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在写同一个故事,所以不要对这突然冒出来的画风完全不一样的死基佬感到惊奇啦!
这里注解一下关于当中提到的公众食品的问题,虽然知道1860年的英国(选它是因为它的工业革命进度最快)普通家庭的食物和现在的有差距,但是太懒从没去考证过。正好前一阵有人去考了一考,所以干脆的就照搬过来了。
为了写起来不那么啰嗦所以把添加剂简化了,实际上当时是不可能直接加入最终的化工产品的,所以牛奶里加的不是汞盐,而是在生产汞盐的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这么干是为了给牛奶防腐,一直到巴斯德灭菌法出现之前帝国的资本家一直都在这么干。同样的茶叶里掺入的也不是铜绿,而是在制造过程中的工业废料。黄油是火碱工厂的废水里泡过这个没错。至于六七岁的童工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很常见的,有一个例子是一位工厂主在一个农业地区建立工厂,给小孩提供食宿甚至教认字,结果还是招不满或者工人逃走的非常多。因为在每天做完十几个小时的活之后才能教半个小时的识字,虽然提供食宿但是工资没有或者低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