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第一章

      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
      李轲无力地跪倒在地上,饶是如此,他的背依旧挺直。
      山河永寂——他终于晓得了四字之间的涵义。

      盛隆18年,各路英雄揭竿起义。
      盛隆20年,张非率各路英雄攻打皇城,官兵不敌,败。
      从此再无大周。

      他终是负了这天下。

      一

      筵宴还未开始,众人纷纷寒暄,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李轲心下厌恶,偷偷绕过太监宫女,直奔御花园。
      虽贵为太子,但毕竟年纪还少,李轲性情顽劣乃是宫里上下妇孺皆知,伺候在他身边的人更是叫苦不迭。
      若其他皇子这样,定是要被母妃教训一通,只可惜李轲的母妃宁贵妃,性子与她的封号不甚搭配,是个飞扬跋扈的主,母子俩,一个冠宠后宫,霸道无比,一个天天捅篓子,人称“混世小魔王”,也真当是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再加上荒淫无度的、宣帝,只能让人摇头感慨,好个“三口之家”。

      这厢,“混世小魔王”李轲正踢着小石子,一蹦一跳地走在御花园的小径。
      御花园的景色格外动人,正中间的那块佹形僪状的巨石是王遂从一偏僻小地斥资千金才运送达皇宫,宣帝看了喜欢地不得了,王遂也从原来买官才得到的六品小官直升四品,后又陆陆续续地送了多许宝贝,现已是二品大员,若不是宣帝还有些理智,恐怕王遂早就当上了当朝宰相。
      巨石两边还有无数奇花异草,不说是那寻常百姓,就是些王孙大夫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若是以前,那些大臣看到,保不准又要扼腕叹气,死谏到底,只是现在,拿这个皇帝没法,久而久之,也是渐渐习惯,若有一天,宣帝一时兴起去上个早朝,做做好事,那可是要惊呆一众大臣。

      这御花园有什么有趣的玩意?李轲正想着,眼尖地瞅到远方两个模糊的身影,心下疑惑,蹑手蹑脚的蹿了过去。
      这次筵宴邀请了许多世家弟子和新科三甲和优秀的天子门生,虽对外宣称是为了“庆祝我大周朝的人才济济,邀请各个才子吟诗作对,商讨治国之道,选取人才”,但大家心底也通晓,说是选人才,其实就是选驸马。
      后宫嫔妃众多,甚至还有男宠,但不知怎的,皇后诞下一女逝去后,宁贵妃为皇室添上一男一女,男的便是李轲,后陆陆续续的又多了三个妹妹,可就是不见有皇子诞生。而长公主年芳十六,二公主沐君公主年芳十四,是到了出嫁的年龄了。
      虽说宣帝荒淫,可他的女儿又是好的,长公主贤良淑德,沐君公主有几分女儿家的骄纵,却长得倾国倾城,是难得一见的美人。这不,那些青年才俊早早地到了起合宫,只有本届的探花郎和宣帝还没到。

      “陛下,还在外面呢……”
      还未接近,就听到了一声旖旎,李轲一愣,借着月光望那边眺去,只见一个人靠在树上,被自己的父皇宣帝半压半搂着,宣帝背对着李轲,使李轲看不清他的神情,但李轲可以看到宣帝搂着对方的不安分的手。而被压的那人一身青衣,月光并不明亮,李轲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脸,知晓对方是个男子,只是,似乎不是宣帝的男宠。
      难不成是某个公子带来的仆从?李轲有些咂舌,年幼的他对这些事、略知一二的,想到母妃对自己的告诫,他尴尬地摸摸鼻子,灰溜溜地跑回了起合宫。

      伺候李轲的太监公子见李轲回来了,松了一口气,心下念叨:这小祖宗。
      太监小朱子偷偷用袖子抹了把冷汗,心里还是像打着鼓一样忐忑不安,凑到李轲的身边,伏身轻道:“殿下,您可回来了,筵宴快开始了。”
      李轲对此不以为然,只是瞅瞅小朱子突然笑道:“为何皇姐们没来?”
      小朱子答道:“回殿下的话,未出阁的公主不能见外男。”语毕,哆哆嗦嗦地站立在一旁。
      李轲恍然大悟,他平日与姐妹们厮混惯了,便也忘了这些繁琐的规矩。
      似乎是看李轲心情不错,不少人凑上来与李轲搭话,李轲一向对这些客套话不甚感兴趣,但难得的心情好,便和对方交谈了起来,毕竟,一群年轻的小伙总比那些迂腐狡诈的老滑头看起来舒服。

