议助拳。果然收效显著,对方看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温暖:“多谢郎君好意,这等纠纷还是请武侯来处理为佳。”

      武侯的职责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城管加交警加片警,也就是说人家有事找警察,不劳你这毛头小伙子出头。

      韩冲无语,细细一想,可不是嘛,拿着纳税人的钱便该为纳税人服务,自己一个来历不明的家伙算哪根葱哪根蒜呀。忽然有点明白了,大唐为后世所称道的“路不闭户,夜不拾遗”,并非唐人的素质有多高,而是严厉的法律法规管出来的。中国历代王朝,若非处于动荡期,侠士的存在反而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难怪韩非把这类人归为五蠹之一。

      韩冲兴味索然,他所在的中唐虽不比初唐繁荣富强,但平定安史之乱后,国家已基本恢复秩序,即便存有藩镇割据的隐忧,也不妨碍民间总体上的祥和与稳定。

      韩冲断了念想,不再踯躅市井,足迹开始遍布名山大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江南风光之秀,黄山云海之奇,匡庐瀑布之雄,阳朔山水之美,无不令他流连忘返。

      唐贞元年间,全国人口不过两、三千万,比起现代中国,那真叫小巫见大巫,地广人稀得着实不像话。韩冲沿南方各州县兜圈子北上,所见皆景而非所见皆人,玩得甚是畅快。如此绕行,且又边走边玩,本来大费工夫,能不能在开考前抵达长安未料可知,但韩冲浑不以为意,他的代步工具非同凡响,误了考期这种事全不在考量范围之内。

      那是一匹刚满两周岁的小公马,细长脖儿螳螂腿,看着瘦削,身高却达九尺,通体漆黑如墨,无半根杂毛,乃是去年乡试高中头名后老父赠送的礼物,纯血的阿拉伯种马产下的变异怪胎,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名曰“板肋墨雕透骨龙”。

      韩冲喜穿白、青、淡蓝等素色袍衫,上等丝绸织就,宽衣大袖的复古款式,头戴样式奇特的白纱高屋帽,面如美玉,唇红齿白,配上墨龙驹招摇过市,甭提有多拉风啦。少年人鲜有不注重外表的,纵使跋山涉水多有不便,他也不愿降此逼格。

      这一日来到郑州境内,韩冲兴致勃勃,甚至有点激动。大唐行政区划分,废除秦、汉、晋以来的郡县制,沿用隋朝时的州县制,并在州的基础上增设中央派驻的辅助管理机构:道。郑州属河南道,乃今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当时也作为河南道治所,向以黄帝故里著称,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曾建都于此。韩冲感到兴奋,倒不是因为它是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是其辖下的登封县嵩山少林寺——佛教禅宗祖庭,名闻遐迩的少林武术发祥地。

      武侠小说常把少林寺尊为天下武学之源,并把少林功夫的创始人说成天竺高僧达摩,对于从现代活到古代的韩冲来说,自然知道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就像《周易》不是一个人写成的,武学也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发明,少林功夫只是中华武学的一个流派、一个分支,但的的确确是最重要、最庞大的流派和分支,千年以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除去后世的武当一脉,鲜有望其项背者。

      故此,韩冲丝毫不敢小觑少林寺的武林地位,几乎是带着朝圣的心情前去拜谒。置办厚礼,沐浴熏香,斋戒三日,换一袭雅白素衣,行至嵩山西麓,将爱马寄养在一所农户家里,徐徐徒步而往。

      时值八月清秋,少室山下林木葱郁。韩冲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心,一脸的虔诚恭敬。几个寺僧正在打扫山门,见他踏尘而来,全身上下纤尘不染,不由暗暗称奇。交头接耳一阵,赶紧飞报住持。

      寺主惟济大和尚也十分讶异,寻思片刻,觉得应该是贵客,不能怠慢,召集知客僧,亲自带队出迎。

      韩冲愕然,料不到获得如此礼遇。大唐佛法昌盛,少林寺因为是禅宗重地,广受世人尊敬,唐武德四年,以志操、惠锡、昙宗为首的十三武僧,曾在太宗李世民消灭反王王世充的战事中立下大功,是以该寺又深得皇家恩宠,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各般封赏优厚。堂堂一寺住持,怎的会为他这个无权无势、籍籍无名的后辈小子兴师动众?

      韩冲双手奉上礼物:紫熟绵绫一匹,鎏金铜弥勒佛坐像一座。

      惟济大喜,果然是大檀越!唐朝货币不用金银,铜和布才是现金,可直接购买百货,这两件礼物的价值相当于百亩田地的产出,赚翻了!

