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 ...

  •   沈恒赶紧去开门。夏小荷提着一个背心袋站在门口。

      看见圆圆,夏小荷笑眯眯地打招呼。圆圆坐在那里,冲她点点头。

      夏小荷说:“沈恒,天冷了,我给你织了条围巾,你看看好不好?”

      张鸽说什么来着?谁对谁有意思,就会送围巾。这样开来,夏小荷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沈恒笑了:“怎么敢当?你还是留着自己围吧。我有呢。”

      夏小荷说:“我去年就自己织了一条。这条是黑色的,我不能围。”眼睛老早瞥见圆圆织的,就拿在手里欣赏了一下,说:“圆圆你是第一次织吧?第一次织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圆圆刷的一下红了脸。想发作,却又不知如何发作,只是把头别到一边。沈恒连忙说:“不是不错,是相当不错。”

      转眼间已经是复习期末考,放假过年。圆圆考得不错。姑父姑妈,接着儿子在上海的机会,来上海过年,就住在圆圆家,原因是所有的亲戚中,圆圆家还算大的。沈恒挤在阁楼里跟何清一起,姑父姑妈就在客厅的沙发上打铺。

      两家中无论谁家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过。圆圆个人认为,过年还是在北方好。姑父姑妈住在军区大院,年三十晚上,鞭炮放个通宵。年初一早上五点就起床,在大院里跟一帮孩子挨家挨户地拜年。大人也派一个出去(通常是男人,女的留在家里招待),挨家挨户地道新年好。上海不同,市中心不许放鞭炮。不是亲戚之间,不会拜年,故此大家都是睡到太阳老高才起床,确实缺了点年节的气氛。

      北方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里面要放枣,花生,糖和硬币。吃着了钱就是来年发财,吃着了糖就是甜甜蜜蜜,吃着了枣和花生就是早生贵子。包的时候家庭成员围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的包,大家一起动手,既团圆,又不会苦着一个人。姑父擀皮,姑妈,沈恒和圆圆一起包,一会儿工夫就包好了两顿的饺子。

      上海不同。上海人讲究吃年夜饭,有蔬菜,有肉有鸡有鱼还要有八宝饭。姑妈和陈馨两个人在厨房忙,何思远和姐夫在厅里聊天,何清,圆圆和沈恒就在饭桌前打牌。

      圆圆在姑妈家住的时候,跟院里的小孩子打牌,就跟沈恒通同作弊,在这里更加联手,把何清输得快要哭出来了。沈恒看看不好,连忙给圆圆使眼色,故意输了几把,何清才慢慢阴转多云。

      这时候姑妈在厨房里喊沈恒放桌子,他们才连忙收起扑克。

      吃饭的时候照例客套。姑妈说沈恒在上海,仰仗舅舅和舅妈的地方很多,多谢照顾了。陈馨连忙说沈恒在这里,对他们姐弟俩尤其是弟弟的学习帮忙不少。接着夸姑妈目光远大,现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外语人才紧缺,他们毕业不愁出路。谈着谈着旧扯到他们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沈恒说上海市政策的,外地学生轻易不能留上海,要是三好学生,班干部才成。陈馨说你哪有问题。姑妈叹了口气说:“支边的,下乡的,都有子女可以回上海的政策。她这种大学毕业参军的反而两不靠。”

      这个时候姑父就有点不耐烦,说:“外地怎么了?外地就一定是荒凉之地?就不能活人?你们上海人有一句口号说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外地一间房’,这不是有点神经错乱吗?”

      姑妈一边看看弟媳,一边给自己老公挟口菜,一边说:“你胡说什么?你才神经错乱!”

      接着就转移话题,说起英语系毕业都能去哪些单位。陈馨显然了解的多,说道:“多着呢!外贸公司,外经贸厅,现在各个大学都有外事办公室,还有外国银行和外资公司。能留在上海的话,找个工作不在话下。”

      姑父说:“什么?国家培养了他们那么多年,去给外国人卖命?”

      何思远说:“姐夫你不能这么说。改革开放就是要外国人到中国投资。中国人如果都不给外国人做事,他们不就不来了?”

      姑父说:“谁让他们来的?”

      姑妈一看自己老公又犯了倔病,赶紧又岔开话题,说:“圆圆将来到大学里去好了。女孩子还是在学校里轻松,妥当些。”

      陈馨说:“学校里工资比外资差很多呢。”

      姑父马上接过来说:“穷死也不能当汉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