      大概又过来一刻钟,新任的探花郎才翩然而至,他微微一笑,做了个拱手礼,开口道:“在下秦纨,让诸位等久了。”语毕,默默地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众人本是对这个出身不好却还姗姗来迟地探花带着怨气,可一见对方这番模样,怨气不知不觉就消了大半。
      秦纨一身青衣,长相瘦弱,皮肤白得像女子,一双桃花眼,笑起来,显得格外温文尔雅,翩翩君子。
      李轲一愣,心下鄙夷——秦纨正是刚刚与宣帝在一起的男人。
      宣帝爱美人,宫中燕瘦环肥,百花争艳,甚至还有一位男宠,是攻打周边一个小国时留下的俘虏,宣帝迷上他的美貌,将他带回宫内,赐号“卿公子”。这卿公子的美貌如何,李轲不知道,卿公子他常年不出门,就躲在自己的望月楼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毕竟男子无法诞下子嗣,一直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李轲看不起秦纨,倒不是说他厌恶龙阳之好,而是作为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既不是像卿公子那样无法左右,又不是像他之前所猜想的小厮为了谋出路,别无他法,以这样的行为谋取功名,怎么不下贱?
      除了为了功名和权利,李轲想不出其他使别人自愿雌伏于宣帝之下的理由,宣帝今年才二十九,登基五年,正值壮年,却一副老相,本就是不怎么英俊的脸更是一副猥琐之意,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皇帝,倒像是山村野夫。
      这也难怪,先皇子嗣稀少,膝下只有两个皇子,偏偏一个英年早逝,剩下便是当今的宣帝。说来也巧,宣帝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但运气好在,她怀上了孩子,还是个男孩,孩子从小不受重视,却当上了皇帝,先皇知道,肠子都应该悔青了。

      紧接着,宣帝也到了,一番行礼寒暄之后,筵宴才算正式开始。
      李轲也不在乎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食物之上,这次筵宴的重点不在他,他也不用去凑什么热闹。

      宣帝坐在上座,打量着在场的所有人,比较了下每个人的才学和家世,最后才进入正题。
      李轲吊儿郎当地坐着,一手捻着个糕点,一手托腮。半晌过去,他无趣地揉了揉眼睛,心想,这儿应该没有他的什么事了。
      不知是什么事,宣帝唤道:“轲儿。”
      李轲一下子清醒过来,坐端正看向宣帝。
      宣帝似乎没有看到李轲这边的情景,又道:“你想当哪位的学生?”
      原来,宣帝刚刚见了新科状元郎和榜眼,临时起意,让其中一位做太子的先生,为太子以后打好人脉。
      李轲一看,三个人正站着,其中一位就是秦纨,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另外两位就是状元和榜眼。李轲一心只想着如何离开,神是鬼差的,向秦纨行了个礼,道:“那么,以后学生还要靠先生多多指点。”
      宣帝哈哈大笑,似是欣慰,似是高兴,李轲借机行礼道:“父皇,儿臣今日得先生倍感激动,但身体不适,不好拂了大家的雅兴,儿臣先行告退。”
      宣帝点点头,道好。
      李轲眼睛一亮,端端正正地走出了起合宫,一出起合宫,像小马撒野似的直奔清欢宫。

      宁贵妃慵懒地侧躺在贵妃椅上,左右两个宫女恭恭敬敬地站着,一个扇风,一个捧着盆樱桃。精致的香炉中散出袅袅白雾,弥漫在整个房间内。
      李轲一进门就看到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地行了个礼。
      宁贵妃媚眼如丝,见自己的儿子来了,招招手,道:“轲儿,这么快便来了。过来坐带本宫身旁。”
      李轲乖巧地坐下,眼睛不住地往右边的宫女身上瞟。
      “你这孩子。”宁贵妃嗔怪道,一只手没什么力道往李轲身上打,“来了也不看看你母后,尽想着些什么。”
      李轲笑出了声来。
      右边的宫女名唤“夕月”,是宁贵妃的心腹之一,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宁贵妃的身边,长得算不上沉鱼落雁,但也是小家碧玉,气质是极好的,以前常常带着李轲玩耍。李轲曾多次向宁贵妃讨要夕月,但都被回绝了。

      宁贵妃没有多说,轻轻地捻起一颗樱桃,白玉雕琢般的芊芊玉手和鲜红欲滴的樱桃煞是诱人。在李轲看来,今日的宁贵妃甚是奇怪,若是以往,定是要先嘘寒问暖一番,又交代些举足轻重的事情,便将他赶来出去,好迎接宣帝的到来,今天着实不同。
      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宁贵妃哧哧地笑了起来,她附到李轲的耳边,道:“你长这么大,似乎还没有见过卿公子吧,明儿有时间,记得去拜访一下。”
      虽不知宁贵妃这番是何意,但他还是乖巧地点点头。
      又是一阵寒暄,李轲羞于开口,告诉自己的母妃皇帝和新科探花的事,又转念一想,那秦纨是个男子,也可能入宫,对宁贵妃又何来影响?这下,也是释然不少。

      此时已是夜晚,李轲不得在此多留,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清欢宫,两只眼还是不住地黏在夕月身上,完全没有注意宁贵妃的神色一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