      韩冲暗暗摇头:“贪财的大和尚……”转念却想:“住持总管寺中一切事务,不说各类佛事活动及房屋修缮需要花费大笔钱帛,单单是上下那几百张嘴就让人操心不已。少林寺田产虽丰,奈何天公不作美,河南道近几年的收成大多不尽如人意,无怪他如此。”

      惟济头前引路,领他进大雄宝殿礼佛,随后又领他四处参观,问及出身来历,含笑道:“原来是悟真子前辈的麟儿。三十年前,老衲在姑苏寒山寺挂单,曾与前辈有数面之缘。算来他老人家现年八十有一了吧,身子骨想必清健。”

      韩冲黯然道:“已于数月前仙逝……”老父十七年的养育之恩掠上心头,话未说完,眼眶便已发红。

      惟济神色一正,合什道:“我佛慈悲。得成正果,鹤驾西游,也算喜事一桩,郎君不必太过悲伤。”陪在一旁的知客僧也垂首合什,念道:“我佛慈悲。”

      佛教禅宗讲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般不念固定佛号,左一口“阿弥陀佛”右一口“阿弥陀佛”的,净土宗才这么搞。

      韩冲见众僧敬重亡父,心下感动,说道:“先父生前收有八大弟子,我虽为独子,却非亲生骨肉,在火浣宫排行第九。诸位大师不必客气,叫我小九便是。”

      惟济道:“养恩育恩大于生恩,亲生与否何须萦怀。九郎,这边请。”

      众人来到毗卢阁小歇,小沙弥端上茶具,欲以功夫茶待客。

      唐人不坐椅子,毗卢阁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放着几具又扁又矮的方形台子,上面铺着席褥,即为坐具。大家初次见面,均采用最隆重最端庄的坐姿,双膝跪下,屁股压住小腿肚和脚踝,这叫正襟危坐,俗称跪坐。

      小沙弥穿着月白僧衣,向贵客展示茶具:茶笼——用于烘焙茶叶、茶碾——用于碾碎茶叶、茶罗——用于筛选茶屑、茶盒——用于保存茶末、茶釜——用于烧水、三足架盐台——用于贮放食盐……

      我国喝茶的习惯自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才开始大范围普及,小沙弥所要施展的茶道,名叫“陆羽煎茶法”,风行于大唐上流社会,被日本学走后仍有部分保留至今。

      韩冲腹中嘀咕:“陆羽大大泉下有知,对泥轰人没交过一毛钱专利费是否感到不满呢?”

      只见小沙弥掰碎茶饼,丢进茶笼上火炙烤,烤得越干燥茶味越厚,再将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防止香气外溢,等自然凉后,把茶叶倒进茶碾子里细细地碾。

      韩冲忽然发现煎茶者的手很漂亮,白白嫩嫩,皮肤几近吹弹得破,十指纤细柔软,像小女孩的手,心道:“是尼姑还是和尚?”

      惟济道:“灵妙是本寺最小的弟子,年方一十二,年初投入我佛如来门下,因太过年弱,只让他剃了度,尚未受戒。”

      小沙弥俯身碾茶,光光的小脑袋看不见戒疤,从进门那刻起便埋着头,最多让人瞧一瞧长长的睫毛、小小的鼻头。

      韩冲微微一笑:“小小年纪,深谙茶道,必是大户人家出身。”

      惟济道:“这孩子的身世,其实很可怜……”顿了一顿,似乎不愿多谈此事,岔开话题。

      这时候,茶叶碾好了。小沙弥功夫细腻,将茶叶碾成最佳的粉状,倒入茶罗,筛出细得不能再细的茶粉,接下来开始烧水。

      茶釜架在特制的风炉之上,填以上好的炭,烧到水面冒出鱼眼纹,微微发出响声,叫“初沸”。小沙弥打开三足架盐台,取少许食盐加入水中。

      唐人喝茶喜欢往茶里添加各种料,葱、姜、胡椒、大枣、苏桂、桔皮、薄荷、酥酪乃至猪油……韩冲初始品尝,喝一口吐一口,如今见怪不怪,但依然受不了那股子怪味。好在小沙弥煎的是陆羽茶,贵族、士子们最爱喝的,特别的风雅,特别的高大上有木有!只加食盐,适量的话,还是蛮爽口的。

      茶釜边缘水如泉涌,冒起连珠泡,此为“二沸”。小沙弥舀起一瓢水,搁在旁边备用,取茶匙搅动釜里沸水,一边搅一边往水中央撒茶粉。不一会儿,水又开了,热气腾腾,激流翻滚,叫做“腾波鼓浪”,也就是“三沸”。小沙弥不慌不忙,把刚才那瓢舀出来的备用水倒回茶釜,压一压火头,以免茶粉蹦到釜外。

      至此,茶算是煎好了,只剩最后一道工序:分茶。

      分茶非常讲究,要艺术地把水面上的浮沫倒进各茶碗,需做到厚薄均匀,看起来既舒服又养眼,如遇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酙成花纹图案。

      韩冲想不到,眼前的瘦弱小光头赫然是这样一位高手,捧着由他奉献的青瓷茶碗定睛一看,青黄色的茶汤上印着一枚八卦。

      韩冲来自茅山,道教上清派祖庭。隋唐时期,佛教影响最大的宗派是禅宗,道教影响最大的宗派就是上清派。小沙弥代表少林寺,以八卦为寓意,向已故上清派宗师的传人表达最大敬意。

      韩冲心花怒放,没口子称谢:“晚辈无德,受之有愧……”

      一语甫毕,猛地怔住。

      小沙弥轻轻抬起小脸,一双眸子披纷绚烂,将毗卢阁映照得仿佛西方极乐世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礼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